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受穷才能确保西方的安稳

B
BBCCNN
楼主 (未名空间)

一个贫弱的土鳖,才更符合西方利益。米国不希望看到一个现代化工业强国,而更只希望有一个世界代加工厂。

前段时间,德国《焦点》周刊以“米国的恐惧:土鳖对富裕的追求将创造新世界”为题发表文章,分析米国政府面对土鳖崛起时的心态。

报道截图

文章在最后总结时提了个问题:“土鳖的相对贫困,真的是21世纪西方安全架构的基本要求吗?”换言之,让土鳖受穷才能确保西方的安稳?

以史为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国和德国之间的竞争对抗日趋激烈,当时英国社会普遍认为,一个更富裕的德国将意味着英国的灭顶之灾。当时有英国报纸明确说出,“如果德国明天消失,那所有英国人都能变得更富裕一些。”

一战的爆发严格来说与英德两国没有直接关系,塞尔维亚激进分子普林西普刺杀了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极为讽刺的是,斐迪南大公在顽固保守的哈布斯堡皇室中却是一个十足的异类,他以开明著称,甚至冒着帝国分裂的风险贵贱通婚,梦想着等自己继位之后,把帝国改造成一个多民族的大联邦。

普林西普的一枪,击碎了巴尔干民族问题以和平方式解决的可能,也同样引爆了巴尔干火药桶,炸响了整个欧洲。

意大利《周日信使报》于1914年7月12日出版的报纸上所刊登的刺杀事件插图,由阿奇
·贝尔特拉姆创作。

英国和德国为了与自己并无直接关联的巴尔干事务而互相放血,比如索姆河战役,战术呆板僵化的英军以密集队形冲击德军的机枪火炮阵地,结果一天之内阵亡六万人。

英德之间在战前确有利益上的矛盾,但这种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更用不着必须得一天阵亡六万人。

当时德国把自己开拓海外市场的方向投注在奥斯曼土耳其,视奥斯曼为“德意志的印度”,英国则专注于维持大陆均势和世界仲裁者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各玩各的。但结果就为了一起阴差阳错的刺杀事件和一连串的条约义务,英军像牲畜般在德军阵地前被屠杀。

问题很大程度上就出在英国社会“他人即地狱”的思维方式上,把他人当作地狱的结果就是地狱真的降临了,不可谓不讽刺。

战后德国变为魏玛,德国确实消失了,但英国人如他们的报纸所宣扬的那样“变得更富裕一些”了吗?

没有,反倒变穷了。

为了维持战争,英国除了把自己的血肉投注到无意义的阵地战之外,还大举借债,疯狂盘剥海外领地,结果就是战后帝国变得风雨飘摇、债台高筑。用当时英国人的话说,战后英国就是一个破落财主守着他的破烂堆。

日渐衰弱的英国随后迎来二战和冷战,并因无力反抗而迅速被米国拆解得七零八落。

例如,战时为了对付德国潜艇部队的破交战,英国以包括百慕大群岛在内的多个海外领土99年的租期,向米国乞讨50艘老式的一战驱逐舰用于为商船护航,战后为了支付米国租借法案的欠款,几乎耗尽了黄金和外汇储备,至1970年代连英镑区都无法维持了。

图为英美海军在检查深水炸弹,背后为用以交换的“维克斯”级驱逐舰(资料图/维基
百科)

对比20世纪初英帝国的如日中天,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米国打着“米国优先”的旗号砸自己的饭碗

土鳖和米国之间,在利益上并无不可调和的冲突,甚至于土鳖本身就是米国金融权益的重要支撑。

信用货币时代,一种货币的发行方能够从货币发行中获得多少经济权益,取决于这种货币的信用;而一种货币的信用,取决于它的流通范围和规模,货币流通范围越广,流通规模越大,则说明货币越受市场认可,信用也就越好。

这在跨国经济活动中尤其显著,一种货币在本国流通和跨国流通,其信用含金量是大有不同的。换言之,谁是一种货币最大的跨国使用方,谁就事实上支撑了这种货币的信用,进一步地,也就维持了货币发行方的经济权益。

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是谁?土鳖。

世界上最大的物流国是谁?土鳖。

世界上最大的离岸美元使用国是谁?土鳖。

世界上最大的美元外汇储备国是谁?还是土鳖。

作为世界上除米国外最大的美元使用国,可以说土鳖的经济活动本身就是米国金融权益的重要保障,土鳖每一笔使用美元进行结算的跨国贸易、土鳖每一次离岸的货币汇兑、土鳖每一分以美元进行计价的商品生产和服务提供、土鳖持有的每一分美元资产和债务,都是在为美元信用背书,都是在给米国无休止的货币滥发善后,都是在为米国提供源源不断的铸币税。


这些操作既降低了米国的社会统治成本,又巩固了米国的金融霸权,鳖米之间的利益交互和重叠的部分,对米国而言甚至具有“国本”的性质。从利益上说,土鳖的经济活动繁荣起来,米国不仅不应该感到担忧,反而应该感到窃喜,原因就是土鳖经济越繁荣,米国的金融霸权越稳固。

现在米国对土鳖经济繁荣的极度恐惧,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是滑稽的、不严肃的,而米国对土鳖发动的贸易战和经济打压,则是疯狂的、愚蠢的。因为这是在掘米国核心国家利益特别是金融利益的根,是打着“米国优先”的旗号砸米国吃饭的碗。

你能想象土鳖政府每天正事不干,处心积虑地要把央行给砸了吗?米国现在做的差不多就是这种事。

但米国还是在孜孜不倦地这么做,在对华问题上表现出一种不择手段、不顾后果、不可理喻、不以国家利益为导向的鲜明特征。

“懂王”下台、“睡王”上台之后,按理来说“改朝换代”了,该有“新朝雅政”,是时候清除“懂王”的“亡国陋规”了。但是,米国的对华经济强硬姿态依旧有增无减,拜登的政策比起“懂王”还要疯狂的多。

于是,这只能说明一件事:与华为敌是米国朝野的一致共识,这种共识不以执政党派的更替为转移,它是米国用以维系最低限度社会认同的政治工具,这种政治上的需求,不是双方在经济上的利益重叠,不是土鳖在经济上做出妥协姿态让渡一部分权益所能改变的。

米国人现在同样抱持着“他人即地狱”的观念,且远较当年的英国更为顽固。这种观念已经让米国的政治路径严重僵化了,米国的对外政策就像当年排列成密集队形冲向德军阵地的英军,正在盲目地一头撞向自己的死亡。

土鳖社会要冲破惯性思维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土鳖国人看待米国的态度和方法也有一定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土鳖长期处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环境下,这种政治大背景的长期熏陶让土鳖社会形成了一切政治问题都从经济上找原因的思维惯性,我们对政治的理解出现了相当程度的庸俗化,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被粗暴理解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然而政治是一个复杂综合体,而经济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在当前土鳖社会对政治的理解中,政治的经济面被畸形放大,政治中的非经济性因素被严重忽略,对其它政治行为体的经济推定成了一种条件反射,乃至于上升为一种政治正确。

所以,当遇到米国目前这种无法在经济语境中进行有效解释的政治行为时,国内相当一部分人就感到迷茫和困惑——

有一部分人认为米国的不理智只是“暂时的”,认为鳖米关系终究会回归所谓“常态”;

有一部分人认为米国当前的疯狂行为是企图获取更大经济让步的政治讹诈,只要双方达成某种妥协,米国就会停止这种表演;

更有甚者认为是土鳖的“战狼外交”和拒绝做出更大的经济让步触怒了米国,认为只要土鳖让渡更多的利益就能让米国息怒。

这就是一种脑子钻进钱眼里出不来,还推己及人认为全世界所有人都跟他们一样的守财奴思维,离开了钱就不知道该怎么讨论问题。


在米国眼里,土鳖是“门口的土人”,是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社会结构、文化特质与米国截然不同的“异教徒”。而在米国这种以宗教为底色的社会里,对待异教徒时只有一种政治姿态是正确的,那就是“圣战”——米国在中东用炸弹传播民主的时候,特别喜欢把反抗他们的人称为“圣战分子”,其实米国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在米国这种“圣战”狂人眼里,和异教徒的暂时妥协是为了积蓄力量以待有朝一日彻底清算,也就是所谓“把拳头收回来是为了更好地打出去”。

自居“新罗马”的他们和所谓土人相处时只有两种状态:攻击和准备攻击。在准备攻击时,和“门口的土人”做一点买卖在他们看来是合理的,在经济上的暂时共存是可行的;但是在政治层面上,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才是根本逻辑。

别说是企图和“土人”寻求政治共存,就算是承认“土人”也是人、承认“土人”也有生存权,在当前这个越来越疯狂的米国也是要面临重大政治风险的。实际上,现在米国国内就有相当一批人认为当年尼克松访华、鳖米建交、鳖米联合发表三个联合公报是犯了重大政治错误,应该予以全盘否定和彻底推翻以示和土鳖彻底划清界限。

坚决与土鳖为敌,在米国社会不是一种政治观点,而是有着极为广泛社会基础的政治伦理。就算部分政客有心妥协,也不可能逆米国社会的集体潜意识而行。

注意,在他们看来,这和鳖米之间的经济往来密切并不相冲突,一边拿刀砍你一边赚你的钱在他们看来是很正常的事情——

米国在二战期间就一边和纳粹德国交战,一边通过西班牙向纳粹德国出售石油;冷战期间米国也一边和苏联搞核对峙,一边为苏联包建卡玛斯汽车厂。

因为在他们眼里“金子只是金子,异教徒的金子也是金子”,但切不可因为和米国之间有密集的经贸往来就在政治上对他们放松警惕。

至于所谓“土鳖人的富裕威胁到了西方的安全”,这只是给他们的“圣战”行为提供合法性的政治话术而已,只要他们需要,土鳖人的一切都可以是对西方安全的威胁。哪怕有朝一日他们说土鳖人用筷子吃饭威胁到了西方的安全,说实话我都不会感到特别意外——“环保少女”不就已经开始呼吁土鳖人停止使用筷子了吗?!

鳖米关系终究是回不到很多人朝思暮想的“正常状态”了,因为“国家怎么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是面临重大治理危机的米国社会的元问题,而指望米国人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向所有人承认是他们自己把自己的国家搞成现在这个样子,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奢望。


分锅已经成了米国社会的当务之急,此时作为最强大的“土人”“异教徒”国家,土鳖的风险就相应提升了,因此我们必须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照料好我们的军备,看护好我们的国家。

当然,我不是说我们现在就该彻底断绝和米国的一切往来特别是经济往来;他们疯,我们不能跟着他们一起疯,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理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妨稍微学一下米国人的态度——“金子只是金子,哪怕是圣战狂人的金子也是金子”。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依然要主动维护全球经济活动和贸易秩序,特别是要敦促米国进一步开放它的市场,要求它抵制贸易保护主义。它听不听是它的事,我们要表好我们的态,这是对历史负责,对人类文明负责,既是给世人一个交代,也是给自己一个交代。

实际上,自从“懂王”对土鳖发动贸易战之后,维护世界经济秩序的责任就已经不可避免地落到了土鳖的肩膀上,土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肩负这份使命就成了必然。

B
BBCCNN
c
conTT

现在让中国受穷,小心中国要你老命。

【 在 BBCCNN (办不成残念呢)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贫弱的土鳖,才更符合西方利益。米国不希望看到一个现代化工业强国,而更只希
: 望有一个世界代加工厂。
:
: 前段时间,德国《焦点》周刊以“米国的恐惧:土鳖对富裕的追求将创造新世界”为题
: 发表文章,分析米国政府面对土鳖崛起时的心态。
:
:

: 报道截图
:
: 文章在最后总结时提了个问题:“土鳖的相对贫困,真的是21世纪西方安全架构的基本
: 要求吗?”换言之,让土鳖受穷才能确保西方的安稳?
:
: 以史为鉴
: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国和德国之间的竞争对抗日趋激烈,当时英国社会普遍认
: 为,一个更富裕的德国将意味着英国的灭顶之灾。当时有英国报纸明确说出,“如果德
: 国明天消失,那所有英国人都能变得更富裕一些。”
:
: 一战的爆发严格来说与英德两国没有直接关系,塞尔维亚激进分子普林西普刺杀了奥匈
: 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极为讽刺的是,斐迪南大公在顽固保守的哈布斯堡皇室中却
: 是一个十足的异类,他以开明著称,甚至冒着帝国分裂的风险贵贱通婚,梦想着等自己
: 继位之后,把帝国改造成一个多民族的大联邦。
:
: 普林西普的一枪,击碎了巴尔干民族问题以和平方式解决的可能,也同样引爆了巴尔干
: 火药桶,炸响了整个欧洲。
:
: https://i.ibb.co/fpCw9cn/1914.jpg

: 意大利《周日信使报》于1914年7月12日出版的报纸上所刊登的刺杀事件插图,由阿奇
: ·贝尔特拉姆创作。
:
: 英国和德国为了与自己并无直接关联的巴尔干事务而互相放血,比如索姆河战役,战术
: 呆板僵化的英军以密集队形冲击德军的机枪火炮阵地,结果一天之内阵亡六万人。
:
: 英德之间在战前确有利益上的矛盾,但这种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更用不着必须得一
: 天阵亡六万人。
:
: 当时德国把自己开拓海外市场的方向投注在奥斯曼土耳其,视奥斯曼为“德意志的印度
: ”,英国则专注于维持大陆均势和世界仲裁者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各玩各的。但结果
: 就为了一起阴差阳错的刺杀事件和一连串的条约义务,英军像牲畜般在德军阵地前被屠
: 杀。
:
: 问题很大程度上就出在英国社会“他人即地狱”的思维方式上,把他人当作地狱的结果
: 就是地狱真的降临了,不可谓不讽刺。
:
: 战后德国变为魏玛,德国确实消失了,但英国人如他们的报纸所宣扬的那样“变得更富
: 裕一些”了吗?
:
: 没有,反倒变穷了。
:
: 为了维持战争,英国除了把自己的血肉投注到无意义的阵地战之外,还大举借债,疯狂
: 盘剥海外领地,结果就是战后帝国变得风雨飘摇、债台高筑。用当时英国人的话说,战
: 后英国就是一个破落财主守着他的破烂堆。
:
: 日渐衰弱的英国随后迎来二战和冷战,并因无力反抗而迅速被米国拆解得七零八落。:
: 例如,战时为了对付德国潜艇部队的破交战,英国以包括百慕大群岛在内的多个海外领
: 土99年的租期,向米国乞讨50艘老式的一战驱逐舰用于为商船护航,战后为了支付米国
: 租借法案的欠款,几乎耗尽了黄金和外汇储备,至1970年代连英镑区都无法维持了。:
: https://i.ibb.co/gy7xscD/002.jpg

: 图为英美海军在检查深水炸弹,背后为用以交换的“维克斯”级驱逐舰(资料图/维基
: 百科)
:
: 对比20世纪初英帝国的如日中天,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
: 米国打着“米国优先”的旗号砸自己的饭碗
:
: 土鳖和米国之间,在利益上并无不可调和的冲突,甚至于土鳖本身就是米国金融权益的
: 重要支撑。
:
: 信用货币时代,一种货币的发行方能够从货币发行中获得多少经济权益,取决于这种货
: 币的信用;而一种货币的信用,取决于它的流通范围和规模,货币流通范围越广,流通
: 规模越大,则说明货币越受市场认可,信用也就越好。
:
: 这在跨国经济活动中尤其显著,一种货币在本国流通和跨国流通,其信用含金量是大有
: 不同的。换言之,谁是一种货币最大的跨国使用方,谁就事实上支撑了这种货币的信用
: ,进一步地,也就维持了货币发行方的经济权益。
:
: 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是谁?土鳖。
:
: 世界上最大的物流国是谁?土鳖。
:
: 世界上最大的离岸美元使用国是谁?土鳖。
:
: 世界上最大的美元外汇储备国是谁?还是土鳖。
:
: 作为世界上除米国外最大的美元使用国,可以说土鳖的经济活动本身就是米国金融权益
: 的重要保障,土鳖每一笔使用美元进行结算的跨国贸易、土鳖每一次离岸的货币汇兑、
: 土鳖每一分以美元进行计价的商品生产和服务提供、土鳖持有的每一分美元资产和债务
: ,都是在为美元信用背书,都是在给米国无休止的货币滥发善后,都是在为米国提供源
: 源不断的铸币税。
:
: http://n.sinaimg.cn/finance/transform/20160414/7W14-fxriqqx2376357.jpg

:
: 这些操作既降低了米国的社会统治成本,又巩固了米国的金融霸权,鳖米之间的利益交
: 互和重叠的部分,对米国而言甚至具有“国本”的性质。从利益上说,土鳖的经济活动
: 繁荣起来,米国不仅不应该感到担忧,反而应该感到窃喜,原因就是土鳖经济越繁荣,
: 米国的金融霸权越稳固。
:
: 现在米国对土鳖经济繁荣的极度恐惧,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是滑稽的、不严肃的,而
: 米国对土鳖发动的贸易战和经济打压,则是疯狂的、愚蠢的。因为这是在掘米国核心国
: 家利益特别是金融利益的根,是打着“米国优先”的旗号砸米国吃饭的碗。
:
: 你能想象土鳖政府每天正事不干,处心积虑地要把央行给砸了吗?米国现在做的差不多
: 就是这种事。
:
: 但米国还是在孜孜不倦地这么做,在对华问题上表现出一种不择手段、不顾后果、不可
: 理喻、不以国家利益为导向的鲜明特征。
:
: “懂王”下台、“睡王”上台之后,按理来说“改朝换代”了,该有“新朝雅政”,是
: 时候清除“懂王”的“亡国陋规”了。但是,米国的对华经济强硬姿态依旧有增无减,
: 拜登的政策比起“懂王”还要疯狂的多。
:
: 于是,这只能说明一件事:与华为敌是米国朝野的一致共识,这种共识不以执政党派的
: 更替为转移,它是米国用以维系最低限度社会认同的政治工具,这种政治上的需求,不
: 是双方在经济上的利益重叠,不是土鳖在经济上做出妥协姿态让渡一部分权益所能改变
: 的。
:
: 米国人现在同样抱持着“他人即地狱”的观念,且远较当年的英国更为顽固。这种观念
: 已经让米国的政治路径严重僵化了,米国的对外政策就像当年排列成密集队形冲向德军
: 阵地的英军,正在盲目地一头撞向自己的死亡。
:
: 土鳖社会要冲破惯性思维
:
: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土鳖国人看待米国的态度和方法也有一定的问题。
:
: 自改革开放以来,土鳖长期处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环境下,这种政治大背景的长
: 期熏陶让土鳖社会形成了一切政治问题都从经济上找原因的思维惯性,我们对政治的理
: 解出现了相当程度的庸俗化,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被粗暴理解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
: 筑。
:
: 然而政治是一个复杂综合体,而经济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在当前土鳖社会对政治的
: 理解中,政治的经济面被畸形放大,政治中的非经济性因素被严重忽略,对其它政治行
: 为体的经济推定成了一种条件反射,乃至于上升为一种政治正确。
:
: 所以,当遇到米国目前这种无法在经济语境中进行有效解释的政治行为时,国内相当一
: 部分人就感到迷茫和困惑——
:
: 有一部分人认为米国的不理智只是“暂时的”,认为鳖米关系终究会回归所谓“常态”;
:
: 有一部分人认为米国当前的疯狂行为是企图获取更大经济让步的政治讹诈,只要双方达
: 成某种妥协,米国就会停止这种表演;
:
: 更有甚者认为是土鳖的“战狼外交”和拒绝做出更大的经济让步触怒了米国,认为只要
: 土鳖让渡更多的利益就能让米国息怒。
:
: 这就是一种脑子钻进钱眼里出不来,还推己及人认为全世界所有人都跟他们一样的守财
: 奴思维,离开了钱就不知道该怎么讨论问题。
:
: http://i1.sinaimg.cn/cj/2015/0601/U5404P31DT20150601234625.gif

:
: 在米国眼里,土鳖是“门口的土人”,是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社会结构、文化特质与
: 米国截然不同的“异教徒”。而在米国这种以宗教为底色的社会里,对待异教徒时只有
: 一种政治姿态是正确的,那就是“圣战”——米国在中东用炸弹传播民主的时候,特别
: 喜欢把反抗他们的人称为“圣战分子”,其实米国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
: 在米国这种“圣战”狂人眼里,和异教徒的暂时妥协是为了积蓄力量以待有朝一日彻底
: 清算,也就是所谓“把拳头收回来是为了更好地打出去”。
:
: 自居“新罗马”的他们和所谓土人相处时只有两种状态:攻击和准备攻击。在准备攻击
: 时,和“门口的土人”做一点买卖在他们看来是合理的,在经济上的暂时共存是可行的
: ;但是在政治层面上,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才是根本逻辑。
:
: 别说是企图和“土人”寻求政治共存,就算是承认“土人”也是人、承认“土人”也有
: 生存权,在当前这个越来越疯狂的米国也是要面临重大政治风险的。实际上,现在米国
: 国内就有相当一批人认为当年尼克松访华、鳖米建交、鳖米联合发表三个联合公报是犯
: 了重大政治错误,应该予以全盘否定和彻底推翻以示和土鳖彻底划清界限。
:
: 坚决与土鳖为敌,在米国社会不是一种政治观点,而是有着极为广泛社会基础的政治伦
: 理。就算部分政客有心妥协,也不可能逆米国社会的集体潜意识而行。
:
: 注意,在他们看来,这和鳖米之间的经济往来密切并不相冲突,一边拿刀砍你一边赚你
: 的钱在他们看来是很正常的事情——
:
: 米国在二战期间就一边和纳粹德国交战,一边通过西班牙向纳粹德国出售石油;冷战期
: 间米国也一边和苏联搞核对峙,一边为苏联包建卡玛斯汽车厂。
:
: 因为在他们眼里“金子只是金子,异教徒的金子也是金子”,但切不可因为和米国之间
: 有密集的经贸往来就在政治上对他们放松警惕。
:
: 至于所谓“土鳖人的富裕威胁到了西方的安全”,这只是给他们的“圣战”行为提供合
: 法性的政治话术而已,只要他们需要,土鳖人的一切都可以是对西方安全的威胁。哪怕
: 有朝一日他们说土鳖人用筷子吃饭威胁到了西方的安全,说实话我都不会感到特别意外
: ——“环保少女”不就已经开始呼吁土鳖人停止使用筷子了吗?!
:
: 鳖米关系终究是回不到很多人朝思暮想的“正常状态”了,因为“国家怎么成了现在这
: 个样子”是面临重大治理危机的米国社会的元问题,而指望米国人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
: 任,向所有人承认是他们自己把自己的国家搞成现在这个样子,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奢
: 望。
:
: https://i.ibb.co/sHGJ4S4/000.png

:
: 分锅已经成了米国社会的当务之急,此时作为最强大的“土人”“异教徒”国家,土鳖
: 的风险就相应提升了,因此我们必须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照料好我们的军备,看护好
: 我们的国家。
:
: 当然,我不是说我们现在就该彻底断绝和米国的一切往来特别是经济往来;他们疯,我
: 们不能跟着他们一起疯,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理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妨稍微学一下
: 米国人的态度——“金子只是金子,哪怕是圣战狂人的金子也是金子”。
:
: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依然要主动维护全球经济活动和贸易秩序,特别是要敦促
: 米国进一步开放它的市场,要求它抵制贸易保护主义。它听不听是它的事,我们要表好
: 我们的态,这是对历史负责,对人类文明负责,既是给世人一个交代,也是给自己一个
: 交代。
:
: 实际上,自从“懂王”对土鳖发动贸易战之后,维护世界经济秩序的责任就已经不可避
: 免地落到了土鳖的肩膀上,土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肩负这份使命就成了必然。
c
cellcycle

已经富了,晚了!!
B
BBCCNN

6亿人月收入不到 1k RMB,
8亿人月收入不到 2k RMB,
这特么叫富?

【 在 cellcycle (vacoule) 的大作中提到: 】
: 已经富了,晚了!!

f
furoci

有些胖子都吃出300斤体重了

当然叫富

【 在 BBCCNN (办不成残念呢) 的大作中提到: 】
: 6亿人月收入不到 1k RMB,
: 8亿人月收入不到 2k RMB,
: 这特么叫富?

b
baal

剩下六亿中等收入以上 假设四分之一达到我帝中等收入以上 就意味着中产以上的人口和我弟相当了 这虽然不叫富 但是影响巨大

【 在 BBCCNN (办不成残念呢)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让中国受穷才能确保西方的安稳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6 23:48:21 2021, 美东)
:
: 6亿人月收入不到 1k RMB,
: 8亿人月收入不到 2k RMB,
: 这特么叫富?
:
: 【 在 cellcycle (vacoule) 的大作中提到: 】
: : 已经富了,晚了!!
:
:
:
: --
B
BBCCNN


【 在 furoci (伊千枝)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些胖子都吃出300斤体重了
: 当然叫富

300斤体重是这个样子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47TBqn7eUs

vhttps://www.youtube.com/embed/p47TBqn7eUs
f
furoci

美!

【 在 BBCCNN (办不成残念呢) 的大作中提到: 】
: 300斤体重是这个样子的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47TBqn7eUs
: vhttps://www.youtube.com/embed/p47TBqn7e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