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方面,三星堆和中原一模一样

f
foofy
楼主 (未名空间)
https://www.guancha.cn/LiJingHeng/2021_03_25_585198.shtml

李竞恒:在这些方面,三星堆和中原一模一样
李竞恒
李竞恒
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教师

分享到: 156202
2021-03-25 07:44:31字号:A- A A+来源:观察者网
最后更新: 2021-03-25 09:16:16

导读

这几天,“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又上新了。新发现的六个祭祀坑及其中出土的文物,引发了极大的关注。惊叹器物之美的同时,大众对于三星堆仍然怀揣着一系列问号:

三星堆为什么有这么浓重的异域风情?它与中原文明有什么联系?

为什么三星堆的先民们会如此重视黄金?三星堆先民使用黄金的习俗是“西来”的吗?

尚无文字出现的三星堆,能被称为文明吗?

围绕这些问题,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李竞恒与我们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观察者网:一直以来,三星堆的文物给大众留下的印象是神秘而充满“异域风情”的。早先出土的黄金权杖、青铜大立人和青铜纵目面具更是备受关注。但我们也看到三星堆同期出土的玉琮、青铜尊、陶器仍是具有中原色彩的。到底该怎么审视三星堆与中原文明的联系?

二号祭祀坑出土青铜纵目面具,图自三星堆博物馆。

李竞恒:三星堆有点类似敦煌的角色,是一个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所以肯定会体现出和外部文化交流的一些特征。但敦煌的基本文化属性是中国的,这是毋容置疑的。三星堆的情况其实也是类似的,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处于西南地区“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故而带有比较独特的地方文化色彩。

这条路线是沟通古代欧亚各种文化的脉络之一。过去大家比较熟悉西北丝绸之路,但实际上西南地区也有一条古老的丝绸之路,即经过云南、东南亚通往印度、中亚的交流路线。《史记·大宛列传》就记载张骞在现在阿富汗一带见到过“邛竹杖、蜀布”,就是巴蜀和西南夷地区的纺织品、特产经过这条路线能被运输到阿富汗。

而印度洋周边所产的环纹贝、东南亚的象牙、西亚或中亚地区的蚀花肉石髓珠等商品也沿着这条路线被运送到云南和巴蜀,三星堆发现的大量海贝,就是印度洋环纹贝,反映了这条交流路线的存在非常古老。

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海贝,图自三星堆博物馆

这次三星堆新发现的丝绸,以实物形式证明了当时巴蜀丝绸的存在,是贸易上的重要商品。既然蜀地是西南地区的“敦煌”角色,自然具有文化交融的色彩,但其基本属性是中华文明的地方分支。

三星堆的礼制,受到过中原二里头文化的强烈影响,比如三星堆的重要礼器玉牙璋,就是二里头牙璋的形制。又比如青铜兽面牌,这是二里头的重要礼器,三星堆也有这种青铜兽面牌。三星堆的陶盉在形制上与二里头的陶盉一样,其功能都是祭祀“上下神祇”,实现“上下交泰”的礼制功能。

三星堆的青铜神树,体现的宇宙观完全是中华文明的,当时中原信仰是宇宙中心有建木、若木这些神树。《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淮南子·地形》:“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就是说,中原文明信仰东方有扶桑,中部有建木,西部有若木,这三棵大神树,树上住着十个太阳。

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神树,图自三星堆博物馆。

当然,中原文明信仰太阳就是神鸟,《淮南子·精神》:“日中有踆乌”,《春秋元命
苞》:“日中有三足乌。”古蜀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很形象地展现了太阳就
是神鸟这种世界观,明显和中原一模一样。三星堆青铜神树上面铸造的九只鸟,就是在扶桑一类神树上的太阳鸟。

你可能要问,不是说十个太阳吗?对呀,现在正有一只在我们头顶值班呢,所以树上休息的是九只嘛,然后轮班。这十个太阳,也就对应天干,即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过十天叫一旬,十个太阳鸟正好轮一圈值班。这种宇宙观,完全和中原一模一样。

我们看一个文化属于什么的分支,最重要的就是看它精神世界、宇宙观这些最内核的属性,三星堆在这些方面和中原是完全一样的。至于礼器方面,也是大量使用中原青铜礼器,这次三星堆出土的一些青铜方尊,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商代礼器也是一样的。这些都说明,三星堆文化的本质是中原文明的一个分支。

观察者网:此次,新出土的黄金面具残片惊艳亮相。我们知道同时期的黄金制品在考古发现中并不多见,比较著名的是二里岗出土的金箔夔龙纹残片。为什么西南地区会形成独具特色的黄金崇拜?

夏家店下层文化、四坝文化是我国较早出现黄金制品的遗存。据此,有观点认为中国的黄金崇拜是“西来”的。您觉得这个判断成立吗?

李竞恒:早期中原文化的价值系统里面确实不太看重黄金,而是看重青铜礼器、玉器、大龟壳,前两个大家能理解,青铜礼器像九鼎什么的,就是天下的象征,非常宝贵。玉器像和氏璧之类,秦王愿意拿十五座城池去交换,也是宝贝。大乌龟壳,这个现代人有点无法理解,但《礼记·礼器》说“诸侯以龟为宝”,《论语·公冶长》记载鲁国大贵族臧文仲家族收藏大蔡之龟的龟壳,用“山节藻棁”的华丽房间珍藏,确实是当宝贝的。大龟壳还能用来占卜,这是当时的高科技。

在古蜀文明里面,其实和中原一样,都是看重这三样宝贝的,三星堆那么多青铜礼器,这就不必说了。三星堆、金沙遗址也有众多的玉器,各种牙璋、玉琮、玉璧,和中原也是一样的。大龟壳,金沙就有出土,上面还有烧灼占卜使用的痕迹,也是拿宝贝龟壳来预测未来。灼烧龟壳占卜,这是把水、火两种宇宙基本元素相结合,龟是水里的,烧灼用火,水火就是阴阳,阴阳思想也是中华文明的古老传统。这些方面,古蜀和中原一模一样。

三星堆比同时期的中原更重视黄金,有金面罩、金杖这些独特的器物,这属于一个地方性的习俗。至于中原地区从二里岗到殷墟,其实也有黄金制品,只是不被那么看重。黄金的来源,应该主要是从西北、北部等多个渠道,并不一定只是西来。

本次新出土的黄金面具残片

中原地区也谈不上“黄金崇拜”,战国时期黄金使用多了,那就是当作钱来用,比如楚国的郢爰,就是将小金版或金饼切割成零星小块,然后用天平称量使用,就是个世俗货币,是个工具,谈不上“黄金崇拜”。

至于三星堆使用黄金礼器这一独特地方习俗,一点也不奇怪。当时是方国联盟,王夫之、梁启超、王国维等学者都谈过,夏商中原王朝相当于是一个“盟主”而已,这个盟主对于联盟中各方国的礼俗、习惯都是不干预的。

《礼记·曲礼下》说:“君子行礼,不求变俗”,孔疏:“俗者,本国礼法所行也”,就是说要尊重各方国、诸侯的地方习俗,不要去改变它。《吕氏春秋》、《淮南子》等很多古书都记载大禹入裸国,也不穿衣服,就是尊重当地独特的地方文化和习俗。所以,古蜀的基本文化框架、礼制是中华系统的,但也保有独特地方礼俗,这些并不矛盾,恰恰是三代时期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