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做的贝多芬交响曲10,我打8分

m
midpasse
楼主 (未名空间)

Beethoven X AI是科学家和艺术家联手试图用人工智能完成贝多芬未完成第十交响曲。我对它非常感兴趣,刷了一个月的票,在开演前几天拿到退票,匆匆飞到波恩,参加了全球首演。听完我和几个一起去听的当地朋友都觉得不错。对比下半场的贝多芬第八交响曲,我们几个都觉得不逊色于后者。

我一边听一边拿着一个小笔记在记我的感想。我关注两点:1.AI做的东西能不能遵从贝多芬音乐艺术的发展路线,deep learning到底能学贝多芬学多深;2. 艺术创新是否精彩。18世纪以前的交响乐更多是一个不同器乐组合的纯音乐(absolute music)形式,现代交响乐从海顿、莫扎特等音乐家开始,慢慢朝着故事性强的program music不断转变
。贝多芬对交响曲的叙事性贡献也非常大,从1到9,在曲式、配器、和声方面都不断有突破,比如从第2交响曲开始,第3乐章开始用Scherzo诙谐曲代替传统的小步舞曲形式
,让交响乐结构更具有动感;比如第9交响曲引入了人声,赋予抽象音乐更具体的叙事
内容。如果他能完成贝10,又可能会有什么艺术突破呢?这次Beethoven X AI的谱曲我个人觉得在"了解贝多芬"方面能给9分,基本能遵贝多芬应该有的发展路线,并没有太
冒进或者太保守,程度刚好。"艺术精彩”可以打7分,不少手法算新颖,比如配器中加入了管风琴,但总体并没有让我听得觉得特别心潮澎湃。综合我给8分,挺成功的。

我展开一个例子,说AI的作品很好的遵从了贝多芬的发展路线。我很惊喜的听到了同一个主题在所有乐章中得到重复。这个作曲手法叫idee fixe,第一次使用是1830年,在
贝多芬死后三年,柏辽兹的交响诗上出现的。贝多芬再多活三年,完成第十交响曲,他是很有可能想到这个艺术手法的。AI这个预判不保守也不冒进,很合理。

motif在同一乐章中重复很正常,比如常见的奏鸣曲式,常用的ABA, ABA'CA",这种重
复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形成一个情节起伏。和其它很多艺术形式一样,交响曲叙事的核心也是冲突->化解。第一个主题一般用tonic key写出;为了形成一个情节起伏,第二个
主题往往会转调成dominant key,配器也会改别,造成紧张感;为了化解冲突,乐曲会回到主调并重复奏出第一主题。

但一个相同的motif跨越所有乐章,并不符合传统交响乐的构架。传统交响曲每个乐章
都有自己的音乐目的,第一乐章戏剧性冲突往往比较强,先奠定情绪基础,第二乐章放慢速度,局部舒缓冲突,第三乐章用一个节律性强的舞蹈形式的minuet进一步增强发展乐思,第四乐章通过比较lively重复主题多次的rondo曲式来收尾和升华。对于
absolute music来说,跨乐章重复同一个主题并不符合每个乐章独有的音乐性。但对于program music来说,同一个主题就是同一个人物角色,跨越乐章让它不断出现等于是
让某个character不断出现——这正是柏辽兹的意图。后来的瓦格纳的Leitmotiv也是这个思路。AI估计预判到贝多芬人生最后阶段会发展出这个手法,这算是很了解贝多芬了。

a
acrofred

主题重复的话方便AI作曲?否则每个乐章还要从头谱曲。。
m
midpasse

第10交响曲贝多芬就写了一点点,绝大部分都是AI自己完成的。从一个motif开始,学
习怎么写发展,怎么写coda等等。为了了解贝多芬,AI还学习了所有巴赫的乐曲

【 在 acrofred (XXXXX)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题重复的话方便AI作曲?否则每个乐章还要从头谱曲。。

f
freecell

我做的这个视频被Google推荐之后点击率最高,百分之二十几

其他视频被推荐一千次也没有一个点击。

应该是新闻热度上来的原因。全部YouTube中文频道里应该只有我做了这个交响乐。

讽刺的是我用的是钢琴女神的视频,居然没有一个人留言表示异议。

中文世界懂音乐的人太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fsC6r8XS60

vhttps://www.youtube.com/v/5fsC6r8XS60

f
freecell

也许我应该多做几个第十交响曲的视频,拉拉流量

可是版权问题,做这样的视频完全没好处。

我记得哪里看过说人工智能创作没有版权。

但是我用这个第十交响曲的音频,YouTube说版权持有人是欧洲bmg

f
freecell


Beethoven X: The AI Project: III Scherzo. Allegro – Trio (Edit)
Beethoven Orchestra Bonn, Walter Werzowa, Dirk Kaftan

Copyright owners
BMG Rights Management (Europe) GmbH

p
pingshantang

谢谢分享。有意思。
y
yugong

AI能做歌词嘛。以后都是AI作词作曲电脑语音演唱

【 在 freecell (freecell)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许我应该多做几个第十交响曲的视频,拉拉流量
: 可是版权问题,做这样的视频完全没好处。
: 我记得哪里看过说人工智能创作没有版权。
: 但是我用这个第十交响曲的音频,YouTube说版权持有人是欧洲bmg

m
midpasse

嘿嘿,这个是Khatia Buniatishvili在弹拉二

【 在 freecell (freecell)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做的这个视频被Google推荐之后点击率最高,百分之二十几
: 其他视频被推荐一千次也没有一个点击。
: 应该是新闻热度上来的原因。全部YouTube中文频道里应该只有我做了这个交响乐。
: 讽刺的是我用的是钢琴女神的视频,居然没有一个人留言表示异议。
: 中文世界懂音乐的人太少。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fsC6r8XS60
: vhttps://www.youtube.com/v/5fsC6r8XS60


k
kreisler

围棋有规则 音乐既有规则 也有审美 AI可以通过训练驾驭规则 AI 可以通过训练获得
审美吗?

w
wang9

美其实就是个忽悠,AI最擅长。

【 在 kreisler (little Kreis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围棋有规则 音乐既有规则 也有审美 AI可以通过训练驾驭规则 AI 可以通过训练获得
: 审美吗?

h
happylife199

赞,干货满满

k
kreisler

说说看 AI怎么擅长?

【 在 wang9(老王)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其实就是个忽悠,AI最擅长。

g
georgebush41

机器模仿的如果不是100%和贝多芬一致就是失败,说明AI训练的时候被人为干扰了。艺术分无论写得再好也应该是零分,因为这玩意压根没有思想,也没有原创,有啥艺术?
u
usca

AI 能以曹雪芹的风格把《红楼梦》(前80集)续写下去吗?
k
kreisler

这个是观众的喜爱程度决定的 在古典音乐里评判的标准就是是不是经常被演奏 流行音乐里是不是经常在网络 电视 电台经常被播放 AI 能不能创作出霸占排行榜的歌曲?用于训练的素材那简直太丰富了 这会是一个简单直接的方式检验AI能不能获得审美

【 在 georgebush41(你太搞笑了) 的大作中提到: 】

: 机器模仿的如果不是100%和贝多芬一致就是失败,说明AI训练的时候被人为干扰了。艺

: 术分无论写得再好也应该是零分,因为这玩意压根没有思想,也没有原创,有啥艺术?

:

g
georgebush41

听最炫民族风的人是听贝多芬的人数的100倍,所以更牛?

【 在 kreisler (little Kreis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是观众的喜爱程度决定的 在古典音乐里评判的标准就是是不是经常被演奏 流行音
: 乐里是不是经常在网络 电视 电台经常被播放 AI 能不能创作出霸占排行榜的歌曲?用
: 于训练的素材那简直太丰富了 这会是一个简单直接的方式检验AI能不能获得审美
:
: 机器模仿的如果不是100%和贝多芬一致就是失败,说明AI训练的时候被人为干扰
: 了。艺
:
: 术分无论写得再好也应该是零分,因为这玩意压根没有思想,也没有原创,有啥
: 艺术?
:
:
:

k
kreisler

“听最炫民族风的人是听贝多芬的人数的100倍,所以更牛”的意义在于 ——— 仅仅
在于 流行音乐会是一个更简单直接的方式来验证AI

【 在 georgebush41(你太搞笑了) 的大作中提到: 】

: 听最炫民族风的人是听贝多芬的人数的100倍,所以更牛?

g
georgebush41

在于个屁,你丫的逻辑是精神病人教的?

【 在 kreisler (little Kreis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听最炫民族风的人是听贝多芬的人数的100倍,所以更牛”的意义在于 ——— 仅仅
: 在于 流行音乐会是一个更简单直接的方式来验证AI
:
: 听最炫民族风的人是听贝多芬的人数的100倍,所以更牛?
:

T
TheMatrix

还行。

怎么那么短?才3分多钟。AI就做了这么短?

【 在 freecell (freecell)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做的这个视频被Google推荐之后点击率最高,百分之二十几
:
: 其他视频被推荐一千次也没有一个点击。
:
: 应该是新闻热度上来的原因。全部YouTube中文频道里应该只有我做了这个交响乐。
:
: 讽刺的是我用的是钢琴女神的视频,居然没有一个人留言表示异议。
:
: 中文世界懂音乐的人太少。
: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fsC6r8XS60

b
bobolan88

AI下棋画画音乐书法都会了。人可以灭绝了。
T
TheMatrix

哈哈。绝对不能。

【 在 usca (余则成) 的大作中提到: 】
: AI 能以曹雪芹的风格把《红楼梦》(前80集)续写下去吗?
T
TheMatrix

我觉得Baroque音乐很容易被AI复现。

【 在 kreisler (little Kreis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是观众的喜爱程度决定的 在古典音乐里评判的标准就是是不是经常被演奏 流行音
: 乐里是不是经常在网络 电视 电台经常被播放 AI 能不能创作出霸占排行榜的歌曲?用
: 于训练的素材那简直太丰富了 这会是一个简单直接的方式检验AI能不能获得审美
:
:
: 【 在 georgebush41(你太搞笑了) 的大作中提到: 】
: : 机器模仿的如果不是100%和贝多芬一致就是失败,说明AI训练的时候被人为干扰
: 了。艺
: : 术分无论写得再好也应该是零分,因为这玩意压根没有思想,也没有原创,有啥
: 艺术?
:
: :
k
kreisler

我也问过同样的问题 我觉得基于机器学习的AI 擅长的领域仍然还是那种有多个参数而无法获得解析解的情况下给出近似解 像续写红楼梦 续写贝多芬我没有看出有多大意义

【 在 usca(余则成) 的大作中提到: 】

: AI 能以曹雪芹的风格把《红楼梦》(前80集)续写下去吗?

k
kreisler

是的 AI可以模仿巴洛克为流行音乐写前奏 间奏完全可行

【 在 TheMatrix(TheMatrix)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Baroque音乐很容易被AI复现。

b
bobolan88

音乐比较抽象,只要重复风格即可。要续写小说太难,得有合理得故事情节。

记叙文最难写,散文和议论文好写。
W
WCNMLGB

音乐跟数学比较接近,但是文学就困难多了

【 在 kreisler (little Kreis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问过同样的问题 我觉得基于机器学习的AI 擅长的领域仍然还是那种有多个参数而
: 无法获得解析解的情况下给出近似解 像续写红楼梦 续写贝多芬我没有看出有多大意义
: : AI 能以曹雪芹的风格把《红楼梦》(前80集)续写下去吗?
:

k
kreisler

我并不怀疑AI创作音乐 我只是怀疑这有多大意义 AI在其他领域即便没有任何创新 至
少可以提高效率 但是在音乐创作上 比如没有AI人类一年创作了一千首歌 有了AI 一年有了一百万首歌 你觉得这有多大意义

【 在 WCNMLGB(CCC) 的大作中提到: 】

: 音乐跟数学比较接近,但是文学就困难多了

d
database

这你吗什么玩意?不伦不类,没有高潮低潮。
AI不懂,创作不是重复。
贝多芬自己写弟10.
一定不会重复弟5,在混进一点弟6.

【 在 freecell (freecell)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做的这个视频被Google推荐之后点击率最高,百分之二十几
: 其他视频被推荐一千次也没有一个点击。
: 应该是新闻热度上来的原因。全部YouTube中文频道里应该只有我做了这个交响乐。
: 讽刺的是我用的是钢琴女神的视频,居然没有一个人留言表示异议。
: 中文世界懂音乐的人太少。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fsC6r8XS60
: vhttps://www.youtube.com/v/5fsC6r8XS60


A
AtlantaWolf

AI做的贝多芬交响曲10,我打5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QxJydUJrxE


vhttps://www.youtube.com/v/9QxJydUJrxE
m
midpasse

好问题!音乐的审美和规则是分不开的,掌握了音乐的规则,那么带来审美的概率就大大增加

音乐美感靠音乐语言造就,而音乐语言是一个双重表述(double articulation)。第一
层表述是音乐物理特性:音色、节奏、音强、速度等等。这些属性给人带来美好的感觉并不同需要通过frontal lobe进行逻辑推导,也不需要唤起记忆中的知识存储,它直接作用于脑干,叫brain stem reflexes,是一种低层的生理反应。第一层表达具有广适
性,比如我们随便在钢琴上弹几个音符,不需要任何和声知识和技巧,单单就因为钢琴音色本身,就可能让人觉得美。这一层表述AI是有能力学习,什么乐器搭配在一起让人听着舒服,什么速度听着舒缓放松,这些具有神经美学基础的规则,AI都能掌握。在这个层面AI带来的审美确定性比较强。

音乐的第二层表述带来的美感靠更抽象的画面感,带来的回忆,音乐进展和心里期待的匹配等等。这一层的美感比较主观,和规则的联系即使是强相关,也受限于具体文化,局部区域。比如一直以来音乐家认为和谐音程与不和谐音程的美感是广适的,后来科学家发现并非如此。对于这个层面的美感,AI和人类音乐家一样,并不需要取悦所有人,拿出一个所有人听了都觉得很美的作品。只要局部范围内能被很多人接受,那么这个"
美感"就是有意义的。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讲规则和审美的紧密关系。比方有这么一个作曲手法:巴赫的旋律经常喜欢先从一个音阶跳高到一个perfect fifth音阶,然后围绕那个高音转一圈,接
着急速跳回到最开始那个音,又马上从相同一个音阶跳到一个major third音阶,再从
那个高音一个全音一个全音逐步回到原来的音。这个手法为什么能给一部分喜欢巴赫的人带来美感呢?因为这个手法能给听众(至少一部分听众)带来期待之外的惊喜——这是一个重要的音乐审美原则"musical pleasure comes from positive reward
prediction errors, which arise when what is heard proves to be better than
expected "。第一次,当听众已经习惯了在perfect fifth音阶转圈,突然回到最开始
的音符,这是一个戏剧性很强的音乐动作。第二次,当音乐从最开始的音符跳到major third的时候,听众以为这次又会先在major third转一圈,没想到这次是一个音阶一个音阶非常有秩序的回到原来的音符 —— 这个手法对很多人来说是比期待之外更好的结果,也期待之外的惊喜。很多人听了觉得这个作曲手法产出的旋律非常具有一种和谐宁静的美感。

AI要掌握类似作曲手法并不难。当艺术手法被掌握的时候,审美也就高概率会产生。

你或许会argue,不好意思,我不觉得一级一级回到原来的音符具有美感,相反,我觉
得非常机械,非常boring。那这个审美广适问题就不是AI带来的,巴赫的音乐本身,或者任何一个音乐家的音乐都面临这个问题。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巴赫。那么AI一样可以学其它音乐家的旋律手法,德沃夏克更自由的旋律线可以学,勋伯格的无调性中心的旋律可以学,所有古典音乐家的旋律、和声、配器、曲式等等手法都可以学。当所有古典音乐家的作曲手法都被学走的时候,它们的产出应该能让一个古典乐迷找到喜欢的风格。

【 在 kreisler (little Kreis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围棋有规则 音乐既有规则 也有审美 AI可以通过训练驾驭规则 AI 可以通过训练获得
: 审美吗?

m
midpasse

音乐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说AI对人类音乐欣赏的影响会是什么?这个我们或许可以一起思考、可以探讨。那天我和几个朋友听完了贝10的全球首演后,一路讨论了很久这个话题。

对于艺术家,音乐或许是表达他们自己,完成艺术史命的手段;更广的,或许对于一个民族国家,音乐是保持共有的文化记忆的媒介...

但对于一个普通听众,他们或许更关心的是,我能不能听到让我听了心潮澎湃的东西。我不管它是AI做的,还是某个知名作曲家弄的,也不管它后面是不是有什么微言大义,只要我听了开心,这个音乐对于我来说就是有意义的。

AI轻易做出来一万个精彩的作品,那么贝多芬交响曲或许就变成了大路货,这或许是一种文化损失。但对于更多听众,能轻易找到,甚至可以量身定制他们喜欢的音乐,这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不也是一种进步吗?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听到和贝9一样好听的作品
,而且不断的翻新,不断有新意。优秀的音乐不再是奢侈品,我们不再需要辛苦等几百年等一个优秀的作曲家。

【 在 kreisler (little Kreis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并不怀疑AI创作音乐 我只是怀疑这有多大意义 AI在其他领域即便没有任何创新 至
: 少可以提高效率 但是在音乐创作上 比如没有AI人类一年创作了一千首歌 有了AI 一年
: 有了一百万首歌 你觉得这有多大意义
:
: 音乐跟数学比较接近,但是文学就困难多了
:

m
midpasse

这是开头一部分,全部的CD在Amazon已经发行了。我演奏会第二天去贝多芬故居参观,发现那边已经在卖贝10的CD了。

【 在 TheMatrix (TheMatrix)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行。
: 怎么那么短?才3分多钟。AI就做了这么短?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fsC6r8XS60


f
freecell

你不懂技术吧?你把现在能做音乐的深度学习框架看一遍,你觉得能做出第十交响曲?连把各种乐器分离出来都做不到。

比如openai的musenet,magenta,还有GANsynthis等等,你看一遍,你觉得这不是学术作假?

为什么不公布深度学习做的英雄交响曲让大家和贝多芬原作对比?

只能做第十不能做第五?
k
kuku

器人可以下棋发帖作诗开车打仗写音乐
今后出现画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器人都不奇怪
真人们还能干什么

x
xxxcnn

说的很好。这就是蹩脚的第五片段,混进点第六。又不如第五那样畅快,像憋着屎拉不出来,太难受了。

【 在 database (《※★※§Hey§※★※》)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你吗什么玩意?不伦不类,没有高潮低潮。
: AI不懂,创作不是重复。
: 贝多芬自己写弟10.
: 一定不会重复弟5,在混进一点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