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纳粹德国为什么会输掉?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1年5月1日 15点45分 PT
共 (17)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A
ABCNBC
大约 4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施佩尔回忆录中记载了这些问题:“各个工厂一直同时接受四、五份合同,而且尽可能与不同的兵种签订合同,以防止一部分的合同被取消后他们可以把生产力投入到其他合同的生产上去”。
这种糟糕的情况导致了德国军备生产效率极其低下,使得德国武器产量严重跟不上战争需求。在1940年德国就有170万台金属切割机床,而同时期英国的机床数量只有70万台
,但德国的武器月产量却远远低于英国,这也导致了德国空军在不列颠空战中的失败。
A
ABCNBC
大约 4 年
2 楼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遭受了不平等的待遇(但不能否认德国在一战中扮演的角色本身也是不正义的):《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损失了13.5%的领土,12.5%的
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16%的煤产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德国共需赔偿2260亿马克
(约合113亿英镑)且以黄金支付;取消义务兵役制…………
A
ABCNBC
大约 4 年
3 楼
到1936年,德国的工业产量超过了1929年的水平。国民生产从1932年到1937年增长了
102%,国民收入则增加了一倍。实施扩军备战的“四年计划”之后,德国重工业产量
有了极大幅度的上升。1937年,德国工业产值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中已占13.4%,仅次于美国而居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位。以不变价格计算,1938年的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就已经达到了1264亿帝国马克。1933年9月的失业率为20%,到1936年9月时就仅为5.7%了。
德国在1933—1939年的城市人口由占人口总数的67.2%上升为69.9%,城镇化水平也得到提高。
1933—1939年,德国的铁路营运里程由5.8185万公里增至6.1940万公里;兴建了四车道高速公路系统,公路在德国中心地区蜿蜒了2000英里。普通的德国人只要有了车就可以享受高速公路系统带来的便利。
A
ABCNBC
大约 4 年
4 楼
谁也不能否认,此时纳粹德国的在表面上经济的成就完全胜过了同时期新政的美国,乃至工业化中的苏联。以上只是数据,接下来将从①经济建设的条件 ②“四年计划”德国重工业尤其是军工的发展 ③进攻倾向与发动战争对德国实力的不降反增
三个方面分析德国为什么可以短时间回归世界强国最前列,实现国家实力的急速膨胀。
A
ABCNBC
大约 4 年
5 楼
经济建设在大萧条席卷全球的年代是一个特殊的话题。德国之所以能够迅速重建经济,希特勒之所以能够迅速兑现竞选时为民众许下的诺言,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德国的体制,这不光表现在德国的市场经济中加有大量国家调控的因素,还体现再德国政府/纳
粹党运用行政强制权力直接干预国民经济,如:容克斯飞机制造厂的所有者,航空业先驱胡戈·容克斯被捕,在数日之内他的企业就为纳粹政权所征用。二是纳粹对犹太民族财富的掠夺,希特勒是一个典型的种族主义者,他在诉诸自己种族优劣理想时,通过迫害犹太人,强行没收其财产,为德国的经济建设积累资本。 三是德意志银行行长,德国经济部长亚马尔沙·赫特的财政政策,这个将在“帝国的覆灭”一章中解释 四即
是纳粹领导下舆论的高度一致,纳粹通过舆论阵地控制、改组工会、大肆宣传种族矛盾、战争宣传,来转移国内矛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A
ABCNBC
大约 4 年
6 楼
“四年计划”,其实是解释为什么纳粹德国的所作所为是“饮鸩止渴”的关键所在。第三帝国在这段时间里,一是主要发展“自力更生”的工业,防止战争封锁带来的国内生活生产用原料的短缺,二是通过重工业与军工业规模的扩大,吸纳工人就业。这些不仅维持了德国国内的稳定,而且为军事行动提供了充足的后勤补给。第三帝国在“四年计划”的支持下,成功完成了从承平经济向战争经济的转变。
A
ABCNBC
大约 4 年
7 楼
第三帝国实力的扩张最为激烈而迅速的时期,在我看来反而是在其大肆入侵邻国的时候。简而言之,“以战养战”。德国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工业大国,原料小国。尽管如此,撇开原料上的短缺,按照“上帝终究是站在较大工业一方”的角度来看,德国仍不足以在工业上赶超苏联,甚至比不上英法为首的西欧国家联盟。但
是德国的入侵就很有意思,首先是强行收回来莱茵河工业区,然后又合并拥有大量森林资源的奥地利,进占苏台德工业区,吞并拥有丰富煤铁的捷克斯洛伐克,再进攻拥有大量铜资源的波兰,然后入侵石油天然气充沛的北欧。
这其实与“四年计划”有着惊人的相似,德国发展自力更生工业就是为了摆脱原料的限制,战争又为德国带来了广阔全面的原料产地;德国在战争中也占领了诸多工业区,工业实力大增,特别是法国投降后,法国大量的工业资源归属德国,直接导致了德国国家实力达到了历史上的巅峰!
A
ABCNBC
大约 4 年
8 楼
德国的政策正如被誉为沙漠之狐的隆美尔元帅所说:“如果在战争中得不到任何东西,就不要发动战争”
A
ABCNBC
大约 4 年
9 楼
总体战三要素:人口、工业、重要资源(二战时最重要的是石油)。
现在还是。
兲朝缺乏打总体战的石油/钢铁(铁矿石)。
只不过海军的资源一部分变成了核能。
g
ghnc
大约 4 年
10 楼
有美国撑腰就等于接了外挂,谁也打不赢
【 在 ABCNBC (小李飞刀) 的大作中提到: 】
: 施佩尔回忆录中记载了这些问题:“各个工厂一直同时接受四、五份合同,而且尽可能
: 与不同的兵种签订合同,以防止一部分的合同被取消后他们可以把生产力投入到其他合
: 同的生产上去”。
:
: 这种糟糕的情况导致了德国军备生产效率极其低下,使得德国武器产量严重跟不上战争
: 需求。在1940年德国就有170万台金属切割机床,而同时期英国的机床数量只有70万台
: ,但德国的武器月产量却远远低于英国,这也导致了德国空军在不列颠空战中的失败。
:
A
ABCNBC
大约 4 年
11 楼
德军无法切断英国的补给线
苏联能够在斯大林格勒撑住,靠了租借法案,美英运输船队可以抵达摩尔曼斯克港。
德国海军:英国海军 1:8,所以无法切断大西洋补给线
【 在 ghnc (ghnc)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美国撑腰就等于接了外挂,谁也打不赢
: :
A
ABCNBC
大约 4 年
12 楼
战争兵工厂 (1)
vhttps://www.youtube.com/v/xtwmJDMJGto
A
ABCNBC
大约 4 年
13 楼
战争兵工厂 (2)
vhttps://www.youtube.com/v/Pp0IfiA0XrA
A
ABCNBC
大约 4 年
14 楼
这次对抗武毒瘟疫,就是一场东西方兵工厂之间的较量。
米帝立刻推出了新型武器:mRNA疫苗,横扫病毒变种
兲朝从板蓝根/氯喹/灭活疫苗,没有一个成功。
G
GBMend
大约 4 年
15 楼
论证不是不信疫苗吗?
A
ABCNBC
大约 4 年
16 楼
诺华这次臭大街,到现在还没有疫苗。
【 在 GBMend (诺华老药工) 的大作中提到: 】
: 论证不是不信疫苗吗?
p
pvdfkc
大约 4 年
17 楼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施佩尔回忆录中记载了这些问题:“各个工厂一直同时接受四、五份合同,而且尽可能与不同的兵种签订合同,以防止一部分的合同被取消后他们可以把生产力投入到其他合同的生产上去”。
这种糟糕的情况导致了德国军备生产效率极其低下,使得德国武器产量严重跟不上战争需求。在1940年德国就有170万台金属切割机床,而同时期英国的机床数量只有70万台
,但德国的武器月产量却远远低于英国,这也导致了德国空军在不列颠空战中的失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遭受了不平等的待遇(但不能否认德国在一战中扮演的角色本身也是不正义的):《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损失了13.5%的领土,12.5%的
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16%的煤产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德国共需赔偿2260亿马克
(约合113亿英镑)且以黄金支付;取消义务兵役制…………
到1936年,德国的工业产量超过了1929年的水平。国民生产从1932年到1937年增长了
102%,国民收入则增加了一倍。实施扩军备战的“四年计划”之后,德国重工业产量
有了极大幅度的上升。1937年,德国工业产值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中已占13.4%,仅次于美国而居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位。以不变价格计算,1938年的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就已经达到了1264亿帝国马克。1933年9月的失业率为20%,到1936年9月时就仅为5.7%了。
德国在1933—1939年的城市人口由占人口总数的67.2%上升为69.9%,城镇化水平也得到提高。
1933—1939年,德国的铁路营运里程由5.8185万公里增至6.1940万公里;兴建了四车道高速公路系统,公路在德国中心地区蜿蜒了2000英里。普通的德国人只要有了车就可以享受高速公路系统带来的便利。
谁也不能否认,此时纳粹德国的在表面上经济的成就完全胜过了同时期新政的美国,乃至工业化中的苏联。以上只是数据,接下来将从①经济建设的条件 ②“四年计划”德国重工业尤其是军工的发展 ③进攻倾向与发动战争对德国实力的不降反增
三个方面分析德国为什么可以短时间回归世界强国最前列,实现国家实力的急速膨胀。
经济建设在大萧条席卷全球的年代是一个特殊的话题。德国之所以能够迅速重建经济,希特勒之所以能够迅速兑现竞选时为民众许下的诺言,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德国的体制,这不光表现在德国的市场经济中加有大量国家调控的因素,还体现再德国政府/纳
粹党运用行政强制权力直接干预国民经济,如:容克斯飞机制造厂的所有者,航空业先驱胡戈·容克斯被捕,在数日之内他的企业就为纳粹政权所征用。二是纳粹对犹太民族财富的掠夺,希特勒是一个典型的种族主义者,他在诉诸自己种族优劣理想时,通过迫害犹太人,强行没收其财产,为德国的经济建设积累资本。 三是德意志银行行长,德国经济部长亚马尔沙·赫特的财政政策,这个将在“帝国的覆灭”一章中解释 四即
是纳粹领导下舆论的高度一致,纳粹通过舆论阵地控制、改组工会、大肆宣传种族矛盾、战争宣传,来转移国内矛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四年计划”,其实是解释为什么纳粹德国的所作所为是“饮鸩止渴”的关键所在。第三帝国在这段时间里,一是主要发展“自力更生”的工业,防止战争封锁带来的国内生活生产用原料的短缺,二是通过重工业与军工业规模的扩大,吸纳工人就业。这些不仅维持了德国国内的稳定,而且为军事行动提供了充足的后勤补给。第三帝国在“四年计划”的支持下,成功完成了从承平经济向战争经济的转变。
第三帝国实力的扩张最为激烈而迅速的时期,在我看来反而是在其大肆入侵邻国的时候。简而言之,“以战养战”。德国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工业大国,原料小国。尽管如此,撇开原料上的短缺,按照“上帝终究是站在较大工业一方”的角度来看,德国仍不足以在工业上赶超苏联,甚至比不上英法为首的西欧国家联盟。但
是德国的入侵就很有意思,首先是强行收回来莱茵河工业区,然后又合并拥有大量森林资源的奥地利,进占苏台德工业区,吞并拥有丰富煤铁的捷克斯洛伐克,再进攻拥有大量铜资源的波兰,然后入侵石油天然气充沛的北欧。
这其实与“四年计划”有着惊人的相似,德国发展自力更生工业就是为了摆脱原料的限制,战争又为德国带来了广阔全面的原料产地;德国在战争中也占领了诸多工业区,工业实力大增,特别是法国投降后,法国大量的工业资源归属德国,直接导致了德国国家实力达到了历史上的巅峰!
德国的政策正如被誉为沙漠之狐的隆美尔元帅所说:“如果在战争中得不到任何东西,就不要发动战争”
总体战三要素:人口、工业、重要资源(二战时最重要的是石油)。
现在还是。
兲朝缺乏打总体战的石油/钢铁(铁矿石)。
只不过海军的资源一部分变成了核能。
有美国撑腰就等于接了外挂,谁也打不赢
【 在 ABCNBC (小李飞刀) 的大作中提到: 】
: 施佩尔回忆录中记载了这些问题:“各个工厂一直同时接受四、五份合同,而且尽可能
: 与不同的兵种签订合同,以防止一部分的合同被取消后他们可以把生产力投入到其他合
: 同的生产上去”。
:
: 这种糟糕的情况导致了德国军备生产效率极其低下,使得德国武器产量严重跟不上战争
: 需求。在1940年德国就有170万台金属切割机床,而同时期英国的机床数量只有70万台
: ,但德国的武器月产量却远远低于英国,这也导致了德国空军在不列颠空战中的失败。
:
德军无法切断英国的补给线
苏联能够在斯大林格勒撑住,靠了租借法案,美英运输船队可以抵达摩尔曼斯克港。
德国海军:英国海军 1:8,所以无法切断大西洋补给线
【 在 ghnc (ghnc)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美国撑腰就等于接了外挂,谁也打不赢
: :
战争兵工厂 (1)
vhttps://www.youtube.com/v/xtwmJDMJGto
战争兵工厂 (2)
vhttps://www.youtube.com/v/Pp0IfiA0XrA
这次对抗武毒瘟疫,就是一场东西方兵工厂之间的较量。
米帝立刻推出了新型武器:mRNA疫苗,横扫病毒变种
兲朝从板蓝根/氯喹/灭活疫苗,没有一个成功。
论证不是不信疫苗吗?
诺华这次臭大街,到现在还没有疫苗。
【 在 GBMend (诺华老药工) 的大作中提到: 】
: 论证不是不信疫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