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给中美关系设霸王条款,曝光致命弱点!

G
GYCS
楼主 (未名空间)

一、

2月4日,美国总统拜登发表了上任后首份外交政策演讲,其中对美国的外交政策做了一个暗示性排序,并明确了中美关系的“性质”。

我的理解是,在排序里面,美国把修复与北约盟友的关系列为第一要务,维护跟日本和韩国的盟友关系视为第二要务,而跟中国的关系排名第三,更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将中国“定性”为“最严峻的竞争者”,并给中美交往设置了前提条件,比如美国必须要在保证美国经济利益和知识产权受到充分保护的前提下,才能跟中国加强合作。

抛开“定性”的问题,大家别小看拜登给中美加强合作设置的这两个前提条件,什么是保证美国经济利益?什么是知识产权受到充分保护?中国的利益就不是利益了?中国的知识产权就不是知识产权了?

说白了,还是居高临下,先给你扣一个“坏人”的帽子,让你先低人一等,并继续误导国际市场对中国的正确认知,然后的潜台词就是,你中国要是按我的要求作出改变,我才能跟你加强合作,如果我没有跟你加强合作,那一定是你的问题。这不是霸王条款是什么?

当然,中国有很多地方还需要提升,但这并不是因为美国,这是中国内在的自我升级需求,以及跟其他合作伙伴的互动结果。

本月初(2月1日),中办、国办就印发方了关于“以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这里面对知识产权等都有非常明确的阐述。只不过大部分海外研究者从来不从趋势性和历史性的改革方案入手去研究中国,而是喜欢个案“猎奇”,从而时常误判形势,然后还乐此不疲。

美国早就退出了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中国则正在用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来
建设自己的市场体系,也就是说,未来那些美国无法满足和接受的贸易体系,中国都可以满足和接受。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正在全面积极的要加入CPTTP(全面且先进的TPP)的原因,而美国早就因为TPP不符合美国的利益而退出了。

二、

从目前的趋势看,拜登政府在对华关系方面,采取了“鸭脚”模式(我自己造的词),什么意思呢,就是从浮在水面上的部分看,其动作形态似乎很绅士、很优美、很平静,但水面下两只脚可是使劲的划呀划,动作异常激烈。

近日,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发表了一份匿名涉华报告,毫不掩饰的想策动美国各界对华发起“冷战”。从其笔锋和逻辑来看,确实有模仿“冷战”之父乔治凯南的意思。

想当年,乔治凯南在充分“研究”苏联之后,给美国发去了一份8000字“电文”,意思是美国只要发动“冷战”, 苏联会自己崩溃,而后美国各类对苏政策的共识,可以说
这份电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因此,此时美国媒体将大西洋理事会这份报告跟乔治凯南的冷战“电文”扯上关系,是值得高度关注的。但我个人觉得这份“报告”真正的关注点并不在于报告本身,而是新一届美国政府利用这个“报告”在舆论市场小题大做的背后,可能有着更深的用意。

就在这份匿名报告发表之后,大西洋理事会的“欧洲中心”在法国启动,而且邀请了法国总统马克龙参加启动仪式,并重点讨论了关于后疫情时代的地缘政治格局。另外,大西洋理事会“欧洲中心”的计划,本身就旨在促进美国与欧洲之间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所以大家不要觉得这个理事会仅仅是一个智库,实际上扮演了非常明确的政治角色。

但我想说的是,其实早在特朗普时代,其内阁成员里面,包括蓬佩奥、彭斯等等,都在各类智库举办的会议上,发表过类似的观点,其激烈程度比大西洋理事会这个匿名报告更甚。蓬佩奥就不用说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去看一下2018年10月4日,当时的副总
统彭斯在哈德逊研究所的演讲,对中国的攻击也是不遗余力。

再比如刚刚卸任不久的前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更是有非常详细的一套“反华”理论,连续出版了《即将到来的中国战争》、《致命中国》、《卧虎》等,从渲染威胁到提出“完整”的对抗中国的策略,比这次大西洋理事会的匿名报告更“激烈”、“直接”和“全面”。

所以,无论是此前美国舆论所宣扬的,“蓬佩奥演讲开启美国对华冷战铁幕”,还是现在市场所关注的“匿名报告策动对华冷战”等标题党,其实都反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那就是美国在应对中国方面,无论是哪个党执政,无论各类智库和官员放出多“直接”的话,其具备共识的策略和行之有效的工具都不是很多。这又是为啥呢?

三、

我不是小看美国的各类智库和鹰派政治家,我想说的是,时至今日,美国上上下下都还没有搞明白中美问题的本质。

如果大家很好的研究世界地缘政治和国家博弈的历史,就会发现一个超越一切的常识,那这个常识到底是什么呢?可以这么说,只有当小国跟大国“博弈”的时候,策略本身的重要性才能体现出来,比如新加坡等在中美之间博弈,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策略决定成败。再比如这次澳大利亚在平衡中美关系问题上,就玩砸了,现在看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但韩国、新西兰等就玩的很好。

那我什么意思呢,我的意思是,在中美问题上,美国现在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小国”,展现出来的是焦虑、多疑,甚至是恐惧,因此现在美国在面对中国的时候,开始依靠纯策略,动不动就搞一个“冷战”宣言,放一些狠话,包括各类美国专家都在给美国政府出主意,好像只需要一套高明的方案和策略,就可以遏制住中国,觉得上一届特朗普政府遏制中国失败,仅仅是因为策略不对。

这种逻辑已经在影响拜登政府的运作,从而使得拜登政府并没有寻找中美问题的真正解决办法,而是在寻找比特朗普更“高明”的,遏制中国的策略。这就变成了“小国”思维。

很多人可能会说,当年美国就是运用策略思维,打败了“苏联”,但我想说的是,苏联的解体,那叫“内爆”,如果大家都觉得美国在这个里面起到了关键作用,那是因为美国的政治家和专家智库,事后都想给自己邀功,大搞自我宣传所致。其实按照已经解密的文件,当时美国上上下下也都没有为苏联的解体做好准备,甚至当时的美国政府根本就不希望苏联解体。

当时苏联跟加盟共和国发生冲突,最紧张的反而是美国,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准备脱离苏联独立,寻求美国的承认,美国当时就非常担心,如果自己支持这些加盟共和国独立,一旦引发苏联的崩溃,那么苏联中央对核武器的管控会失灵,这对美国的威胁太大,美国需要的是一个向美国“称臣”,并逐步衰落的苏联,而不是要苏联解体。

当时老布什和白宫官员都认为,美国只能接受苏联和平衰落,但不能接受其快速解体,所以当乌克兰准备脱离苏联,寻求美国帮助的时候,美国明确反对。当时老布什还跑到基辅去演讲,说:“美国支持自由,但自由不等于独立。”老布什警告乌克兰不要搞独立。所以,美国骗乌克兰感情不是一天两天了。

我再具体说一下,大家就明白了,比如1991年7月30日,美国总统老布什访问莫斯科,
然后当着世界媒体的面说:“戈尔巴乔夫是令我尊敬和倾慕的人,他的所作所为给那些相信个人能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人带来希望,我们可以携手共进,实现长久的和平,并将给我们的孩子创造更加光明的未来。”

回国后,老布什也将自己访问莫斯科,苏联有意向美国示弱,缓和了跟苏联的关系等,当做政绩大肆宣传。然而,令美国政府措手不及的是,仅仅五个月后(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于是老布什对外的宣传立马变了,老布什迅速把苏联解体的功劳放到了自己身上,对外宣传说:“我们打赢了,苏联垮台了,核战争的阴影过去了,我们的孩子再也不用像我们一样生活在一个担惊受怕的时代啦。”

你看,反正怎么都是自己的功劳。

四、

那我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呢,我的意思是,大国博弈,真正的变量是自己,谁能重塑自己,把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和可持续,然后等待对手犯错。

至于策略,当然重要,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只有当小国面对大国的时候,小国使用的策略对其命运才会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美国目前把重点放在了策略上,变成了小国思维,这是美国对华关系扭曲,并且总是事与愿违的根本性原因。

在这里我推荐大家看两本书,一本是介绍苏联是如何“内爆”的,当时美国政府是如何判断失误,又各种滑稽表演,并不希望苏联解体的,这本书叫《大国崩溃》;另一本是《海都物语》,是讲历史上威尼斯这个非常小的国家,是如何跟数个超级强大的帝国博弈,并成功将自己的国家文明延续了上千年的。这两本书会给大家一个大国“内因”和小国“策略”的全景呈现。

当然,由于美国很多人还沉浸在苏联解体所成就的政治家、专家智库等的“荣誉”幻想当中,觉得如果自己能提出一个遏制中国的策略,如果中国真被遏制住了,那就是历史功绩,那就流芳百世了。

再加上近几十年来,美国迅速控制了德国、日本的二次崛起,所以现在的美国,在面对中国的时候,依然还是不死心的,希望有更加“高明”的策略来遏制中国,于是乎,千奇百怪的操作就出现了,这跟哪个党执政关系不大。

至于拜登政府的对华策略,我们就从拜登政府目前所依赖的最强大的策略工具来做个分析,这个策略工具就是美国要加强跟盟友的合作,要重新领导世界,要借助跟盟友的合作来达成遏制中国的更宏大构想,用“专业”的操作和舆论来挑拨中国跟其他国家已经形成的依赖关系。

这里面需要展开来详细分析,并且需要更为深入和历史性的理解角度,请大家继续往下看。

五、

拜登正式成为美国总统后,立即签署了诸多的行政命令,这里面包括重返世界卫生组织、巴黎气候协议等,但拜登政府并没有非常明确的对特朗普政府采取的,针对中国的诸多政策做出回应,反而通过新上任的国务卿布林肯,候任的商务部长吉娜雷蒙,以及财政部长耶伦等,释放了对中国的强硬和攻击性,再加上新任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鼓吹美日军事同盟,并连续派航母进入南海、台湾海峡等,拜登政府在对华关系方面,已经展现出了很明显的非友好态度。

按照拜登政府发言人的话说,美国针对中国的政策,是战略性的,潜台词就是遏制中国的长期政策不会变。

另外,从拜登上台之后,最近两周的外交接触来看,似乎有意在忽略中国,比如拜登已经分别跟加拿大、墨西哥、英国、德国、俄罗斯等领导人通了电话,至今依然没有向中国展现出外交迫切性。

这也可能是拜登政府在故意制造悬念,然后看中国的反应。但实际上中国已经在商业、贸易,以及气候问题等方面对拜登政府展现出了足够的合作诚意。

很多同学所提到的,拜登政府禁止以地名来指代新冠病毒,这其实并不是对中国展现友好,而是回归到了正常的逻辑,否则美国自己就无法科学的抗疫,也就无法做到团结内部。

持续因新冠病毒歧视亚裔而给美国带来的声誉和实际损失,是拜登政府不愿意看到的,另外,拜登政府还筹划着吸引更多亚洲精英移民,给全世界展现美国的包容性移民社会特性,其上台的主要原因也是要重视少数族裔,以及科学抗疫,至少也得尊重常识。

也就是说,从目前的情况看,拜登的对华政策,总结起来就是要给上一届特朗普政府和“盟友”看看,什么才叫做“对抗”中国的“正确”范式。其实拜登政府和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态度,本质上来说,只是战术的不同,拜登政府的潜台词是,对于应对中国,你(特朗普)那套狂躁的操作不行,看我的“专业”操作。

六、

那好,从现在开始,全世界都在期待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表演“,不过这里面需要做一个详细的讨论,因为国际政治所影响的,不仅仅是政治家的行为,还有整个世界格局和民众利益的真实变迁,美国想着利用盟友和各类“棋子”,但这些盟友和“棋子”也在想着如何利用美国。

我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当年朝鲜战争,打到最后,美国疼了,耗不起了,有意和谈,但南朝鲜李承晚政府误判形势,不同意和谈,妄想着希望借助美国统一朝鲜半岛,于是用各种恶心的操作,破坏和谈,最后连美国人都看不下去了,希望中国志愿军教训一下李承晚。

结果就是志愿军在仅仅14天的金城反击战中,击毙俘虏李承晚部队52700余人,其精锐
“白虎团”被志愿军全部歼灭,团长陆根洙被击毙,团旗(虎头旗)被缴获。而在此期间,美国人把自己的军队都撤到后面去了(前线只留了不到一个营的“联合国”军)。而后李承晚政府就乖乖的坐到谈判桌前了。

我举朝鲜战争的例子,并不是宣扬武力解决问题,而我要表达的恰恰是,从人类发展的角度,合作和谈判才是大趋势,一些国家或地区,不要从非常表面的东西理解大国关系,尤其是夹在中美之间的关系,就像当年的李承晚,肯定想不到美国人最后竟然希望志愿军教训自己。也就是说,不要把“倚美自重”演过火了,否则美国会反手来一记耳光。

因此,我今天要跟大家讨论的重点是,拜登政府到底能给“盟友”带来什么?拜登政府是否有能力扭转美国滑向单边主义的历史趋势问题。

那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呢,因为拜登政府跟特朗普政府在应对中国方面,最大的不同,也就是拜登政府的杀手锏,就是要跟盟友合作,依靠盟友。

也就是说,美国必须要回归到“多边主义”,才能找到“遏制”中国的机会,这是一个前提,如果美国从客观上就无法再回到“多边主义”,那么为盟友着想、依靠盟友等等,本身就成了空话,“遏制”中国就更谈不上了。

七、

其实这就是我特别要提醒的,包括美国的所有“盟友”在内,应该从战略上要警惕一点,那就是拜登政府虽然重新返回了世界卫生组和巴黎气候协议,同时展现出来了对传统盟友关系的热情,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美国绝不可能再回到此前的多边主义。

也就是说,美国走上单边主义的道路,是历史的趋势,也是历史的必然,仅凭拜登政府的“回光返照”是很难改变的。

我可以这样说,未来所有国际组织和国际联盟的作用,都将被美国所削弱,这里面也包括联合国。大家别着急,听我慢慢说。

很多人对此前的多边主义有很多的误解,以为以前的多边主义,就是各国可以有自己的主见,国际问题可以由大家共同商讨决定,这是完全错误的,以前的多边主义,就是个幌子,总结起来,就是多数国家听美国的,才叫多边主义。

如今为什么美国不搞多边主义了,特朗普为什么要退出国际组织,原因就是,各国开始有自己的主见了,美国无法说一不二了,所以美国才要搞单边主义,如果大家都还唯美国马首是瞻,特朗普说啥盟友都答应,请问美国为啥要搞单边主义?

因此,美国重回多边主义的前提是,所有的盟友,以及大部分第二、第三世界的国家,都要听美国的话,这样美国回归多边主义才“有利可图”,才可以在对抗中国等方面让盟友“先上”,否则,美国回归多边主义就是自我削弱,那还有什么可持续性呢?

所以,拜登政府所推崇的回归多边主义,我敢肯定的说,是暂时的,拜登政府根本没有力量抗衡美国整个国家意志的改变。

八、

当然,很多同学可能会说,为了回归多边主义,赢得更多“盟友”,拜登政府可以让渡很多权力,然后尊重盟友的利益等等,但请注意,这又跟拜登政府的施政目标背离,也跟盟友的利益背离,因为拜登政府对外的口号是,要重新领导世界,重新领导盟友,也就是要盟友重新听自己的,这跟未来各国寻求的独立自主的“多边主义”是矛盾的。

另一个矛盾点是,如果拜登政府的目的是领导盟友对抗中国,那首先就是对盟友利益的巨大打击,中国目前已经是接近140个国家最大贸易伙伴,是超过40个国家最大的出口
国,这里面也包括德国和韩国等,尤其是去年,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第一大出口国。

欧盟为什么要在拜登上台前一天落定中欧投资协议,原因就是打消拜登以牺牲欧盟利益来要挟欧盟对抗中国的想法,防止美国搞破坏。

更矛盾的点在于,如果盟友无法用牺牲自己巨大利益的代价,跟着美国对抗中国,那美国回归多边主义就失去了政治目标,因为美国保守势力早就对所谓的盟友占美国“便宜”严重不满,这也是特朗普攻击盟友的逻辑所在。

另外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就在拜登就职后的第一天,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她对拜登上台表示热烈祝贺,但即便美国新政府上台执政,欧洲也会继续寻求在国际社会上扮演重要角色,她作为德国领导人,不会在所有事情上都听拜登的意见。

这其实是提前警告拜登政府,不要试图用美国意志来支配德国和欧盟。

九、

世界已经不是以前的世界,美国的盟友和诸多发展中国家,已不再以美国马首是瞻,都开始有自己的观点和利益诉求,美国重回多边主义就变成了对美国领导权的削弱,特朗普政府就是在领导权方面不做任何妥协,才搞单边主义的。

假设世界卫生组织听美国的,跟着美国指责中国,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官员任命都听美国安排,联合国成员都支持美国所推法案,特朗普会退出这些组织、故意拖欠会费,甚至用各种方式羞辱这些组织吗?肯定不会。

所以,拜登政府口号式回归多边主义,其实仅仅也只是一个口号,国际社会不应该抱有任何幻想,哪个国家当真了,那个国家就很有可能被骗。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美国当年热衷于组建联合国的目的,英美交替性霸权其中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都在寻求一种全球操控主义,英国当年为了让大家都听自己的,组建了“国联”,而美国就是担心被英国“操控”,没有加入“国联”,后来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全球霸主,于是把“国联”改了个名字,叫“联合国”,目的就是要让当时的联合国完全受美国操控,朝鲜战争为什么叫“联合国军”,就是因为当时的联合国就是美国的国家意志工具。

但令美国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二战后美国为了削弱欧洲老牌殖民帝国的影响力,鼓动民族自决,触动全球各殖民地独立,并将其纳入到联合国,仅1945年至1979年,世界上独立国家的总数就超过了120个。

问题是,这些从欧洲殖民帝国体系下独立起来的国家,并没有获得更公平的发展,也没有获得美国的持续援助,但这些国家在联合国都有一个席位,都有投票权,这使得最初美国设想的,操纵联合国的难度持续增加。新中国在联合国获得极大的欢迎,也正是因为二战后独立的诸多亚非拉国家的支持。

联合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多边机构,对于美国来说,目前已经变成了“负收益”,因为无论是常任理事国,还是整个会员国体系,都很难再听命于美国,十多年前的伊拉克战争等,都没有获得联合国授权,这种背景下,联合国这种机制,反而成了美国在行使美国特权的时候,极大的掣肘,甚至威胁到美国国家行动的“合法性”问题。

好,最后我再做个总结。

首先,美国将会阶段性的回归多边主义,但从趋势上看,美国的全民意志已不“允许”走多边主义,除非让美国上上下下体验到了单边主义的伤害,否则单边主义一定是美国要打出去的一张“王牌”,不撞南墙不回头。

因此,美国在遏制中国方面,就陷入了一个巨大的矛盾,想用“盟友”这个杀手锏,但这前提是美国要回到多边主义,可是回到多边主义的前提是美国要领导盟友,问题是正是因为盟友不愿意听美国的,美国才要搞单边主义的。所以美国在应对中国方面,“盟友”这张牌本身就是无效的。

其次,美国已经进入了历史性的“内卷”阶段,美国联邦政府的职能存在历史性转变的需求,当联邦政府开始回归国内事务的时候,美国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就爆发了。

美国民主党精英觉得躲在背后策动一次国会占领运动,就可以把特朗普轻松赶下台,那仅仅是因为特朗普是一个“有产者”,特朗普要权衡家族利益,权衡自己的产业等等,再加上特朗普年龄较大,玩票心态又比较重,所以最终可以采取和平的方式承认失败,但如果遇上一个有信念且年轻的“无产者”,恐怕真的会跑到德克萨斯去“建国”,而仅这次特朗普事件,就是美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与此同时,中国已经历史性的完成了“脱贫”,中国已经解决了历史以来困扰中国的“内卷”第一触发因素,那就是挨饿。当中国人不再挨饿的时候,大家的凝聚力会变得很强,这个时候内部风险就会大大降低,中国就可以腾出手来应对外部的挑战。

也就是说,未来的中美问题,美国需要将更多的资源消耗在内部管理上,而中国将会有更多的资源用来对外合作和帮助其他国家,以及应对美国的不怀好意。如果美国不展现出诚意,对中国苦苦相逼,恐怕未来很可能的不是把中国逼垮,而是攻守易位。

中国历史性的进入到了纯做事和推动国际多边主义的阶段,这是几千年来首次,因为几千年来中国的所有精力,都在解决内卷问题,而中国的内卷问题,主要是很多人吃不饱的问题,一旦这个问题解决,中国内部的冲突和矛盾就会降低一个级别,中国政府就会有更多的精力着手研究和解决国际问题。

很多人可能会说,我们现在才刚刚脱贫,国内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其实大家还没明白,中国已经无法离开世界,世界也承受不起跟中国的脱钩,中国要想进一步的解决好国内问题,实际上就是解决好国际问题。

至于中美问题,其变量根本就不在于美国采取了什么策略,而是中美都解决了什么自身的问题,让世界变得更好了,还是更动荡了,根本的变量依然是自己的认知和选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