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当年坚决不让我留学,说不做这个愚蠢的投资

a
alexsung
楼主 (未名空间)

父亲当年坚决不让我留学,说不做这个愚蠢的投资(ZT)

给大家讲一讲我和我的昔日女神的留学故事。

我在二十岁左右的时候,也是着了魔一样地想留学,想去美国。

我爸对此坚决否定,绝对不许。

我和我爸的关系从小到大一直不好,但是我不得不承认,老爷子他在一些原则性的、重大的问题上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判断力。时间曾不止一次证明过这件事。

他当时说过一句至理名言:留学是个investment(投资),他不会允许自己做出愚蠢的投资决定,哪怕是被亲儿子仇恨也不行。

直到多年之后,我才理解父亲这句话的含义。他不愧是年青时曾做过“洋插队”,在美国这个资本主义社会摸爬滚打过的人,也不愧是在生意场上混出来的老将。

简而言之:在资本主义社会,【教育 Education】这件事本质上是一种投资,一种生意 Business. 它与任何小清新,什么升华自我,陶冶情操都无关。既然是生意,是投资
;那么它就得遵守生意和投资的法则 ----- 周期多长(什么时候开始盈利)、杠杆多
大、回报率是多少.........这些,都是可测量,可预测的。父亲说,如果你能被哈佛
、斯坦福、麻省理工录取,那么他即便是倾家荡产,卖掉房子和汽车也愿意供我去留学。但是如果是去某个名不见经传的野鸡大学去“镀金”,那他一分钱也不会出,你自己去赚机票钱吧!

很遗憾的是,在今天这个社会,有太多被包装成投资的消费。我再说一遍:有很多商家把消费产品包装成投资产品卖给人们,让购买者误以为自己是在投资。而实际上,他们是在消费。这其中,许多留学产品就是典型的消费品;本质上,和参加旅游团是一样的。只是它的旅行时间比旅游团长、价格比旅游团贵,然后你能得到一张被承认的高等教育文凭。而实际上,你很难用这张文凭盈利 ------ 这就是消费品留学。

我在学生时代迷恋的“女神”,就踩中了这个留学的消费陷阱。(她自以为那是人生投资。)

其实她家里并不富裕,就是普普通通的北京职工家庭的女孩。(但是她比较漂亮而且有点手段,足以把毛头小子迷得死去活来。)她疯狂追求留学。她家里禁不住她坚持,花了数百万元供她去某国留学了几年,读了个没什么用的硕士回来。而不出意外地,这个硕士对她没有太大用处。恐怕她许多年的收入总和都无法赚回留学的花费。

当然,这里还是要多说一点:中国过去几十年泥沙俱下的大发展,确实造就了一批土豪,也就是资本新贵,New money们。对于他们而言,把留学作为一种消费品无可厚非。

我认为,如果真是家里有钱的,花个几百万出去待几年也没什么。(不去留学,他们买跑车、去夜店、各种奢侈品的钱一样不少。留学只是他们众多消费品中的一样。)

但是如果是中产家庭,那就得量力而行了。盲目去留学,只能是糟蹋钱。(例如之前报道的,卖掉唯一房产供女儿去留学的杭州家庭。)
g
gojets

麻痹 上了女神没

【 在 alexsung (Keep your feet on the ground.) 的大作中提到: 】
: 父亲当年坚决不让我留学,说不做这个愚蠢的投资(ZT)
: 给大家讲一讲我和我的昔日女神的留学故事。
: 我在二十岁左右的时候,也是着了魔一样地想留学,想去美国。
: 我爸对此坚决否定,绝对不许。
: 我和我爸的关系从小到大一直不好,但是我不得不承认,老爷子他在一些原则性的、重
: 大的问题上有着超乎常人的

★ 发自iPhone App: ChinaWeb 1.1.5
Q
QuantSoldier

出国留学为什么算投资?俺们当年留学都是挣大钱。

h
hfb

通常,只有毕业后最终顺利留在美国,并且能在不特别长的时间里,找到高工资的老美公司(或者自己单干成功)留学投资才是成功的。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毕业后也能达到这个目标,就是可能性小些。这个时候就要靠个人其他本事了,比如长相出众,情商高,外向活跃喜交朋友,知道长心眼到处打听,看到老外和高层完全不怵,英文口语特别好,办事牢靠… 学校好坏就完全不是个问题。 投资成功率特别高。

【 在 QuantSoldier (量子战士) 的大作中提到: 】
: 出国留学为什么算投资?俺们当年留学都是挣大钱。

b
bobolan88

在菌斑说这个意思不大。都是名校全额奖学金毕业大公司的主。
a
altopalo

读个硕士哪里用几百万,便宜的二十几万软妹币就够了。叔当年就是飞到美国借卡债一年读完硕士拿到大包裹。

【 在 alexsung (Keep your feet on the ground.) 的大作中提到: 】
: 父亲当年坚决不让我留学,说不做这个愚蠢的投资(ZT)
: 给大家讲一讲我和我的昔日女神的留学故事。
: 我在二十岁左右的时候,也是着了魔一样地想留学,想去美国。
: 我爸对此坚决否定,绝对不许。
: 我和我爸的关系从小到大一直不好,但是我不得不承认,老爷子他在一些原则性的、重
: 大的问题上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判断力。时间曾不止一次证明过这件事。
: 他当时说过一句至理名言:留学是个investment(投资),他不会允许自己做出愚蠢的
: 投资决定,哪怕是被亲儿子仇恨也不行。
: 直到多年之后,我才理解父亲这句话的含义。他不愧是年青时曾做过“洋插队”,在美
: 国这个资本主义社会摸爬滚打过的人,也不愧是在生意场上混出来的老将。
: ...................

h
hfb

中国人都老老实实留学,但想想印度人是怎么弄的。印度本科毕业就能上米国来淘金,根本都不需要投资在留学。留学只是手段之一,关键是怎么搞到工作,不管啥手段,怎么留下来。

【 在 altopalo (城市猎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读个硕士哪里用几百万,便宜的二十几万软妹币就够了。叔当年就是飞到美国借卡债一
: 年读完硕士拿到大包裹。

a
alexsung

一年读完,是哪个大学?
【 在 altopalo (城市猎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读个硕士哪里用几百万,便宜的二十几万软妹币就够了。叔当年就是飞到美国借卡债一
: 年读完硕士拿到大包裹。

p
pingxing

你今年53了吧,学费早TM涨翻天了。 之前2万块学费,现在都是6万以上了,加上生活
费3万,买个车2万,那不就是每年70多万两年150万么?

【 在 altopalo (城市猎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读个硕士哪里用几百万,便宜的二十几万软妹币就够了。叔当年就是飞到美国借卡债一
: 年读完硕士拿到大包裹。

r
retry

你老id也不是小瘤了

那年月没奖学金签证基本申请不到
哪里需要加了投资

【 在 alexsung (Keep your feet on the ground.) 的大作中提到: 】
: 父亲当年坚决不让我留学,说不做这个愚蠢的投资(ZT)
:
: 给大家讲一讲我和我的昔日女神的留学故事。
:
: 我在二十岁左右的时候,也是着了魔一样地想留学,想去美国。
:
: 我爸对此坚决否定,绝对不许。
:
: 我和我爸的关系从小到大一直不好,但是我不得不承认,老爷子他在一些原则性的、重
: 大的问题上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判断力。时间曾不止一次证明过这件事。
:
: 他当时说过一句至理名言:留学是个investment(投资),他不会允许自己做出愚蠢的
: 投资决定,哪怕是被亲儿子仇恨也不行。
:
: 直到多年之后,我才理解父亲这句话的含义。他不愧是年青时曾做过“洋插队”,在美
: 国这个资本主义社会摸爬滚打过的人,也不愧是在生意场上混出来的老将。
:
: 简而言之:在资本主义社会,【教育 Education】这件事本质上是一种投资,一种生意
: Business. 它与任何小清新,什么升华自我,陶冶情操都无关。既然是生意,是投资
: ;那么它就得遵守生意和投资的法则 ----- 周期多长(什么时候开始盈利)、杠杆多
: 大、回报率是多少.........这些,都是可测量,可预测的。父亲说,如果你能被哈佛
: 、斯坦福、麻省理工录取,那么他即便是倾家荡产,卖掉房子和汽车也愿意供我去留学
: 。但是如果是去某个名不见经传的野鸡大学去“镀金”,那他一分钱也不会出,你自己
: 去赚机票钱吧!
:
:
: 很遗憾的是,在今天这个社会,有太多被包装成投资的消费。我再说一遍:有很多商家
: 把消费产品包装成投资产品卖给人们,让购买者误以为自己是在投资。而实际上,他们
: 是在消费。这其中,许多留学产品就是典型的消费品;本质上,和参加旅游团是一样的
: 。只是它的旅行时间比旅游团长、价格比旅游团贵,然后你能得到一张被承认的高等教
: 育文凭。而实际上,你很难用这张文凭盈利 ------ 这就是消费品留学。
:
: 我在学生时代迷恋的“女神”,就踩中了这个留学的消费陷阱。(她自以为那是人生投
: 资。)
:
: 其实她家里并不富裕,就是普普通通的北京职工家庭的女孩。(但是她比较漂亮而且有
: 点手段,足以把毛头小子迷得死去活来。)她疯狂追求留学。她家里禁不住她坚持,花
: 了数百万元供她去某国留学了几年,读了个没什么用的硕士回来。而不出意外地,这个
: 硕士对她没有太大用处。恐怕她许多年的收入总和都无法赚回留学的花费。
:
: 当然,这里还是要多说一点:中国过去几十年泥沙俱下的大发展,确实造就了一批土豪
: ,也就是资本新贵,New money们。对于他们而言,把留学作为一种消费品无可厚非。
:
: 我认为,如果真是家里有钱的,花个几百万出去待几年也没什么。(不去留学,他们买
: 跑车、去夜店、各种奢侈品的钱一样不少。留学只是他们众多消费品中的一样。)
:
: 但是如果是中产家庭,那就得量力而行了。盲目去留学,只能是糟蹋钱。(例如之前报
: 道的,卖掉唯一房产供女儿去留学的杭州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