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吧,唐朝不是汉人的王朝。汉人早已被征服!

q
qtqmake
楼主 (未名空间)

西魏、北周、隋、唐几代政权的特点可以用“关陇”二字来阐述,关陇是一个政治集团,源自鲜卑宇文泰的八柱国(类似清朝的八旗)。以隋、唐为例,隋文帝杨坚本身便是关陇集团的一员。至于唐朝,李世民的父亲是李渊,李渊的父亲是李炳,李炳的父亲是李虎,李虎就是西魏北周时期的八柱国之一。而且李唐也自称出自陇西李氏,以西凉李皓的嫡裔自居,因此唐太宗修《氏族志》时,将皇族置于诸士族姓氏之首,唐《姓氏谱》载“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到南宋郑樵编《元和姓纂》“言李者称陇西”。关陇集团这群人姓名改了又改,从姓名上很难区分其民族,但只要是贵族就几乎都是鲜卑种。

唐高祖李渊父系的七世祖李皓,就是晋末张掖地区(月氏故地)西凉国的凉武昭王,是典型的秃发(拓拔)鲜卑,后为南匈奴单于沮渠蒙逊吞并。《魏书·列传》记载,西凉灭后李皓的后裔李翻投奔了阿尔泰山的柔然,曰:“翻,字士举(休屠),小字武疆(无者),奔伊吾(阿尔泰山),臣于蠕蠕(柔然汗国)。李翻的儿子后来投奔了拓跋北魏,为“镇西大将军”。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名叫李虎是代北武川(今内蒙古)人,是西魏鲜卑八柱国之一,另有“唐国公”称号。

鲜卑和匈奴一样,是蒙古种族、蒙古语族。李世民的母系同样是鲜卑人,从李虎娶妻“独孤氏”(西魏鲜卑皇族)。李渊的皇后即李世民的生母也来自鲜卑,史称“窦皇后”。李世民也娶妻鲜卑,称“长孙氏”,唐朝皇室难觅一丝汉民族血缘成份。

很多人误以为唐朝是汉人建立的朝代,历史上经常把唐朝跟汉朝并称“汉唐”,这容易让历史知识欠缺的人产生误解,尤其是在民族问题上。

那么唐朝是农耕民族汉人建立的吗?答案绝对是否定的,历史资料证明:唐朝建立者的
民族属性毫无疑问是胡人(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外国人的称呼),即李唐王朝的统治者是游牧民族的后代。一言以蔽之,唐朝是由游牧民族建立的、经过高度汉化、但是仍保留民族特色的朝代。——这一点唐和辽相似。

一、唐王朝统治者家族的血统

唐王朝的血统已经清楚显示出他们属于突厥阿尔泰游牧民族。当然这里说的突厥人是当时北亚蒙古人种、信仰萨满的突厥,也就是后世蒙古人的前身,而并不是现在伊斯兰化且长相波斯化的那些突厥旁支。唐高祖李渊的七世祖名叫李皓,就是晋末张掖地区(月
氏故地)西凉国的“凉武昭王”。西凉国是“鲜卑秃发”,后为南匈奴单于沮渠蒙逊吞
并。

《魏书·列传》记载,西凉灭后李皓的后裔李翻投奔了阿尔泰山的柔然,曰:

“翻,字士举(休屠),小字武疆(无者),奔伊吾(阿尔泰山),臣于蠕蠕(柔然汗国)。

李翻的儿子后来投奔了拓跋北魏,为“镇西大将军”,从此在北魏一朝“大享名器,世业不殒” ,世袭贵族名号。

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名叫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另有“唐国公”称号。西魏的“八柱国”与后世努尔哈赤的“八和硕”有一样的文化内涵。

史载李虎娶妻“独孤氏”,独孤是西魏鲜卑帝族。李渊的皇后即李世民的生母也来自鲜卑,史称“窦皇后”。李世民也娶妻鲜卑,称“长孙氏”。唐帝室难觅一丝汉民族血缘成份。

李渊起兵并非一人,这是与突厥始毕可汗联手干的。当时始毕可汗与李渊是君臣关系,他们可能还有血缘关系。史载李渊与始毕可汗有约,曰:“若入长安,民众土地入唐公,金玉缯帛皆可汗有之”。他们联手内侵,遵循着匈奴以来结盟南下的传统。由于有突厥可汗的武力撑腰,李渊顺利取得关中重地,突厥则满载而归。

二、唐太宗李世民会说突厥语

唐太宗李世民会说突厥语是明白无误的。史书记载,唐高祖李渊时突厥颉利可汗率军攻入渭水便桥,秦王李世民迎战。在桥边李世民屏退左右,单独一人“与颉利可汗隔津而语,责以负约”。“太宗独与颉利临水交言,麾诸军却而阵焉”(《旧唐书》)。其时李世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有诱之以利,于是突厥人抽身引退,并相约几天后便桥再会。其后他们如约而至,“刑白马,与颉利同盟于便桥之上”。

李世民说突厥语明矣,否则怎么可能“临水交言”呢?他们是完全的同类,他们说同样
的语言,有同样的行为方式,有同样的文化背景。《隋唐嘉话》说,单雄信曾呼李世民之弟李元吉为“胡儿”,李元吉小字亦叫三胡;《旧唐书》也说,李渊曾孙滕王李涉“状貌类胡” ,就是说其状貌类同胡人。

史载突厥薛举可汗及部下常与李世民共同围猎,“太宗与之游猎驰射,无所间然”,于是突厥部众“咸愿效死”。如果李世民平时说汉语就不可能出现“无所间然”的情况。李世民频频狩猎,“狩与尧山”,“狩与岐山”,“狩与骊山”,不绝于史,这显然是游牧民族的生存方式。

李世民策划宫廷政变,杀了哥哥太子李建成,夺得皇位,史称“玄武门事变”。参与事变的五个主谋人物的姓名,也明白地显示出民族背景:

长孙无忌,此人是后魏献帝之兄的后代,与李世民祖先一样也是世袭“柱国”,原姓拓拔,后改姓长孙,长孙无忌是唐太宗长孙皇后之兄。

房玄龄,此人是后魏镇远将军的后代,与长孙皇后是同宗。

尉迟敬德原为突厥一骁将,善骑射,后来归降了李世民,成心腹。

屈突通,原为突厥将领,以勇武著称,后归降李世民,啜是“矢”的注音异写,一种贵族称号。

秦叔宝,此人悍勇异常,自称“不习文法”,可能一个汉字也不识,一句汉语也不懂。

《阙特勤碑》中有这样的话:“突厥的伯克们听命了可汗,为之征战了50年,向东征战到日出之地,直到靺鞨可汗之国,向西征战到铁门,降服了那里的所有国家”。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唐太宗依靠的是草原民族的军事力量,在突厥人看来唐皇帝不过是入主汉人的突厥可汗。

当李世民还是秦王之时,他就与突厥贵族结为兄弟了,如突厥突利可汗(始毕可汗之子
,颉利可汗之侄),西突厥大渡(鞑靼)可汗,都是李世民的“安答” (蒙古语“兄弟”
的读音),这些可汗死讯传来之时,太宗都为之摆朝举哀。如果李世民不是突厥人就不
会与之结拜,这是由游牧文化的特质决定了的。

三、唐朝为什么如此开放?

唐朝为什么显得比较开放?这跟唐朝建立者的民族成分有很大的关系。

史书记载唐王室屡现“乱伦”之象,太宗死后唐高宗便把太宗的美妾武则天拥为己有了。所谓“乱伦”是后人的说法,在唐高宗看来并无此嫌疑,“妻其后母”是游牧民族的古老习俗,对于突厥出生的唐王室来说不存在道德障碍,乃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游牧民族自古没有守寡的传统,故唐代公主再嫁也多。只是到了后来,日益汉化之后,他们才会竭力去回避和掩饰祖先的历史。武则天的故事与清初皇太后下嫁多尔衮类似,在当事人看来并无不妥,完全符合风俗习惯。

李世民有废太子名叫“承乾”,史载他学胡人椎髻,说胡语,吃胡食,爱慕突厥狼头纛,甚至不愿过宫廷生活,喜欢去草原游牧,结果被废黜。同样的事情北魏也发生了,魏孝文帝太子元恂留恋草原竟不愿南下,被迫南下后又擅自北上,孝文帝大怒,把他废为庶人。两个太子的行为已经清楚地反映出他们的民族背景。

我们看到唐初的“刺史”(地方军政首领)为清一色的突厥人,并且都是世袭,那是游牧民族固有的氏族军事组织的影子,与辽金时代的“探马赤军”蒙元时代的“达鲁花赤”非常相似,这种军事制度并不来农耕文化。

唐太宗的身份首先是突厥可汗,其次才是中原人的皇帝,两者主次分明,就像忽必烈首先是蒙古的大汗,其次才是中国的皇帝一样。

唐太宗昭陵有14个蕃王石像,唐高宗乾陵有61个,这种立蕃王石像的葬制不是汉民族固有的葬制,那是突厥墓前立杀人石习俗延续。突厥可汗墓前立杀人石代表他生前杀死的敌方酋长。《阙特勤碑》有这样的话:“我为我父可汗立了杀人石,以无者可汗石列其首”。唐太宗立蕃王石像是对古老游牧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阙特勤碑》把“唐人”视作自己的远房兄弟,告诫突厥子孙引以为戒,不要去走唐人的汉化之路,这从另一角度反映出他们存在血缘认同。而《阙特勤碑》的立碑者竟是唐朝皇帝,汉文碑文竟是唐玄宗所撰,又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问题,碑文中有“结为父子”之语,如果没有对突厥的认同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正因为唐朝皇帝是突厥血统,他们才会以极开放的心态面对中亚的游牧民族国家,他们的眼光不局限于中原,他们有兴趣去开拓广阔的东北和西北,那里自古以来都是他们的活动区域。

我们看到唐朝与游牧民族交往的那种深度和广度是汉民族创建的朝代从未有过的,因为统治者的血缘对其基本国策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唐朝皇帝的游牧民族血缘正是唐代开放大气的深层原因。历史上中国人一直在回避唐朝皇帝的血统来源,因为不愿看到大唐盛世与胡人的关系。当我们以此去阅读和思考《旧唐书》的时候,许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c
code


中国是 civilization state 不是 nation state

中华民族是文化认同,不是血统认同
s
solarlight

这都是扯淡。你有唐朝皇帝的DNA嘛。没有就不要发文。没DNA的都是胡扯。

再说唐朝皇帝用不用汉字,会说突厥话嘛。那德裔川普做了几年美国总统美国就变成德国了吗

m
mandai

垃圾网文

”秦叔宝,此人悍勇异常,自称“不习文法”,可能一个汉字也不识
,一句汉语也不懂
。”

秦叔宝济南长大的,即使血统是突厥人也会熟练使用汉语

除非你证明当时济南通用语言不是汉语。。

m
molen


常识错误太多

比如开始作者把汉人的北凉和秃发氏的西凉政权弄混淆了

凉武昭王李嵩的北凉政权主体在新疆,是汉人。他的孙子李宝投降了北魏,北魏把他迁徙到洛阳监视性居住,李渊是其后裔。 但其它庶出后裔留在新疆,李白是其后裔,所
以李白和李唐皇室能翻家谱叙亲戚。

在张掖的凉国是秃发氏(秃发=拓拔),是鲜卑人

十六国里面,有五个凉国,号称五凉政权,有汉人政权,有鲜卑政权,也有匈奴政权

m
mynight02

李世民家100%不是汉人。
汉人对礼仪看得很重,李家完全不care的,睡自己的弟媳,儿子接老子的盘,老子抢儿子的老婆,公主和和尚私通。。随便来。
【 在 qtqmake (qtqm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西魏、北周、隋、唐几代政权的特点可以用“关陇”二字来阐述,关陇是一个政治集团
: ,源自鲜卑宇文泰的八柱国(类似清朝的八旗)。以隋、唐为例,隋文帝杨坚本身便是
: 关陇集团的一员。至于唐朝,李世民的父亲是李渊,李渊的父亲是李炳,李炳的父亲是
: 李虎,李虎就是西魏北周时期的八柱国之一。而且李唐也自称出自陇西李氏,以西凉李
: 皓的嫡裔自居,因此唐太宗修《氏族志》时,将皇族置于诸士族姓氏之首,唐《姓氏谱
: 》载“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到南宋郑樵编《元和姓纂》“言李者称陇西”
: 。关陇集团这群人姓名改了又改,从姓名上很难区分其民族,但只要是贵族就几乎都是
: 鲜卑种。
: 唐高祖李渊父系的七世祖李皓,就是晋末张掖地区(月氏故地)西凉国的凉武昭王,是
: 典型的秃发(拓拔)鲜卑,后为南匈奴单于沮渠蒙逊吞并。《魏书·列传》记载,西凉
: ...................

m
monocreek

跟英国历史上被北欧人征服混和类似
【 在 qtqmake (qtqm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西魏、北周、隋、唐几代政权的特点可以用“关陇”二字来阐述,关陇是一个政治集团
: ,源自鲜卑宇文泰的八柱国(类似清朝的八旗)。以隋、唐为例,隋文帝杨坚本身便是
: 关陇集团的一员。至于唐朝,李世民的父亲是李渊,李渊的父亲是李炳,李炳的父亲是
: 李虎,李虎就是西魏北周时期的八柱国之一。而且李唐也自称出自陇西李氏,以西凉李
: 皓的嫡裔自居,因此唐太宗修《氏族志》时,将皇族置于诸士族姓氏之首,唐《姓氏谱
: 》载“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到南宋郑樵编《元和姓纂》“言李者称陇西”
: 。关陇集团这群人姓名改了又改,从姓名上很难区分其民族,但只要是贵族就几乎都是
: 鲜卑种。
: 唐高祖李渊父系的七世祖李皓,就是晋末张掖地区(月氏故地)西凉国的凉武昭王,是
: 典型的秃发(拓拔)鲜卑,后为南匈奴单于沮渠蒙逊吞并。《魏书·列传》记载,西凉
: ...................

s
srx

这种文章都是夹带私货
n
niuheliang

其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严格地说也不是汉人王朝。

毛泽东就是被攻击(祖上母系)汉人血统不纯丢掉了国家元首只能当西方党元首。

严格地说,当上国家元首被白牛追到中国的(雅利安)朱德在清朝时候也不是汉人。

汉人最无耻的是谁当上皇帝就把别人往汉人框里装,李唐如此,赵清也如此。

鲁迅语,要是日本人赢了,(汉人也能论证人家)也是炎黄子孙。

日本人不比荆楚更蛮,鲜卑更狄吧。

【 在 qtqmake (qtqm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西魏、北周、隋、唐几代政权的特点可以用“关陇”二字来阐述,关陇是一个政治集团

D
DEHEI

如果按照儒家文化的爹正统来算

李氏王朝是如假包换的汉族正统

顺治他母亲是蒙古人,怎么看待满清皇室的蒙古血统?

康熙他母亲是纯汉人,怎么看待满清皇室的汉族血统?

乾隆的母亲也是汉人,怎么看待满清皇室的汉族血统?

嘉庆的母亲又是汉人,怎么看待满清皇室的汉族血统?

y
yanzhengman

数实

【 在 srx (null)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文章都是夹带私货
r
romo

汉人不看血统,看文化。 你就是换个罗马人来做中国皇帝,只要他认可中华文化,还
是汉人王朝。

别的国家也大体如此,奥斯曼苏丹混得人种和国民都不一样了。 奥斯曼还是奥斯曼。

【 在 niuheliang (别问我是谁)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严格地说也不是汉人王朝。
: 毛泽东就是被攻击(祖上母系)汉人血统不纯丢掉了国家元首只能当西方党元首。
: 严格地说,当上国家元首被白牛追到中国的(雅利安)朱德在清朝时候也不是汉人。: 汉人最无耻的是谁当上皇帝就把别人往汉人框里装,李唐如此,赵清也如此。
: 鲁迅语,要是日本人赢了,(汉人也能论证人家)也是炎黄子孙。
: 日本人不比荆楚更蛮,鲜卑更狄吧。

n
niuheliang

李唐的父系也可疑。姓氏就不汉人。就像有人姓丰田,后改为田,你论证他(祖上)是汉人。

【 在 DEHEI (的黑)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按照儒家文化的爹正统来算
: 李氏王朝是如假包换的汉族正统
: 顺治他母亲是蒙古人,怎么看待满清皇室的蒙古血统?
: 康熙他母亲是纯汉人,怎么看待满清皇室的汉族血统?
: 乾隆的母亲也是汉人,怎么看待满清皇室的汉族血统?
: 嘉庆的母亲又是汉人,怎么看待满清皇室的汉族血统?

d
dafadizi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除了皇帝老儿都他妈的是被征服了。按你这说法,英国被德国征服了,俄国也被德国征服了,日本被韩国征服了。
夹杂私货,满口喷粪
n
niuheliang

我们央苏雅利安怎么念雅利安的洋经也不脸红。以铲除孔孟伪学反动会教门树立科学神教为时代使命。

你们所谓传统汉人怎么看待中华人民共和国西来说的。

【 在 romo (romo) 的大作中提到: 】
: 汉人不看血统,看文化。 你就是换个罗马人来做中国皇帝,只要他认可中华文化,还
: 是汉人王朝。
: 别的国家也大体如此,奥斯曼苏丹混得人种和国民都不一样了。 奥斯曼还是奥斯曼。

r
romo

我一直认为共产党就不是汉人政权, 不过打邓小平开始, 共产党就羞羞答答拥抱传统文化了。 习包子这群最该信宇宙真理的,连马克思是不是洋人都不知道。

【 在 niuheliang (别问我是谁)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央苏雅利安怎么念雅利安的洋经也不脸红。以铲除孔孟伪学反动会教门树立科学神
: 教为时代使命。
: 你们所谓传统汉人怎么看待中华人民共和国西来说的。

n
niuheliang

邓小平之后。

为了一洋妞,邓产党杀得一代中国凤凰男见到洋妞就硬不起来。

马克思显然是汉人。姓马。

【 在 romo (rom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一直认为共产党就不是汉人政权, 不过打邓小平开始, 共产党就羞羞答答拥抱传统
: 文化了。 习包子这群最该信宇宙真理的,连马克思是不是洋人都不知道。

x
xiaohehe123

你悲愤也莫有用,李世民自己都认自己是汉人。
x
xiaohehe123

“戎狄人面兽心, 微不得意,必反噬为害。”——李世民
“夷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强必寇盗,弱而卑伏,不顾恩义,其天性也。”——魏征

李世民如果不是汉人,自己骂自己?
n
niuheliang

那有啥。人生如戏,全靠演技。皇帝更如此。

军版上写中文骂汉人的多了。难道全是外族?

【 在 xiaohehe123 (xiaohehe123) 的大作中提到: 】
: “戎狄人面兽心, 微不得意,必反噬为害。”——李世民
: “夷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强必寇盗,弱而卑伏,不顾恩义,其天性也。”——魏征
: 李世民如果不是汉人,自己骂自己?

g
gogeta


就算李唐是胡人,和满清元蒙等等其他任何胡人一样现在都给汉族吃掉了,渣都没剩,到底是谁征服了谁?

【 在 qtqmake (qtqm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承认吧,唐朝不是汉人的王朝。汉人早已被征服!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r 4 01:54:03 2021, 美东)
:
: 西魏、北周、隋、唐几代政权的特点可以用“关陇”二字来阐述,关陇是一个政治集团
: ,源自鲜卑宇文泰的八柱国(类似清朝的八旗)。以隋、唐为例,隋文帝杨坚本身便是
: 关陇集团的一员。至于唐朝,李世民的父亲是李渊,李渊的父亲是李炳,李炳的父亲是
: 李虎,李虎就是西魏北周时期的八柱国之一。而且李唐也自称出自陇西李氏,以西凉李
: 皓的嫡裔自居,因此唐太宗修《氏族志》时,将皇族置于诸士族姓氏之首,唐《姓氏谱
: 》载“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到南宋郑樵编《元和姓纂》“言李者称陇西”
: 。关陇集团这群人姓名改了又改,从姓名上很难区分其民族,但只要是贵族就几乎都是
: 鲜卑种。
:
: 唐高祖李渊父系的七世祖李皓,就是晋末张掖地区(月氏故地)西凉国的凉武昭王,是
: 典型的秃发(拓拔)鲜卑,后为南匈奴单于沮渠蒙逊吞并。《魏书·列传》记载,西凉
: 灭后李皓的后裔李翻投奔了阿尔泰山的柔然,曰:“翻,字士举(休屠),小字武疆(
: 无者),奔伊吾(阿尔泰山),臣于蠕蠕(柔然汗国)。李翻的儿子后来投奔了拓跋北
: 魏,为“镇西大将军”。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名叫李虎是代北武川(今内蒙古)人,是西
: 魏鲜卑八柱国之一,另有“唐国公”称号。
:
: 鲜卑和匈奴一样,是蒙古种族、蒙古语族。李世民的母系同样是鲜卑人,从李虎娶妻“
: 独孤氏”(西魏鲜卑皇族)。李渊的皇后即李世民的生母也来自鲜卑,史称“窦皇后”
: 。李世民也娶妻鲜卑,称“长孙氏”,唐朝皇室难觅一丝汉民族血缘成份。
:
: 很多人误以为唐朝是汉人建立的朝代,历史上经常把唐朝跟汉朝并称“汉唐”,这容易
: 让历史知识欠缺的人产生误解,尤其是在民族问题上。
:
: 那么唐朝是农耕民族汉人建立的吗?答案绝对是否定的,历史资料证明:唐朝建立者的
: 民族属性毫无疑问是胡人(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外国人的称呼),即李唐王朝的统治者
: 是游牧民族的后代。一言以蔽之,唐朝是由游牧民族建立的、经过高度汉化、但是仍保
: 留民族特色的朝代。——这一点唐和辽相似。
:
: 一、唐王朝统治者家族的血统
:
: 唐王朝的血统已经清楚显示出他们属于突厥阿尔泰游牧民族。当然这里说的突厥人是当
: 时北亚蒙古人种、信仰萨满的突厥,也就是后世蒙古人的前身,而并不是现在伊斯兰化
: 且长相波斯化的那些突厥旁支。唐高祖李渊的七世祖名叫李皓,就是晋末张掖地区(月
: 氏故地)西凉国的“凉武昭王”。西凉国是“鲜卑秃发”,后为南匈奴单于沮渠蒙逊吞
: 并。
:
: 《魏书·列传》记载,西凉灭后李皓的后裔李翻投奔了阿尔泰山的柔然,曰:
:
: “翻,字士举(休屠),小字武疆(无者),奔伊吾(阿尔泰山),臣于蠕蠕(柔然汗国)。:
: 李翻的儿子后来投奔了拓跋北魏,为“镇西大将军”,从此在北魏一朝“大享名器,世
: 业不殒” ,世袭贵族名号。
:
: 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名叫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另有“唐国公”称号。西魏的“八
: 柱国”与后世努尔哈赤的“八和硕”有一样的文化内涵。
:
: 史载李虎娶妻“独孤氏”,独孤是西魏鲜卑帝族。李渊的皇后即李世民的生母也来自鲜
: 卑,史称“窦皇后”。李世民也娶妻鲜卑,称“长孙氏”。唐帝室难觅一丝汉民族血缘
: 成份。
:
: 李渊起兵并非一人,这是与突厥始毕可汗联手干的。当时始毕可汗与李渊是君臣关系,
: 他们可能还有血缘关系。史载李渊与始毕可汗有约,曰:“若入长安,民众土地入唐公
: ,金玉缯帛皆可汗有之”。他们联手内侵,遵循着匈奴以来结盟南下的传统。由于有突
: 厥可汗的武力撑腰,李渊顺利取得关中重地,突厥则满载而归。
:
: 二、唐太宗李世民会说突厥语
:
: 唐太宗李世民会说突厥语是明白无误的。史书记载,唐高祖李渊时突厥颉利可汗率军攻
: 入渭水便桥,秦王李世民迎战。在桥边李世民屏退左右,单独一人“与颉利可汗隔津而
: 语,责以负约”。“太宗独与颉利临水交言,麾诸军却而阵焉”(《旧唐书》)。其时李
: 世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有诱之以利,于是突厥人抽身引退,并相约几天后便桥再
: 会。其后他们如约而至,“刑白马,与颉利同盟于便桥之上”。
:
: 李世民说突厥语明矣,否则怎么可能“临水交言”呢?他们是完全的同类,他们说同样
: 的语言,有同样的行为方式,有同样的文化背景。《隋唐嘉话》说,单雄信曾呼李世民
: 之弟李元吉为“胡儿”,李元吉小字亦叫三胡;《旧唐书》也说,李渊曾孙滕王李涉“状
: 貌类胡” ,就是说其状貌类同胡人。
:
: 史载突厥薛举可汗及部下常与李世民共同围猎,“太宗与之游猎驰射,无所间然”,于
: 是突厥部众“咸愿效死”。如果李世民平时说汉语就不可能出现“无所间然”的情况。
: 李世民频频狩猎,“狩与尧山”,“狩与岐山”,“狩与骊山”,不绝于史,这显然是
: 游牧民族的生存方式。
:
: 李世民策划宫廷政变,杀了哥哥太子李建成,夺得皇位,史称“玄武门事变”。参与事
: 变的五个主谋人物的姓名,也明白地显示出民族背景:
:
: 长孙无忌,此人是后魏献帝之兄的后代,与李世民祖先一样也是世袭“柱国”,原姓拓
: 拔,后改姓长孙,长孙无忌是唐太宗长孙皇后之兄。
:
: 房玄龄,此人是后魏镇远将军的后代,与长孙皇后是同宗。
:
: 尉迟敬德原为突厥一骁将,善骑射,后来归降了李世民,成心腹。
:
: 屈突通,原为突厥将领,以勇武著称,后归降李世民,啜是“矢”的注音异写,一种贵
: 族称号。
:
: 秦叔宝,此人悍勇异常,自称“不习文法”,可能一个汉字也不识,一句汉语也不懂。
:
: 《阙特勤碑》中有这样的话:“突厥的伯克们听命了可汗,为之征战了50年,向东征战
: 到日出之地,直到靺鞨可汗之国,向西征战到铁门,降服了那里的所有国家”。从另一
: 个角度证明唐太宗依靠的是草原民族的军事力量,在突厥人看来唐皇帝不过是入主汉人
: 的突厥可汗。
:
: 当李世民还是秦王之时,他就与突厥贵族结为兄弟了,如突厥突利可汗(始毕可汗之子
: ,颉利可汗之侄),西突厥大渡(鞑靼)可汗,都是李世民的“安答” (蒙古语“兄弟”
: 的读音),这些可汗死讯传来之时,太宗都为之摆朝举哀。如果李世民不是突厥人就不
: 会与之结拜,这是由游牧文化的特质决定了的。
:
: 三、唐朝为什么如此开放?
:
: 唐朝为什么显得比较开放?这跟唐朝建立者的民族成分有很大的关系。
:
: 史书记载唐王室屡现“乱伦”之象,太宗死后唐高宗便把太宗的美妾武则天拥为己有了
: 。所谓“乱伦”是后人的说法,在唐高宗看来并无此嫌疑,“妻其后母”是游牧民族的
: 古老习俗,对于突厥出生的唐王室来说不存在道德障碍,乃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游牧民
: 族自古没有守寡的传统,故唐代公主再嫁也多。只是到了后来,日益汉化之后,他们才
: 会竭力去回避和掩饰祖先的历史。武则天的故事与清初皇太后下嫁多尔衮类似,在当事
: 人看来并无不妥,完全符合风俗习惯。
:
: 李世民有废太子名叫“承乾”,史载他学胡人椎髻,说胡语,吃胡食,爱慕突厥狼头纛
: ,甚至不愿过宫廷生活,喜欢去草原游牧,结果被废黜。同样的事情北魏也发生了,魏
: 孝文帝太子元恂留恋草原竟不愿南下,被迫南下后又擅自北上,孝文帝大怒,把他废为
: 庶人。两个太子的行为已经清楚地反映出他们的民族背景。
:
: 我们看到唐初的“刺史”(地方军政首领)为清一色的突厥人,并且都是世袭,那是游牧
: 民族固有的氏族军事组织的影子,与辽金时代的“探马赤军”蒙元时代的“达鲁花赤”
: 非常相似,这种军事制度并不来农耕文化。
:
: 唐太宗的身份首先是突厥可汗,其次才是中原人的皇帝,两者主次分明,就像忽必烈首
: 先是蒙古的大汗,其次才是中国的皇帝一样。
:
: 唐太宗昭陵有14个蕃王石像,唐高宗乾陵有61个,这种立蕃王石像的葬制不是汉民族固
: 有的葬制,那是突厥墓前立杀人石习俗延续。突厥可汗墓前立杀人石代表他生前杀死的
: 敌方酋长。《阙特勤碑》有这样的话:“我为我父可汗立了杀人石,以无者可汗石列其
: 首”。唐太宗立蕃王石像是对古老游牧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
: 《阙特勤碑》把“唐人”视作自己的远房兄弟,告诫突厥子孙引以为戒,不要去走唐人
: 的汉化之路,这从另一角度反映出他们存在血缘认同。而《阙特勤碑》的立碑者竟是唐
: 朝皇帝,汉文碑文竟是唐玄宗所撰,又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问题,碑文中有“结为父子”
: 之语,如果没有对突厥的认同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
: 正因为唐朝皇帝是突厥血统,他们才会以极开放的心态面对中亚的游牧民族国家,他们
: 的眼光不局限于中原,他们有兴趣去开拓广阔的东北和西北,那里自古以来都是他们的
: 活动区域。
:
: 我们看到唐朝与游牧民族交往的那种深度和广度是汉民族创建的朝代从未有过的,因为
: 统治者的血缘对其基本国策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唐朝皇帝的游牧民族血缘正是唐代开
: 放大气的深层原因。历史上中国人一直在回避唐朝皇帝的血统来源,因为不愿看到大唐
: 盛世与胡人的关系。当我们以此去阅读和思考《旧唐书》的时候,许多问题就不再是问
: 题了。
: --
f
finite

扯逼,西凉明显是汉人政权么

酒泉敦煌是汉人传统地盘

x
xiaohehe123

那不就结了,人李世民自己都认为自己是汉人,轮得到其他人唧唧歪歪吗?

【 在 niuheliang (别问我是谁)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有啥。人生如戏,全靠演技。皇帝更如此。
: 军版上写中文骂汉人的多了。难道全是外族?

l
laodongzhe

就算李家是汉人,跟你有关系吗?
n
niuheliang

当然要叽歪,再踩上两脚。

我们这些跟随轩辕黄帝入关的,祖上待过汉朝的,竟然被踢出汉人队伍。

现在吹自己如何汉人如何热爱中华的反而是这些晚了几千年的胡人。

【 在 xiaohehe123 (xiaohehe123)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不就结了,人李世民自己都认为自己是汉人,轮得到其他人唧唧歪歪吗?

D
DEHEI

一点不可疑,祖宗八倍都清清楚楚
而且所谓的鲜卑窦氏才是可疑的

国内窦姓都说自己起源于夏朝太康,如假包换的汉族
鲜卑是匈奴后裔,和白人长相类似,鲜卑族的窦姓是赐予的,主要生活在内蒙那边,游牧为主

而李世民他老妈是陕西当地人,到底是鲜卑族,还是原本的汉族窦姓后人谁知道呢

【 在 niuheliang (别问我是谁) 的大作中提到: 】
: 李唐的父系也可疑。姓氏就不汉人。就像有人姓丰田,后改为田,你论证他(祖上)是
: 汉人。

m
mandai

赐姓大野,如果本来有胡姓就不需要赐姓了。

【 在 niuheliang(别问我是谁) 的大作中提到: 】

: 李唐的父系也可疑。姓氏就不汉人。就像有人姓丰田,后改为田,你论证他(祖上)是

: 汉人。

n
niuheliang

汉朝人以商东夷为主。不排除有少量的羌夏匈奴鲜卑。

如果李唐算太康,那么你也可以说爱新觉罗北宋之后。

至于日本鬼子,对黄仁来说更是如假包换的炎黄子孙。

【 在 DEHEI (的黑)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点不可疑,祖宗八倍都清清楚楚
: 而且所谓的鲜卑窦氏才是可疑的
: 国内窦姓都说自己起源于夏朝太康,如假包换的汉族
: 鲜卑是匈奴后裔,和白人长相类似,鲜卑族的窦姓是赐予的,主要生活在内蒙那边,游
: 牧为主
: 而李世民他老妈是陕西当地人,到底是鲜卑族,还是原本的汉族窦姓后人谁知道呢

a
affineV

中国的正统民族是种水稻的农耕民族,华夏是后来溶入的戎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