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地域坑是正常行为吧,古人挖地域坑更狠。

l
lubbock12
楼主 (未名空间)


窦光鼐(1720~1795),清代官员、学者。字元调,号东皋,山东省诸城市舜王街道西郭家埠村人。乾隆七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左都御史、上书房总师傅。历督学政,所得士位至公卿者众。窦氏立朝五十年,风节挺劲,无所阿附,清高宗深器重之。诗文宗韩杜,制义则自成一家,著有《省吾斋诗文集》。

窦光鼐主持浙江乡试(一说福建乡试)时,以“南蛮鹉舌之人”命题,因此引起考生不满。据说窦光鼐最后不得不作诗一首,令考生用家乡方言诵读,结果无一人能够读得下来,风波才得以平息。此诗即后世广泛流传于齐鲁之地的《别蛮诗》——意即区别南方蛮子的诗。
《别蛮诗》
馆阁居官久寄京,朝臣承宠出重城;
散心萧寺寻僧叙,闲戏花轩向晓行。
情切辞亲摧寸草,抛撇朋辈譬飘萍;
生逢盛世识书士,蛮貊氓民慕美名
T
TheMatrix

挖地域坑没屁眼。你挖过没?

【 在 lubbock12 (非老非小将) 的大作中提到: 】
: 窦光鼐(1720~1795),清代官员、学者。字元调,号东皋,山东省诸城市舜王街道西
: 郭家埠村人。乾隆七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左都御史、上书房总师傅。历督学政,所得
: 士位至公卿者众。窦氏立朝五十年,风节挺劲,无所阿附,清高宗深器重之。诗文宗韩
: 杜,制义则自成一家,著有《省吾斋诗文集》。
: 窦光鼐主持浙江乡试(一说福建乡试)时,以“南蛮鹉舌之人”命题,因此引起考生不
: 满。据说窦光鼐最后不得不作诗一首,令考生用家乡方言诵读,结果无一人能够读得下
: 来,风波才得以平息。此诗即后世广泛流传于齐鲁之地的《别蛮诗》——意即区别南方
: 蛮子的诗。
: 《别蛮诗》
: 馆阁居官久寄京,朝臣承宠出重城;
: ...................

l
labi

美帝没地域坑,不过有红蓝坑,
l
lubbock12

诸子百家,唐宗宋祖都没屁眼吗?
【 在 TheMatrix (TheMatrix) 的大作中提到: 】
: 挖地域坑没屁眼。你挖过没?

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开始玩地域黑,被黑得最惨的是宋国人和郑国人,人们瞧不起这两个国家(都位于今河南境内)的人,认为他们智商欠费,便编造各种段子,对其进行讽刺挖苦,就连孟子、庄子、韩非子这些先贤,也干过这种事。

所谓地域黑,也就是地域歧视,这种恶习到北宋达到了顶点,而且把这种歧视扩大到了整个南方,严重到竟然不准南方人为相的程度。

宋人不准南方人为相,是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的,北宋末年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一记载,“宋太祖刻石禁中曰:‘后世子孙无用南士作相’”,所以宋初任用的宰相,都是北方人。

为了让后世子孙牢记在心,赵匡胤竟然命人在石头上刻下这条禁令,摆放在宰相的办公场所政事堂上

对于“刻石政事堂上”,《实录》、《国史》等史籍皆有明确记载,而据《开基万年录》、《开宝史谱》等史籍记载,除了“后世子孙无用南士作相”,赵匡胤还令人刻了一条“南人不得坐吾此堂”。

皇帝是这样,大臣更加过分,比如出生于陕西的一代名相寇准,不但黑南方人,还认为“南方下国,不宜多冠士”。

为国家选拔人才不以才学和德行为重,而看他是不是北方人,是北方人就用,否则就哪里凉快哪里呆着去,连寇准这样的贤相都这样,可见赵氏祖宗定的那个规矩,遗毒是多么的深!

著名文学家晏殊(千古名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就是他的作品),也差点被寇准的偏见所害。

这个5岁便能提笔成文的神童,14岁那年被江南按抚张知白推荐参加殿试,小小年纪的
他与一千多人一起参考,毫不胆摄,“援笔立成”,而且文采斐然,如行云流水,宋真宗高兴坏了,赐同进士出身。

没想到寇准很不高兴,对宋真宗说,晏殊是外地人,宋真宗一句话就让他哑口无言:“张九龄不也是外地人吗?”

张九龄为广东韶关人,唐中宗初年进士,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是唐代有名的贤相和诗人,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大大地有名。

宋真宗这话说明,唐朝的地域歧视也是很严重的,但唐朝皇帝并非一根筋,也有敢于“不守规矩”的“叛逆”,用于抛弃偏见重用德才兼备的南方人。

宋真宗这话还有一个潜台词,那就是“唐朝皇帝能做到的,朕为毛做不到”。

从皇帝到大臣都是这副德行,南方人有多郁闷,便可想而知了,何况这种歧视的直接结果,是“选用人才多取北人”。

这种歧视,对南方人的打击和心灵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以至于“南方士大夫沉沦者多”。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皇帝们的思想逐渐开明,比如上面提到的宋真宗,他还敢于打破祖宗定下的规矩,打算拜江西新余人王钦若为相。

然而,由于对南方人的偏见早已根深蒂固,时任宰相王旦(河北人)像被踩了尾巴那样叫起来:“祖宗朝未尝有南人当国者!”

为了阻止宋真宗的任命,王旦不但提醒真宗别忘了太祖的教导,还苦口婆心地给老大做思想工作:“钦若遭逢陛下,恩礼已隆,且乞留之枢密,两府亦均。臣见祖宗朝未尝有南人当国者,虽古称立贤无方,然须贤士乃可。臣为宰相,不敢沮抑人,此亦公议也。”

大意是说,皇上对王钦若已经够可以了,把他留在枢密院或者两府就行了,祖宗立国以来至今未有让南方人当宰相的先例,臣为宰相,不敢阻挠抑制人才的任用,但也不能如此任性啊,这也是大家的意思,不是我一个人的意思。

王旦之所以极力反对,是因为王钦若一旦当了宰相,就与他平起平坐了,还会在一个办公室办公,他耻于与这个“南方人”为伍。
宋真宗见宰相的态度如此坚决,也不好强行任命,直到十年后王旦退休(有说死后),才任命王钦若为宰相,这令王钦若想起来就恨得牙痒痒:若不是王旦那他老匹夫,本人十年前就当上宰相了,他耽误了我十年青春!

被任命为宰相后,王钦若也便成了北宋南人为相第一人。

然而,抛开地域歧视不谈,王旦当初反对王钦若为相,确实没什么不对,因为这家伙太不争气了,沦落为著名的奸相,丢尽了南方人的脸,导致人们对南方人的偏见更加严重——我们说南方人不能当宰相嘛,你们还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