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常评复旦大学姜文华事件

L
Lucaslove123
楼主 (未名空间)


关于复旦大学青年教师姜文华刺杀王永珍教授的事,当然是悲剧。我不想评论,但好些朋友问及,我不妨将自己的观点说说。首先要说的,是我知道的只是一些网上数据,没有其他。

姜文华显然是一个天赋不俗的数学家。这样说不仅因为他在国际的知名学报发表过好些文章,重要是有一篇据说被“大量引用”。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文章在西方被引用不容易。种族歧视明显。举一个例,诺斯的一本说明是拜我为师的书,被引用了约四万次,但我这个可怜的师傅的所有英语作品加起来,被引用还不到九千!杨小凯就曾经为文直指斯蒂格利茨抄袭我的一个脚注获诺奖而破口大骂。其他还有几位诺奖得主也被中国的同学替我骂了。这些事我历来不管,因为认为将来的经济思想史会有公论。不要误会,我绝对不是说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多有什么了不起。在经济学来说,无数的被引用次数多的文章是废物,何况我对姜文华从事的数学一无所知。我只是要说,一个炎黄子孙在西方发表学术文章,多被引用不是那么容易。

姜文华的学术生涯本来不错。他在美国攻读博士的Rutgers University有水平,而博士后参与研究的NIH 与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皆属世界级。2012年回国后任教于苏州大学五年,其后姜文华进入复旦大学任教职。从美国的常规看,过了五、六年,姜文华从一家大学转到另一家,复旦聘请他时应该给予他终身雇用合约。这是美国的惯例。这里,姜文华从苏州大学转到复旦,是往高处转,应该获终身雇用合约为起点才对。但没有。算是有学术贡献的姜文华,博士后在美国研究两年,苏州大学五年,复旦大学五年,共十二年,还没有获得终身雇用合约,被解雇,不是悲剧是什么?

也不要误会,我绝对不是说姜文华应该被升为副教授或获终生雇用合约。我不知道。我要说的,是纵观上述的姜文华的履历,他的上司应该在两三年前就给他信息,让他知道获取终身雇用合约的机会如何。美国的大学就是这样处理的。姜文华从苏州转到复旦是向上走,复旦给他的合约应该是tenure track的,即是走向有机会获取终身雇用合约之途。从我知道的美国的制度看,这一关的重要性难以夸张,因为如果拿不到终身合约,一定要离校。离校的选择,要向档次较低的学校走,较高的免问。我很怀疑,姜文华走的数学研究路线会有多少家档次较低的大学让他选择。

听说姜文华在复旦教书教得不怎么好。然而,在复旦这种高水平的大学,教书不好不应该是问题:转去主持一些研讨班就是。以研究为主的大学,从来是管思想的深度,不多管教书的如何好听,更不应该讲什么人际关系的。这里的关键,是姜文华今天三十九岁,再不年轻,被复旦革职,于是前无去路,而纯数学家是不容易转业的!

数学的天才稀有。印度的拉马努金的数学天赋不见古人;美国的纳什百年一见。但我们要知道,数学天才患上精神失调的或然率是比较高的。纳什曾经患上严重的精神分裂症,但普林斯顿没有炒他。天赋更高的拉马努金,虽然在精神上属正常,但他曾经说,他有些写出来的令人叫绝的数学方程式,是在梦中母亲告诉他。这不是有点不正常吗?

人的脑子是有着很特别的生理机能。弗里德曼曾经告诉我,思想是脑子的运动,要持续操作才有可为。可惜我们也知道,脑子不停推敲或思考,跟任何体力运动一样,可以受伤闯祸。脑子受伤,小小的伤,也是灾难!

在学问的思想上,我是个可以持久地拼搏的人,但唯恐自己的脑子会出事,就需要混合着多项的其他造诣或玩意。这些行为在香港惹来非议,但在美国却被赏识。我还是幸运的,因为当年博士后正式出道的第一天,就获终生雇用合约,几个月后无端端地被升为正教授。然后,重要的帮忙是西雅图华大的系主任诺斯与社会科学院的院长鲍特文清楚地告诉我,算文章数量与论学报高下这些衡量准则完全与我无干。我要做什么都可以。只这一点,我就自由自在地在完全没有压力下写出一系列今天一律被认为是经典的文章。要是我出道时有今天美国或中国的大学初出道的教授遇到的发表文章的压力,我那些经典文章不可能写出来,也可能弄出精神问题了。

最后要说的,据网上所载,这次被杀的王永珍书记是一位忠厚随和的教授,出现这样的不幸让我心境难平,这里我谨向王书记的家人表示慰问。
k
kanting

顺便捧自己?
有点像另一位中国学者捧自己:“有人骂我是百科全书”。
m
mynight01

西方的甜妞制度就是对姜博士这类人的最好保护。
而急功近利中国的“编制”,却保护的是一干行政人员。
【 在 Lucaslove123 (Lucaslove123)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于复旦大学青年教师姜文华刺杀王永珍教授的事,当然是悲剧。我不想评论,但好些
: 朋友问及,我不妨将自己的观点说说。首先要说的,是我知道的只是一些网上数据,没
: 有其他。
: 姜文华显然是一个天赋不俗的数学家。这样说不仅因为他在国际的知名学报发表过好些
: 文章,重要是有一篇据说被“大量引用”。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文章在西方被引用不容
: 易。种族歧视明显。举一个例,诺斯的一本说明是拜我为师的书,被引用了约四万次,
: 但我这个可怜的师傅的所有英语作品加起来,被引用还不到九千!杨小凯就曾经为文直
: 指斯蒂格利茨抄袭我的一个脚注获诺奖而破口大骂。其他还有几位诺奖得主也被中国的
: 同学替我骂了。这些事我历来不管,因为认为将来的经济思想史会有公论。不要误会,
: 我绝对不是说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多有什么了不起。在经济学来说,无数的被引用次数多
: ...................

T
TheMatrix

哪个学者这么幽默?

你也是百科全书,数学八卦百科全书。

【 在 kanting (kan) 的大作中提到: 】
: 顺便捧自己?
: 有点像另一位中国学者捧自己:“有人骂我是百科全书”。

d
dinassor

张五常是个牛人,现在还被美帝通缉吗?

【 在 Lucaslove123 (Lucaslove123)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于复旦大学青年教师姜文华刺杀王永珍教授的事,当然是悲剧。我不想评论,但好些
: 朋友问及,我不妨将自己的观点说说。首先要说的,是我知道的只是一些网上数据,没
: 有其他。
:
: 姜文华显然是一个天赋不俗的数学家。这样说不仅因为他在国际的知名学报发表过好些
: 文章,重要是有一篇据说被“大量引用”。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文章在西方被引用不容
: 易。种族歧视明显。举一个例,诺斯的一本说明是拜我为师的书,被引用了约四万次,
: 但我这个可怜的师傅的所有英语作品加起来,被引用还不到九千!杨小凯就曾经为文直
: 指斯蒂格利茨抄袭我的一个脚注获诺奖而破口大骂。其他还有几位诺奖得主也被中国的
: 同学替我骂了。这些事我历来不管,因为认为将来的经济思想史会有公论。不要误会,
: 我绝对不是说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多有什么了不起。在经济学来说,无数的被引用次数多
: 的文章是废物,何况我对姜文华从事的数学一无所知。我只是要说,一个炎黄子孙在西
: 方发表学术文章,多被引用不是那么容易。
:
: 姜文华的学术生涯本来不错。他在美国攻读博士的Rutgers University有水平,而博士
: 后参与研究的NIH 与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皆属世界级。2012年回国后任教于苏州
: 大学五年,其后姜文华进入复旦大学任教职。从美国的常规看,过了五、六年,姜文华
: 从一家大学转到另一家,复旦聘请他时应该给予他终身雇用合约。这是美国的惯例。这
: 里,姜文华从苏州大学转到复旦,是往高处转,应该获终身雇用合约为起点才对。但没
: 有。算是有学术贡献的姜文华,博士后在美国研究两年,苏州大学五年,复旦大学五年
: ,共十二年,还没有获得终身雇用合约,被解雇,不是悲剧是什么?
:
: 也不要误会,我绝对不是说姜文华应该被升为副教授或获终生雇用合约。我不知道。我
: 要说的,是纵观上述的姜文华的履历,他的上司应该在两三年前就给他信息,让他知道
: 获取终身雇用合约的机会如何。美国的大学就是这样处理的。姜文华从苏州转到复旦是
: 向上走,复旦给他的合约应该是tenure track的,即是走向有机会获取终身雇用合约之
: 途。从我知道的美国的制度看,这一关的重要性难以夸张,因为如果拿不到终身合约,
: 一定要离校。离校的选择,要向档次较低的学校走,较高的免问。我很怀疑,姜文华走
: 的数学研究路线会有多少家档次较低的大学让他选择。
:
: 听说姜文华在复旦教书教得不怎么好。然而,在复旦这种高水平的大学,教书不好不应
: 该是问题:转去主持一些研讨班就是。以研究为主的大学,从来是管思想的深度,不多
: 管教书的如何好听,更不应该讲什么人际关系的。这里的关键,是姜文华今天三十九岁
: ,再不年轻,被复旦革职,于是前无去路,而纯数学家是不容易转业的!
:
: 数学的天才稀有。印度的拉马努金的数学天赋不见古人;美国的纳什百年一见。但我们
: 要知道,数学天才患上精神失调的或然率是比较高的。纳什曾经患上严重的精神分裂症
: ,但普林斯顿没有炒他。天赋更高的拉马努金,虽然在精神上属正常,但他曾经说,他
: 有些写出来的令人叫绝的数学方程式,是在梦中母亲告诉他。这不是有点不正常吗?:
: 人的脑子是有着很特别的生理机能。弗里德曼曾经告诉我,思想是脑子的运动,要持续
: 操作才有可为。可惜我们也知道,脑子不停推敲或思考,跟任何体力运动一样,可以受
: 伤闯祸。脑子受伤,小小的伤,也是灾难!
:
: 在学问的思想上,我是个可以持久地拼搏的人,但唯恐自己的脑子会出事,就需要混合
: 着多项的其他造诣或玩意。这些行为在香港惹来非议,但在美国却被赏识。我还是幸运
: 的,因为当年博士后正式出道的第一天,就获终生雇用合约,几个月后无端端地被升为
: 正教授。然后,重要的帮忙是西雅图华大的系主任诺斯与社会科学院的院长鲍特文清楚
: 地告诉我,算文章数量与论学报高下这些衡量准则完全与我无干。我要做什么都可以。
: 只这一点,我就自由自在地在完全没有压力下写出一系列今天一律被认为是经典的文章
: 。要是我出道时有今天美国或中国的大学初出道的教授遇到的发表文章的压力,我那些
: 经典文章不可能写出来,也可能弄出精神问题了。
:
: 最后要说的,据网上所载,这次被杀的王永珍书记是一位忠厚随和的教授,出现这样的
: 不幸让我心境难平,这里我谨向王书记的家人表示慰问。
a
affineV

三肛五肠一路货.
b
bobolan88

张五常个畜生!

通篇废话,重点是吹自己!
a
arronn2

美国的惯例是拿到差的学校的tenure 转到好学校自动tenure好不好?姜没有拿到苏州
大学的永久职位吧。

【 在 Lucaslove123 (Lucaslove123)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于复旦大学青年教师姜文华刺杀王永珍教授的事,当然是悲剧。我不想评论,但好些
: 朋友问及,我不妨将自己的观点说说。首先要说的,是我知道的只是一些网上数据,没
: 有其他。
: 姜文华显然是一个天赋不俗的数学家。这样说不仅因为他在国际的知名学报发表过好些
: 文章,重要是有一篇据说被“大量引用”。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文章在西方被引用不容
: 易。种族歧视明显。举一个例,诺斯的一本说明是拜我为师的书,被引用了约四万次,
: 但我这个可怜的师傅的所有英语作品加起来,被引用还不到九千!杨小凯就曾经为文直
: 指斯蒂格利茨抄袭我的一个脚注获诺奖而破口大骂。其他还有几位诺奖得主也被中国的
: 同学替我骂了。这些事我历来不管,因为认为将来的经济思想史会有公论。不要误会,
: 我绝对不是说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多有什么了不起。在经济学来说,无数的被引用次数多
: ...................

v
vontheroad

张五常基本事实都没弄清,就在那胡说八道。主要是吹嘘自己。这偷税漏税的傻逼哪会把别人的痛苦真当一回事。
k
kanting

三gang是谁啊

【 在 affineV ()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肛五肠一路货.

a
affineV

樊纲、易纲、胡鞍钢
【 在 kanting (k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gang是谁啊

v
vontheroad

当年的京城四少,你们还记得吗?
k
kanting

多谢!受教了。

【 在 affineV () 的大作中提到: 】
: 樊纲、易纲、胡鞍钢

n
netwt

姜文华好汉!
m
molen


真的假的?

感觉就是自吹

关于姜博士的评述,恐怕完全空对空

网上很容易查到姜博士的publication,除非还有保密的成果,否则可以说极为糟糕

m
mijia


【 在 Lucaslove123 (Lucaslove123)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于复旦大学青年教师姜文华刺杀王永珍教授的事,当然是悲剧。我不想评论,但好些
: 朋友问及,我不妨将自己的观点说说。首先要说的,是我知道的只是一些网上数据,没
: 有其他。
: 姜文华显然是一个天赋不俗的数学家。这样说不仅因为他在国际的知名学报发表过好些
: 文章,重要是有一篇据说被“大量引用”。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文章在西方被引用不容
: 易。种族歧视明显。举一个例,诺斯的一本说明是拜我为师的书,被引用了约四万次,
: 但我这个可怜的师傅的所有英语作品加起来,被引用还不到九千!杨小凯就曾经为文直
: 指斯蒂格利茨抄袭我的一个脚注获诺奖而破口大骂。其他还有几位诺奖得主也被中国的
: 同学替我骂了。这些事我历来不管,因为认为将来的经济思想史会有公论。不要误会,
: 我绝对不是说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多有什么了不起。在经济学来说,无数的被引用次数多
: ...................

想起当年出国时导师写的推荐信,90%是在吹他自己多牛

b
boblan

什么?转校就自动tenure?
这蛋扯得人都会撕成两半吧?这他们谁这么缺德黑张五常?

S
Supersonics

NIH是世界级统计?

【 在 Lucaslove123 (Lucaslove123)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于复旦大学青年教师姜文华刺杀王永珍教授的事,当然是悲剧。我不想评论,但好些
: 朋友问及,我不妨将自己的观点说说。首先要说的,是我知道的只是一些网上数据,没
: 有其他。
: 姜文华显然是一个天赋不俗的数学家。这样说不仅因为他在国际的知名学报发表过好些
: 文章,重要是有一篇据说被“大量引用”。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文章在西方被引用不容
: 易。种族歧视明显。举一个例,诺斯的一本说明是拜我为师的书,被引用了约四万次,
: 但我这个可怜的师傅的所有英语作品加起来,被引用还不到九千!杨小凯就曾经为文直
: 指斯蒂格利茨抄袭我的一个脚注获诺奖而破口大骂。其他还有几位诺奖得主也被中国的
: 同学替我骂了。这些事我历来不管,因为认为将来的经济思想史会有公论。不要误会,
: 我绝对不是说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多有什么了不起。在经济学来说,无数的被引用次数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