去年新冠期间掉了5磅,杨康以后因为身体虚弱减少了跑量,从30分钟每天减少到20分,身体恢复以后也懒得再加回去,一直就这么保持了下来。举铁基本维持了原来的强度,量稍有增加。半年过去了,不仅找回了原来丢的5磅,还多涨了3磅,虽然不能保证长回来的都是肌肉,但肩、臂、胸、腿的肌肉硬度/围度都有看得见的增加,背肌虽然看不见,但可以感觉得到,以前两手可以上下从背部握手,现在只能是指尖相对了。
所谓跑量的增减都是相对的,我的这点儿跑量在诸位大神眼里都是渣渣,减了以后连渣渣都不剩啦。
感觉很重要,但是要量化,还是有个体脂称比较好。
除非你训练的目的是要maximize 力量或者增肌。如果还担心,可以先做重训,后跑步,或者隔天交叉训练。
如果你的主菜是重训,那么跑步就是开胃菜,把肌肉血管活动开,心跳拉一下就行了。哪怕就是跑一个小时,但是强度不大,都行。如果跑步强度很大,做了interval,tempo,跑完了肌肉乏力了,再去做力量,那form会受到很大影响,就没有意义了。重训的form是很重要的,否则容易受伤。
我的重训和跑步很少放在一起,都是一天两次,早上跑步,下班以后重训
一旦形成form,速度和省力马上就显现。 跑步也是一样。
所以越野比跑道难,开水比泳池难,就是外界情况变数多,保持一个高效的form比较难
去年新冠期间掉了5磅,杨康以后因为身体虚弱减少了跑量,从30分钟每天减少到20分,身体恢复以后也懒得再加回去,一直就这么保持了下来。举铁基本维持了原来的强度,量稍有增加。半年过去了,不仅找回了原来丢的5磅,还多涨了3磅,虽然不能保证长回来的都是肌肉,但肩、臂、胸、腿的肌肉硬度/围度都有看得见的增加,背肌虽然看不见,但可以感觉得到,以前两手可以上下从背部握手,现在只能是指尖相对了。
所谓跑量的增减都是相对的,我的这点儿跑量在诸位大神眼里都是渣渣,减了以后连渣渣都不剩啦。
感觉很重要,但是要量化,还是有个体脂称比较好。
除非你训练的目的是要maximize 力量或者增肌。如果还担心,可以先做重训,后跑步,或者隔天交叉训练。
如果你的主菜是重训,那么跑步就是开胃菜,把肌肉血管活动开,心跳拉一下就行了。哪怕就是跑一个小时,但是强度不大,都行。如果跑步强度很大,做了interval,tempo,跑完了肌肉乏力了,再去做力量,那form会受到很大影响,就没有意义了。重训的form是很重要的,否则容易受伤。
我的重训和跑步很少放在一起,都是一天两次,早上跑步,下班以后重训
一旦形成form,速度和省力马上就显现。 跑步也是一样。
所以越野比跑道难,开水比泳池难,就是外界情况变数多,保持一个高效的form比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