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金融圈大佬吴刚被调查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1年10月3日 14点4分 PT
共 (10)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y
youmini
接近 4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9月29日,九鼎集团和九鼎投资同时公告称,公司收到证监会通知,因董事长吴刚涉嫌
违反基金相关法律法规,7月23日,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吴刚立案。受消息面影响,9月30日九鼎集团跌9.8%,九鼎投资盘中触及跌停,截至收盘单日跌幅7.89%。
资料显示,九鼎集团是一家综合性投资集团,是首家登陆新三板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而九鼎投资则是九鼎集团子公司,2015年借收购中江地产完成借壳上市。
纵横资本江湖十数年,九鼎集团最为“出圈”的产品即是P2P风靡时期的借贷宝,而这
也是公司长于资本运作的一个缩影。另外一个总被津津乐道的话题,则是九鼎集团仅用五年时间,就从注册资本1000万元的公司翻至市值过千亿的新三板“巨无霸”。
不过,九鼎系的崛起也极富争议,而近年来在监管调查下披露的一系列处罚书,更是揭开了集团背后“隐秘的角落”。
目前,九鼎集团和九鼎投资市值,较巅峰期已“脚踝斩”。
w
wangyiyang
接近 4 年
2 楼
九鼎背后全是证监会官员,好像还有财政部。。这是一个赤裸裸的官僚资本金融机构。。。
捧起一个30岁神话传奇ceo,学犹太人索罗斯投资扎克伯格装逼。
恶心的捞钱官场。
中国太多吸血鬼,未来中国没有前途,青年人只能是奴隶。
一些官员只是打工仔,也想在这个国家贪婪的捞足足一票。。。
m
minquan
接近 4 年
3 楼
哦,还有这么深的内幕!!
B
Borriello
接近 4 年
4 楼
虽然是一个性质,但是吃相比米帝墙街难看多了,属于初级阶段
k
kreisler
接近 4 年
5 楼
五年时间一千万到一千亿 这是怎么做到的?
r
riviera
接近 4 年
6 楼
随便查了一下,这又是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例子。
。。。。。。。。。。。。。。。。。。。。。。。。。。。。。。。。。。。。。。。。
吴刚,1977年出生于四川巴中。根据《机构投资》披露,吴刚最开始只上了个中专,当初吴刚不是不想考高中、上大学,但因为家里穷。中专学历也成了吴刚之后成为学霸的动力。
吴刚中专学的是食品与化工分析。毕业时,他是学校历史上第一个上完中专就拿到自考专科和本科学位的人。毕业后他在一个水泥厂当会计。
工作了两年,吴刚又考研究生,考到了西南财大。据说吴刚考到西南财经才发现,"原
来考研有这么多辅导书、培训班。"
读研期间,和许多人一样,他也曾为了摸索人生出路而去考证。结果研究生的两年时间,吴刚第一年考上了注册会计师;第二年考律师证,考了全四川第二名,同一个月里,他又拿下注册评估师。
研究生毕业后,吴刚来到了上海,他先是在闽发证券做了一年多的投行,期间还读了北大的在职金融博士。
吴刚后来感觉投行领域不适合单干,又寻找其它的出路。这个时候他遇到了两个机会:一个是去易方达基金,当时易方达需要财务方面的专家;另一个机会是,证监会在全国招考。吴刚选择去考证监会,结果考了全国第一。
在证监会,吴刚从最普通的科员做起,用了5年的时间,成为了最年轻的处长。
处长下海 两名员工从地下室干起
据《九鼎吴刚黄晓捷创业英雄传》披露,2006年底,在中国股市爆发的前夕,吴刚意识到了原始股的赚钱机会。2006年12月的一天晚上,吴刚对黄晓捷说:"你换个办法赚钱
,去买原始股。"
说干就干, 2007年,九鼎投资成立了,不过吴刚由于工作原因直到2009年才全职加入
。但没钱、没个人品牌、没背景、没海龟光环、没成功历史,这一次筹集资金相当费劲。
几个年轻的创业者此时都不到30岁,心里忐忑觉得唬不住人,凑在一起商量:"我们去
请一个像老板的人来做总经理,我们做副总经理。"
人有了,但是没钱。据九鼎投资的另外一位合伙人、吴刚的搭档黄晓捷透露,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创业的时候其实是借了200万。总共凑了250万,从五道口的一间地下室、2名
员工起步。
他们就拿着几张纸,东奔上海、西进四川,寻找各地的民营企业老板募资。
新公司起步举步维艰。九鼎发展过程中,据黄晓捷透露,一个经典的段子是,2007年九鼎刚准备募集基金的时候,曾经去绍兴募钱,呆了两天,费尽口舌,没有募到一分钱,准备灰溜溜地回上海。
然后黄晓捷一个朋友觉得他们太可怜,就找一个车送他们去,车程有三个小时,黄晓捷和吴刚就在后面商量怎么把PE这个事情做好。
当他们到上海的时候,那个司机突然回过头来说,你们这个事儿感觉挺好的,要不我就给你们投个几千万块钱吧。吴刚和黄晓捷当场就惊呆了,他们以为对方是一个司机,原来这位司机是上海老板的朋友。
就是这样一个机缘巧合,在九鼎投资创立时,这位"司机"出资750万,成为了最大自然
人股东。不久又出资5000万,成为上海昆吾九鼎的第一大LP。
r
riviera
接近 4 年
7 楼
从年薪五六万到身家180亿
公开消息显示,黄晓捷透露刚创立九鼎时,"我们(黄晓捷和吴刚)当时很穷,一年工资
也就挣五六万,另外七七八八赚点小钱,就想挣钱改善生活。"
今天九鼎管理的资金已经超过百亿,平均每天要花几千万出去。但最早他们的思维里根本没想到一个项目可以投几千万或者上亿,就想一个项目投个一两百万,投5个项目。
有一次黄晓捷和吴刚躺在五道口的宿舍里,黄晓捷看着天花板说:"什么时候我投到一
个亿就好了。"吴强断然否定:"那不可能,投一个亿就要投50个项目,每个星期上市的项目都是你投的,不可能。"黄说:"后来我想想,也对。"
爆发期和2009年创业板的开闸。九鼎投资抓住机会在全国进行扩张,通过PE工业化生产模式,在成立后四年多的时间里员工扩张到了三百多人。
2010年,九鼎投资已经进入了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前十强。但因为其凶悍的风格,也被贴上了 "游戏规则破坏者"、"PE公敌"等种种标签。
千亿九鼎下的新三板首富是如何炼成的
2011年到2013年是九鼎加速扩张的同时,快速调整,巩固存量的时期。直到2014年,九鼎登陆新三板后,一系列资本市场眼花缭乱的玩法成为了资本市场经典的案例,九鼎开始进入了新的迅猛上升期。
2014年4月,九鼎投资登陆新三板,成为第一家登陆新三板的PE,并成为新三板市值第
一股。九鼎首创LP(有限合伙人)换股的新玩法,仅两个月,其定增募资近60亿元,超过新三板之前多年定增融资的总和。
创业板的助力让九鼎投资第一次实现了逆袭,成为中国最大的本土投资机构之一。站在新三板的风口上,九鼎投资再次成为嗅觉敏锐的"狼",在新三板开始玩得风生水起。
挂牌新三板后,九鼎投资大举投资金融业,并不断优化基础架构,通过互联网金融二次创业,开拓国际化市场,打造综合性资产管理机构。
除私募股权投资业务外,九鼎目前在中国、北美和亚洲均设有办事处。旗下的其他主要业务公司还包括、九泰基金(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九州证券(证券公司)、昆吾九鼎国际(海外资产管理公司)、九信投资(P2P借贷平台)、中江地产、人人行科技(借贷宝移动互联网金融APP)等。
正是依靠九鼎高超的资本运作技巧和综合性资产管理机构的布局故事,九鼎如今的市值高达千亿,作为新三板市值最大公司的最大的合伙人,吴刚问鼎新三板首富早在意料之中。难以预测是,站在最高处,不知道他还能蝉联多久。
借壳中江地产A股成功上市
中江地产12月3日一则公告显示,昆吾九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吾九鼎")通
过借壳登上A股,这意味着中江地产将变身A股私募第一股,私募与地产将成为其双业务线。受此消息影响,中江地产股价应声上涨,12月7日开盘后,中江地产一字涨停,达
63.39元,16个涨停后,最高达77.58元,较11月12日的14.45元的开盘价上涨5倍多。
此前,去年,北京同创九鼎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鼎投资")已率先登陆新三板;而今,子公司昆吾九鼎亦借壳登陆A股,实现了母公司、子公司双台上市。
对于记者的采访查询,九鼎投资谢绝称以公告为准。
"上市更多是为了撬动更大规模的投资,为日后私募业务扩张提供资金后盾。"北京一家私募管理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私募股权投资中,管理人通常跟投10%,上市后可以
通过定向增发等方式,来解决自有资金的短板。
在上述私募人士看来,九鼎投资将从股权投资入手,形成多产业布局并打造资金闭环是金融,接下来银行、保险将成为其发力点,通过上市、银行、保险三剑齐发形成一个资金闭环,且这种发展模式较难被复制。
借壳突破自有资金短板
九鼎投资12月3日公告称,今年11月30日,公司控股子公司昆吾九鼎转让给中江地产事
宜已完成。转让后中江地产100%控股昆吾九鼎,而在此之前,九鼎投资持有昆吾九鼎99.20%的股权,拉萨昆吾持有其0.80%的股权。
昆吾九鼎资产注入到中江地产,也实现了借壳A股市。这在今年5月九鼎投资斥资41.5亿元控股中江集团已经有迹象,当时九鼎投资表态称,控股中江集团后,拟将持有的部分资产注入其控股子公司中江地产,具体注入方案正在筹划中。
事实上,九鼎投资在收购中江集团100%股权后,中江集团持有中江地产72.37%的股份,九鼎投资将借此间接获得中江地产的控制权,这也为其子公司借壳中江地产成为可能。
据此前披露的方案,中江地产采取现金支付的方式购买九鼎投资、拉萨昆吾合计持有的昆吾九鼎100%股权,交易价格约9.1亿元,随着此次资产重组完成,中江地产经营范围
得到延伸,公司拟在原经营范围中增加"投资管理、投资咨询",今后其业务范围还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土地开发及经营;对旅游项目的投资;装饰工程;建筑材料的生产、销售、物业管理;资产管理等。中江地产在公告中指出,未来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房地产和私募股权投资双业务线。
从一组数据也不难看出私募业务与地产业务的差距。昆吾九鼎2013年、2014年、2015年前5月净利润分别为5524.97万元、1.9亿元、1.02亿元,而中江地产今年前9月的净利润仅有2915万元,而且同比下降22.6%。
九鼎模式不易复制
值得关注的是,中江地产主营业务的变更,也引入了金融概念,其股价在复牌后应声上涨。
申银万国在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中江地产"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私募股权投资A股上
市企业,且目前市值实际流通比例较小,有望充分享受标的稀缺性带来的估值溢价。
九鼎投资仍是此次借壳上市的最大获益者,除了此次收购的超百亿浮盈以外,又开启了私募A股上市路径,为私募业务扩张提供了更有力的资金后盾。
"九鼎投资创新了一种模式,可以预期会引发一些PE机构跟风。"清科集团分析师程斌表示,但不同机构有不同策略,简单复制九鼎的模式有难度。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私募企业寻找壳资源上市并不容易,九鼎投资在收购中江地产时,由于涉及国资背景股东,也曾面临政策的不确定性。
"九鼎的投资策略绝不是上市这么简单,而是从股权投资出发,形成多产业布局并打造
资金闭环。"在上述北京私募人士看来,其实昆吾九鼎投资借壳上市、而母公司也通过
新三板上市,只是形成整个金融财团的一个环节而已,九鼎投资还将借助银行、保险两翼,形成互补,源源不断地补充其资本实力。
"私募通过股权投资形成多产业链布局,最终发展成金控平台并不简单,所以从这一角
度,九鼎的模式或许不会被广泛复制,但一些实力较强的私募可以向这个方面发展。"
他进一步指出,这首先要求私募企业要有一流的项目投资能力,一流的投资团队,在业务扩张的同时,也要有很好的配套机制,保证投资质量;第二是资金的循环,从投资到退出,投资人要善于错期搭配、对市场准确预见,才不会受累于行业或者投资周期的大幅波动。
t
thinkaout
接近 4 年
8 楼
这些人的话,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信。
【 在 riviera (riviera) 的大作中提到: 】
: 随便查了一下,这又是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例子。
: 。。。。。。。。。。。。。。。。。。。。。。。。。。。。。。。。。。。。。。
: 。。
: 吴刚,1977年出生于四川巴中。根据《机构投资》披露,吴刚最开始只上了个中专,当
: 初吴刚不是不想考高中、上大学,但因为家里穷。中专学历也成了吴刚之后成为学霸的
: 动力。
: 吴刚中专学的是食品与化工分析。毕业时,他是学校历史上第一个上完中专就拿到自考
: 专科和本科学位的人。毕业后他在一个水泥厂当会计。
: 工作了两年,吴刚又考研究生,考到了西南财大。据说吴刚考到西南财经才发现,"原
: 来考研有这么多辅导书、培训班。"
: ...................
f
fenda
接近 4 年
9 楼
国内这种搞PE都是白手套
【 在 riviera (riviera)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年薪五六万到身家180亿
: 公开消息显示,黄晓捷透露刚创立九鼎时,"我们(黄晓捷和吴刚)当时很穷,一年工资
: 也就挣五六万,另外七七八八赚点小钱,就想挣钱改善生活。"
: 今天九鼎管理的资金已经超过百亿,平均每天要花几千万出去。但最早他们的思维里根
: 本没想到一个项目可以投几千万或者上亿,就想一个项目投个一两百万,投5个项目。
: 有一次黄晓捷和吴刚躺在五道口的宿舍里,黄晓捷看着天花板说:"什么时候我投到一
: 个亿就好了。"吴强断然否定:"那不可能,投一个亿就要投50个项目,每个星期上市的
: 项目都是你投的,不可能。"黄说:"后来我想想,也对。"
: 爆发期和2009年创业板的开闸。九鼎投资抓住机会在全国进行扩张,通过PE工业化生产
: 模式,在成立后四年多的时间里员工扩张到了三百多人。
: ...................
c
caiyiyii2
接近 4 年
10 楼
几个处级干部算什么大佬? 不过这几个胆子很大,敢搞。另外买通了以前的同事,批
准上市和增发。搞到了资金。
现在搞不好要爆!
【 在 youmini (kala) 的大作中提到: 】
: 9月29日,九鼎集团和九鼎投资同时公告称,公司收到证监会通知,因董事长吴刚涉嫌
: 违反基金相关法律法规,7月23日,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吴刚立案。受消息面影响,9月30
: 日九鼎集团跌9.8%,九鼎投资盘中触及跌停,截至收盘单日跌幅7.89%。
: 资料显示,九鼎集团是一家综合性投资集团,是首家登陆新三板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
: 而九鼎投资则是九鼎集团子公司,2015年借收购中江地产完成借壳上市。
: 纵横资本江湖十数年,九鼎集团最为“出圈”的产品即是P2P风靡时期的借贷宝,而这
: 也是公司长于资本运作的一个缩影。另外一个总被津津乐道的话题,则是九鼎集团仅用
: 五年时间,就从注册资本1000万元的公司翻至市值过千亿的新三板“巨无霸”。
: 不过,九鼎系的崛起也极富争议,而近年来在监管调查下披露的一系列处罚书,更是揭
: 开了集团背后“隐秘的角落”。
: ...................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9月29日,九鼎集团和九鼎投资同时公告称,公司收到证监会通知,因董事长吴刚涉嫌
违反基金相关法律法规,7月23日,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吴刚立案。受消息面影响,9月30日九鼎集团跌9.8%,九鼎投资盘中触及跌停,截至收盘单日跌幅7.89%。
资料显示,九鼎集团是一家综合性投资集团,是首家登陆新三板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而九鼎投资则是九鼎集团子公司,2015年借收购中江地产完成借壳上市。
纵横资本江湖十数年,九鼎集团最为“出圈”的产品即是P2P风靡时期的借贷宝,而这
也是公司长于资本运作的一个缩影。另外一个总被津津乐道的话题,则是九鼎集团仅用五年时间,就从注册资本1000万元的公司翻至市值过千亿的新三板“巨无霸”。
不过,九鼎系的崛起也极富争议,而近年来在监管调查下披露的一系列处罚书,更是揭开了集团背后“隐秘的角落”。
目前,九鼎集团和九鼎投资市值,较巅峰期已“脚踝斩”。
九鼎背后全是证监会官员,好像还有财政部。。这是一个赤裸裸的官僚资本金融机构。。。
捧起一个30岁神话传奇ceo,学犹太人索罗斯投资扎克伯格装逼。
恶心的捞钱官场。
中国太多吸血鬼,未来中国没有前途,青年人只能是奴隶。
一些官员只是打工仔,也想在这个国家贪婪的捞足足一票。。。
哦,还有这么深的内幕!!
虽然是一个性质,但是吃相比米帝墙街难看多了,属于初级阶段
五年时间一千万到一千亿 这是怎么做到的?
随便查了一下,这又是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例子。
。。。。。。。。。。。。。。。。。。。。。。。。。。。。。。。。。。。。。。。。
吴刚,1977年出生于四川巴中。根据《机构投资》披露,吴刚最开始只上了个中专,当初吴刚不是不想考高中、上大学,但因为家里穷。中专学历也成了吴刚之后成为学霸的动力。
吴刚中专学的是食品与化工分析。毕业时,他是学校历史上第一个上完中专就拿到自考专科和本科学位的人。毕业后他在一个水泥厂当会计。
工作了两年,吴刚又考研究生,考到了西南财大。据说吴刚考到西南财经才发现,"原
来考研有这么多辅导书、培训班。"
读研期间,和许多人一样,他也曾为了摸索人生出路而去考证。结果研究生的两年时间,吴刚第一年考上了注册会计师;第二年考律师证,考了全四川第二名,同一个月里,他又拿下注册评估师。
研究生毕业后,吴刚来到了上海,他先是在闽发证券做了一年多的投行,期间还读了北大的在职金融博士。
吴刚后来感觉投行领域不适合单干,又寻找其它的出路。这个时候他遇到了两个机会:一个是去易方达基金,当时易方达需要财务方面的专家;另一个机会是,证监会在全国招考。吴刚选择去考证监会,结果考了全国第一。
在证监会,吴刚从最普通的科员做起,用了5年的时间,成为了最年轻的处长。
处长下海 两名员工从地下室干起
据《九鼎吴刚黄晓捷创业英雄传》披露,2006年底,在中国股市爆发的前夕,吴刚意识到了原始股的赚钱机会。2006年12月的一天晚上,吴刚对黄晓捷说:"你换个办法赚钱
,去买原始股。"
说干就干, 2007年,九鼎投资成立了,不过吴刚由于工作原因直到2009年才全职加入
。但没钱、没个人品牌、没背景、没海龟光环、没成功历史,这一次筹集资金相当费劲。
几个年轻的创业者此时都不到30岁,心里忐忑觉得唬不住人,凑在一起商量:"我们去
请一个像老板的人来做总经理,我们做副总经理。"
人有了,但是没钱。据九鼎投资的另外一位合伙人、吴刚的搭档黄晓捷透露,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创业的时候其实是借了200万。总共凑了250万,从五道口的一间地下室、2名
员工起步。
他们就拿着几张纸,东奔上海、西进四川,寻找各地的民营企业老板募资。
新公司起步举步维艰。九鼎发展过程中,据黄晓捷透露,一个经典的段子是,2007年九鼎刚准备募集基金的时候,曾经去绍兴募钱,呆了两天,费尽口舌,没有募到一分钱,准备灰溜溜地回上海。
然后黄晓捷一个朋友觉得他们太可怜,就找一个车送他们去,车程有三个小时,黄晓捷和吴刚就在后面商量怎么把PE这个事情做好。
当他们到上海的时候,那个司机突然回过头来说,你们这个事儿感觉挺好的,要不我就给你们投个几千万块钱吧。吴刚和黄晓捷当场就惊呆了,他们以为对方是一个司机,原来这位司机是上海老板的朋友。
就是这样一个机缘巧合,在九鼎投资创立时,这位"司机"出资750万,成为了最大自然
人股东。不久又出资5000万,成为上海昆吾九鼎的第一大LP。
从年薪五六万到身家180亿
公开消息显示,黄晓捷透露刚创立九鼎时,"我们(黄晓捷和吴刚)当时很穷,一年工资
也就挣五六万,另外七七八八赚点小钱,就想挣钱改善生活。"
今天九鼎管理的资金已经超过百亿,平均每天要花几千万出去。但最早他们的思维里根本没想到一个项目可以投几千万或者上亿,就想一个项目投个一两百万,投5个项目。
有一次黄晓捷和吴刚躺在五道口的宿舍里,黄晓捷看着天花板说:"什么时候我投到一
个亿就好了。"吴强断然否定:"那不可能,投一个亿就要投50个项目,每个星期上市的项目都是你投的,不可能。"黄说:"后来我想想,也对。"
爆发期和2009年创业板的开闸。九鼎投资抓住机会在全国进行扩张,通过PE工业化生产模式,在成立后四年多的时间里员工扩张到了三百多人。
2010年,九鼎投资已经进入了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前十强。但因为其凶悍的风格,也被贴上了 "游戏规则破坏者"、"PE公敌"等种种标签。
千亿九鼎下的新三板首富是如何炼成的
2011年到2013年是九鼎加速扩张的同时,快速调整,巩固存量的时期。直到2014年,九鼎登陆新三板后,一系列资本市场眼花缭乱的玩法成为了资本市场经典的案例,九鼎开始进入了新的迅猛上升期。
2014年4月,九鼎投资登陆新三板,成为第一家登陆新三板的PE,并成为新三板市值第
一股。九鼎首创LP(有限合伙人)换股的新玩法,仅两个月,其定增募资近60亿元,超过新三板之前多年定增融资的总和。
创业板的助力让九鼎投资第一次实现了逆袭,成为中国最大的本土投资机构之一。站在新三板的风口上,九鼎投资再次成为嗅觉敏锐的"狼",在新三板开始玩得风生水起。
挂牌新三板后,九鼎投资大举投资金融业,并不断优化基础架构,通过互联网金融二次创业,开拓国际化市场,打造综合性资产管理机构。
除私募股权投资业务外,九鼎目前在中国、北美和亚洲均设有办事处。旗下的其他主要业务公司还包括、九泰基金(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九州证券(证券公司)、昆吾九鼎国际(海外资产管理公司)、九信投资(P2P借贷平台)、中江地产、人人行科技(借贷宝移动互联网金融APP)等。
正是依靠九鼎高超的资本运作技巧和综合性资产管理机构的布局故事,九鼎如今的市值高达千亿,作为新三板市值最大公司的最大的合伙人,吴刚问鼎新三板首富早在意料之中。难以预测是,站在最高处,不知道他还能蝉联多久。
借壳中江地产A股成功上市
中江地产12月3日一则公告显示,昆吾九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吾九鼎")通
过借壳登上A股,这意味着中江地产将变身A股私募第一股,私募与地产将成为其双业务线。受此消息影响,中江地产股价应声上涨,12月7日开盘后,中江地产一字涨停,达
63.39元,16个涨停后,最高达77.58元,较11月12日的14.45元的开盘价上涨5倍多。
此前,去年,北京同创九鼎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鼎投资")已率先登陆新三板;而今,子公司昆吾九鼎亦借壳登陆A股,实现了母公司、子公司双台上市。
对于记者的采访查询,九鼎投资谢绝称以公告为准。
"上市更多是为了撬动更大规模的投资,为日后私募业务扩张提供资金后盾。"北京一家私募管理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私募股权投资中,管理人通常跟投10%,上市后可以
通过定向增发等方式,来解决自有资金的短板。
在上述私募人士看来,九鼎投资将从股权投资入手,形成多产业布局并打造资金闭环是金融,接下来银行、保险将成为其发力点,通过上市、银行、保险三剑齐发形成一个资金闭环,且这种发展模式较难被复制。
借壳突破自有资金短板
九鼎投资12月3日公告称,今年11月30日,公司控股子公司昆吾九鼎转让给中江地产事
宜已完成。转让后中江地产100%控股昆吾九鼎,而在此之前,九鼎投资持有昆吾九鼎99.20%的股权,拉萨昆吾持有其0.80%的股权。
昆吾九鼎资产注入到中江地产,也实现了借壳A股市。这在今年5月九鼎投资斥资41.5亿元控股中江集团已经有迹象,当时九鼎投资表态称,控股中江集团后,拟将持有的部分资产注入其控股子公司中江地产,具体注入方案正在筹划中。
事实上,九鼎投资在收购中江集团100%股权后,中江集团持有中江地产72.37%的股份,九鼎投资将借此间接获得中江地产的控制权,这也为其子公司借壳中江地产成为可能。
据此前披露的方案,中江地产采取现金支付的方式购买九鼎投资、拉萨昆吾合计持有的昆吾九鼎100%股权,交易价格约9.1亿元,随着此次资产重组完成,中江地产经营范围
得到延伸,公司拟在原经营范围中增加"投资管理、投资咨询",今后其业务范围还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土地开发及经营;对旅游项目的投资;装饰工程;建筑材料的生产、销售、物业管理;资产管理等。中江地产在公告中指出,未来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房地产和私募股权投资双业务线。
从一组数据也不难看出私募业务与地产业务的差距。昆吾九鼎2013年、2014年、2015年前5月净利润分别为5524.97万元、1.9亿元、1.02亿元,而中江地产今年前9月的净利润仅有2915万元,而且同比下降22.6%。
九鼎模式不易复制
值得关注的是,中江地产主营业务的变更,也引入了金融概念,其股价在复牌后应声上涨。
申银万国在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中江地产"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私募股权投资A股上
市企业,且目前市值实际流通比例较小,有望充分享受标的稀缺性带来的估值溢价。
九鼎投资仍是此次借壳上市的最大获益者,除了此次收购的超百亿浮盈以外,又开启了私募A股上市路径,为私募业务扩张提供了更有力的资金后盾。
"九鼎投资创新了一种模式,可以预期会引发一些PE机构跟风。"清科集团分析师程斌表示,但不同机构有不同策略,简单复制九鼎的模式有难度。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私募企业寻找壳资源上市并不容易,九鼎投资在收购中江地产时,由于涉及国资背景股东,也曾面临政策的不确定性。
"九鼎的投资策略绝不是上市这么简单,而是从股权投资出发,形成多产业布局并打造
资金闭环。"在上述北京私募人士看来,其实昆吾九鼎投资借壳上市、而母公司也通过
新三板上市,只是形成整个金融财团的一个环节而已,九鼎投资还将借助银行、保险两翼,形成互补,源源不断地补充其资本实力。
"私募通过股权投资形成多产业链布局,最终发展成金控平台并不简单,所以从这一角
度,九鼎的模式或许不会被广泛复制,但一些实力较强的私募可以向这个方面发展。"
他进一步指出,这首先要求私募企业要有一流的项目投资能力,一流的投资团队,在业务扩张的同时,也要有很好的配套机制,保证投资质量;第二是资金的循环,从投资到退出,投资人要善于错期搭配、对市场准确预见,才不会受累于行业或者投资周期的大幅波动。
这些人的话,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信。
【 在 riviera (riviera) 的大作中提到: 】
: 随便查了一下,这又是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例子。
: 。。。。。。。。。。。。。。。。。。。。。。。。。。。。。。。。。。。。。。
: 。。
: 吴刚,1977年出生于四川巴中。根据《机构投资》披露,吴刚最开始只上了个中专,当
: 初吴刚不是不想考高中、上大学,但因为家里穷。中专学历也成了吴刚之后成为学霸的
: 动力。
: 吴刚中专学的是食品与化工分析。毕业时,他是学校历史上第一个上完中专就拿到自考
: 专科和本科学位的人。毕业后他在一个水泥厂当会计。
: 工作了两年,吴刚又考研究生,考到了西南财大。据说吴刚考到西南财经才发现,"原
: 来考研有这么多辅导书、培训班。"
: ...................
国内这种搞PE都是白手套
【 在 riviera (riviera)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年薪五六万到身家180亿
: 公开消息显示,黄晓捷透露刚创立九鼎时,"我们(黄晓捷和吴刚)当时很穷,一年工资
: 也就挣五六万,另外七七八八赚点小钱,就想挣钱改善生活。"
: 今天九鼎管理的资金已经超过百亿,平均每天要花几千万出去。但最早他们的思维里根
: 本没想到一个项目可以投几千万或者上亿,就想一个项目投个一两百万,投5个项目。
: 有一次黄晓捷和吴刚躺在五道口的宿舍里,黄晓捷看着天花板说:"什么时候我投到一
: 个亿就好了。"吴强断然否定:"那不可能,投一个亿就要投50个项目,每个星期上市的
: 项目都是你投的,不可能。"黄说:"后来我想想,也对。"
: 爆发期和2009年创业板的开闸。九鼎投资抓住机会在全国进行扩张,通过PE工业化生产
: 模式,在成立后四年多的时间里员工扩张到了三百多人。
: ...................
几个处级干部算什么大佬? 不过这几个胆子很大,敢搞。另外买通了以前的同事,批
准上市和增发。搞到了资金。
现在搞不好要爆!
【 在 youmini (kala) 的大作中提到: 】
: 9月29日,九鼎集团和九鼎投资同时公告称,公司收到证监会通知,因董事长吴刚涉嫌
: 违反基金相关法律法规,7月23日,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吴刚立案。受消息面影响,9月30
: 日九鼎集团跌9.8%,九鼎投资盘中触及跌停,截至收盘单日跌幅7.89%。
: 资料显示,九鼎集团是一家综合性投资集团,是首家登陆新三板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
: 而九鼎投资则是九鼎集团子公司,2015年借收购中江地产完成借壳上市。
: 纵横资本江湖十数年,九鼎集团最为“出圈”的产品即是P2P风靡时期的借贷宝,而这
: 也是公司长于资本运作的一个缩影。另外一个总被津津乐道的话题,则是九鼎集团仅用
: 五年时间,就从注册资本1000万元的公司翻至市值过千亿的新三板“巨无霸”。
: 不过,九鼎系的崛起也极富争议,而近年来在监管调查下披露的一系列处罚书,更是揭
: 开了集团背后“隐秘的角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