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硬工永远都比不上软工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1年9月4日 21点28分 PT
共 (25)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s
shot
接近 4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20年前,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就开始流传码工行业不行了的言论。
2008年的时候,又开始流行这种言论。那时就有不少码工转行做油工的。
然而事实是,码工行业越来越繁荣。这是由码工这个行业的性质决定的。
第一:员工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不同。
对于硬件公司,最大的投入是设备和场地。
当硬件公司赚钱的时候,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升级设备和扩大场地,而不是提升员工待遇。
对于硬件公司,员工只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要素而已,不是全部。
对于软件公司,最大的投入是人员。
当软件公司赚钱的时候,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升级员工待遇,招徕更多更优秀的员工。
对于软件公司,员工是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
第二:市场需求的规模不同。
所有公司都需要软件工程师,不管是互联网公司还是银行,或者百货公司,都有软件需求。
但是硬件工程师就不一样。搞芯片的,只有芯片公司需要。搞飞机的,只有飞机公司需要。硬件工程师的需求很小很窄。不是充分的市场竞争,因此,价值也就不能得到充分肯定。
第三:产品的性质不同。
搞硬件的。其建设成功容易转移,容易维护。打个比方,建筑工程师搞了一栋大楼。这栋大楼归某个公司,这个公司如果破产,这栋大楼可以转移给别的公司。获得这栋大楼的新公司不需要重新盖一栋大楼。大楼维护起来也不是特别难。
但是软件建设不容易转移。当一个公司破产了,这个公司的软件建设,比如网页,数据,并没多少人想要。卖出去也不会值多少钱。新的公司,只想建设新的网页,新的数据库。因为每个公司对软件的需求非常个性化特殊化。跟对硬件的需求不一样。跟大楼不一样,软件的维护和更新,需要更大力度的持续不断的投入。
这种产品性质的不同,导致市场对码工的需求始终都会很大,而且永远不能被满足。
明白了上面这些因素,就会明白,硬工永远都比不上软工。
h
hhcare
接近 4 年
2 楼
所以我孩子学软件
我没有意见。
最重要的是
硬工素质之差令人发指。。。
我很痛苦
n
niuheliang
接近 4 年
3 楼
Well said
【 在 shot (清泉石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20年前,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就开始流传码工行业不行了的言论。
: 2008年的时候,又开始流行这种言论。那时就有不少码工转行做油工的。
: 然而事实是,码工行业越来越繁荣。这是由码工这个行业的性质决定的。
: 第一:员工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不同。
: 对于硬件公司,最大的投入是设备和场地。
: 当硬件公司赚钱的时候,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升级设备和扩大场地,而不是提升员工待遇。
: 对于硬件公司,员工只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要素而已,不是全部。
: 对于软件公司,最大的投入是人员。
: 当软件公司赚钱的时候,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升级员工待遇,招徕更多更优秀的员工。: 对于软件公司,员工是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
: ...................
m
menyaihan
接近 4 年
4 楼
軟工的升級換代有一個重要方式就是淘汰老軟工,雇用年輕軟工
T
TheMatrix
接近 4 年
5 楼
结论是对的。但是论证的几点好像还是差点儿。
【 在 shot (清泉石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20年前,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就开始流传码工行业不行了的言论。
: 2008年的时候,又开始流行这种言论。那时就有不少码工转行做油工的。
: 然而事实是,码工行业越来越繁荣。这是由码工这个行业的性质决定的。
: 第一:员工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不同。
: 对于硬件公司,最大的投入是设备和场地。
: 当硬件公司赚钱的时候,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升级设备和扩大场地,而不是提升员工待遇。
: 对于硬件公司,员工只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要素而已,不是全部。
: 对于软件公司,最大的投入是人员。
: 当软件公司赚钱的时候,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升级员工待遇,招徕更多更优秀的员工。: 对于软件公司,员工是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
: ...................
h
hhcare
接近 4 年
6 楼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在 menyaihan(myh) 的大作中提到: 】
: 軟工的升級換代有一個重要方式就是淘汰老軟工,雇用年輕軟工
b
buyaolian25
接近 4 年
7 楼
软工被阿三搞臭了。。
n
niuheliang
接近 4 年
8 楼
祝福。好好学。有钱途的。
大厂重英豪,刷题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CS高。
少小须勤学,CS可立身;大厂朱紫贵,尽是刷题人。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道题;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力扣刀。
朝为宿舍娘,暮登大厂堂;将相本无种,女子也自强。
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CS人。
莫道儒冠误,CS不负人;达而相天下,穷亦善其身。
...
【 在 hhcare (龙龙)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我孩子学软件
: 我没有意见。
: 最重要的是
: 硬工素质之差令人发指。。。
: 我很痛苦
g
guvest
接近 4 年
9 楼
这楼里的都不懂这个行业。
马工有很多种。
拿大包的都是互联网服务马工。互联网服务走的是全球几十亿的手机的量。
因此利润率高。没啥说的。这一行有牢固的盈利基础。
但是,随着竞争,利润率也会下来的。例如tiktok对fb有明确的挑战。
互联网服务大厂之外的马工的工资和待遇最多也就和硅工持平而已。
再给你定量的看下。2012年左右,goog经理以下的工人,L5什么的。
我记得也就是十一二万的工资。现在大概35万吧,这对应着mobile之普
及造成了互联网人口的增加。
反过来看,你要是做商业逻辑网站的,各种dashboard的java马工。
那么你的工作不被转到印度就不错了。别琢磨啥大包了。
【 在 shot (清泉石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20年前,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就开始流传码工行业不行了的言论。
: 2008年的时候,又开始流行这种言论。那时就有不少码工转行做油工的。
: 然而事实是,码工行业越来越繁荣。这是由码工这个行业的性质决定的。
: 第一:员工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不同。
: 对于硬件公司,最大的投入是设备和场地。
: 当硬件公司赚钱的时候,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升级设备和扩大场地,而不是提升员工待遇。
: 对于硬件公司,员工只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要素而已,不是全部。
: 对于软件公司,最大的投入是人员。
: 当软件公司赚钱的时候,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升级员工待遇,招徕更多更优秀的员工。: 对于软件公司,员工是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
: ...................
n
normal
接近 4 年
10 楼
高级硬工还是挺厉害的。因为靠的系统设计和算法。
软工是青春饭,大部分人其实不是好的程序员,浑水摸鱼的人更多。
g
guvest
接近 4 年
11 楼
我记得有个统计,说silicon的人45-55是职业收入巅峰。
【 在 normal (normal)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级硬工还是挺厉害的。因为靠的系统设计和算法。
: 软工是青春饭,大部分人其实不是好的程序员,浑水摸鱼的人更多。
g
guvest
接近 4 年
12 楼
你是程序员出身?
我很怀疑。
【 在 niuheliang (别问我是谁) 的大作中提到: 】
: Well said
: 遇。
s
shot
接近 4 年
13 楼
美国只要是大公司,都是面对全球的。硬件公司,金融公司,都是面对全球的。
这些公司也都是赚全世界的钱,他们也需要最顶级的软件工程师。
印度,东欧,很多穷地方搞软件外包。
但是大公司,是不会愿意将自己的软件业务外包的。因为软件系统牵涉到一个企业最核心的商业机密。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楼里的都不懂这个行业。
: 马工有很多种。
: 拿大包的都是互联网服务马工。互联网服务走的是全球几十亿的手机的量。
: 因此利润率高。没啥说的。这一行有牢固的盈利基础。
: 但是,随着竞争,利润率也会下来的。例如tiktok对fb有明确的挑战。
: 互联网服务大厂之外的马工的工资和待遇最多也就和硅工持平而已。
: 再给你定量的看下。2012年左右,goog经理以下的工人,L5什么的。
: 我记得也就是十一二万的工资。现在大概35万吧,这对应着mobile之普
: 及造成了互联网人口的增加。
: 反过来看,你要是做商业逻辑网站的,各种dashboard的java马工。
: ...................
a
atman
接近 4 年
14 楼
没有硬件,软件拿啥跑?所以硬件要卖贵点,跟软件分成。像高通对苹果那样
【 在 shot (清泉石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20年前,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就开始流传码工行业不行了的言论。
: 2008年的时候,又开始流行这种言论。那时就有不少码工转行做油工的。
: 然而事实是,码工行业越来越繁荣。这是由码工这个行业的性质决定的。
: 第一:员工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不同。
: 对于硬件公司,最大的投入是设备和场地。
: 当硬件公司赚钱的时候,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升级设备和扩大场地,而不是提升员工待遇。
: 对于硬件公司,员工只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要素而已,不是全部。
: 对于软件公司,最大的投入是人员。
: 当软件公司赚钱的时候,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升级员工待遇,招徕更多更优秀的员工。: 对于软件公司,员工是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
: ...................
g
guvest
接近 4 年
15 楼
广告公司看的是人对着屏幕的时间。另外其他行业,例如芯片推到全球是早就有了的。这几家互联网公司推广全球则是最近的事,处在上升期。技术普及后也会内卷的。
当年有一天我记得Netflix 拿下日本,programming 版怎么讨论的你看下就知道了。
【 在 shot(清泉石上) 的大作中提到: 】
<br>: 美国只要是大公司,都是面对全球的。硬件公司,金融公司,都是面对全球的。
<br>: 这些公司也都是赚全世界的钱,他们也需要最顶级的软件工程师。
<br>: 印度,东欧,很多穷地方搞软件外包。
<br>: 但是大公司,是不会愿意将自己的软件业务外包的。因为软件系统牵涉到一个企
业最核
<br>: 心的商业机密。
<br>
s
shot
接近 4 年
16 楼
硬件和软件缺了哪个都不行。
但这跟硬件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谁更能得到社会肯定,谁更能赚到钱,是两个问题。
【 在 atman (奥特曼)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硬件,软件拿啥跑?所以硬件要卖贵点,跟软件分成。像高通对苹果那样
: 遇。
u
upstart
接近 4 年
17 楼
苹果公司现在的待遇也非常高。很多不是软件工程师。
不过也不是硬件工程师。算是搞算法之类的吧。
【 在 shot (清泉石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20年前,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就开始流传码工行业不行了的言论。
: 2008年的时候,又开始流行这种言论。那时就有不少码工转行做油工的。
: 然而事实是,码工行业越来越繁荣。这是由码工这个行业的性质决定的。
: 第一:员工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不同。
: 对于硬件公司,最大的投入是设备和场地。
: 当硬件公司赚钱的时候,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升级设备和扩大场地,而不是提升员工待遇。
: 对于硬件公司,员工只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要素而已,不是全部。
: 对于软件公司,最大的投入是人员。
: 当软件公司赚钱的时候,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升级员工待遇,招徕更多更优秀的员工。: 对于软件公司,员工是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
: ...................
W
WonderStreet
接近 4 年
18 楼
以前有个所谓的OSI的7层,里面只有物理层是硬件,其他都是软件,
所以首先是建任何系统马工需求远远超过硬件,软件供给往往还赶不上需求,
因为应用层老是有新的应用。
自然待遇就上去了
【 在 shot (清泉石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20年前,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就开始流传码工行业不行了的言论。
: 2008年的时候,又开始流行这种言论。那时就有不少码工转行做油工的。
: 然而事实是,码工行业越来越繁荣。这是由码工这个行业的性质决定的。
: 第一:员工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不同。
: 对于硬件公司,最大的投入是设备和场地。
: 当硬件公司赚钱的时候,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升级设备和扩大场地,而不是提升员工待遇。
: 对于硬件公司,员工只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要素而已,不是全部。
: 对于软件公司,最大的投入是人员。
: 当软件公司赚钱的时候,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升级员工待遇,招徕更多更优秀的员工。: 对于软件公司,员工是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
: ...................
B
Bluemusic
接近 4 年
19 楼
你们为什么不愿意承认,所谓软工,就是流水线上的低端工人?
两个月的培训班就可以速成上岗。
基础知识只需要小学数学。
n
niuheliang
接近 4 年
20 楼
属实。所以我们才墙裂建议有能力有条件的转码。不要看新入职不算高,入了行以后前景广阔。如果得苦熬6年什么四大力学路径积分啥的,有什么经济效益。
【 在 Bluemusic (post-post-post-post-postdoc)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们为什么不愿意承认,所谓软工,就是流水线上的低端工人?
: 两个月的培训班就可以速成上岗。
: 基础知识只需要小学数学。
B
Bluemusic
接近 4 年
21 楼
你劝一个导弹设计师去改行卖茶叶蛋,
不知道有多少人听你劝。
【 在 niuheliang (别问我是谁) 的大作中提到: 】
: 属实。所以我们才墙裂建议有能力有条件的转码。不要看新入职不算高,入了行以后前
: 景广阔。如果得苦熬6年什么四大力学路径积分啥的,有什么经济效益。
n
niuheliang
接近 4 年
22 楼
其实对转行没转行的都是好事。转了的跳出内卷。剩下的也更有价值。
【 在 Bluemusic (post-post-post-post-postdoc)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劝一个导弹设计师去改行卖茶叶蛋,
: 不知道有多少人听你劝。
b
bentan
接近 4 年
23 楼
需求多,供给也多
X
XieHuang1
接近 4 年
24 楼
国内的软工已经被硬工踩在脚下了
【 在 shot (清泉石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20年前,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就开始流传码工行业不行了的言论。
: 2008年的时候,又开始流行这种言论。那时就有不少码工转行做油工的。
: 然而事实是,码工行业越来越繁荣。这是由码工这个行业的性质决定的。
: 第一:员工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不同。
: 对于硬件公司,最大的投入是设备和场地。
: 当硬件公司赚钱的时候,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升级设备和扩大场地,而不是提升员工待遇。
: 对于硬件公司,员工只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要素而已,不是全部。
: 对于软件公司,最大的投入是人员。
: 当软件公司赚钱的时候,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升级员工待遇,招徕更多更优秀的员工。: 对于软件公司,员工是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
: ...................
B
Bluemusic
接近 4 年
25 楼
这才是人间正道!
天朝从此走向辉煌,
你帝继续被软工妖孽祸害,越来越shithole。
【 在 XieHuang1 (pangxie)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内的软工已经被硬工踩在脚下了
: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20年前,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就开始流传码工行业不行了的言论。
2008年的时候,又开始流行这种言论。那时就有不少码工转行做油工的。
然而事实是,码工行业越来越繁荣。这是由码工这个行业的性质决定的。
第一:员工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不同。
对于硬件公司,最大的投入是设备和场地。
当硬件公司赚钱的时候,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升级设备和扩大场地,而不是提升员工待遇。
对于硬件公司,员工只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要素而已,不是全部。
对于软件公司,最大的投入是人员。
当软件公司赚钱的时候,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升级员工待遇,招徕更多更优秀的员工。
对于软件公司,员工是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
第二:市场需求的规模不同。
所有公司都需要软件工程师,不管是互联网公司还是银行,或者百货公司,都有软件需求。
但是硬件工程师就不一样。搞芯片的,只有芯片公司需要。搞飞机的,只有飞机公司需要。硬件工程师的需求很小很窄。不是充分的市场竞争,因此,价值也就不能得到充分肯定。
第三:产品的性质不同。
搞硬件的。其建设成功容易转移,容易维护。打个比方,建筑工程师搞了一栋大楼。这栋大楼归某个公司,这个公司如果破产,这栋大楼可以转移给别的公司。获得这栋大楼的新公司不需要重新盖一栋大楼。大楼维护起来也不是特别难。
但是软件建设不容易转移。当一个公司破产了,这个公司的软件建设,比如网页,数据,并没多少人想要。卖出去也不会值多少钱。新的公司,只想建设新的网页,新的数据库。因为每个公司对软件的需求非常个性化特殊化。跟对硬件的需求不一样。跟大楼不一样,软件的维护和更新,需要更大力度的持续不断的投入。
这种产品性质的不同,导致市场对码工的需求始终都会很大,而且永远不能被满足。
明白了上面这些因素,就会明白,硬工永远都比不上软工。
所以我孩子学软件
我没有意见。
最重要的是
硬工素质之差令人发指。。。
我很痛苦
Well said
【 在 shot (清泉石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20年前,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就开始流传码工行业不行了的言论。
: 2008年的时候,又开始流行这种言论。那时就有不少码工转行做油工的。
: 然而事实是,码工行业越来越繁荣。这是由码工这个行业的性质决定的。
: 第一:员工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不同。
: 对于硬件公司,最大的投入是设备和场地。
: 当硬件公司赚钱的时候,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升级设备和扩大场地,而不是提升员工待遇。
: 对于硬件公司,员工只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要素而已,不是全部。
: 对于软件公司,最大的投入是人员。
: 当软件公司赚钱的时候,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升级员工待遇,招徕更多更优秀的员工。: 对于软件公司,员工是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
: ...................
軟工的升級換代有一個重要方式就是淘汰老軟工,雇用年輕軟工
结论是对的。但是论证的几点好像还是差点儿。
【 在 shot (清泉石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20年前,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就开始流传码工行业不行了的言论。
: 2008年的时候,又开始流行这种言论。那时就有不少码工转行做油工的。
: 然而事实是,码工行业越来越繁荣。这是由码工这个行业的性质决定的。
: 第一:员工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不同。
: 对于硬件公司,最大的投入是设备和场地。
: 当硬件公司赚钱的时候,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升级设备和扩大场地,而不是提升员工待遇。
: 对于硬件公司,员工只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要素而已,不是全部。
: 对于软件公司,最大的投入是人员。
: 当软件公司赚钱的时候,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升级员工待遇,招徕更多更优秀的员工。: 对于软件公司,员工是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
: ...................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在 menyaihan(myh) 的大作中提到: 】
: 軟工的升級換代有一個重要方式就是淘汰老軟工,雇用年輕軟工
软工被阿三搞臭了。。
祝福。好好学。有钱途的。
大厂重英豪,刷题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CS高。
少小须勤学,CS可立身;大厂朱紫贵,尽是刷题人。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道题;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力扣刀。
朝为宿舍娘,暮登大厂堂;将相本无种,女子也自强。
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CS人。
莫道儒冠误,CS不负人;达而相天下,穷亦善其身。
...
【 在 hhcare (龙龙)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我孩子学软件
: 我没有意见。
: 最重要的是
: 硬工素质之差令人发指。。。
: 我很痛苦
这楼里的都不懂这个行业。
马工有很多种。
拿大包的都是互联网服务马工。互联网服务走的是全球几十亿的手机的量。
因此利润率高。没啥说的。这一行有牢固的盈利基础。
但是,随着竞争,利润率也会下来的。例如tiktok对fb有明确的挑战。
互联网服务大厂之外的马工的工资和待遇最多也就和硅工持平而已。
再给你定量的看下。2012年左右,goog经理以下的工人,L5什么的。
我记得也就是十一二万的工资。现在大概35万吧,这对应着mobile之普
及造成了互联网人口的增加。
反过来看,你要是做商业逻辑网站的,各种dashboard的java马工。
那么你的工作不被转到印度就不错了。别琢磨啥大包了。
【 在 shot (清泉石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20年前,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就开始流传码工行业不行了的言论。
: 2008年的时候,又开始流行这种言论。那时就有不少码工转行做油工的。
: 然而事实是,码工行业越来越繁荣。这是由码工这个行业的性质决定的。
: 第一:员工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不同。
: 对于硬件公司,最大的投入是设备和场地。
: 当硬件公司赚钱的时候,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升级设备和扩大场地,而不是提升员工待遇。
: 对于硬件公司,员工只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要素而已,不是全部。
: 对于软件公司,最大的投入是人员。
: 当软件公司赚钱的时候,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升级员工待遇,招徕更多更优秀的员工。: 对于软件公司,员工是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
: ...................
高级硬工还是挺厉害的。因为靠的系统设计和算法。
软工是青春饭,大部分人其实不是好的程序员,浑水摸鱼的人更多。
我记得有个统计,说silicon的人45-55是职业收入巅峰。
【 在 normal (normal)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级硬工还是挺厉害的。因为靠的系统设计和算法。
: 软工是青春饭,大部分人其实不是好的程序员,浑水摸鱼的人更多。
你是程序员出身?
我很怀疑。
【 在 niuheliang (别问我是谁) 的大作中提到: 】
: Well said
: 遇。
美国只要是大公司,都是面对全球的。硬件公司,金融公司,都是面对全球的。
这些公司也都是赚全世界的钱,他们也需要最顶级的软件工程师。
印度,东欧,很多穷地方搞软件外包。
但是大公司,是不会愿意将自己的软件业务外包的。因为软件系统牵涉到一个企业最核心的商业机密。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楼里的都不懂这个行业。
: 马工有很多种。
: 拿大包的都是互联网服务马工。互联网服务走的是全球几十亿的手机的量。
: 因此利润率高。没啥说的。这一行有牢固的盈利基础。
: 但是,随着竞争,利润率也会下来的。例如tiktok对fb有明确的挑战。
: 互联网服务大厂之外的马工的工资和待遇最多也就和硅工持平而已。
: 再给你定量的看下。2012年左右,goog经理以下的工人,L5什么的。
: 我记得也就是十一二万的工资。现在大概35万吧,这对应着mobile之普
: 及造成了互联网人口的增加。
: 反过来看,你要是做商业逻辑网站的,各种dashboard的java马工。
: ...................
没有硬件,软件拿啥跑?所以硬件要卖贵点,跟软件分成。像高通对苹果那样
【 在 shot (清泉石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20年前,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就开始流传码工行业不行了的言论。
: 2008年的时候,又开始流行这种言论。那时就有不少码工转行做油工的。
: 然而事实是,码工行业越来越繁荣。这是由码工这个行业的性质决定的。
: 第一:员工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不同。
: 对于硬件公司,最大的投入是设备和场地。
: 当硬件公司赚钱的时候,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升级设备和扩大场地,而不是提升员工待遇。
: 对于硬件公司,员工只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要素而已,不是全部。
: 对于软件公司,最大的投入是人员。
: 当软件公司赚钱的时候,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升级员工待遇,招徕更多更优秀的员工。: 对于软件公司,员工是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
: ...................
广告公司看的是人对着屏幕的时间。另外其他行业,例如芯片推到全球是早就有了的。这几家互联网公司推广全球则是最近的事,处在上升期。技术普及后也会内卷的。
当年有一天我记得Netflix 拿下日本,programming 版怎么讨论的你看下就知道了。
【 在 shot(清泉石上) 的大作中提到: 】
<br>: 美国只要是大公司,都是面对全球的。硬件公司,金融公司,都是面对全球的。
<br>: 这些公司也都是赚全世界的钱,他们也需要最顶级的软件工程师。
<br>: 印度,东欧,很多穷地方搞软件外包。
<br>: 但是大公司,是不会愿意将自己的软件业务外包的。因为软件系统牵涉到一个企
业最核
<br>: 心的商业机密。
<br>
硬件和软件缺了哪个都不行。
但这跟硬件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谁更能得到社会肯定,谁更能赚到钱,是两个问题。
【 在 atman (奥特曼)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硬件,软件拿啥跑?所以硬件要卖贵点,跟软件分成。像高通对苹果那样
: 遇。
苹果公司现在的待遇也非常高。很多不是软件工程师。
不过也不是硬件工程师。算是搞算法之类的吧。
【 在 shot (清泉石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20年前,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就开始流传码工行业不行了的言论。
: 2008年的时候,又开始流行这种言论。那时就有不少码工转行做油工的。
: 然而事实是,码工行业越来越繁荣。这是由码工这个行业的性质决定的。
: 第一:员工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不同。
: 对于硬件公司,最大的投入是设备和场地。
: 当硬件公司赚钱的时候,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升级设备和扩大场地,而不是提升员工待遇。
: 对于硬件公司,员工只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要素而已,不是全部。
: 对于软件公司,最大的投入是人员。
: 当软件公司赚钱的时候,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升级员工待遇,招徕更多更优秀的员工。: 对于软件公司,员工是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
: ...................
以前有个所谓的OSI的7层,里面只有物理层是硬件,其他都是软件,
所以首先是建任何系统马工需求远远超过硬件,软件供给往往还赶不上需求,
因为应用层老是有新的应用。
自然待遇就上去了
【 在 shot (清泉石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20年前,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就开始流传码工行业不行了的言论。
: 2008年的时候,又开始流行这种言论。那时就有不少码工转行做油工的。
: 然而事实是,码工行业越来越繁荣。这是由码工这个行业的性质决定的。
: 第一:员工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不同。
: 对于硬件公司,最大的投入是设备和场地。
: 当硬件公司赚钱的时候,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升级设备和扩大场地,而不是提升员工待遇。
: 对于硬件公司,员工只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要素而已,不是全部。
: 对于软件公司,最大的投入是人员。
: 当软件公司赚钱的时候,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升级员工待遇,招徕更多更优秀的员工。: 对于软件公司,员工是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
: ...................
你们为什么不愿意承认,所谓软工,就是流水线上的低端工人?
两个月的培训班就可以速成上岗。
基础知识只需要小学数学。
属实。所以我们才墙裂建议有能力有条件的转码。不要看新入职不算高,入了行以后前景广阔。如果得苦熬6年什么四大力学路径积分啥的,有什么经济效益。
【 在 Bluemusic (post-post-post-post-postdoc)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们为什么不愿意承认,所谓软工,就是流水线上的低端工人?
: 两个月的培训班就可以速成上岗。
: 基础知识只需要小学数学。
你劝一个导弹设计师去改行卖茶叶蛋,
不知道有多少人听你劝。
【 在 niuheliang (别问我是谁) 的大作中提到: 】
: 属实。所以我们才墙裂建议有能力有条件的转码。不要看新入职不算高,入了行以后前
: 景广阔。如果得苦熬6年什么四大力学路径积分啥的,有什么经济效益。
其实对转行没转行的都是好事。转了的跳出内卷。剩下的也更有价值。
【 在 Bluemusic (post-post-post-post-postdoc)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劝一个导弹设计师去改行卖茶叶蛋,
: 不知道有多少人听你劝。
需求多,供给也多
国内的软工已经被硬工踩在脚下了
【 在 shot (清泉石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20年前,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就开始流传码工行业不行了的言论。
: 2008年的时候,又开始流行这种言论。那时就有不少码工转行做油工的。
: 然而事实是,码工行业越来越繁荣。这是由码工这个行业的性质决定的。
: 第一:员工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不同。
: 对于硬件公司,最大的投入是设备和场地。
: 当硬件公司赚钱的时候,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升级设备和扩大场地,而不是提升员工待遇。
: 对于硬件公司,员工只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要素而已,不是全部。
: 对于软件公司,最大的投入是人员。
: 当软件公司赚钱的时候,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升级员工待遇,招徕更多更优秀的员工。: 对于软件公司,员工是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
: ...................
这才是人间正道!
天朝从此走向辉煌,
你帝继续被软工妖孽祸害,越来越shithole。
【 在 XieHuang1 (pangxie)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内的软工已经被硬工踩在脚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