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非洲变好了一点点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1年4月17日 1点15分 PT
共 (1)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Y
YogSothoth
大约 4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20世纪70年代,大维龙加地区(包括卢旺达和乌干达的保护区),曾有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非洲象大约8000头,它们具有很强的洞察力和智力,体重可达7吨,寿命约
70年。
其下属有两个物种,非洲森林象和非洲草原象。
2007年至2014年间,有18个非洲国家,草原象数量减少了30%;
2013年的报道称,森林象在不到十年间锐减了62%。
维龙加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边境,占地80多万公顷,坐拥大片稀树草原、火山和雪原。这里是非洲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公园和世界遗产地,但该地常年暴力不断,偷猎、无证捕鱼和非法砍伐树木现象猖獗。持续不断的战火硝烟,破坏了附近栖息地。
幸好,国家公园的护林员们一直守护着这片土地。但在过去的25年里,超过200名护林
员在保护公园时被杀害;2月底,意大利驻刚果(金)民主共和国大使在一次疑似绑架
事件中被杀;公园管理者De Merode也曾在2014年中过枪;仅2021年初以来,就有21名
护林员被杀害。
掩护与开拓、善念与贪念、暴力与挽救,时时刻刻在这里纠结、碰撞。
20世纪90年代的卢旺达种族屠杀、紧随其后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刚果战争,让该地区陷入动荡,物种数量也开始下降。一些大象逃到更安全的地区,还有许多大象落入了偷猎者之手。维龙加从先前的8000头大象,到如今,据公园管理者估计仅剩120头。
去年8月,近600头大象重返此处,从邻国的乌干达伊丽莎白女王国家公园迁移到维龙加。这个象群的规模非同一般。历史上,也曾有小规模的象群在公园间迁徙,如此大规模返回比较罕见。在它们重返这片土地的今天,如果你从巡逻飞机的窗口望去,在草原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大象的身影。
“维龙加的大象数量明显回升,大家都非常高兴,因为这意味着维龙加的情况正在变好,”拯救大象组织的Iain Douglas-Hamilton说道,他的团队在2015年给维龙加的大象
装上了15个无线电项圈,帮助公园工作人员了解它们的位置及安全情况。
“埃博拉疫情爆发之后,新冠疫情又来势汹汹,缺少经济来源的当地人或许会选择加入民兵组织,这会导致暴力事件激增。”De Merode说道。尽管暴力事件频发,但维龙加
的护林员也相应加大力度抵制偷猎大象的行为。大象主要聚集在伊沙沙走廊,这里是进入爱德华湖进行非法捕猎鱼类的重要通道,民兵组织觊觎这一地区很久了,要在这片混乱的地区杜绝偷猎绝非易事。
今年1月,6名护林员在附近的伏击中丧生,这可能是一场针对新建电力围栏的报复性袭击,因为它切断了民兵组织进入湖泊的通道,De Merode说道。一个月后,这些组织再
次与护林员发生冲突。在巡逻飞机上的De Merode紧张地看着200头大象为了躲避炮火而四散逃窜。
新来的象群偶尔也会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曾有一对大象在公园外杀死了两名农民。De Merode表示,他相信维龙加的工作人员能保护居民免受大象的伤害,也能保护大象免
受偷猎者的伤害。
大象,是一种贪婪且具破坏性的食草动物,但这对它们的栖息地是有益的。当大象穿越森林时,倒下的树木,会增加土壤中的营养,促进更多有营养牧草的生长。“这种变化会使公园里的其他食草动物获益,如疣猪、非洲水羚和转角牛羚等,”De Merode说道
。“大象的存在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循环,或许有一天,维龙加会重现往日的辉煌。"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20世纪70年代,大维龙加地区(包括卢旺达和乌干达的保护区),曾有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非洲象大约8000头,它们具有很强的洞察力和智力,体重可达7吨,寿命约
70年。
其下属有两个物种,非洲森林象和非洲草原象。
2007年至2014年间,有18个非洲国家,草原象数量减少了30%;
2013年的报道称,森林象在不到十年间锐减了62%。
维龙加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边境,占地80多万公顷,坐拥大片稀树草原、火山和雪原。这里是非洲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公园和世界遗产地,但该地常年暴力不断,偷猎、无证捕鱼和非法砍伐树木现象猖獗。持续不断的战火硝烟,破坏了附近栖息地。
幸好,国家公园的护林员们一直守护着这片土地。但在过去的25年里,超过200名护林
员在保护公园时被杀害;2月底,意大利驻刚果(金)民主共和国大使在一次疑似绑架
事件中被杀;公园管理者De Merode也曾在2014年中过枪;仅2021年初以来,就有21名
护林员被杀害。
掩护与开拓、善念与贪念、暴力与挽救,时时刻刻在这里纠结、碰撞。
20世纪90年代的卢旺达种族屠杀、紧随其后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刚果战争,让该地区陷入动荡,物种数量也开始下降。一些大象逃到更安全的地区,还有许多大象落入了偷猎者之手。维龙加从先前的8000头大象,到如今,据公园管理者估计仅剩120头。
去年8月,近600头大象重返此处,从邻国的乌干达伊丽莎白女王国家公园迁移到维龙加。这个象群的规模非同一般。历史上,也曾有小规模的象群在公园间迁徙,如此大规模返回比较罕见。在它们重返这片土地的今天,如果你从巡逻飞机的窗口望去,在草原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大象的身影。
“维龙加的大象数量明显回升,大家都非常高兴,因为这意味着维龙加的情况正在变好,”拯救大象组织的Iain Douglas-Hamilton说道,他的团队在2015年给维龙加的大象
装上了15个无线电项圈,帮助公园工作人员了解它们的位置及安全情况。
“埃博拉疫情爆发之后,新冠疫情又来势汹汹,缺少经济来源的当地人或许会选择加入民兵组织,这会导致暴力事件激增。”De Merode说道。尽管暴力事件频发,但维龙加
的护林员也相应加大力度抵制偷猎大象的行为。大象主要聚集在伊沙沙走廊,这里是进入爱德华湖进行非法捕猎鱼类的重要通道,民兵组织觊觎这一地区很久了,要在这片混乱的地区杜绝偷猎绝非易事。
今年1月,6名护林员在附近的伏击中丧生,这可能是一场针对新建电力围栏的报复性袭击,因为它切断了民兵组织进入湖泊的通道,De Merode说道。一个月后,这些组织再
次与护林员发生冲突。在巡逻飞机上的De Merode紧张地看着200头大象为了躲避炮火而四散逃窜。
新来的象群偶尔也会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曾有一对大象在公园外杀死了两名农民。De Merode表示,他相信维龙加的工作人员能保护居民免受大象的伤害,也能保护大象免
受偷猎者的伤害。
大象,是一种贪婪且具破坏性的食草动物,但这对它们的栖息地是有益的。当大象穿越森林时,倒下的树木,会增加土壤中的营养,促进更多有营养牧草的生长。“这种变化会使公园里的其他食草动物获益,如疣猪、非洲水羚和转角牛羚等,”De Merode说道
。“大象的存在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循环,或许有一天,维龙加会重现往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