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R’s plan 1) Produce 500 MW of fusion power The world record for fusion power is held by the European tokamak JET. In 1997, JET produced 16 MW of fusion power from a total input heating power of 24 MW (Q=0.67). ITER is designed to produce a ten-fold return on energy (Q=10), or 500 MW of fusion power from 50 MW of input heating power. ITER will not capture the energy it produces as electricity, but—as first of all fusion experiments in history to produce net energy gain—it will prepare the way for the machine that can.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
离子体运行,将1亿摄氏度20秒的原纪录延长了5倍。科研人员称新纪录进一步证明核聚变能源的可行性,也为迈向商用奠定物理和工程基础。
更多细节:
EAST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的“九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拥有类似太阳的核聚变反应机制。核聚变能源的原材料在地球上几乎取之不竭,排放无污染,被视为“终极能源”。
实现核聚变发电的两大难点是实现上亿度点火和稳定长时间约束控制。本次实现1.2亿
摄氏度101秒等离子体运行,是中国首次在国际上采用全金属主动水冷第一壁、高性能
钨偏滤器、稳态高功率波加热等关键技术。
新世界纪录,将1亿摄氏度20秒的原纪录延长了5倍。
目前,EAST上的核心技术有200多项、专利近两千项,汇聚“超高温”“超低温”“超
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大电流”等尖端技术于一炉。总功率达34兆瓦,相当于约6.8万台家用微波炉一起加热。为了让1亿摄氏度与零下269摄氏度共存,要用地表大气压
约一千亿分之一强度的“超高真空”隔热。
为支撑这个复杂极端系统,EAST上近百万个零部件协同工作。
“实现新纪录,进一步证明核聚变能源的可行性,也为迈向商用奠定物理和工程基础。”宋云涛说。
据悉,下一代“人造太阳”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已完成工程设计。根据中国磁约束核聚变路线图,未来瞄准建设世界首个聚变示范电站。
🔥 最新回帖
说说你被野猪征服的心路历程
【 在 coho18 (coho)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说你被一棍子老剑客征服的心路历程
: 盹盹盹
: :必定是抄袭我帝的
: :☆ 发自 Android 大灌 20.11.08
以点带面
【 在 threepig () 的大作中提到: 】
: 科学岛上人都跑光了,连科大的学生都不愿意去了
:
: 【 在 emoryustc (至尊宝) 的大作中提到: 】
: : 实际干活的研究生,助研啥的基本都是裤子大去的
: : : 看了一下严格上不是裤子大的。但是裤子大在合肥独大的好处是科学院在合肥的: : 东西,
: : : 给人的印象都是裤子大的,这下裤子的确肥大了很多。当然实际上那些研究所跟: : 裤子大
: : : 也合作紧密。
: :
早着呐,这是合肥要经费。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里核聚变发电还有多长距离?搞定了后土鳖能源上绝对碾压世界
科学岛上人都跑光了,连科大的学生都不愿意去了
【 在 emoryustc (至尊宝) 的大作中提到: 】
: 实际干活的研究生,助研啥的基本都是裤子大去的
: : 看了一下严格上不是裤子大的。但是裤子大在合肥独大的好处是科学院在合肥的
: 东西,
: : 给人的印象都是裤子大的,这下裤子的确肥大了很多。当然实际上那些研究所跟
: 裤子大
: : 也合作紧密。
:
人家研究所的宣传口径就是这个
不是科班的哪搞得清
氘核氚核温度一亿k基本就能稳定聚变反应了
不过这么高温度的plasma能约束住这么长时间还是有意义的
要稳定反应电子温度起码还得x10
【 在 Inblue (随便吧) 的大作中提到: 】
: 估计是plasma电子温度 这些傻逼自媒体肯定分不清楚 说起来很吓人的
🛋️ 沙发板凳
必定是抄袭我帝的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
: 离子体运行,将1亿摄氏度20秒的原纪录延长了5倍。科研人员称新纪录进一步证明核聚
: 变能源的可行性,也为迈向商用奠定物理和工程基础。
这个里核聚变发电还有多长距离?搞定了后土鳖能源上绝对碾压世界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
: 离子体运行,将1亿摄氏度20秒的原纪录延长了5倍。科研人员称新纪录进一步证明核聚
: 变能源的可行性,也为迈向商用奠定物理和工程基础。
还有五十年吧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里核聚变发电还有多长距离?搞定了后土鳖能源上绝对碾压世界
:
: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 : 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
秒等
: : 离子体运行,将1亿摄氏度20秒的原纪录延长了5倍。科研人员称新纪录进一步证明核聚
: : 变能源的可行性,也为迈向商用奠定物理和工程基础。
这个装置是跟苏联买的吧
【 在 beattie (永恒的猪肉卷) 的大作中提到: 】
: 必定是抄袭我帝的
五十年应该不需要,科技发展速度很快的。感觉核聚变现在纯粹是工程方面的问题,土鳖搞这个就是天生的优势,可以不停砸钱砸人
【 在 bread22 (bread22)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有五十年吧
: 秒等
: 核聚
是从苏联买的,当时苏联不看好这个方向放弃了,中国搞成就是世界老大了,星际旅行带个人造太阳就行了
【 在 mydada(我爹)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装置是跟苏联买的吧
然后怎么发电?安装太阳能板?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五十年应该不需要,科技发展速度很快的。感觉核聚变现在纯粹是工程方面的问题,土
: 鳖搞这个就是天生的优势,可以不停砸钱砸人
我帝早就实现核聚变正能量输出了。LoL
【 在 beattie (永恒的猪肉卷) 的大作中提到: 】
: 必定是抄袭我帝的
100 秒挺长时间了,不过为啥还撑不住,肯定是净产出能量还是负的,路还很长
中国在干活,美国在唠叨中国偷技术,还在火星探测领先XX年,感叹。。。
101秒总共净输出多少能量?
说说你被一棍子老剑客征服的心路历程
盹盹盹
【在beattie(永恒的猪肉卷)的大作中提到:】
:必定是抄袭我帝的
:☆ 发自 Android 大灌 20.11.08
托马这种看起来希望不大,所以美帝早就不玩了。能烧一百秒的能干什么。要能连续烧一百年才有用
核聚变的热能显然可以导出发电,跟现在核电应该一个原理。现在核聚变的难度就是能不能控制核反应。当然我也不是核聚变专家
【 在 niuheliang (别问我是谁) 的大作中提到: 】
: 然后怎么发电?安装太阳能板?
人艰不拆。不报道就是没有。
【 在 SLE (嗯,就这样定了。) 的大作中提到: 】
: 101秒总共净输出多少能量?
你满足了野猪的性欲,野猪帮你报仇除掉了村支书
你这个人兽同性恋为野猪所用,野猪也为你这个人兽同性恋所用,你们互相征服
【 在 coho18 (coho)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说你被一棍子老剑客征服的心路历程
: 盹盹盹
这个都是慢慢积累的,没有一百秒,何来一百年。美帝不玩的原因很多,应该不是纯技术原因
【 在 ne5234 (Nessun Dorma) 的大作中提到: 】
: 托马这种看起来希望不大,所以美帝早就不玩了。能烧一百秒的能干什么。要能连续烧
: 一百年才有用
你这就是为扯谈而扯谈。这种聚变初始能量需要很多,但是一旦能长期稳定运行,能量就是源源不断输出
【 在 niuheliang (别问我是谁)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艰不拆。不报道就是没有。
现在显然不是只能烧一百秒,是只能在控制状态下烧一百秒
缺的不是能量,缺的是控制手段
【 在 ne5234 (Nessun Dorma) 的大作中提到: 】
: 托马这种看起来希望不大,所以美帝早就不玩了。能烧一百秒的能干什么。要能连续烧
: 一百年才有用
可控核聚变还要多久才能搞成?
估计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几个小时,然后几天。到了这个级别,核聚变发电就应该没有工程上的障碍了
【 在 skipalong (Trouble is a friend)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控核聚变还要多久才能搞成?
我觉得五十年算乐观的,当然我就是xjb扯淡而已,不过鳖肯定是第一个搞成的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五十年应该不需要,科技发展速度很快的。感觉核聚变现在纯粹是工程方面的问题,土
: 鳖搞这个就是天生的优势,可以不停砸钱砸人
以土鳖的大干快上尽头,十年都有可能。十几年前,没人能猜到土鳖的高铁发展如此迅猛。土鳖对这种核心基础技术现在投入绝对是世界第一
【 在 bread22 (bread22)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五十年算乐观的,当然我就是xjb扯淡而已,不过鳖肯定是第一个搞成的
我感觉需要有理论突破,不完全是工程问题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土鳖的大干快上尽头,十年都有可能。十几年前,没人能猜到土鳖的高铁发展如此迅
: 猛。土鳖对这种核心基础技术现在投入绝对是世界第一
现在还需要什么理论突破?
【 在 bread22 (bread22)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感觉需要有理论突破,不完全是工程问题
党委书记有的是控制手段。你老婆能在被党委书记的器官(性)控制的状态下高潮一百秒么?
盹盹盹
【在orangedot(明月照大江)的大作中提到:】
:现在显然不是只能烧一百秒,是只能在控制状态下烧一百秒
:缺的不是能量,缺的是控制手段
我预感这种能量是人类永远无法直接利用的。
我特么知道还在这里混?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还需要什么理论突破?
可控核裂变当年也是难题,也早解决了。可控核聚变就是时间问题。
今后人类星际旅行的能量多半需要核聚变能量,所以这个技术极为重要
【 在 cohcoh (cohco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预感这种能量是人类永远无法直接利用的。
懂行的说说,到底是不是到了纯工程的地步了?
怎么没法直接利用?可以烧开水啊。
【 在 cohcoh (cohco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预感这种能量是人类永远无法直接利用的。
以前说得50年是虚的,就跟自动驾驶永远差5年一样。
现在的50年是实得,有个很重要的指标叫3重积,现在跟摩尔定律一样每过多久翻一倍。
世界上托卡马克兔子独有一个,欧洲合作一个,美帝LLNL国家点火装置如果你看报道数据也是很稳步在前进。
【 在 wwwhu (fc) 的大作中提到: 】
: 懂行的说说,到底是不是到了纯工程的地步了?
核聚变,很早以前就在吹50年,但是似乎一直没有大的突破
【 在 bread22(bread22)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五十年算乐观的,当然我就是xjb扯淡而已,不过鳖肯定是第一个搞成的
从秒级到了分钟级了
下一步是到小时级,天级,月,年
然后商用
【 在 goFan(够范) 的大作中提到: 】
: 100 秒挺长时间了,不过为啥还撑不住,肯定是净产出能量还是负的,路还很长
成都不是新造了一个中国环流器2号吗
那个也是托卡马克?
【 在 sighfromsoul (是反手)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说得50年是虚的,就跟自动驾驶永远差5年一样。
: 现在的50年是实得,有个很重要的指标叫3重积,现在跟摩尔定律一样每过多久翻一
倍。
:
: 世界上托卡马克兔子独有一个,欧洲合作一个,美帝LLNL国家点火装置如果你看报道数
: 据也是很稳步在前进。
:
:
: 【 在 wwwhu (fc) 的大作中提到: 】
: : 懂行的说说,到底是不是到了纯工程的地步了?
这是好几年前的报道了吧
国家点火早就放弃聚变研究了,现在主要做光源用
【 在 sighfromsoul(是反手)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说得50年是虚的,就跟自动驾驶永远差5年一样。
: 现在的50年是实得,有个很重要的指标叫3重积,现在跟摩尔定律一样每过多久
翻一倍。
: 世界上托卡马克兔子独有一个,欧洲合作一个,美帝LLNL国家点火装置如果你看报道数
: 据也是很稳步在前进。
我念博士班的时后有个室友是俄罗斯人, 他在普林斯顿的电浆物理实验室做核融合的研究,
我曾经问他,核融合什么时候可以实现商业运转发电, 他回答了一个字: NEVER
尼玛裤子大又出正面新闻!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
: 离子体运行,将1亿摄氏度20秒的原纪录延长了5倍。科研人员称新纪录进一步证明核聚
: 变能源的可行性,也为迈向商用奠定物理和工程基础。
★ 发自iPhone App: ChinaWeb 1.1.5
要是都在稳步前进,又没有重大理论突破输入,那就真的进入工程的工艺、材料阶段了。点火现在不便宜不安全吗?如果能做到内燃机那么频繁点火,百秒就不是问题了。
【 在 sighfromsoul (是反手)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说得50年是虚的,就跟自动驾驶永远差5年一样。
: 现在的50年是实得,有个很重要的指标叫3重积,现在跟摩尔定律一样每过多久翻一
倍。
: 世界上托卡马克兔子独有一个,欧洲合作一个,美帝LLNL国家点火装置如果你看报道数
: 据也是很稳步在前进。
不属实。最新的点火新闻在2020年11月。其中一种方式好像实现了五倍能量输出。
现在等房顶中。国会谁不批谁就是中国代理人。
【 在 pinfish (小刺鱼)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家点火早就放弃聚变研究了,现在主要做光源用
:
: 以前说得50年是虚的,就跟自动驾驶永远差5年一样。
:
: 现在的50年是实得,有个很重要的指标叫3重积,现在跟摩尔定律一样每过多久
: 翻一倍。
:
: 世界上托卡马克兔子独有一个,欧洲合作一个,美帝LLNL国家点火装置如果你看
: 报道数
:
: 据也是很稳步在前进。
:
你先把加减乘除学会了在来扯蛋吧
【 在 niuheliang (别问我是谁)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属实。最新的点火新闻在2020年11月。其中一种方式好像实现了五倍能量输出。
: 现在等房顶中。国会谁不批谁就是中国代理人。
苏联送的,
苏联觉得希望不大,不玩了,送给了土鳖
【 在 emoryustc (至尊宝)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从苏联买的,当时苏联不看好这个方向放弃了,中国搞成就是世界老大了,星际旅行
: 带个人造太阳就行了
:
: 这个装置是跟苏联买的吧
:
谁说在菌斑谈论牛和羊数学的不是行为艺术
【 在 lix0519 (tgh1122334)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先把加减乘除学会了在来扯蛋吧
苏联送的,
苏联觉得希望不大,不玩了,送给了土鳖
【 在 emoryustc (至尊宝)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从苏联买的,当时苏联不看好这个方向放弃了,中国搞成就是世界老大了,星际旅行
: 带个人造太阳就行了
:
: 这个装置是跟苏联买的吧
:
搞核物理的都知道这个是因为物理原理限制工程提高 现在还在用这个苏联上个世纪的
装置“挖潜”(骗房顶) 行业内的都知道这是在打死马,抽的力气够大确实能把死马
位移了 可惜死马还是死马
【 在 chjy002 (zxcvbnm)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念博士班的时后有个室友是俄罗斯人, 他在普林斯顿的电浆物理实验室做核融合的研
: 究,
: 我曾经问他,核融合什么时候可以实现商业运转发电, 他回答了一个字: NEVER
牛 X !!
就你? 数学?
【 在 niuheliang (别问我是谁) 的大作中提到: 】
: 谁说在菌斑谈论牛和羊数学的不是行为艺术
你也来行为艺术?
【 在 taiqiangle (zhangwuji)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你? 数学?
改成全超导的了,央视上面说了,目前目标是1亿度1000秒。
【 在 furoci (伊千枝) 的大作中提到: 】
: 苏联送的,
: 苏联觉得希望不大,不玩了,送给了土鳖
【 在 bobolan88 (波波熊) 的大作中提到: 】
: 尼玛裤子大又出正面新闻!
: ★ 发自iPhone App: ChinaWeb 1.1.5
尼玛裤子大是国家钦点的几个未来技术学院之一,牛逼哄哄的
是工程问题 主要是材料的抗辐射能力 耐热能力 如果有超级材料 早就实现了
【 在 bread22 (bread22)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感觉需要有理论突破,不完全是工程问题
你鳖有稀土,有超导,的确有改进余地。
不过美帝苏修也没错,这玩意没什么用。
也许在木星土星轨道可以聚变反应发电。
在地球上怎么也不会比太阳能发电便宜。
推进宇宙飞船不如激光点燃氘氚燃料球。
【 在 Caravel (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 改成全超导的了,央视上面说了,目前目标是1亿度1000秒。
苏联解体的时候花钱买的,苏联没经费搞不下去了,就几百万人民币卖给鳖
结果鳖那时候连几百万人民币都掏不出来,用几火车皮皮大衣换的
【 在 furoci (伊千枝) 的大作中提到: 】
: 苏联送的,
: 苏联觉得希望不大,不玩了,送给了土鳖
另外,这种核聚变方式中子问题无解,也产生以万吨计算放射性核废料。
经济上每隔多久要把反应炉拆了重建就不说了。
【 在 tinyrice (哲欣)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工程问题 主要是材料的抗辐射能力 耐热能力 如果有超级材料 早就实现了
这个一亿度是怎么测量出来的?太阳温度又是怎么测量出来的呢?
物理的标尺肯定是不行了
【 在 realoption (Option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一亿度是怎么测量出来的?太阳温度又是怎么测量出来的呢?
: 物理的标尺肯定是不行了
肯定不是用温度计了,都是用光谱测定的
还是不理解,光谱只能测量电子跃迁时产生的频率,这个和温度没有直接关系,一直好奇这个吗,回头自己网上查一下
【 在 emoryustc (至尊宝) 的大作中提到: 】
: 肯定不是用温度计了,都是用光谱测定的
天文观测那么弄的温度
搜到这篇文章,貌似是根据红外频谱来测量
Diagnostic of 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okamak
估计是plasma电子温度 这些傻逼自媒体肯定分不清楚 说起来很吓人的
【 在 realoption (Option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一亿度是怎么测量出来的?太阳温度又是怎么测量出来的呢?
: 物理的标尺肯定是不行了
是不是派遣访学从美国偷回去的
还是丘香果偷了邮寄回去的
必须派遣蓬配奥和CIA去调查清楚
以我小学物理文化,上亿度不是红外线了。超过蓝巨星的温度。
【 在 realoption (Options) 的大作中提到: 】
: 搜到这篇文章,貌似是根据红外频谱来测量
: Diagnostic of 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 Tokamak
你是怎么把这三个词创造性的组合在一起的
【 在 niuheliang (别问我是谁)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我小学物理文化,上亿度不是红外线了。超过蓝巨星的温度。
美帝国会忙着批对土鳖造谣经费,和调查武汉病毒所经费
【 在 niuheliang (别问我是谁)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属实。最新的点火新闻在2020年11月。其中一种方式好像实现了五倍能量输出。
: 现在等房顶中。国会谁不批谁就是中国代理人。
美帝这里又怒抓几个老中钱老以做反制
【 在 molen (mol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不是派遣访学从美国偷回去的
: 还是丘香果偷了邮寄回去的
: 必须派遣蓬配奥和CIA去调查清楚
这智商,
根据黑体辐射,1亿度的发热体虽然peak不在红外波段,但是总会发射红外线,根据红
外光谱总可以推算出黑体温度。虽然精度不怎么高
当然现在的托克马克都是用电子散射角来测量hot plasma温度的,
不但托卡马克这样测,连纽约TD Lee的那个加速器也是用电子散射角来测量hadron温度的
【 在 niuheliang (别问我是谁)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我小学物理文化,上亿度不是红外线了。超过蓝巨星的温度。
和贺兰雅利安相比哪个更有创造性?
【 在 magicknight (I am always love you baby.)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怎么把这三个词创造性的组合在一起的
各国思路不一样
中国同时也做惯性约束核聚变
【 在 ne5234 (Nessun Dorma) 的大作中提到: 】
: 托马这种看起来希望不大,所以美帝早就不玩了。能烧一百秒的能干什么。要能连续烧
: 一百年才有用
送的,鹅毛要党妈出拆卸运费,结果党妈连根鸡巴毛都不愿意拔,
【 在 mydada (我爹) 的大作中提到: 】
: 苏联解体的时候花钱买的,苏联没经费搞不下去了,就几百万人民币卖给鳖
: 结果鳖那时候连几百万人民币都掏不出来,用几火车皮皮大衣换的
红外线?
【 在 furoci (伊千枝)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智商,
: 根据黑体辐射,1亿度的发热体虽然peak不在红外波段,但是总会发射红外线,根据红
: 外光谱总可以推算出黑体温度。虽然精度不怎么高
: 当然现在的托克马克都是用电子散射角来测量hot plasma温度的,
: 不但托卡马克这样测,连纽约TD Lee的那个加速器也是用电子散射角来测量hadron温度的
不是送的,大概200-500万美元买来的
【 在 furoci (伊千枝) 的大作中提到: 】
: 苏联送的,
: 苏联觉得希望不大,不玩了,送给了土鳖
更多细节:
EAST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的“九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拥有类似太阳的核聚变反应机制。核聚变能源的原材料在地球上几乎取之不竭,排放无污染,被视为“终极能源”。
实现核聚变发电的两大难点是实现上亿度点火和稳定长时间约束控制。本次实现1.2亿
摄氏度101秒等离子体运行,是中国首次在国际上采用全金属主动水冷第一壁、高性能
钨偏滤器、稳态高功率波加热等关键技术。
新世界纪录,将1亿摄氏度20秒的原纪录延长了5倍。
目前,EAST上的核心技术有200多项、专利近两千项,汇聚“超高温”“超低温”“超
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大电流”等尖端技术于一炉。总功率达34兆瓦,相当于约6.8万台家用微波炉一起加热。为了让1亿摄氏度与零下269摄氏度共存,要用地表大气压
约一千亿分之一强度的“超高真空”隔热。
为支撑这个复杂极端系统,EAST上近百万个零部件协同工作。
“实现新纪录,进一步证明核聚变能源的可行性,也为迈向商用奠定物理和工程基础。”宋云涛说。
据悉,下一代“人造太阳”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已完成工程设计。根据中国磁约束核聚变路线图,未来瞄准建设世界首个聚变示范电站。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
: 离子体运行,将1亿摄氏度20秒的原纪录延长了5倍。科研人员称新纪录进一步证明核聚
: 变能源的可行性,也为迈向商用奠定物理和工程基础。
人造太阳内部红外照片和土鳖科技人员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
: 离子体运行,将1亿摄氏度20秒的原纪录延长了5倍。科研人员称新纪录进一步证明核聚
: 变能源的可行性,也为迈向商用奠定物理和工程基础。
新造的。详情请看第一集
https://www.mitbbs.com/article_t/Military/60538243.html
【 在 mydada (我爹)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装置是跟苏联买的吧
这段是哪个文科僧写的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拥有类似太阳的核聚变
: 反应机制。核聚变能源的原材料在地球上几乎取之不竭,排放无污染
精度不高如果实际是9999万度咋办?
【 在 furoci (伊千枝)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智商,
: 根据黑体辐射,1亿度的发热体虽然peak不在红外波段,但是总会发射红外线,根据红
: 外光谱总可以推算出黑体温度。虽然精度不怎么高
: 当然现在的托克马克都是用电子散射角来测量hot plasma温度的,
: 不但托卡马克这样测,连纽约TD Lee的那个加速器也是用电子散射角来测量hadron温度的
你妈苏联送的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等离子体所利用前苏联赠送的原价值约1500万美元的T-7装
置进行大幅度改造,使其成为研究性能更加先进、完善的中国第一个超导托卡马克——HT-7。”
【 在 GouSheng (水果王)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送的,大概200-500万美元买来的
错了。是第二集
【 在 foofy (不才) 的大作中提到: 】
: 新造的。详情请看第一集
: https://www.mitbbs.com/article_t/Military/60538243.html
新造的
苏联不玩了,送给合肥自己玩了很久的常温托卡马克T7
合肥改成超导,改名HT7(合肥T7)
合肥按照苏联设计图纸,重新造了个全新的,叫做HT-7U(合肥T7upgraded)
HT-7U名字太晦气,于是改成EAST
所以全世界能设计托卡马克的就几个发达国家,
中国才开始涉及这种高中能物理
几乎没有独立设计,全是follow洋大爷的
【 在 foofy (不才) 的大作中提到: 】
: 新造的。详情请看第一集
: https://www.mitbbs.com/article_t/Military/60538243.html
苏联崩了,土鳖捞了不少好东西。下次看美帝会不会崩了,土鳖又是一个大跃进
【 在 furoci (伊千枝)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妈苏联送的
: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等离子体所利用前苏联赠送的原价值约1500万美元的T-7装
: 置进行大幅度改造,使其成为研究性能更加先进、完善的中国第一个超导托卡马克——
: HT-7。”
戏帝还是有眼光,一看苏联崩了,立马派人手持美钞去苏联捞玩意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苏联崩了,土鳖捞了不少好东西。下次看美帝会不会崩了,土鳖又是一个大跃进
Biden重启了,而且以前停也是要求少烧钱,真得实验还是在不断的做。
当然米帝意识总是很骚,激光约束核聚变理论跟现实的差距么...
【 在 pinfish (小刺鱼)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家点火早就放弃聚变研究了,现在主要做光源用
:
: 以前说得50年是虚的,就跟自动驾驶永远差5年一样。
:
: 现在的50年是实得,有个很重要的指标叫3重积,现在跟摩尔定律一样每过多久
: 翻一倍。
:
: 世界上托卡马克兔子独有一个,欧洲合作一个,美帝LLNL国家点火装置如果你看
: 报道数
:
: 据也是很稳步在前进。
:
20年前读phd的时候,申请欧洲的大学等离子体系,就说你们赶上好时候了,欧洲的
iter托克马克就要建好了,到时候论文大把的。20年过去了毛都没有。托克马克就是永远差50年。
ITER’s plan
1) Produce 500 MW of fusion power
The world record for fusion power is held by the European tokamak JET. In
1997, JET produced 16 MW of fusion power from a total input heating power of 24 MW (Q=0.67). ITER is designed to produce a ten-fold return on energy (Q=10), or 500 MW of fusion power from 50 MW of input heating power. ITER will not capture the energy it produces as electricity, but—as first of all
fusion experiments in history to produce net energy gain—it will prepare
the way for the machine that can.
【 在 sighfromsoul (是反手)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说得50年是虚的,就跟自动驾驶永远差5年一样。
: 现在的50年是实得,有个很重要的指标叫3重积,现在跟摩尔定律一样每过多久翻一
倍。
: 世界上托卡马克兔子独有一个,欧洲合作一个,美帝LLNL国家点火装置如果你看报道数
: 据也是很稳步在前进。
属实。美帝没有的,土鳖都能抄袭,太牛逼了。
【 在 beattie (永恒的猪肉卷) 的大作中提到: 】
: 必定是抄袭我帝的
:
: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 : 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
秒等
: : 离子体运行,将1亿摄氏度20秒的原纪录延长了5倍。科研人员称新纪录进一步证明核聚
: : 变能源的可行性,也为迈向商用奠定物理和工程基础。
HL2A不是独立设计?
【 在 furoci (伊千枝) 的大作中提到: 】
: 新造的
:
: 苏联不玩了,送给合肥自己玩了很久的常温托卡马克T7
: 合肥改成超导,改名HT7(合肥T7)
: 合肥按照苏联设计图纸,重新造了个全新的,叫做HT-7U(合肥T7upgraded)
: HT-7U名字太晦气,于是改成EAST
:
: 所以全世界能设计托卡马克的就几个发达国家,
: 中国才开始涉及这种高中能物理
: 几乎没有独立设计,全是follow洋大爷的
:
:
:
:
:
:
: 【 在 foofy (不才) 的大作中提到: 】
: : 新造的。详情请看第一集
: : https://www.mitbbs.com/article_t/Military/60538243.html
去年HL2A放电10秒
棒子放卫星1亿度搞了20秒
今年靠老机器超过棒子了
新机器还不行
【 在 tianxiaxixi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的大作中提到: 】
: 属实。美帝没有的,土鳖都能抄袭,太牛逼了。
:
:
:
: 【 在 beattie (永恒的猪肉卷) 的大作中提到: 】
: : 必定是抄袭我帝的
: :
: :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 :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 : : 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
20
: 秒等
: : : 离子体运行,将1亿摄氏度20秒的原纪录延长了5倍。科研人员称新纪录进一步证明
: 核聚
: : : 变能源的可行性,也为迈向商用奠定物理和工程基础。
鳖只是喝了点汤,帝才是在毛子的尸体上吃了个沟满壕平。鳖只能期待等着饱餐帝的尸体
【 在 furoci (伊千枝) 的大作中提到: 】
: 戏帝还是有眼光,一看苏联崩了,立马派人手持美钞去苏联捞玩意
托克马克最大的问题以前是如何在极端温度下稳定地实现等离子体的磁约束,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还是这个瓶颈。
这玩意我去参观过,之前还叫中科院 等离子体研究院。
理论不是瓶颈,真正的瓶颈在产生磁线圈的超导材料,虽然号称“高温超导”材料不少,但是适合这种场景的材料特性很难突破,说白了,还是材料科学差了点意思,不过全世界也找不到满足工业场景的材料,等等吧。。。。
看了一下严格上不是裤子大的。但是裤子大在合肥独大的好处是科学院在合肥的东西,给人的印象都是裤子大的,这下裤子的确肥大了很多。当然实际上那些研究所跟裤子大也合作紧密。
【 在 emoryustc (至尊宝) 的大作中提到: 】
: 尼玛裤子大是国家钦点的几个未来技术学院之一,牛逼哄哄的
实际干活的研究生,助研啥的基本都是裤子大去的
【 在 bobolan88(波波熊)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了一下严格上不是裤子大的。但是裤子大在合肥独大的好处是科学院在合肥的东西,
: 给人的印象都是裤子大的,这下裤子的确肥大了很多。当然实际上那些研究所跟裤子大
: 也合作紧密。
好像说还有杂质问题。导致等离子体不稳定。至于这杂质怎么来的没说。也许是反应物不够纯净,也许是反应过程生成的,也许是外部如宇宙射线次生粒子。
【 在 bsmile (不得不说的话) 的大作中提到: 】
: 托克马克最大的问题以前是如何在极端温度下稳定地实现等离子体的磁约束,不知道现
: 在是不是还是这个瓶颈。
光有电无法产生推力
【 在 emoryustc (至尊宝)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从苏联买的,当时苏联不看好这个方向放弃了,中国搞成就是世界老大了,星际旅行
: 带个人造太阳就行了
:
:
: 【 在 mydada(我爹)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个装置是跟苏联买的吧
所以我说还是激光点火实在
聚变也不直接产生电力
要转换两次
【 在 nfnmd (我爱总复习) 的大作中提到: 】
: 光有电无法产生推力
看过米帝的纪录片,还是有nerd在搞,不过搞得人说自己有生之年是看不到实用得(他估计40,50来岁)
那玩意真心还不如托克马克有前途
不过两拨人其实都差不多
各种hash算法吹水
托克马克拿电子温度吹逼,实际质子温度至少低1-2个数量级,能有一千万度就不错了
国家点火吹水的姿势就更骚逼了
【 在 sighfromsoul (是反手) 的大作中提到: 】
: Biden重启了,而且以前停也是要求少烧钱,真得实验还是在不断的做。
: 当然米帝意识总是很骚,激光约束核聚变理论跟现实的差距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