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疫情看完了最近十年的金棕榈奖电影

m
midpasse
楼主 (未名空间)

总体特点就是慢,节奏非常慢,除了2018《Shoplifters》故事性强一些,其它的基本
都是靠非线性式细节堆起来的。你必须非常有耐心淌过一片一片浑浊的沼泽,爬到山顶回头一看,哦,原来这部电影是讲这个的。如果让商业片导演来剪片子,大部分估计最后就剩个20分钟。慢节奏对演员演技要求很高,比如2013《蓝色阿黛尔的人生》60%的
镜头还都是close up,演不好的话,观众估计开头看个10分钟就退票了。当然,绝大部分演员演技都很好。

除了慢节奏,一些非主流手法,比如2011《生命之树》插入的“纪录片”,2010《
Boonmee大叔》的相片展示,2015《Dheepan》让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演员当主角等等,对观众的耐心估计也是一个挑战。

我喜欢棕榈奖的一个地方是它的开放性,这十年得奖的电影各个国家的都有:美国、泰国、土耳其、瑞迪、英国、日本、韩国、奥地利,而法国电影只有两部。集中看,像是在各国文化中游走,非常开眼界。

金棕榈奖的文艺水准肯定比好莱坞高几个档次,但这个奖并不仅仅青睐追求独特风格的art house films(也就是所谓的装逼电影)。比如2016《I, Daniel Blake》就是一部非常生活化、接地气的电影,不管是叙事构建,还是镜头语言,灯光布景,服饰色调等等都中规中矩。在我看来,金棕榈奖给的是那些能最大程度exploit电影艺术特点的作
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