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活着回国的人

a
arcam
楼主 (未名空间)

据回国战俘们的回忆:在返回中国大陆的七千多名志愿军战俘中,最后共有6064人,被集中到沈阳以北一百公里的昌图县金家镇“归国者管理处”。接受政治审查前,放映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刘胡兰》、《赵一曼》、《八女投江》、《勇敢的人》,给志愿军战俘以精神压力。

到了检查交待阶段,每个人都要按照上级布置的“交待提纲”逐条交待有没有投敌行为。同时搞一个检查交待的示范连,示范让人在交待中给自己上纲上线,承认自己“贪生怕死,被俘投降”。到后来,没有负伤而被俘、被俘时没有反抗、被俘时举起手的,都成了投降行为。归管会又下发文件,强调“共产党员是不能被俘的”。这种做法越演越烈:一个人、一个人地过关,大会、小会“帮助”;甚至互相揭发,谁丑化自己、给自己上纲,谁就受表扬。尽管这样,54年2月底做政治结论的时候,约80% 的人被恢复党
籍、团籍、军籍。

但到了3月份,中共党内开展反对“高饶反党集团”的斗争,波及到了战俘归管处,使
得政审从严。一夜之间,情况发生巨变。原来的鉴定不算数了,对归来者的处分普遍加重:原来“恢复军籍”的,大部分改为“只承认被俘前军籍”;把受党内处分的,大部分改为“开除党籍”;连职以下人员一律复员。原来80%被保留党、团、军籍的处理结
果,变成了92%的人被开除党、团、军籍(其中约4600余人只被承认其被俘前军籍)。
只有30多名连以上干部、少数伤残人员得到转业安排;其他人则一律复员,被遣返回原居住地,并在档案中注明“控制使用”。有个别人 因为“特务”罪名被判刑。

吴成德是志愿军第180师原政治部主任,是战俘中官阶最高的,他被开除党籍、军籍,
安排去了辽宁盘锦的大洼农场,按营级干部待遇。志愿军战俘总代表孙振冠被安排到吉林省临江县七道沟铁矿劳动。后来,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这些在美军俘虏营里都没有掉泪的汉子,这时纷纷掉泪了:难道我们爱祖国、爱组织、爱人民,坚决不去台湾、选择回国,就是落得个这样的下场?!我们的心,开始麻木……”

志愿军战俘的总翻译张泽石被开除党籍,只承认被俘前的军籍。 电影《英雄儿女》中对步话机大喊「向我开炮」的英雄王成,是以蒋庆泉的事蹟为原型,但因为他受伤被俘,回国后受到迫害。有一位回国的战俘考入四川大学,但在半年后被除名。

直到1982年落实平反政策的时候,仍然有悲剧发生:两位干部请在四川省的战俘李正文写份自传,李正文误以为是另一轮迫害的开始而自杀。迟来的政治平反并没有改善归国战俘的经济生活,多数人仍然陷于贫病交加的困境,不少人过早离世。
g
gambitny

太可怜了!不过比炮灰强
很多死了的炮火,连名字都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