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司机之死,北斗导航不背锅,真正的问题还是在于地面管理]

p
phlin
楼主 (未名空间)
https://new.qq.com/omn/20210410/20210410A007F000.html

卡车司机之死,北斗导航不背锅,真正的问题还是在于地面管理
近日,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突然因为河北省沧州泊头市的一名大货车司机而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据悉,这名不幸的司机金某在路过唐山市丰润区超限检查站时,因被检查出其驾驶货车上的车载北斗终端掉线,而被当地路政执法部门处以扣车、罚款2000元的处罚措施。随后,金某购买剧毒农药自杀身亡。长期以来,卡车司机群体过于辛劳,税费承担过重,一直广为舆论所关注和关怀,这悲剧的自杀事件迅速引发了舆论风暴。

在本次事件中,“车载北斗终端掉线”是一个主要新闻要素。但因为对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技术原理不了解,或是别的原因,在网上众多自媒体文章中,一部分人有意或无意的将矛头对准了刚刚完成全球组网的北斗导航系统,“北斗掉线”一词上了热搜。

但事实上,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与“车载北斗终端掉线”并没有关系。本文就是要来捋一捋这个所谓的车载北斗终端和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之间容易被误解的关系。

图:北斗是定位导航系统,并不是通信系统

一,北斗导航只负责定位,并不负责上传定位信息

首先,关于这个大卡车安装北斗导航终端的要求,其实是起源于2012年。当时根据交通运输部下发的 交运发〔2012〕798号《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服务示范系统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从2013年1月1日起,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湖南、贵州、宁夏、陕西省和天津市九个示范省份内从事“两客一危”(旅游包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危险品运输车)的车辆和重型载货汽车及半挂牵引车都要安装兼容北斗信号的车载终端。

交通运输部要求车辆安装这个记录仪的初衷,是为了降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可以说完全是处于关心和好意。因为通过终端的记录可以有效威慑和遏止疲劳驾驶和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另外其共享的数据对于交通事故的预防,记录和鉴定也有重要作用。

图:车载终端实际是一台行驶记录仪

当年要求兼容北斗信号,主要是为了推广中国自己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我们往天上发射北斗导航卫星星座,地面上也要推广接收使用北斗卫星信号来进行定位的芯片。可以说,卡车司机们为北斗导航的推广是有大功劳的。不过,要求里“兼容”一词,说明这个车载北斗终端实际上一般都是双模的,即既用北斗信号,也用美国GPS信号。

而且最重要的是,北斗导航定位、GPS导航定位都只是车载终端的一部分功能。车载终
端的另外重要功能是,将卡车连续的定位信息上传至交通管理部门的监控中心,供监控管理使用。

对于卡车连续定位信息的上传,车载终端最主要的途径是通过与全国各地、公路沿途的手机无线通信基站连接,包括2G、3G和4G网络传输。另外,对于无线网络通信中断,终端也有考虑,它自带有自动存储功能,能以先进先出的方式储存不少于10000条定位信
息,可以在通信恢复后自动补充传输,也可以在需要时以短消息传输,极限条件下也可以用北斗短报文的方式直接通过卫星转发有限的信息,但是这个转发的内容容量限制很大。

图:终端与中心的数据传输是依靠地面基站,北斗不负责通信。

也就是说,所谓卡车车载终端,可以简单认为就是一个行驶记录仪+一部手机。

这里需要再次强调的是,车载终端上传卡车连续的定位信息依靠的是地面的手机基站,北斗只是提供定位服务,并不是主要的通信传输服务方,它的短报文只是最终的应急备份手段而已,而且限制很大。

我们对比来说,我国南海渔民利用北斗短报文(即短信)功能联络非常方便。相比以往远海没有手机信号,同步卫星通信对准操作又非常困难,渔船之间使用北斗短信沟通非常方便——“此处有鱼,速来”。但卡车车载终端,是要将卡车连续的定位信息上传,其信息量较大,而全国货车又多,通信需求很大,北斗短报文的容量和速率是完全不够的,只能作为极限条件的有限手段,卡车车载终端上传定位信息的主要手段还是手机网络。

所以这次事件实际上更可能是车载终端和交通管理部门的监控中心断线,事件中卡车司机口中的“北斗掉线”实则是卡车车载终端与公路沿途的手机网络连接中断。或者车载终端出现故障,无法接受到北斗卫星信号。

卡车司机误会“北斗掉线”,原因前面也提了,就是当初一开始要求安装车载终端时,同时强制推广了北斗导航芯片的使用,“北斗车载终端”这一叫法也因此深入人心。

这里再对一些别有用心的自媒体文章进行澄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本身是不可能“掉线”的。北斗是我国重金打造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除了军民用定位,还承担为金融、银行等重要部门的授时任务。北斗卫星信号如果出问题,首先报道会是相关科研监测机构、以及外国情报机构,这种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系统,除了我们自己外,敌对势力都在盯着呢。

例如,去年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出现授时异常。包括中国国家授时中心在内的各国相关科研监测机构都在第一时间发出通告。

二、车载终端与监控中心断线可能有三个原因

从目前的报道来看,在这次的金某事件中,超限治理站的执法人员就是根据金某车辆上的记录仪数据传输中断为理由对其进行的处罚。那么这个终端到底要发生什么状况,才会彻底与监控中心中断数据传输呢?

图:终端与中心的通信主要通过基站

根据资料显示,车载终端通信中断一般是在三种情况下才会发生,一种就是终端本身损坏,比如供电模块损坏或通信模块损坏,都会导致终端无法回传数据至监控中心。另外如果发生一些接触不良故障,也会导致无法接收到北斗卫星的信号,从而无法进行定位。

而第二种就是人为关停终端,这个在一些跑长途的卡车上有出现,但其实也是无奈。因为汽车行驶记录仪的监控要求司机每隔4小时要强制休息20分钟,这个当然是交管部门
安装这套系统的好意,避免疲劳驾驶,发生事故。但现实生活中,长途运输很多在意的就是时间,而司机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就需要抢时间,这就使得他们不愿或者不敢按照要求休息。于是就出现了将汽车行驶记录仪人为断电、拔出IC卡或屏蔽卫星导航系统信号等非常规操作,这样也会中断行驶记录仪与监控中心的联系,造成监控中心无法定位监控车辆运行轨迹及运行时长。这种情况,只能说是生活所迫,毕竟没人想疲劳驾驶,能休息,肯定都想休息。

而第三种情况则是当地的基站通信网发生了损坏,比如天灾或者是事故。另外就是此前的一些老的记录仪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只做到接入2G/3G移动通信网络,现如今移动
运营商在大力建设4G/5G基站的同时,也在将部分2G和3G基站拆除,导致依靠2G和3G的
终端通信紧张,这也会造成使用老网络的终端连接监控中心时断时续。

最后,还有根据其他司机的说法,这个记录终端的使用是要收费的,有一笔授权使用费。因为行驶记录终端是通过手机基站的移动通信网络进行的数据传输,由此当然会产生数据流量费用,这个会被计算在授权使用费内。而这个收费还很贵,各地不同,但是少的每年也要数百元,多的甚至上千元。这套终端本身是强制加装,结果还要收钱和缴费,这就必然增加了司机的运营成本,所以部分司机也就不理解。如果司机没有缴纳此笔费用,或者欠费,也会造成行驶记录仪显示与监控中心连接中断。

但是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收费和缴费是运营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与北斗导航系统本身没有关系,北斗只是个提供定位服务的技术系统,对于使用它的定位服务如何收费,地面终端的通信如何收费,这些都是人为运营方面的事,与它的导航定位技术无关。

图:基站才是车载终端的通信关键

如果发生了终端与监控中心通信中断的情况,当监控中心长时间没有接收到行驶记录仪回传的车辆行驶信息后,就会认为该车辆与行驶记录仪离线,并记录在数据库中。而执法人员检查汽车行驶记录仪时,记录仪内无有效信息,监控中心也无对应的回传数据,便会认为驾驶员恶意屏蔽卫星信号或删除车辆动态监控数据。在此次事件中,广大卡车驾驶员这种情况称为“北斗掉线”,但这是一种误解!

实际上这样的中断只是车载记录仪与监控中心的数据通信中断,并不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离线。北斗只是给终端提供定位服务,它并不负责车载记录仪和监控中心的通信。而且这种定位服务并不依赖第三方,即便是车辆处于熄火状态,汽车行驶记录仪自动进入休眠模式,它也会关闭其他模块,但保留卫星定位功能继续工作。也就是说,北斗的定位服务是无时无刻在进行的,不管你车载记录仪与监控中心到底通不通,它的定位是都在进行,所以不会有“北斗掉线”这一说,真正掉线的是记录仪与监控中心之间的数据通信,这与定位服务是无关的。

图:目前的记录仪基本都是双模定位,同时使用GPS和北斗信号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记录仪基本都是兼容北斗信号,也就是它并不是只用北斗的定位信号,实际还接收美国的GPS系统的定位信号,是双模定位系统。所以即便是
出现北斗信号丢失,车载记录仪也能利用GPS信号完成定位。

另外,即使是遇上隧道和山体遮挡等客观因素,不少终端本身还能根据车辆当前的运行方向以及运行速度推算出大致的定位,持续不断的向监控中心提供相应的位置信息。

图:北斗独有的短报文通信有一定限制

当然,肯定会有读者有疑问,不是可以用北斗的短报文通信吗,为何无线网断了不用呢?这个其实比较无奈,因为北斗的短报文的通信速率很慢。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北斗卫星不是专用的大容量通信卫星,它是定位导航卫星系统,只是带了一个有限的通信服务功能,可以发简短的文字用于应急通信。这个大家不要嫌弃,因为美国的GPS是完全没
有任何通信功能的,北斗的短报文功能已经是创下了先河了。

根据资料显示,由于北斗短报文服务的系统容量及终端发射功率限制,北斗短报文分为每分钟40/80/120字的发送速率,这是无法满足对于车辆动态的监控需要的,因此只能
作为紧急情况下的报警需求,发送简短的几个字。此外,由于终端需要直接与卫星通信,需要在室外空旷无遮挡的环境下才能良好的实现短报文的发送,汽车由于行驶过程中各种环境因素的干扰,也很难保证短报文的可靠发送。

图:北斗是定位系统,并不是通信系统

三、北斗不能背锅,小心被带节奏

综合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只是为整个行驶记录系统提供服务的一个子系统而已,而且它并不是负责数据通信。虽然行驶记录仪上通常会印上“北斗”字样,但实际上这套系统并不只依靠北斗,尤其是地面通信传输方面更是和北斗没有关系,而此次事件从报道来看,中断的恰恰就是地面车载终端与监控中心之间的通信。不过由于大量民众对北斗和整个系统并不了解,因此产生的怨气或误解,就通过行驶记录仪上的北斗二字放大,再加上一些媒体乱带节奏,结果不清楚系统功能划分的民众就把矛头对准了无辜的北斗系统。

在本次事件中,北斗导航系统其实只是一个默默发送卫星导航电波的系统,车载终端通过接受电波来完成自身的定位,而且在接受北斗信号的同时,终端也在接收美国GPS的
定位信号,而车载终端在完成定位后,如何将定位信息发送给监控中心,这个就与北斗和GPS无关了,所以无论如何,都无法将这次终端通信中断算到北斗的头上。

打个比方,北斗就像是海上持续发亮,为轮船指引航线的灯塔,轮船只是借助灯塔完成自己的定位判断,其他的行为就和灯塔无关了。轮船和港口通信中断,肯定没人会去怪罪灯塔吧。

图:随着北斗的完善,它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具体到这次事件,其实就是车载记录仪和监控中心通信的问题,那么解决问题就应该对症下药。

如果是车载记录仪的故障,那么就应该调查是否是普遍故障,进而加强记录仪生产质量的监管。

如果是基站通信网络的问题,那么就应该在记录仪融入目前的3G、4G和5G网络上进行优化。

如果是资费问题,那么就应该与运营商协商,该降费就降费,该取消就取消。而如果是执法认定上有问题,那就应该在实际问题协商上优化,力求做到执法认定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的懒政。

对于此次卡车司机金某的不幸遭遇,笔者深感同情。在同情的同时,我们更应该保持理智和清醒的头脑,进而认真的去思考和分析问题真正的症结所在,这样才能真正为广大司机群体减轻负担。

一句话,北斗导航卫星的信号是没问题的。问题还是在地面管理,究竟是定位数据上传网络有问题?车载终端的妥善率有问题?还是执法认定有问题?这有待相关权威部门的调查结果。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