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滋傻们不知道中国农民说的200斤,指的是180-220斤

q
qwxqwsean
楼主 (未名空间)

6/19

混滋傻们不知道中国农民说的200斤,指的是180-220斤

人不用称,仅凭手感,估测重量的误差在10%以内。如果经验丰富,则误差是5%。

我自己2021年1月在法拉盛一个超市的肉部上班六天被开除,我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
用手估重的误差是5%。如果顾客要两斤肉馅,我用塑料袋从一大盆肉馅中抓出一把,重量一般是2.0-2.2磅,因为我是按2.1磅抓的,按误差5%,放在电子称上称,重量几乎一定在2.0至2.2磅之间。

如果我装一大袋肉,需要三十磅一袋,那么我装出来的一般是30-33磅。我把一袋肉抱
起来试掂一下,就知道是这么多。

不久前我的一个姨丈去世,1991年他在广东乡下时,我见过他一面,他去镇上的煤气站罐充液化气,把液化气罐运回家,非常抱怨,认为煤气站缺斤短两,煤气站用于称气罐重量的称是被做了手脚的,他一拎起罐子,就知道轻了几斤,所有他回家用自己的称再称重,就证实液化气罐确实少了几斤。

农村的化肥,稻谷,都是用大袋子装的,一袋子到底是八十斤还是一百斤,都是有数的。还有农村人每天都挑水,一挑两桶一般是八十斤,平时就知道重量。

农民在生产中经常和重量打交道,经常会用称称重,经常搬运物品,去农贸市场购物,又对奸商的缺斤短两很计较,所以一个农民去买一斤半猪肉,小贩给他一斤三两,他用手一拎,就已经发觉了缺称。

我看报道,一个有经验的枪手,凭手感就知道枪里还剩几颗子弹。一支步枪七斤重,一颗子弹半两重。那么手中的这把枪,到底是没有子弹的七斤重的空枪?还是里面只有一颗子弹的七斤零半两的枪?有经验的枪手凭手感的重量,不用拆开弹夹查看,就能做个大致的判断。

广大的混滋傻们从来不干活,对重量没有概念,以为一个农民说扛的包裹有两百斤是在吹牛,实际上农民如果说肩膀上的物品是两百斤,意思是它不是170斤,也不是230斤,而是180-220斤。

q
qwxqwsean

一个农民挑着200斤西瓜,半路上休息一下,你趁他不注意偷走一个五斤的西瓜。这个
农民挑起扁担重新上路,发觉之前的200斤变成了195斤,他发觉西瓜被盗了。混滋傻们以为农民区分不出肩膀上到底是200斤还是195斤,可以作弊,然而很多农民能区分。
N
Norskfisk

老邱无疑是很有才华的,但同时是让人困惑的。
我常常怀疑他是恶搞,或是生活在平行时空的人。

上帝保佑老邱,以及那些吃饱饭或没吃饱饭的人。
g
guagua1220

农夫挑担200斤挑战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AsEmW4KsbI


vhttp://www.youtube.com/v/LAsEmW4KsbI

【 在 qwxqwsean (qi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农民挑着200斤西瓜,半路上休息一下,你趁他不注意偷走一个五斤的西瓜。这个
: 农民挑起扁担重新上路,发觉之前的200斤变成了195斤,他发觉西瓜被盗了。混滋傻们
: 以为农民区分不出肩膀上到底是200斤还是195斤,可以作弊,然而很多农民能区分。

q
qwxqwsean

混滋傻们没干过农活,就拿习总的两百斤取笑。我自己的表弟和表弟媳,现在美国。
1993年他们还在广东家乡时我去看望他们,跟他们夫妻清晨去山上剪桑,用于养蚕。夫妻俩每人挑一个扁担,大约150斤桑叶,走山坡土路,单程大约一公里,他俩都是一口
气挑下来的。他们换没换肩我就没注意,但有经验的挑夫可能会频繁换肩。

在广东农村,农民挑150斤扁担,在山间小路上走一公里是很平常的。

我2009年坐火车去云南,同行一个小伙子在浙江打工,回乡,我一路上和他聊天,他告诉我他能背着300斤东西走山路,我说那样不会把他的膝盖磨坏吗?他说越磨越结实。
我不相信他说的越磨越结实。我不相信他说背300斤是在吹牛,他应该是可以背300斤走一两百米。

云南山区的农民好像不用扁担,而用背篓,或者独轮车。如果用独轮车,也许可以运
1000斤。

混滋傻们对于搬运200斤物品有疑问,可以去问问农民。背负200斤,是村里的那个力气特别大的一两个人才能做到,但如果是背150斤,走一两里,则大部分青壮年农民能做
到。走十里则夸张了,但人有时可以估测自己的极限,虽然平时只走一里就休息,但可以
估测自己在特殊情况下,如果竭力去做,有可能可以走十里。

q
qwxqwsean


王致中,17岁,背一筐煤40公斤,先在矿坑向上爬100米,再走一千米山路,挣一元人
民币。40公斤,加上筐可以算45公斤的负重,农村人并不当回事儿。在我的广东家乡,村民每天必需挑至少一担80-100斤水走五百米回家,否则没法过日子。

【 在 qwxqwsean (qiu) 的大作中提到: 】
: 6/19
: 混滋傻们不知道中国农民说的200斤,指的是180-220斤
: 人不用称,仅凭手感,估测重量的误差在10%以内。如果经验丰富,则误差是5%。
: 我自己2021年1月在法拉盛一个超市的肉部上班六天被开除,我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
: 用手估重的误差是5%。如果顾客要两斤肉馅,我用塑料袋从一大盆肉馅中抓出一把,重
: 量一般是2.0-2.2磅,因为我是按2.1磅抓的,按误差5%,放在电子称上称,重量几乎一
: 定在2.0至2.2磅之间。
: 如果我装一大袋肉,需要三十磅一袋,那么我装出来的一般是30-33磅。我把一袋肉抱
: 起来试掂一下,就知道是这么多。
: 不久前我的一个姨丈去世,1991年他在广东乡下时,我见过他一面,他去镇上的煤气站
: ...................

G
G99991

丘八,40公斤和一百公斤是质变。

【 在 qwxqwsean (qiu) 的大作中提到: 】
: 王致中,17岁,背一筐煤40公斤,先在矿坑向上爬100米,再走一千米山路,挣一元人
: 民币。40公斤,加上筐可以算45公斤的负重,农村人并不当回事儿。在我的广东家乡,
: 村民每天必需挑至少一担80-100斤水走五百米回家,否则没法过日子。

q
qwxqwsean

黄山挑夫。黄大忠,57岁,120斤,5小时,8公里山路,三万多级台阶。谢卫星,四十
多岁,挑180斤。
k
kazan

你连猪肉馅牛肉馅都分不清,重量抓得再准也没用

老邱无言以对

【 在 qwxqwsean (qiu) 的大作中提到: 】
: 6/19
: 混滋傻们不知道中国农民说的200斤,指的是180-220斤
: 人不用称,仅凭手感,估测重量的误差在10%以内。如果经验丰富,则误差是5%。
: 我自己2021年1月在法拉盛一个超市的肉部上班六天被开除,我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
: 用手估重的误差是5%。如果顾客要两斤肉馅,我用塑料袋从一大盆肉馅中抓出一把,重
: 量一般是2.0-2.2磅,因为我是按2.1磅抓的,按误差5%,放在电子称上称,重量几乎一
: 定在2.0至2.2磅之间。
: 如果我装一大袋肉,需要三十磅一袋,那么我装出来的一般是30-33磅。我把一袋肉抱
: 起来试掂一下,就知道是这么多。
: 不久前我的一个姨丈去世,1991年他在广东乡下时,我见过他一面,他去镇上的煤气站
: ...................

p
peacemind2

老邱瞎扯,没有人说误差不允许10%。自己立靶子打。
l
laoselang

吴功银是黄山肩运员里出了名的大力气,工友们平时喊他“大牛”,别人一趟挑运65至75公斤左右的物资,他一趟挑的重量可达100公斤。

吴功银当日所挑运的物资是山上一处正在维修的公厕需要的水泥。从他所在的云谷中转站出发到达目的地麓胜亭,总长是3.5公里的上行山道。挑运一趟需2个多小时,他一天挑运二趟,总共要挑200公斤重的物资,需来回步行14公里的山路。

200斤不换肩走5km基本没任何可能,山路起伏的话一趟得走3个多小时
r
raam2

黄山挑夫,就是200斤上山

黄山的挑夫,他们365天就是依靠着双腿跑上跑下,要知道这些台阶的距离就达到了10
公里左右,他们为了挣150元,用自己的双肩挑战200斤的货物上山,每天风雪无阻,就连在黄山的旅游的游客看到都会感慨到:实在太辛苦了!
https://xw.qq.com/cmsid/20190116A10YFL00

A
ABCNBC

包子就是体力劳动者,不是脑力劳动者。

大家要原谅。

【 在 raam2 (raam2) 的大作中提到: 】
: 黄山挑夫,就是200斤上山
: 黄山的挑夫,他们365天就是依靠着双腿跑上跑下,要知道这些台阶的距离就达到了
10
: 公里左右,他们为了挣150元,用自己的双肩挑战200斤的货物上山,每天风雪无阻,就
: 连在黄山的旅游的游客看到都会感慨到:实在太辛苦了!
: https://xw.qq.com/cmsid/20190116A10YFL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