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微论坛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试雷针第二集!数据告诉你德国车日本车油漆哪家强
查看北美微论坛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19年9月23日 13点2分 PT
共 (3)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汽
汽车侠
接近 6 年
楼主 (北美微论坛)
曾经,漆面的厚度都会成为一台车好坏的评判标准;曾经,德国车销售都会对想买日本车的客户说日本车的漆很薄,不耐用。那究竟日本车是否如此不堪?还是人们的误解?我们今天不谈理论,只谈数据。
我们先看看今天两位主角,一台是2020款的COROLLA新车,另一台是2016年奔驰C300。两万VS五万,买菜车VS豪华车,光看价格大家是否已经猜到结果?
既然测试,当然需要工具了。拿出祖传漆面厚度测试仪,平常验车都靠它了。顺带说一句,如果大家去买车,特别是二手车,如果请“专业人士”去验车,一定要看看对方是否带齐装备,光靠肉眼那十有**是吹牛B的。
测试的标准和流程如下
1.测试仪已经归零校正
2.测试单位为mm,部分测试仪用μm,换算关系1mm=1000μm,例如0.13mm=130μm
3.选取发动机盖,左前叶子,左前门,左后门的若干点作为测试点
4.将所有测试点的数据相加再求平均数
5.由于图片较多,只展示部分图片,最后以表格做统计
下面开始正式测试:
测试点的示意图(红色的是测试点位置)
发动机盖,左边是丰田,右边是奔驰
左前叶子板,左边是丰田,右边是奔驰
左前门,左边是丰田,右边是奔驰
左后门,左边是丰田,右边是奔驰
左后叶子板,左边是丰田,右边是奔驰
最后是数据汇总
经过这次测试,价格相差如此之大的两台车,其实也互有胜负,远没有大家想像的差距大。当然,车漆的厚度不代表一切,因为从工艺上,油漆的层数和油漆本身的品质更能体现这台车本身所代表的真实水平。
最后声明一下,这次对比并不说明品牌的用料的好坏,因为一个产品的质量,往往不是表面的数据,更多是背后的细节。谢谢各位的关注。
A
Avenue
接近 6 年
2 楼
话说 问个打气的问题 标准是220kpa 但最近浮动很厉害 可能天忽冷忽热的 205-225 230 浮动。 这样要打么? 怎么打?
汽
汽车侠
接近 6 年
3 楼
话说 问个打气的问题 标准是220kpa 但最近浮动很厉害 可能天忽冷忽热的 205-225 230 浮动。 这样要打么? ...
胎压这个问题,所谓的标准值是指冷车、静止状态下的标定值,环境太冷太热都会影响结果。
最准确的测量方法是车停一个晚上,自然冷却,早上到车库里测一下轮胎气压,看看是否和汽车建议值一致。
如果你所在的地方,昼夜温差不大,按厂家标定值加气就好。
如果温度很高,我习惯会将气压降低一些;如果温度很低,我会把胎压升高。幅度为正负5%。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我们先看看今天两位主角,一台是2020款的COROLLA新车,另一台是2016年奔驰C300。两万VS五万,买菜车VS豪华车,光看价格大家是否已经猜到结果?
既然测试,当然需要工具了。拿出祖传漆面厚度测试仪,平常验车都靠它了。顺带说一句,如果大家去买车,特别是二手车,如果请“专业人士”去验车,一定要看看对方是否带齐装备,光靠肉眼那十有**是吹牛B的。
测试的标准和流程如下
1.测试仪已经归零校正
2.测试单位为mm,部分测试仪用μm,换算关系1mm=1000μm,例如0.13mm=130μm
3.选取发动机盖,左前叶子,左前门,左后门的若干点作为测试点
4.将所有测试点的数据相加再求平均数
5.由于图片较多,只展示部分图片,最后以表格做统计
下面开始正式测试:
测试点的示意图(红色的是测试点位置)
发动机盖,左边是丰田,右边是奔驰
左前叶子板,左边是丰田,右边是奔驰
左前门,左边是丰田,右边是奔驰
左后门,左边是丰田,右边是奔驰
左后叶子板,左边是丰田,右边是奔驰
最后是数据汇总
经过这次测试,价格相差如此之大的两台车,其实也互有胜负,远没有大家想像的差距大。当然,车漆的厚度不代表一切,因为从工艺上,油漆的层数和油漆本身的品质更能体现这台车本身所代表的真实水平。
最后声明一下,这次对比并不说明品牌的用料的好坏,因为一个产品的质量,往往不是表面的数据,更多是背后的细节。谢谢各位的关注。
胎压这个问题,所谓的标准值是指冷车、静止状态下的标定值,环境太冷太热都会影响结果。
最准确的测量方法是车停一个晚上,自然冷却,早上到车库里测一下轮胎气压,看看是否和汽车建议值一致。
如果你所在的地方,昼夜温差不大,按厂家标定值加气就好。
如果温度很高,我习惯会将气压降低一些;如果温度很低,我会把胎压升高。幅度为正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