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日常思考

匿名
楼主 (北美微论坛)
所有事物都有自己的偏倚,语言只是为了描述和概括,世界上有千万种呈现事物的方式,我们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观其变,直到有一个符合逻辑的基础认知后,才能发现它的本质。我们就像一颗种子,土壤的好坏,阳光的照射,浇水的频率,不同地理不同培育方式,培育出来的花儿就是不一样的。

从基因里我们捍卫祖国,这是时间给予我们的课程,在某一个程度上导致了过度的自我保护欲望,严重一点的就像那些被害妄想症患者一样,过度自我保护,从而失去冷静思考的能力,就像动物的应激反应,完全只是出于求生本能,而做出的下意识保护动作,例如还手或者直接发出攻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类的演变,我们都在默默的进化,老一辈无法理我们,我们可能也无法理解他们,一个甚至几个世纪培育出来的人类,很难去真正意义上的瓦解或者重塑他们的观念,因为这本身就是人类的一个蜕变过程,我们无法改变外力,只有自己改变自己的能力,人类的集体意识是一种无形的网膜,每一个举动,都会造成连锁反应,我们更应该担心的是对于内力,是否有意识,对于外力,是否有辨别能力,以及不断的提升。

打比喻:就像一只龙猫,把它放在一个球里,他就可以肆意奔跑的同时大范围的降低死亡率,但是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我们所有认为的缺失,都会通过不同的呈现方式,再次回到身边,(回到刚刚说的价值,缺失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因为它是一个现象,只有给予,才会缺失,所以当这些东西回到我们身边的时候,他的价值自然会通过时间的发酵进行改变或者改良。牛奶会发酵,相同原理,我们更应该看的是价值,和事态本身,理解价值的真正意义并且能有一个正确的导向,合理运用,如果龙猫想要肆意奔跑,就是要付出本该付出的,称之为代价,把它装进去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减少了死亡率,并不代表没有死亡。

先认知,后优化,而不是先否认后改变,但当然,这只是我们人类必经的演变过程,我只是在说一个大自然现象。

从我当下对于宇宙的认识和人类的理解而言,意识其实是一把能打开所有答案的钥匙,当你拥有意识以后,才会开始演变和进化,就像一部份人能意识到自己在反复一些事情,一部分人不能,仅仅这个差异,引导的方向是截然不同的,但你有没有想过,这其实只是宇宙的一个自我调节,没有abc就没有efg,我们都是相互的但也有个绝对的起点(奇点),起点的开始,就已经代表了结束,他留下的是一个过程,一个消化的过程,经过滤网,得到实际经验,从而推进生活的质量。你说人类有末日吗?那肯定有,当我们的演变进化到末端时,就会自然且合理化的消失在这个宇宙里(热寂),因为融为一体了,就自然会消逝。我们用尽了自身价值,做到了相对的调节,但我们不是起点,所以毁灭也是必然的。就像很多人说他们是虚无主义者,经典的问题就是如果出生就一定是走向死亡,那它的意义是什么?我就会去思考这个问题,然后当你真正的静下心来,做一个旁观者,学会聆听的时候,你会在很大程度上获取到非常多的有用知识,而不是纠结于一个本该就会发生的现象,被自我的思绪疯狂缠绕,无法结束就想着改变,无法改变就不愿意面对,不愿意面对就产生新的分枝,直到营养失衡,干枯,死掉,化为尘埃,又开始新的生命周期。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有我们现在的前世与今生,他的概念和原理,其实是一样的,宇宙万物无一不二。


与其在意始落点,不如运用过程来降低风险,进行一个体验,取得经验,从而得到享受。一切都有自己的过程,还是那句话!价值的体现,事态的本质!大自然的规律!

左边疯子右边天才特别点醒我,所谓的精神病人,只不过与其他人类有拥有着不同的思维模式而已,他们出于外界因素直接性的激发了内在的一个走向与波动,通过对自身的认知和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系统式的消化和过滤,最终呈现出某种结果,所以每个人在一定的程度上,宏观而言,都是在往一个方向和走的(刚刚说的人类集体意识),因为这是大自然规律,无法改变。树越茁壮,根越扎实,开花结果,取决外在因素,结出的果子,取决于本身,所有的分枝,都是在平衡的基础上来散布的,有的分枝短,自然就有的分枝长。

举个例子:你看一棵树,他的分枝上也许有果子,也许没有,两种结果你都看到了,这是宏观思维。 一颗分枝上的水果被鸟都拙烂了,一颗分枝上很幸运,没有果子。这是微观思维,我们通过对宏观看向微观,发现了差异,产生了对比,你看,价值永远会有自己不同的方式去体现,有了观测,才能产生对比,从而进行优化,得到一个最大程度的理解,和符合逻辑的思维概念(这只是一个举例),然后我们再看另一种可能,如果你从没看到过无果的分枝呢?你自然的会认为这是一个固定现象,从而整理出一个合理化的思维的模式,但之后再告诉你,其实也有分枝上是有果子的,这肯定会颠覆你现有的一个认知和理解,这就是奇点的诞生,像刚刚所言,起点的出现,是一瞬间的,出现的那一刻,就已经消失了,他留下的,是一个全新的呈现,必然会产生新的过程与周期,然后又回到该有的步骤,观测,体验,理解,以及优化。

在这一整个过程中,有的人就是会有缺失,好比上学跳级一样,无非两种因素,一是学霸,二是想省时间,这看似是一个选择题,但你的认知,才能让选择发挥它最大的作用,选择并不会给予你出口,很多时候是踏入一个新的循环,直到你能对事态本身,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再走向理解。 所以自我本身早已决定了事态的走向,进行观测以及理解,才能从中得到觉悟!

有的人只需要一件事,通过去体验,就能进行观测,理解,和判断,有的人需要很多不同的方式与呈现,才会感知到其中的链接与因果,当某一种方式无法再继续支撑原有的系统时,定会产生新的分叉(奇点),新的过程和新的理解,这些分叉既能互相扶持,又能将其取代,如果可以取代,那就接受,我们很难被低于自己能量的事物所取代,接受现象,发现原理,找到平衡。


就像书里其中一篇故事,来自一位病友的阐述,为什么说我杀人有罪?在我的心里,杀人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大家都是动物,有什么不一样的,你们杀的是动物,我杀的是人,人本来就是动物,那在原则上,我们是一个理念,再者就是,没有杀人犯,就没有好人,我的方式与呈现,建立于我的认知和理解,这是一个折射,折射到了你,你就会以自身经验给予出一个相对的理解和认知。光找到不同的点,就是有不同的折射与强弱,话糙理不糙,没有杀人犯,哪来的好人?

我觉得精神病人往往有着更加跳跃性的思维,这些思维又是极其坚固的,我们很难对其进行一种辩驳,甚至无法辩驳,那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自然而然的选择给其一个在我们的认识和理解之上的说法或者解释,概定为精神病,这是一个典型的宏观思维,从而观测到微观,发现他们的存在本身,实则是在映射。

就像人类会利用反光镜,映射到另一个肉眼不可观测到的盲区,从而取得外界信息,反之,精神病人,他们的存在映射出了很多社会现象,这就是意识在引领着我们,发现现象,问题永远不是一瞬间产生的,发现它的时候,其实已经存在许久,认知只是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它所产生出来的过程,才能让我们顺藤摸瓜,找到下一步的方向,进行系统式的优化。


所以我觉得精神病院还是有意义的,精神病人的思维是非常值得参考和借鉴的,但这种失衡,会直接体现在行为上,行为又会直接性的导致外在走向,那就真的大可不必,完全没有必要自伤八百杀敌一千。这都是无路可走时才会做出的选择,这种选择方式往往不会让你理解整个的意义,因为摸不透原理,就会面临循环和复始。


一切都是资源,你能认知它的存在,他就是可用和不可用的两种存在。如果你无法认知,做出的任何选择,都是在缺乏信息储备的情况下发出的指令,那它的作用就是未知的,而未知往往会给人制造恐慌以及不安。就像我们给精神病人判断为精神病,直接定死,这既是一种逃避,也是一个新的起点,他带我们走入了不同的心理世界,了解到了与众不同的思维,体验到了行为是如何直观的影响当下现象。如果我们能潜心研究,对于人类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凡能找到起落点,就能从根的化解其现象,自然而然,精神病人就会越来越少,因为他们的出现一开始,就不是为了让我们去纠正和改变的,而是去认知、理解以及学习且运用,他自然就会发挥该有的目的同时体现价值和价值的意义。


就好比我们都会接收到一样的知识和采集,我们都活在同一个时间点,在同一个世纪里经历着天灾人祸,但是能不能被理解和运用,就完全取决于个人,很多老外只要从小在中国生长,和中国人是没有差别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思维模式,认知理解,和知识储备。


就回到刚刚说到的龙猫,我们要明白,只有体验以后才能了解,了解以后才可对阵下药,做一个百分百的体验者,把自己融为大自然里的一份子,接受所有的发生,因为你无法改变,学会细心观察,找到价值的方程,就像数学,a+b=c 你说他是字母吗?他也是数学,你说他是数学吗?他也是字母,这些都是相对而行的,合理的运用所有的资源,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而不是二选一,没有非黑即白,只有看灰的脏不脏。




这种观测带来的思考,使我更加的尊重大自然和宇宙,


你会发现它是贯通所有的,一样东西里最真实的只有价值本身和意义的体现,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苍茫宇宙到千万众生,我们都在围绕着一个规律转,这是无法变动的事实,我们有着自己的分枝和作用,发挥出该有意义和价值,直到不会被轻易推翻,它的寿命就会截止,但却留下了历史性的改变。

人类的演变就是,每一个世纪,每一年,每一天,都会发生着千奇百怪的事情。法律就像是紫外线,触碰到了,必然会引起警报系统,警报就像闹钟,有的人明知其在而不搭理,这就是他的选择,那他的选择就会导致更加晚的起床时间,从而直面的影响到外观,比如上班迟到,情绪状态等等。所以我们需要很多次甚至无数次的警铃,才会开始注意到现象本身,就像杀人犯,有的人杀了第一次人,并不会被抓到,因为它需要一个过程,警方调查,搜集证据,寻找目击者,缺其一,破案过程就会变得非常困难,这产生的一个反应,就是你认为这样的行为是合理的,甚至不用负责,你就会确切下一步的行动,直到被逮捕,而就算你被逮捕了,你的思维也没有办法人认知到杀人本身是违背道德的,而是“我为什么不小心一点,现在居然被抓到了,之前明明都很顺利”,典型的侥幸心理。所以,当你注意到现象本身的时候,你就等于走到了十字路口,跟随你的认知,进行前行和优化,还是继续抱有侥幸心理以及盲从于你眼前的范围人群。

我们只有通过不停的观测,和体验来总结经验,经验的基础是在体验,并非所有体验都是正面性的,自然就会有他的循环,直达打破,进入新的优良循环,通过不断的循环,不断地演练,差的只是时间问题,和透明程度。

我们终会合一,就像雪花一样,每一个雪花都有它独有的花纹,但最终还是会飘落在某一个时间点,目的地,然后先后融化,直到完全消失,这就是过程。

你说未来会发生什么,会发生的都是建立在之前的基础之上,放大,显化,以及融合,直到消逝。

说白了,你可以虚无主义者,但这并不是你逃避或者放纵人生的借口,他只是理性且合理化的告诉你一个自然现象,这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知识点,而且还是通过后天才所得的发现,所以他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你改变,而是更深入的了解,明白认知先于选择,而且,人类永远是希望有选择权的,因为我们称自己为人类,划分界限后,认为理所应当的该得到更多,而创造我们的主,一定也是深知其理的,所以才会演变出不同的分枝,用来平衡和打底。

一,我们心理上认为收到了尊重,有所谓的**,找到了自我存在感。
二,我们也更愿意接受和承担相对的后果。
如果没有选择就无法承担吗?不是,我们需要的也是一个过程,循序渐进地,了解其意。答案放在你面前,白纸黑字,但不明白原理,给你答案也没有意义价值。

因为你不经历,就很难证实,证实的意义,就是将其合理化,找到逻辑性,从而贯彻到生活里。

选择只是一个现象,而不是出口,但它会让我们离出口更进一步。如果你无法认知到一个该有现象,它就会产生幻象,幻想的产生也是因为你自我本身,无法理解,需要一个新的演变,来带你进入到本质。

归根结底,不要扯什么虚无,无中生有,有种生无,都是相对的,踩在一个极端的理念上,放弃剩下的所有现象,这对人类并没有帮助,也缺乏了本身的意义。但这并不代表,虚无主义者就没有好的走向,也有很多认为自己为虚无,实则身体诚实,热爱生活。为什么,因为缺乏认知,对自我的认知。他们认知的起点为虚无论,但后续的跟进完全取决于个人,宇宙会给你开门,但仅此而已,你如果不进去,会避免不必要的发生,但也完全切断了本该有的成长和演练。

时代会孕育出一套当下的理念和思想,因为每个当下就是新的支点,但根就是根,我们要做的不是改变根,而是培养本,来孕育出新的根,就像人类繁殖培育宠物一样,都是经过一代代的训练和适应,从而得到一个理想的效果,所以狗还是狗,但它也不是原来的狗了。

我们总是在一个思维里,从左边走到右边,右边回到左边,好像这个世界给了我们方向,我就必需要马上选择一个走,但走后发现往往差强人意,再次回到原点,划重点,是马上。人体的求生本能,决定了我们潜意识的机能,但为什么潜意识叫潜意识?因为它来自于你的大脑信息库,你的信息越多,潜意识带给你的保护就越多,你的信息量越少,潜意识就不会起到其效。潜意识潜意识,潜在意识,所以为什么要多思考,多阅读,扩大思维,这都是在训练你的潜意识,让他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冷静思考,是一门财富,清晰的认知,是一种经验,高于常人的辨别能力,是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你的成功,就是跳出自己的思维,做一个旁观者,权衡利弊,收集数据,理性且宏观的角度去分析数据,而不是纠结于现象。

认知改变命运,命运改变集体意识,集体意识聚和为一,新的周期和起点,必然重启
C
ChrisWen
太长了懒得看
匿名

太长了懒得看

qqq
水清则无鱼
真的好长,没法看
匿名

真的好长,没法看

有缘人来看哈哈过
匿名
太长了……看不下去
匿名

太长了……看不下去

没事啊hhhh不是必须看的
匿名
来论坛不看这些,浪费时间。要学习看书去
k
kahala
太长了,没有耐心看
匿名
大家戾气不用那么重啊哈哈,有人想看自然会看,不愿意看可以不看,纠结文章的长度,只是一个外因,不用发出不必要的言论,意义不大
匿名
我只是喜欢单纯的记录和分享,有缘人自来,你不想看,又说一声,能改变什么呢?改变我不发吗?还是改变我下次发少点?人生中还有很多别的事情,不需要在你不想做的事情上,花耗更多情绪与精力,特意的告知外界,我不想看,是因为你的问题,你首先没能理解我是在分享,其次你还动用了私人情绪,看开点,不看没人逼你,嫌字多没办法,不讲道一定程度无法产生共鸣,你的认知决定了的你的理解,所谓,仁者见仁,不同的人不同的看法,大可不必伤了和气,为了一篇文章,不至于
a
auron
我认为思考的目的是让生活更简单更高效,别把自己绕进去了
匿名

我认为思考的目的是让生活更简单更高效,别把自己绕进去了

其实我讨论的东西都是在一个点,只是有不同的举例和说明,也是希望有的人看到能产生共鸣和理解吧,哈哈哈
匿名
只有不断的思考和实战演习,才能让筛子过滤的微妙细致,如果在这个层面你无法理解,那就去另一个方向,总有一个是适合自己的,比如你看到这篇文章,你就会有自己的理解和见解,所以我很喜欢大家一起讨论,每个人的思维也是固象性的,你是否能接收,接收了是否选择过滤,并且从自己本身的认知上,找到相同且不同,那我这边篇文章,就产生了它的意义,如果这并不能与你本身的思维产生链接或者共鸣,就等于行人擦肩而过,我们完全可以在不改变立场的情况下,也了解到别人的世界观,从阅读中寻找正向的传播,或者说,在某一个角度,你能与文章里的某段话产生共鸣,那就是一个意义的体现,当然,人都是有自我保护机制的,当我们在一定的舒适圈时,自然的就不希望有外界因素能打破,因为过程太漫长了,从而产生一种,是别人的问题,或者更加的放大化自己的思维,忽视掉文章本身想传达的东西。
匿名
当然,有人会说,你一直说意义意义,意义又有什么意义,意义的意义就是意义的本身,你的阅历和经验,决定你对于意义的认知和理解,可大可小,可有可无,如果能引起你的思考,这是意义的一方面,如果让你产生不适,那也是意义的一方面,再者说,你与我有不同见解,也是意义的一方面,所以看你怎么理解意义本身,思考到现实生活里,我们只有找到意义,才会知道动力,比如你穷迫潦倒,才会发现有钱的意义,就会去赚钱,但是你自身的能力,决定了你能找到什么工作,你的思想层面,决定了你的构造和模式,语言是代步工具,如果要深究,就是个无底洞,所以为什么,有的人可以连接,有的人却无法,这也只是一个现象本身,我说的多,是因为我能从不同的角度,解释相同的原理,就算今天有一百个人嫌字多,也会有那一个人或许看完了一半,这还是意义的体现,意义是什么,是它能给你带来价值和偏正向的能量,从而引荐到生活里,贯彻到底,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才会让人拿捏不定,我一直就说,如果有一个人的话语,能打破我现有的思考,那说还不够坚固,这是一个现象,那你就有选择,选择追溯自己的心路历程从而发现差异,还是不做出任何行为改变,都取决于你。
匿名
对你来说,可用资源就是通过特定的渠道获取,那这就是你的方向,再者,你能看到事态本身,明白他的利用性,那就是源源不断的资源,看得到看不到,用得上用不上,完全看个人,你的理解能力不只是于你的学历和地位,也包括了经验和历练,就像有的数学天才,他们能巧妙地掌握数字的奥秘,却无法揭破人性的问题,这就是一种巧妙的缺失,它的意义就是让你自主的去寻找缺失的价值,但其实你学的数学里,答案都在其中,那如果你能找到共通性,意义自然是更大的,如果你无法找到共通性,那说明这不是适合你的方向,不管出于外力还是内在,你都会根据自己的方式,去进行推演和更近。所以意义没有意义,意义也有意义,文字只是一个桌面游戏,是死的,思维是活的,理解是会变得,只有通过一次次的质疑和肯定,才是唯一能加强和稳固个人道德观世界观以及三观,拼图拼错了一块,可以拿出来,但如果你这两块图案偏差不大,就会导致周边的也进行调整,到最后,拼图的很大一部分,都需要重塑。所以只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辨别出不同,就能及时止损,如果不能,其实最终的结果还是会引领你去,只是过程的时间轴和密度。
匿名
真正能把人绕进去的,反而是看起来很简洁的道理,这种道理是通过个人的历练从而总结的,简单的一句话,可以有千万种理解甚至曲解,因为没有人能真正意义上的精准描述一件事态或者本质,而是通过体验,经历,观测以及察觉,从而于外界产生共鸣及连接,并找到自己的思想区块链,所以还是抱有一个开放性思维吧,还是那句话,我们不是为了改变,而是演变,蜕变,以及持续更新,如果你都无法解释清楚一句话,那更别说一堆理论和观点了,都是没有支架的,如果你往回看,思绪都相同且不失本真,那就是稳固的基地,从而向上累积。 不管是看上还是看下,都能造成很多混杂因素,无法理解本质现象,你会无法选择,从而盲选,直到你有一套相对稳固耐打的理论后,才会进行下一步的(优化)。时代永远在朝前走,手机永远会有出不完的版本,为什么,因为对比,因为意义,因为价值的体现,以及线上的需求,我们对于生活,就是有自带的追求欲,所以才有不同的职业,不同的模式,你的刚需,是别人的专项,那就是一个互相扶持的过程,反之,所以不要说什么绕不绕,绕的从来不是字,是思维。
R
Rock425
文章好长,没耐心看了呀
匿名

文章好长,没耐心看了呀

没事呀,又不是一定要看
h
huiw1991
赞赞赞赞赞
匿名

赞赞赞赞赞

比心比心
z
zjwzjw0412
这么长.....
匿名

这么长.....

哈哈哈偶尔才写,记录一下
王美好
佩服
z
zisupan
你是学什么专业的?
长了眼袋的黄桃
b l r d s s s
匿名

你是学什么专业的?

啊,怎么了
匿名

佩服

我太能说hhh
奔跑吧小鸭子
看了两段果断放弃了,太长了
王炸组合
我只看了3段 LOL
w
wpan
举例不够简明,无法引起读者的共鸣
匿名
本帖最后由 匿名 (楼主) 于 2021-8-16 03:25 编辑

举例不够简明,无法引起读者的共鸣

无法引起你的共鸣很正常啊,因为我们不在一个认识层面,经历的不一样,如果谁都能理解,世界也不会这样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