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到底有多烧钱?

z
zhangyx
楼主 (未名空间)

前不久,美国正式从阿富汗撤出军队,结束了在这里长达20年的战争。根据美国人自己的统计,阿富汗战争直接消耗了美国20000亿美元的军费,每年耗资达上千亿美元。如
果把这笔钱用来在国内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至少可以为美国创造40000亿美元的GDP。

而对美国来说,从2001年开始在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叙利亚等地的军事投入更是达到了超过60000亿美元。上一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就曾经抱怨到:如果把这笔钱投资
到国内,足以建设两次美国了。

高额的战争经费让美国政府不堪重负,所以早在特朗普时期就已经在准备从阿富汗地区撤离。

美国的窘境凸显了一个千古颠破不变的道理:战争是一个烧钱的活动!

其实,美国这20年来所花费的战争经费占GDP的比重还是非常小的,从2001年发动对阿
富汗战争之后,平均每年直接和间接军费的投资也只不过才3000亿美元,大约相当于同期美国GDP的1.5%左右,对于美国国内的生产、生活几乎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这得益
于美国所面对的对手都非常弱小,无论是面对伊拉克还是阿富汗,美国都能取得绝对的战斗主动权,在实力上是碾压般的存在,也让美国在战斗中无往不利,人员的损失也降低到一个非常低的地步。而主要的战斗方式则是以小规模部队组成的治安战为主。

所以,相对来说所消耗的军费处于一个极低的水准,根本无法和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那些大规模战争相比。

在历史上,一场大战爆发之后很可能会迅速用光一个国家的税收,甚至要那个国家欠一屁股债,这样的战争才是一场真正的烧钱战争。

例如,汉武帝时期爆发的漠北之战,就几乎把汉帝国的国家储备一扫而空。

为了准备漠北之战,汉武帝精选了10万骑兵,每名骑兵至少配两匹马用来换乘,以保证行军速度和战马的体力。这得益于汉朝半个多世纪的马政,,汉武帝不仅可以调集大批官方马场的库存,还能鼓励士兵携带私马参战。

中原的马匹相对于蒙古马不耐粗饲料,想保证马的体力就得每天喂一定量的小米,再加上10万骑兵的饮食,每天的粮食消耗是一笔天文数字,估计得有上百万斤。为了保证后勤补给的畅通,汉武帝调集数十万步兵担任运粮任务,这些人每天消耗的粮食估计也有上百万斤。也就是说,汉帝国在漠北之战中每天的正常粮食消耗就在200万斤左右。再
加上途中的损耗,一场大战结束之后粮食的消耗至少要达到上亿斤。

汉朝的农业税是3.3%,按照一亩地产量100斤,需要交3.3斤粮食,这上亿斤粮食需要
3300万亩农田的税收来供应。此外,战争结束之后战马损失了至少10万匹,需要汉朝至少拿出5年的时间用来恢复。

好在漠北之战打赢了,让匈奴人元气大伤,给了汉朝休养生息的机会。如果汉军远征失败,不仅人员、马匹、粮食的损失让汉朝不堪重负,接下来面对匈奴人的攻击更是会全线陷入被动,使北方边境处于危急之中,百姓无法进入正常的生产生活,马场的经营也将会受到严重的打击,汉朝在接下来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内都无法恢复元气了。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战争烧钱速度比古代更加厉害。自万历46年开始明朝有一笔专门用于辽东驻军的军饷,辽饷。从万历46年到崇祯元年,平均每年的辽饷数额大约在500万两左右,占到了当时明朝国库收入的20%~25%。

即使如此,明军在辽东一带仍然非常被动,面对满清(后金)采取的是被动防守政策,一旦面对清军攻击,或者全军覆没或者被迫撤退,没有赢得过一场战役规模的胜利。

为了支持明清战争,崇祯皇帝除了对百姓实施摊派之外,还大规模裁员,结果一个叫李自成的失业了不久之后参加起义军,成为推翻明朝的关键人物。

到了清朝,虽然每年国库的收入达到了明朝的数倍,但是一遇战争即捉襟见肘。嘉庆年间白莲教大起义,影响范围达十余省,嘉庆历时8年时间消耗军费1.2亿两,才成功将白莲教大起义镇压下去。但是,当初扳倒和珅所得的资金也几乎挥霍一空了。

而同时期西方的战争耗资更大,此时西方正在开始第1次工业革命,技术兵器在军中的
占比远超过同时期的大清,一旦爆发大规模战争军费也会远超大清。

白莲教大起义爆发的20年前,英国北美十三州爆发独立战争,这场战争也是持续了8年
之久,各参战方都付出了非常大的经济代价。

战争期间英国耗费军费2亿多英镑,大约相当于十五亿两白银(是嘉庆镇压白莲教大起
义的大约12倍);

法国消耗军费13亿法郎,大约相当于1.8亿两白银;

美国方面花费军费4亿美元,大约为2.5亿两白银。

对于当时的法国、英国、美国三方来说,正常情况下他们是没有能力负担如此巨大的军费的,只好大范围发行国债。

法国的13亿法郎军费,其中有10个亿是由国债组成;美国方面,在战争期间更是通过发行战时货币和战争债券来筹集资金,这个时候所谓的美元实际上是一种信用货币,依靠殖民地人民和军队的信任来运作,仅在1781年就发行了1亿9100万美元的这种信用货币。

英国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只有1000余万英镑,但是独立战争期间每年的军费就已经达到了2000多万英镑,所以其中大部分都是通过借款来维持,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之后英国国债总额即飙升至2.3亿英镑。

进入20世纪之后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国与国之间为了取得胜利经常会采取总体战的方式,一个国家的资源几乎全部向战争方面倾斜,以期望取得胜利,这就导致战争开始之后用不了几年交战国就会陷入赤贫。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曾经世界第二大工业国
的苏联人均卡路里摄入量只有2000多大卡,由于大量的物资被用于战争,很多人甚至衣不遮体。

而美国作为当时的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再加上本土远离于战场,虽然借助战争大大刺激了经济的发展,乃至于普通老百姓的购买力在战争期间提高了50%,但是这场战争仍然
让他耗资巨大。二战开始之初,美军的军费不到10个亿,大约只有GDP的1%。太平洋战
争爆发之后,美军的军费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1942年256.6亿美元,1945年则达到829.6亿美元,大约占到了GDP的一半。

由于战争期间白糖、橡胶、石油、钢铁等战略物资被政府管制,采购成本要远远低于市场价。否则,1945年的军费很有可能会达到上千亿美元。

这是什么概念呢?

当时全球的GDP也就5000亿美元,换算成今天的币值大约相当于为了打赢一场战争在一
年之内支出了150000亿美元军费,大约相当于今天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 GDP的三倍,相当于美国在阿富汗战争期间每年军费支出的150倍。
c
costco

别瞎想了,不打仗也不会用来基建
V
VincentLau

战争烧死王志文诸世
王丹不用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