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长征5是瞄准上一代火箭赶超的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1年5月9日 13点3分 PT
共 (20)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C
Caravel
大约 4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当时制定长征5的是目标是欧洲的阿里安5,太君的H2/H3, 以高比冲的HO发动机为代表。
平心而论,90年代中国火箭还是毒发,能下定决心同时研究先进H0发动机,也是展现了一点雄心壮志。但是时过境迁,斗转星移,这20年里,南非人一龙马斯克,却凭借一己之力彻底改变了世界火箭的发展方向。
片面高比冲不再是追求的目标,可复用才是问题的关键。 spacex的merlin煤油发动机
比冲不行,但是燃料不值钱,只占火箭发射成本的1%,大不了我多装点,火箭发动机下次可以再用,就节省了大头。最后成本还是你的几分之一。 看清了这个问题之后,HO
发动机的优势就没有了,相反由于H燃料价格高,还需要低温存储,所以反而成了极大
的劣势。 所以你看现在社会再也没有人发展先进HO发动机了。
所以土鳖最尴尬的地方是,土鳖的煤油发动机其实还是不错的,但是HO发动机一直不行,拖了长征5的研发起码5-10年。如果当年就改变思路,按照spacex的方法用煤油发动
机组装一个cz5,那所有项目提前5-10年不说,煤油机相对来说安全可靠,搞载人航天
更让人放心。
f
furoci
大约 4 年
2 楼
煤油机比冲不行,理论上不能一级半发射
目前一级半发射的都是氢氧机,
【 在 Caravel (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制定长征5的是目标是欧洲的阿里安5,太君的H2/H3, 以高比冲的HO发动机为代
表。
: 平心而论,90年代中国火箭还是毒发,能下定决心同时研究先进H0发动机,也是展现了
: 一点雄心壮志。但是时过境迁,斗转星移,这20年里,南非人一龙马斯克,却凭借一己
: 之力彻底改变了世界火箭的发展方向。
: 片面高比冲不再是追求的目标,可复用才是问题的关键。 spacex的merlin煤油发动机
: 比冲不行,但是燃料不值钱,只占火箭发射成本的1%,大不了我多装点,火箭发动机下
: 次可以再用,就节省了大头。最后成本还是你的几分之一。 看清了这个问题之后,
HO
: 发动机的优势就没有了,相反由于H燃料价格高,还需要低温存储,所以反而成了极大
: 的劣势。 所以你看现在社会再也没有人发展先进HO发动机了。
: 所以土鳖最尴尬的地方是,土鳖的煤油发动机其实还是不错的,但是HO发动机一直不行
: ...................
C
Caravel
大约 4 年
3 楼
两级就两级,第一级可以回来。
不带payload,starship可以一级入轨
【 在 furoci (伊千枝) 的大作中提到: 】
: 煤油机比冲不行,理论上不能一级半发射
: 目前一级半发射的都是氢氧机,
: 表。
: HO
A
ABCNBC
大约 4 年
4 楼
靠增加比冲是落伍的思想。
马一龙靠提高干质比,煤油机照样吊打氢氧机
【 在 Caravel (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 两级就两级,第一级可以回来。
: 不带payload,starship可以一级入轨
h
hatwin
大约 4 年
5 楼
中国东西便宜,不用重复使用。美国不一样,同样的东西都贵很多倍。SpaceX需要降低成本,中国不需要。
【 在 Caravel (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制定长征5的是目标是欧洲的阿里安5,太君的H2/H3, 以高比冲的HO发动机为代
表。
: 平心而论,90年代中国火箭还是毒发,能下定决心同时研究先进H0发动机,也是展现了
: 一点雄心壮志。但是时过境迁,斗转星移,这20年里,南非人一龙马斯克,却凭借一己
: 之力彻底改变了世界火箭的发展方向。
: 片面高比冲不再是追求的目标,可复用才是问题的关键。 spacex的merlin煤油发动机
: 比冲不行,但是燃料不值钱,只占火箭发射成本的1%,大不了我多装点,火箭发动机下
: 次可以再用,就节省了大头。最后成本还是你的几分之一。 看清了这个问题之后,
HO
: 发动机的优势就没有了,相反由于H燃料价格高,还需要低温存储,所以反而成了极大
: 的劣势。 所以你看现在社会再也没有人发展先进HO发动机了。
: 所以土鳖最尴尬的地方是,土鳖的煤油发动机其实还是不错的,但是HO发动机一直不行
: ...................
s
snowalker
大约 4 年
6 楼
主要是跟着别人抄习惯了,改变不了的习惯,没想到人家转弯了
【 在 Caravel (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制定长征5的是目标是欧洲的阿里安5,太君的H2/H3, 以高比冲的HO发动机为代
表。
: 平心而论,90年代中国火箭还是毒发,能下定决心同时研究先进H0发动机,也是展现了
: 一点雄心壮志。但是时过境迁,斗转星移,这20年里,南非人一龙马斯克,却凭借一己
: 之力彻底改变了世界火箭的发展方向。
: 片面高比冲不再是追求的目标,可复用才是问题的关键。 spacex的merlin煤油发动机
: 比冲不行,但是燃料不值钱,只占火箭发射成本的1%,大不了我多装点,火箭发动机下
: 次可以再用,就节省了大头。最后成本还是你的几分之一。 看清了这个问题之后,
HO
: 发动机的优势就没有了,相反由于H燃料价格高,还需要低温存储,所以反而成了极大
: 的劣势。 所以你看现在社会再也没有人发展先进HO发动机了。
: 所以土鳖最尴尬的地方是,土鳖的煤油发动机其实还是不错的,但是HO发动机一直不行
: ...................
T
Tianzi
大约 4 年
7 楼
呵呵,中国的高端的东西都不便宜。
【 在 hatwin (傻就一个字)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东西便宜,不用重复使用。美国不一样,同样的东西都贵很多倍。SpaceX需要降低
: 成本,中国不需要。
: 表。
: HO
c
ccsdccsd
大约 4 年
8 楼
无所谓,先解决有无问题
当年穷的一匹,前面又是nasa又是鬼子又是欧洲的,现在就剩个马克龙??
这都能挑错,台巴子也是真能舔白人
w
whyisthis
大约 4 年
9 楼
深空探测靠煤油机问题很多,比如积碳。比冲不够大也飞不了很远。
d
dIdT
大约 4 年
10 楼
中国的特点是把先进的东西迅速拿来、吃透、降低成本上产能。这个和40年前的日本很相像。
中国目前很难自己产生先进东西,主要是在基础科学方面投入和积累还有明显差距,因为这些投入的短期收益太低。
而在应用技术方面,中国和49年前日本一样,会渐渐超过美国。
中国面临的问题是政治上的不断左化,使企业和经济渐渐失去效率优势;同时西方世界逐渐开始技术封锁,让拿来主义变得更加困难。
【 在 snowalker (陈头答)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要是跟着别人抄习惯了,改变不了的习惯,没想到人家转弯了
: 表。
: HO
l
lsunspot1
大约 4 年
11 楼
为毛是马克龙?他去了月球还是火星?
【 在 ccsdccsd (Cz) 的大作中提到: 】
: 无所谓,先解决有无问题
:
: 当年穷的一匹,前面又是nasa又是鬼子又是欧洲的,现在就剩个马克龙??
:
: 这都能挑错,台巴子也是真能舔白人
e
entropy123
大约 4 年
12 楼
HO相当于science,煤油相当于engineering
【 在 Caravel (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制定长征5的是目标是欧洲的阿里安5,太君的H2/H3, 以高比冲的HO发动机为代
表。
: 平心而论,90年代中国火箭还是毒发,能下定决心同时研究先进H0发动机,也是展现了
: 一点雄心壮志。但是时过境迁,斗转星移,这20年里,南非人一龙马斯克,却凭借一己
: 之力彻底改变了世界火箭的发展方向。
: 片面高比冲不再是追求的目标,可复用才是问题的关键。 spacex的merlin煤油发动机
: 比冲不行,但是燃料不值钱,只占火箭发射成本的1%,大不了我多装点,火箭发动机下
: 次可以再用,就节省了大头。最后成本还是你的几分之一。 看清了这个问题之后,
HO
: 发动机的优势就没有了,相反由于H燃料价格高,还需要低温存储,所以反而成了极大
: 的劣势。 所以你看现在社会再也没有人发展先进HO发动机了。
: 所以土鳖最尴尬的地方是,土鳖的煤油发动机其实还是不错的,但是HO发动机一直不行
: ...................
T
TheThe
大约 4 年
13 楼
我还是不太相信美国人能做出真正便宜的东西。他们的金融结构太复杂了,一层套一层,不到彻底清算的时候谁也搞不清怎么回事
T
TheMatrix
大约 4 年
14 楼
老将还是有说实话的。但是还是受限于视野。视野也没办法,因为是受屁股坐在哪影响。
【 在 dIdT (星垂平野阔)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的特点是把先进的东西迅速拿来、吃透、降低成本上产能。这个和40年前的日本很
: 相像。
: 中国目前很难自己产生先进东西,主要是在基础科学方面投入和积累还有明显差距,因
: 为这些投入的短期收益太低。
: 而在应用技术方面,中国和49年前日本一样,会渐渐超过美国。
: 中国面临的问题是政治上的不断左化,使企业和经济渐渐失去效率优势;同时西方世界
: 逐渐开始技术封锁,让拿来主义变得更加困难。
W
Wagyu
大约 4 年
15 楼
马应龙的火箭至今为止发射的最重货物是14.5吨
这次天和核心舱 22.5吨
g
georgebush41
大约 4 年
16 楼
跪舔蚂蚁龙的脑残粉又来了。如果蚂蚁龙这个破玩意真好NASA就不会留给蚂蚁龙玩了。
G
GoogIe
大约 4 年
17 楼
中国创新突破已有不少。。。
接受这样的现实太难。。。
c
cohcoh
大约 4 年
18 楼
对于一个国家领导的太空项目而言,目标是星辰大海,一切以火箭效率为主。要考虑的是我的火箭能打多远,能推多重,可靠性多高,而不是能省多少钱。在建造太空站,登月,月球基地,探访火星这些星球级别的项目面前,是否能省几亿美元,真的是西瓜和芝麻的对比。
拿长五 和蚂蚁笼对比,不合适。你应该拿中国的商业卫星发射和他对比,那么中国的
确有些“落后”。但是中国发射成本本来就低。美国成本的虚高不是因为不可回收,而是其他的原因。好比在医院做CT,美国为了省几百美元可以over engineering,但是在
中国,一次也就几百人民币。
【 在 Caravel (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制定长征5的是目标是欧洲的阿里安5,太君的H2/H3, 以高比冲的HO发动机为代
表。
:
: 平心而论,90年代中国火箭还是毒发,能下定决心同时研究先进H0发动机,也是展现了
: 一点雄心壮志。但是时过境迁,斗转星移,这20年里,南非人一龙马斯克,却凭借一己
: 之力彻底改变了世界火箭的发展方向。
:
: 片面高比冲不再是追求的目标,可复用才是问题的关键。 spacex的merlin煤油发动机
: 比冲不行,但是燃料不值钱,只占火箭发射成本的1%,大不了我多装点,火箭发动机下
: 次可以再用,就节省了大头。最后成本还是你的几分之一。 看清了这个问题之后,
HO
: 发动机的优势就没有了,相反由于H燃料价格高,还需要低温存储,所以反而成了极大
: 的劣势。 所以你看现在社会再也没有人发展先进HO发动机了。
:
: 所以土鳖最尴尬的地方是,土鳖的煤油发动机其实还是不错的,但是HO发动机一直不行
: ,拖了长征5的研发起码5-10年。如果当年就改变思路,按照spacex的方法用煤油发动
: 机组装一个cz5,那所有项目提前5-10年不说,煤油机相对来说安全可靠,搞载人航天
: 更让人放心。
d
daemonself
大约 4 年
19 楼
我鳖得火箭水平还得先超过60年代得苏联。一龙得spacex是那是恢复了没有政治正确和抓间谍得nasa 60年代得水平而已
【 在 Caravel (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制定长征5的是目标是欧洲的阿里安5,太君的H2/H3, 以高比冲的HO发动机为代
表。
: 平心而论,90年代中国火箭还是毒发,能下定决心同时研究先进H0发动机,也是展现了
: 一点雄心壮志。但是时过境迁,斗转星移,这20年里,南非人一龙马斯克,却凭借一己
: 之力彻底改变了世界火箭的发展方向。
: 片面高比冲不再是追求的目标,可复用才是问题的关键。 spacex的merlin煤油发动机
: 比冲不行,但是燃料不值钱,只占火箭发射成本的1%,大不了我多装点,火箭发动机下
: 次可以再用,就节省了大头。最后成本还是你的几分之一。 看清了这个问题之后,
HO
: 发动机的优势就没有了,相反由于H燃料价格高,还需要低温存储,所以反而成了极大
: 的劣势。 所以你看现在社会再也没有人发展先进HO发动机了。
: 所以土鳖最尴尬的地方是,土鳖的煤油发动机其实还是不错的,但是HO发动机一直不行
: ...................
a
antee
大约 4 年
20 楼
张嘴就来,就那不锈钢壳子单机就是个亚轨道的货
【 在 Caravel (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 两级就两级,第一级可以回来。
: 不带payload,starship可以一级入轨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当时制定长征5的是目标是欧洲的阿里安5,太君的H2/H3, 以高比冲的HO发动机为代表。
平心而论,90年代中国火箭还是毒发,能下定决心同时研究先进H0发动机,也是展现了一点雄心壮志。但是时过境迁,斗转星移,这20年里,南非人一龙马斯克,却凭借一己之力彻底改变了世界火箭的发展方向。
片面高比冲不再是追求的目标,可复用才是问题的关键。 spacex的merlin煤油发动机
比冲不行,但是燃料不值钱,只占火箭发射成本的1%,大不了我多装点,火箭发动机下次可以再用,就节省了大头。最后成本还是你的几分之一。 看清了这个问题之后,HO
发动机的优势就没有了,相反由于H燃料价格高,还需要低温存储,所以反而成了极大
的劣势。 所以你看现在社会再也没有人发展先进HO发动机了。
所以土鳖最尴尬的地方是,土鳖的煤油发动机其实还是不错的,但是HO发动机一直不行,拖了长征5的研发起码5-10年。如果当年就改变思路,按照spacex的方法用煤油发动
机组装一个cz5,那所有项目提前5-10年不说,煤油机相对来说安全可靠,搞载人航天
更让人放心。
煤油机比冲不行,理论上不能一级半发射
目前一级半发射的都是氢氧机,
【 在 Caravel (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制定长征5的是目标是欧洲的阿里安5,太君的H2/H3, 以高比冲的HO发动机为代
表。
: 平心而论,90年代中国火箭还是毒发,能下定决心同时研究先进H0发动机,也是展现了
: 一点雄心壮志。但是时过境迁,斗转星移,这20年里,南非人一龙马斯克,却凭借一己
: 之力彻底改变了世界火箭的发展方向。
: 片面高比冲不再是追求的目标,可复用才是问题的关键。 spacex的merlin煤油发动机
: 比冲不行,但是燃料不值钱,只占火箭发射成本的1%,大不了我多装点,火箭发动机下
: 次可以再用,就节省了大头。最后成本还是你的几分之一。 看清了这个问题之后,
HO
: 发动机的优势就没有了,相反由于H燃料价格高,还需要低温存储,所以反而成了极大
: 的劣势。 所以你看现在社会再也没有人发展先进HO发动机了。
: 所以土鳖最尴尬的地方是,土鳖的煤油发动机其实还是不错的,但是HO发动机一直不行
: ...................
两级就两级,第一级可以回来。
不带payload,starship可以一级入轨
【 在 furoci (伊千枝) 的大作中提到: 】
: 煤油机比冲不行,理论上不能一级半发射
: 目前一级半发射的都是氢氧机,
: 表。
: HO
靠增加比冲是落伍的思想。
马一龙靠提高干质比,煤油机照样吊打氢氧机
【 在 Caravel (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 两级就两级,第一级可以回来。
: 不带payload,starship可以一级入轨
中国东西便宜,不用重复使用。美国不一样,同样的东西都贵很多倍。SpaceX需要降低成本,中国不需要。
【 在 Caravel (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制定长征5的是目标是欧洲的阿里安5,太君的H2/H3, 以高比冲的HO发动机为代
表。
: 平心而论,90年代中国火箭还是毒发,能下定决心同时研究先进H0发动机,也是展现了
: 一点雄心壮志。但是时过境迁,斗转星移,这20年里,南非人一龙马斯克,却凭借一己
: 之力彻底改变了世界火箭的发展方向。
: 片面高比冲不再是追求的目标,可复用才是问题的关键。 spacex的merlin煤油发动机
: 比冲不行,但是燃料不值钱,只占火箭发射成本的1%,大不了我多装点,火箭发动机下
: 次可以再用,就节省了大头。最后成本还是你的几分之一。 看清了这个问题之后,
HO
: 发动机的优势就没有了,相反由于H燃料价格高,还需要低温存储,所以反而成了极大
: 的劣势。 所以你看现在社会再也没有人发展先进HO发动机了。
: 所以土鳖最尴尬的地方是,土鳖的煤油发动机其实还是不错的,但是HO发动机一直不行
: ...................
主要是跟着别人抄习惯了,改变不了的习惯,没想到人家转弯了
【 在 Caravel (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制定长征5的是目标是欧洲的阿里安5,太君的H2/H3, 以高比冲的HO发动机为代
表。
: 平心而论,90年代中国火箭还是毒发,能下定决心同时研究先进H0发动机,也是展现了
: 一点雄心壮志。但是时过境迁,斗转星移,这20年里,南非人一龙马斯克,却凭借一己
: 之力彻底改变了世界火箭的发展方向。
: 片面高比冲不再是追求的目标,可复用才是问题的关键。 spacex的merlin煤油发动机
: 比冲不行,但是燃料不值钱,只占火箭发射成本的1%,大不了我多装点,火箭发动机下
: 次可以再用,就节省了大头。最后成本还是你的几分之一。 看清了这个问题之后,
HO
: 发动机的优势就没有了,相反由于H燃料价格高,还需要低温存储,所以反而成了极大
: 的劣势。 所以你看现在社会再也没有人发展先进HO发动机了。
: 所以土鳖最尴尬的地方是,土鳖的煤油发动机其实还是不错的,但是HO发动机一直不行
: ...................
呵呵,中国的高端的东西都不便宜。
【 在 hatwin (傻就一个字)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东西便宜,不用重复使用。美国不一样,同样的东西都贵很多倍。SpaceX需要降低
: 成本,中国不需要。
: 表。
: HO
无所谓,先解决有无问题
当年穷的一匹,前面又是nasa又是鬼子又是欧洲的,现在就剩个马克龙??
这都能挑错,台巴子也是真能舔白人
深空探测靠煤油机问题很多,比如积碳。比冲不够大也飞不了很远。
中国的特点是把先进的东西迅速拿来、吃透、降低成本上产能。这个和40年前的日本很相像。
中国目前很难自己产生先进东西,主要是在基础科学方面投入和积累还有明显差距,因为这些投入的短期收益太低。
而在应用技术方面,中国和49年前日本一样,会渐渐超过美国。
中国面临的问题是政治上的不断左化,使企业和经济渐渐失去效率优势;同时西方世界逐渐开始技术封锁,让拿来主义变得更加困难。
【 在 snowalker (陈头答)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要是跟着别人抄习惯了,改变不了的习惯,没想到人家转弯了
: 表。
: HO
为毛是马克龙?他去了月球还是火星?
【 在 ccsdccsd (Cz) 的大作中提到: 】
: 无所谓,先解决有无问题
:
: 当年穷的一匹,前面又是nasa又是鬼子又是欧洲的,现在就剩个马克龙??
:
: 这都能挑错,台巴子也是真能舔白人
HO相当于science,煤油相当于engineering
【 在 Caravel (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制定长征5的是目标是欧洲的阿里安5,太君的H2/H3, 以高比冲的HO发动机为代
表。
: 平心而论,90年代中国火箭还是毒发,能下定决心同时研究先进H0发动机,也是展现了
: 一点雄心壮志。但是时过境迁,斗转星移,这20年里,南非人一龙马斯克,却凭借一己
: 之力彻底改变了世界火箭的发展方向。
: 片面高比冲不再是追求的目标,可复用才是问题的关键。 spacex的merlin煤油发动机
: 比冲不行,但是燃料不值钱,只占火箭发射成本的1%,大不了我多装点,火箭发动机下
: 次可以再用,就节省了大头。最后成本还是你的几分之一。 看清了这个问题之后,
HO
: 发动机的优势就没有了,相反由于H燃料价格高,还需要低温存储,所以反而成了极大
: 的劣势。 所以你看现在社会再也没有人发展先进HO发动机了。
: 所以土鳖最尴尬的地方是,土鳖的煤油发动机其实还是不错的,但是HO发动机一直不行
: ...................
我还是不太相信美国人能做出真正便宜的东西。他们的金融结构太复杂了,一层套一层,不到彻底清算的时候谁也搞不清怎么回事
老将还是有说实话的。但是还是受限于视野。视野也没办法,因为是受屁股坐在哪影响。
【 在 dIdT (星垂平野阔)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的特点是把先进的东西迅速拿来、吃透、降低成本上产能。这个和40年前的日本很
: 相像。
: 中国目前很难自己产生先进东西,主要是在基础科学方面投入和积累还有明显差距,因
: 为这些投入的短期收益太低。
: 而在应用技术方面,中国和49年前日本一样,会渐渐超过美国。
: 中国面临的问题是政治上的不断左化,使企业和经济渐渐失去效率优势;同时西方世界
: 逐渐开始技术封锁,让拿来主义变得更加困难。
马应龙的火箭至今为止发射的最重货物是14.5吨
这次天和核心舱 22.5吨
跪舔蚂蚁龙的脑残粉又来了。如果蚂蚁龙这个破玩意真好NASA就不会留给蚂蚁龙玩了。
中国创新突破已有不少。。。
接受这样的现实太难。。。
对于一个国家领导的太空项目而言,目标是星辰大海,一切以火箭效率为主。要考虑的是我的火箭能打多远,能推多重,可靠性多高,而不是能省多少钱。在建造太空站,登月,月球基地,探访火星这些星球级别的项目面前,是否能省几亿美元,真的是西瓜和芝麻的对比。
拿长五 和蚂蚁笼对比,不合适。你应该拿中国的商业卫星发射和他对比,那么中国的
确有些“落后”。但是中国发射成本本来就低。美国成本的虚高不是因为不可回收,而是其他的原因。好比在医院做CT,美国为了省几百美元可以over engineering,但是在
中国,一次也就几百人民币。
【 在 Caravel (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制定长征5的是目标是欧洲的阿里安5,太君的H2/H3, 以高比冲的HO发动机为代
表。
:
: 平心而论,90年代中国火箭还是毒发,能下定决心同时研究先进H0发动机,也是展现了
: 一点雄心壮志。但是时过境迁,斗转星移,这20年里,南非人一龙马斯克,却凭借一己
: 之力彻底改变了世界火箭的发展方向。
:
: 片面高比冲不再是追求的目标,可复用才是问题的关键。 spacex的merlin煤油发动机
: 比冲不行,但是燃料不值钱,只占火箭发射成本的1%,大不了我多装点,火箭发动机下
: 次可以再用,就节省了大头。最后成本还是你的几分之一。 看清了这个问题之后,
HO
: 发动机的优势就没有了,相反由于H燃料价格高,还需要低温存储,所以反而成了极大
: 的劣势。 所以你看现在社会再也没有人发展先进HO发动机了。
:
: 所以土鳖最尴尬的地方是,土鳖的煤油发动机其实还是不错的,但是HO发动机一直不行
: ,拖了长征5的研发起码5-10年。如果当年就改变思路,按照spacex的方法用煤油发动
: 机组装一个cz5,那所有项目提前5-10年不说,煤油机相对来说安全可靠,搞载人航天
: 更让人放心。
我鳖得火箭水平还得先超过60年代得苏联。一龙得spacex是那是恢复了没有政治正确和抓间谍得nasa 60年代得水平而已
【 在 Caravel (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制定长征5的是目标是欧洲的阿里安5,太君的H2/H3, 以高比冲的HO发动机为代
表。
: 平心而论,90年代中国火箭还是毒发,能下定决心同时研究先进H0发动机,也是展现了
: 一点雄心壮志。但是时过境迁,斗转星移,这20年里,南非人一龙马斯克,却凭借一己
: 之力彻底改变了世界火箭的发展方向。
: 片面高比冲不再是追求的目标,可复用才是问题的关键。 spacex的merlin煤油发动机
: 比冲不行,但是燃料不值钱,只占火箭发射成本的1%,大不了我多装点,火箭发动机下
: 次可以再用,就节省了大头。最后成本还是你的几分之一。 看清了这个问题之后,
HO
: 发动机的优势就没有了,相反由于H燃料价格高,还需要低温存储,所以反而成了极大
: 的劣势。 所以你看现在社会再也没有人发展先进HO发动机了。
: 所以土鳖最尴尬的地方是,土鳖的煤油发动机其实还是不错的,但是HO发动机一直不行
: ...................
张嘴就来,就那不锈钢壳子单机就是个亚轨道的货
【 在 Caravel (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 两级就两级,第一级可以回来。
: 不带payload,starship可以一级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