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经济学思考:弗莱堡学派,主流经济学之外难得的亮色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1年5月21日 4点35分 PT
共 (2)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c
cxjcxj256
大约 4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经济学思考:弗莱堡学派,主流经济学之外难得的亮色
第二次世界大战,让德国社会经济遭受重创,很多城市甚至成为了一片废墟。根据当时一些英国人的估计,仅清除西柏林的工作就需要30年,另外还有数百万无家可归的难民需要安置,食品供应匮乏。
严重的通货膨胀,混乱的社会经济,遍地瓦砾废墟,不仅是德国当局,就是美英法等国也对德国经济的未来前景一片悲观。
但就是在这样混乱惨淡的基础上起步,战后的联邦德国奉行弗莱堡学派的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制定实施相应的经济政策,结果使得德国经济获得了持续的高速增长,取得令人震惊的辉煌成就。
在短短四十余年时间里,联邦德国就能迅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西方第二经济强国,这固然与其国内外的环境有关,也离不开德国原先良好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实力。
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弗莱堡学派对联邦德国经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弗莱堡学派是二战以后联邦德国的国家经济学,该学派的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也成为了联邦德国指导制定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准则。
因此,联邦德国对经济的干预不同于一般采用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解决市场经济下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而是主张对市场运行本身的环节、制度加以有限的调节性干预,以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和经济秩序的良好运转,充分发挥人们的智慧、才能和积极性。
正是这样一种介于自由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中间的第三条道路,极为有效的促进战后联邦德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崛起。
广场协议:日本与德国的命运殊途
弗莱堡学派不仅为德国经济的崛起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而且更为可贵的是为应对广场协议后的巨大压力提供了务实有效的应对措施。
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德国和日本同样都受到来自美国强大的经济压力,要求解决与美国之间严重的贸易不平衡问题。为了缓和对美贸易逆差,在广场协议之后,马克和日元对美元均升值100%左右。
但是日本在经济的迅速崛起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发展出自己的经济学理论,这一点与现在中国的情况有点类似。
可是现代经济的发展必然需要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于是日本只能选择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教科书的本本来施政。
在新自由主义主流经济学的指导下,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日本实行经济和金融自由化政策,导致股市楼市暴涨暴跌,结果是泡沫经济的兴起和破灭,随之而来的是“失去的十年”,日本经济也因此长期停滞、一蹶不振。
面对泡沫破灭之后的经济长期停滞困境,以至于曾经大力推动所谓结构改革的日本经济学家,中谷岩沉痛反思道:“日本套用基于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形成的新自由思想推进改革,结果导致日本丧失优良传统和产业竞争力。”
而德国则在弗莱堡学派的指导下,始终奉行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以及经济发展战略,积极稳妥发挥国家的调节作用,重视金融稳定、技术进步和提高产业竞争力。
结果不但德国的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表现平稳,而且制造业和出口贸易的竞争力也没有受到大的损害,整个国家的经济依然保持了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
这个历史事例,从另一方面,也恰恰体现了正确的经济理论,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可以说,在政府干预的发展经济学和自由市场经济纷纷遭遇困境的时候,弗莱堡学派反而成为了主流经济学之外难得的亮色,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正如弗莱堡学派的艾哈德所说的那样:“联邦德国并没有采用过什么秘密科学,事实上不过是实践了现代发展经济学原理,把漫无节制的自由与残酷无情的政府管制两者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予以解决,从而在绝对自由和极权之间寻找一条健全的中间道路。”
z
zlltt
大约 4 年
2 楼
这是你原创的文章吗? 写得挺好的
“
而德国则在弗莱堡学派的指导下,始终奉行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以及经济发展战略,积极稳妥发挥国家的调节作用,重视金融稳定、技术进步和提高产业竞争力。 ”
这段能详细展开讲讲吗?
【 在 cxjcxj256 (天汉星星) 的大作中提到: 】
: 经济学思考:弗莱堡学派,主流经济学之外难得的亮色
: 第二次世界大战,让德国社会经济遭受重创,很多城市甚至成为了一片废墟。根据当时
: 一些英国人的估计,仅清除西柏林的工作就需要30年,另外还有数百万无家可归的难民
: 需要安置,食品供应匮乏。
: 严重的通货膨胀,混乱的社会经济,遍地瓦砾废墟,不仅是德国当局,就是美英法等国
: 也对德国经济的未来前景一片悲观。
: 但就是在这样混乱惨淡的基础上起步,战后的联邦德国奉行弗莱堡学派的社会市场经济
: 理论,制定实施相应的经济政策,结果使得德国经济获得了持续的高速增长,取得令人
: 震惊的辉煌成就。
: 在短短四十余年时间里,联邦德国就能迅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西方第二经济强国,
: ...................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经济学思考:弗莱堡学派,主流经济学之外难得的亮色
第二次世界大战,让德国社会经济遭受重创,很多城市甚至成为了一片废墟。根据当时一些英国人的估计,仅清除西柏林的工作就需要30年,另外还有数百万无家可归的难民需要安置,食品供应匮乏。
严重的通货膨胀,混乱的社会经济,遍地瓦砾废墟,不仅是德国当局,就是美英法等国也对德国经济的未来前景一片悲观。
但就是在这样混乱惨淡的基础上起步,战后的联邦德国奉行弗莱堡学派的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制定实施相应的经济政策,结果使得德国经济获得了持续的高速增长,取得令人震惊的辉煌成就。
在短短四十余年时间里,联邦德国就能迅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西方第二经济强国,这固然与其国内外的环境有关,也离不开德国原先良好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实力。
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弗莱堡学派对联邦德国经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弗莱堡学派是二战以后联邦德国的国家经济学,该学派的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也成为了联邦德国指导制定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准则。
因此,联邦德国对经济的干预不同于一般采用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解决市场经济下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而是主张对市场运行本身的环节、制度加以有限的调节性干预,以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和经济秩序的良好运转,充分发挥人们的智慧、才能和积极性。
正是这样一种介于自由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中间的第三条道路,极为有效的促进战后联邦德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崛起。
广场协议:日本与德国的命运殊途
弗莱堡学派不仅为德国经济的崛起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而且更为可贵的是为应对广场协议后的巨大压力提供了务实有效的应对措施。
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德国和日本同样都受到来自美国强大的经济压力,要求解决与美国之间严重的贸易不平衡问题。为了缓和对美贸易逆差,在广场协议之后,马克和日元对美元均升值100%左右。
但是日本在经济的迅速崛起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发展出自己的经济学理论,这一点与现在中国的情况有点类似。
可是现代经济的发展必然需要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于是日本只能选择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教科书的本本来施政。
在新自由主义主流经济学的指导下,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日本实行经济和金融自由化政策,导致股市楼市暴涨暴跌,结果是泡沫经济的兴起和破灭,随之而来的是“失去的十年”,日本经济也因此长期停滞、一蹶不振。
面对泡沫破灭之后的经济长期停滞困境,以至于曾经大力推动所谓结构改革的日本经济学家,中谷岩沉痛反思道:“日本套用基于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形成的新自由思想推进改革,结果导致日本丧失优良传统和产业竞争力。”
而德国则在弗莱堡学派的指导下,始终奉行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以及经济发展战略,积极稳妥发挥国家的调节作用,重视金融稳定、技术进步和提高产业竞争力。
结果不但德国的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表现平稳,而且制造业和出口贸易的竞争力也没有受到大的损害,整个国家的经济依然保持了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
这个历史事例,从另一方面,也恰恰体现了正确的经济理论,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可以说,在政府干预的发展经济学和自由市场经济纷纷遭遇困境的时候,弗莱堡学派反而成为了主流经济学之外难得的亮色,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正如弗莱堡学派的艾哈德所说的那样:“联邦德国并没有采用过什么秘密科学,事实上不过是实践了现代发展经济学原理,把漫无节制的自由与残酷无情的政府管制两者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予以解决,从而在绝对自由和极权之间寻找一条健全的中间道路。”
这是你原创的文章吗? 写得挺好的
“
而德国则在弗莱堡学派的指导下,始终奉行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以及经济发展战略,积极稳妥发挥国家的调节作用,重视金融稳定、技术进步和提高产业竞争力。 ”
这段能详细展开讲讲吗?
【 在 cxjcxj256 (天汉星星) 的大作中提到: 】
: 经济学思考:弗莱堡学派,主流经济学之外难得的亮色
: 第二次世界大战,让德国社会经济遭受重创,很多城市甚至成为了一片废墟。根据当时
: 一些英国人的估计,仅清除西柏林的工作就需要30年,另外还有数百万无家可归的难民
: 需要安置,食品供应匮乏。
: 严重的通货膨胀,混乱的社会经济,遍地瓦砾废墟,不仅是德国当局,就是美英法等国
: 也对德国经济的未来前景一片悲观。
: 但就是在这样混乱惨淡的基础上起步,战后的联邦德国奉行弗莱堡学派的社会市场经济
: 理论,制定实施相应的经济政策,结果使得德国经济获得了持续的高速增长,取得令人
: 震惊的辉煌成就。
: 在短短四十余年时间里,联邦德国就能迅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西方第二经济强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