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到底是安康还是快乐?

d
dairui
楼主 (未名空间)

端午节安康或者快乐,本来都挺好的。问题出在:谁规定只能安康,不能快乐呢?历史文献记录和中国民间文化传统,都没有只能安康的说法,国家也没禁令。

归根结底,这世界就是被一群管东管西的“纠正癖”患者搞坏心情的。我们欢迎安康,也欢迎快乐,但必须批判抵制妄想垄断唯一解释权的蠢货。这些蠢货说:端午节纪念屈原,你能快乐起来?

其实,端午节早于屈原投江,上古祭祀就有端午节。后来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所以一起融合纪念他。端午节有许多蕴含意义,相当于一个节日里,你可以自己选其中的分支项目。有人驱邪,有人划船赛龙舟,有人享受美食粽子,有人纪念屈原大夫。

话说回来,很多人念叨纪念屈原,屈原的诗都看了吗?知道屈原是个什么样的人吗?咱们好好说一说屈原吧!

1

屈原所在的年代,他希望楚国强大起来,给楚怀王提出了很多的政策意见。但是朝臣之中,很多人反对他的意见。楚怀王也没有能够明辨是非,没能做到选贤任能。屈原因此被驱逐。

这种被辜负的委屈之心,驱使他写下了离骚。他极力形容自己的美好,把自己比喻成香草和美人。兰蕙白芷香草美人的特征就是,极其美好,高洁芳香,但是很被动,身不由己,年华短暂,容易凋零衰老。

既然他把自己比喻成了香草美人,那么那些攻击他的人,自然比喻成了容易嫉妒,心胸狭窄,造谣诟病的女人。“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屈原针对的就是那些朝臣。

他很坚定,表示不与这些丑恶小人为伍。“长太息以掩涕泣,哀民生之多艰。”本意是形容他自己的人生坎坷。同时也是对世道的哀叹。昏庸当道,人民群众的日子不会好过。

屈原的天才手笔,一腔热血,震撼了所有人。他以香草美人,比喻忠贞贤良,《离骚》《九歌》《九章》《天问》一出,照亮了整个中国文学的开端。《离骚》正是屈原最伟大的代表作。

宋代有个著名的历史学家,也就是“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词人宋祁,他说:“《离骚》为词赋之祖。” 鲁迅更加是评价“逸响伟辞”。

诗词歌赋就是文艺的源头,而这个源头的源头,正是屈原。

常人如同野草,风吹草低,容易妥协,容易放弃,更加谈不上与众不同,走一条少有人去走的路。但伟大的心,却相反。经历痛苦思索,明白路途中的艰难曲折,还是愿意做自己。因此,伟大的作品,往往最大的特点是诚实、执拗、高贵。

2

历朝历代无数人咏叹屈原,但屈原的言行举止,也有争辩。

苏东坡悼屈原的诗写的特别真情,人生命运志向,高度精神认同。

他在《屈原塔》写着:“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決。......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但也不是人人都赞同他汨罗江自沉,汉代的辞赋大家扬雄批评屈原沉江,《汉书·扬雄传》里记录:“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皆命也,何必湛身哉!”

得志不得志,都是命,顺风时候,逆境时刻,都应该自己安身立命,何必自毁?

这两种态度,争执的关键就是屈原个性。他的忠诚,古往今来毫无疑问达成共识。但做忠臣,也有不同做法。有人一意孤行,就是要怼到底;有人道不行,乘浮槎于海。

屈原的迷人之处,就在于那一点痴心,正面硬战,“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他不是不可以做个隐居散人,退而不问世事。但他的性情决定了他就是这样的人,世俗不容,他偏要奇装异服。怀王不遇,那就哀号不已,长篇大论,以诗悲歌。

这就是楚人的最高品质。逍遥物外当然好,明哲保身也不赖,但我们的楚人屈原,偏偏就不想要那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执着、痴迷、决绝。

我其实还有一种猜测,湖南湖北大部分古属楚国。彪悍血性,很可能就是这一支血脉的某个遗传基因,更加偏向性情刚敏感执着。

回头再看苏东坡的悼屈原诗文,会发现一种奇异的趣味。苏轼其实现实生活中照着扬雄说的那种生存哲学践行的,要不然,也不会一贬再贬,险些丢命,他还是苦中作乐。但苏轼又如此念念不忘屈原,为屈子写诗,一写再写,满纸血泪和懂得。他内心深处,何尝不是住着一个屈原?

3

纪念屈原,到底纪念他什么?当然是他的那一份痴绝意,如暗夜微灯,千年凝聚不散。

普通人学不了屈原的言行举止,你敢冒犯大众吗?你敢指摘君王吗?你敢舍身殉道吗?

且不说楚国所处的公元前,哪怕在今天,这样一个敢于倾吐心声,敢于卓尔不群,与世俗恶习对抗的人,也是珍贵少有的。唯有个性鲜明,才能魅力无穷。越是被放逐,越是举世不容,他越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在那个时代,他拥有最杰出的文才,他写下的诗句,蕴含着深层的寓意。优秀的文学家,总是用最简练的句子表达最丰富的含义。

他的奇装异服,高高的帽子,长长的佩戴,拿荷叶荷花来作衣裳,都是服务于他的内心世界的。他是故意在追求出淤泥而不染,鹤立鸡群。在人类历史上的大多数年代,卓绝的人总是少数,浑浑噩噩,随波逐流的总是占大多数。

最要命的是,人们总是会围攻这个“异类”,世人也会看不惯这个“异类”。不被理解的痛苦,深入骨髓。

他完全不掩饰自己的感情和态度,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眷恋自己的国家,指摘楚怀王执政的弊端。他怨恨,他控诉,他也犹豫,彷徨,但最终选择忠于自己内心的信念,九死而不悔。他渴望辅助楚王,令楚国繁荣强大,挫败沮丧,退而独善其身。

在思想境界上,欣赏屈原,理解屈原,我觉得重点要关注,他对自我的捍卫。他承认自己拥有极高的天赋,他对爱惜呵护自己的美好品性,放到了生命之上。相比起个人的得失存亡,他更加在乎国家的兴衰成败,贤明君王带给民众的福祉,至于他个人,就绑定在这份理想之上。

他可以跟古罗马皇帝奥勒留相提并论。奥勒留留下了千古名篇《沉思录》,有着相同的思路和境界,对内心世界的探求和推心置腹的表白。哪怕外部世界无从完善,也要保持内心的高贵高洁,尽力完善个人的灵魂。

屈原和孔子也挺适合放在一起比较,他们都有着个性上的韧性,但是明显能够区分孔子更加理性,屈原更加感性。

同样是政治家,屈原走向了文艺作品的抒发。孔子始终奔走于各国之间,收徒弟,教育大众,传播思想,服务于一个目标,实现他的理想国。屈原是个人化的,他不再与四周妥协,他的背景孤独而消瘦。

在文艺境界上,屈原多情而敏感细腻,他创造了绵延千年的创作传统。他想象的瑰丽奇异的仙境神女、虬龙飞车、服食玉英,等等,都有着我们楚地原始的巫祷文化的影子。

孔子就不一样了,关注现实,“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不语怪力乱神。这是儒家的现实主义。

所以我觉得,屈原的艺术家性格,大于他的政治家身份。政治家们能够委曲求全,压抑喜怒哀乐,克制情绪,未达成目的,可以合纵连横,讲谈判,讲谋略,考虑事情权力利益优先。

屈原有庄子的幻想浪漫,却不像庄子那么逍遥放纵。在庄子而言,个体至上,个人的自由超过一切,神游物外,哪怕做个泥浆里打滚的乌龟,也不要变成卜卦的龟壳。放弃责任,放弃承担。

中国文化根基上,生长出三大典型的人格模范:屈原、孔子、庄子。屈原在极致的完美士大夫品格那一端,庄子在极致的个体逍遥自由那一端,而孔子在中间,孔子秉持的是中庸之道,热爱世界改造世界,同时保全自身,讲道理,积极主动世俗化,但又不放弃原则,追求圆融。

而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的脾气,他的信念,更加倾向于精神追求。“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他以雄鹰和雕这种高飞翱翔的猛禽比喻自己,爱惜羽毛,非常自矜,自重身份。他也的确是楚国贵族子弟,在当时有着强烈的精英身份意识。

但是贵族子弟里面,大把的不讲气节唯利是图的人,所以,还是因为屈原自身有高度的精神追求。

高贵,是一种个体选择。

不是每个人都能百分百学到屈原。但我们可以一年一度的顶礼,在端午节,致敬他的九死不悔。在别人浑浑噩噩跟风“只能安康”的时候,你敢于坚持正理,直面大众,告诉大众:你们错了。

每一次诵读屈原,你都可以从中汲取到勇气和力量。如同攀登巅峰,去山顶上,顶礼这种心志,理解这样一种人格的存在。人生的勇气和力量,其实来自悲怆。虽千万人吾往矣,举世皆浊我独清。一腔孤勇,光耀万古。

屈原的悲情只是表面的皮毛,屈原的精诚法悦才是内在的里子,他忠于自己的心,何等值得欢喜赞叹。正所谓求仁得仁。楚人屈原,以他的一生文学才华和赤热之心,被历史记住,被千世百世流传。

想那传说中的端阳日,辽阔楚天,大地鼎沸闷热,他峨冠博带,携剑仰望苍穹,无畏无惧,心中清凉坚定,纵身投奔滔滔江水,化为一支天地间不朽的莲花。
v
vigo

端午节应该是躺平节,好死不如赖活着,跳什么江啊
N
NCer1

这样的感觉好像文字狱又来了。
现在左的可怕,快要超过毛主席时代了。
这样的国家,你敢去吗?
本着良心说,但凡有去处,我是不敢去这样的国家生活的。

当了,“危机”嘛,有危就有机。。。。。想好了,就干。。。。
发达了,当院士,当教育部部长,最差的结果就是姜复旦。。。

【 在 dairui (1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端午节安康或者快乐,本来都挺好的。问题出在:谁规定只能安康,不能快乐呢?历史
: 文献记录和中国民间文化传统,都没有只能安康的说法,国家也没禁令。
: 归根结底,这世界就是被一群管东管西的“纠正癖”患者搞坏心情的。我们欢迎安康,
: 也欢迎快乐,但必须批判抵制妄想垄断唯一解释权的蠢货。这些蠢货说:端午节纪念屈
: 原,你能快乐起来?
: 其实,端午节早于屈原投江,上古祭祀就有端午节。后来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所以一
: 起融合纪念他。端午节有许多蕴含意义,相当于一个节日里,你可以自己选其中的分支
: 项目。有人驱邪,有人划船赛龙舟,有人享受美食粽子,有人纪念屈原大夫。
: 话说回来,很多人念叨纪念屈原,屈原的诗都看了吗?知道屈原是个什么样的人吗?咱
: 们好好说一说屈原吧!
: ...................

a
affineV

初一要放哀乐,清明节跳圆舞曲.

巫师除了下河洗澡,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记史. 屈原死于那一年怎么死的,手纸般的
秽史里是找不出答案的.

f
feijian

安康快乐?湖北某区都爆炸了
S
SLE

安康这个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