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掀起了学习德国制造业专精特新的大潮

C
Caravel
楼主 (未名空间)

一、德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经验

1. “专精特新”企业是德国成为制造业强国的重要基石

德国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贡献了约54%附加值,拉动了德国60%以上的就业。德国的中小企业中包括“专精特新”企业1300余家,是世界“专精
特新”企业最多的国家,占世界总数(约3000家)的1/3以上(美国400家、日本不到
300家等)。德国“专精特新”企业,85%是工业企业,5.4%是软件和互联网企业,在各个行业细分市场上都保持全球前三的位置。同时,“专精特新”企业占德国出口的26%
,平均税后利润率为8%(世界500强平均为4.7%)。“专精特新”企业有力促进了德国
经济的持续健康和效率,提升了地区和社会平衡发展,在整体上提升了其全球竞争力,是德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强国坚实的基石。

2. 德国“专精特新”企业的特点

长期以来,德国“专精特新”企业形成了“不搞多元化发展”“小而强”“不上市”的发展路径:一是做“配套专家”,专注产业链和市场细分领域,有核心技术或配件配方,是唯一或少数能满足重要企业或商品特别需求的供应商。例如,德勒(Delo)生产德国四分之三日常电卡、水卡、银行卡芯片粘合剂贴;永本兹劳尔(Jungbunzlauer,德
国和瑞士合资企业)为可口可乐公司提供有独特配方的柠檬酸;博医来(Brainlab)和登士柏西诺德(Dentsply Sirona)分别提供了几乎所有的全球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和牙
医用品;格林(Gehring)提供汽车制造商专业激光气缸珩磨机等。二是长期关注核心
技术创新,创新效率很高。德国专精特新企业R&D占销售额6%-10%,明显高于目前全球
1000家最重视研发的上市公司的3.6%(例如苹果2.2%,索尼5.9%等);同时,德国“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成本低,效率高,在同类研发中,“专精特新”企业的R&D成本只有
大型企业的1/5,平均每家有31个有效专利,是大型企业的5倍。三是“专精特新”企业一般是家族企业,对外抵制外部资本进入,回避与大企业竞争,对内维持较高的职工福利;这些策略也是它们渡过危机的主要手段。德国的“专精特新”企业保持了很高的经营自主权,自有资金平均占企业总资产的42%,高于全部企业平均的24.6%,税后利润率是500强的1.6倍左右;同时,德国“专精特新”企业对内部职工提供了优厚的福利,导致平均离职率是2.7%(德国企业平均离职率7.3%),形成很高的职工忠诚度。“专精特新”企业的低调经营作风,是危机时帮助其渡过难关最有力的保障。四是长期扎根当地,同时重视海外市场。德国“专精特新”企业总部主要设在中小城镇(三分之二),不同于大企业总部主要在大城市;这些企业也很少与媒体接触。加上“专精特新”企业一般都有较长的经营历史(平均近70年),因此,它们与当地保持了长期经济和情感上的联系。全球化发展以来,这些企业也高度重视开拓海外市场和特殊用户,占有了四分之一的德国出口市场。

3. 德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对上海的启示

对照德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经验,上海要特别关注以下因素和条件:一是加快大企业技术升级步伐,为中小企业创造市场和技术的条件。“专精特新”企业的市场机遇形成于产业技术快速升级中大资本难以有效作为的细节技术空隙;其专精技术也主要来源于对已有产业技术的综合和挖潜,做深做精应用研发,适应具体的专业领域。因此,加快“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根本上要加速大企业的产业技术升级,在快速升级中为中小企业创造专精技术的机遇和来源。二是优化市场环境,减少和消除中小企业市场进入障碍。1970年代以来,德国与美国日本一样,都加强了产业反垄断力度,建立和利用了各种专家咨询机制和互联网信息平台。这些环境的形成,为中小企业捕捉专业市场机会,顺利进入市场排除了障碍,极大地促进了“专精特新”企业的产生和发展。三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德国政府和市场部门建立的一系列中小企业融资支持措施和模式,都推动了中小企业快速形成竞争优势,实现向“专精特新”企业转型。德国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包括,联邦政府部门的中小企业创新融资计划(如不限技术行业的ZIM计
划、对接战略关键技术创新的KMU-Innovative计划等)和商业银行的小贷微贷模式(如德国国际项目咨询公司(IPC)小微金融、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的政策信贷、德国储蓄银行模式(DSGB)和网络商业银行的创新贷款等)。四是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制度。根据“实业立国”理念,德国将现代职业教育与“学徒”模式结合,以“技能工艺培训+理论文化教育”为基础,形成了有特色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另外,1960
年代起,德国与其它国家一样,又相继出台了各种职业技能培育的法律,为制造业强国形成了社会氛围和环境。

I
Inblue

尼玛个夕阳产业 有毛好学的

【 在 Caravel (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德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经验
: 1. “专精特新”企业是德国成为制造业强国的重要基石
: 德国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贡献了约54%附加值,拉动了德
: 国60%以上的就业。德国的中小企业中包括“专精特新”企业1300余家,是世界“专精
: 特新”企业最多的国家,占世界总数(约3000家)的1/3以上(美国400家、日本不到: 300家等)。德国“专精特新”企业,85%是工业企业,5.4%是软件和互联网企业,在各
: 个行业细分市场上都保持全球前三的位置。同时,“专精特新”企业占德国出口的26%
: ,平均税后利润率为8%(世界500强平均为4.7%)。“专精特新”企业有力促进了德国
: 经济的持续健康和效率,提升了地区和社会平衡发展,在整体上提升了其全球竞争力,
: 是德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强国坚实的基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