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教科书都非常非常厚,索男知道是为什么吗?

r
renren123

你這要求太低了 真正掌握的好的 學完這門課 十年之後 不需要參考資料 還基本可以寫一本書出來 理解的要求太低了 別人都變成本能了 一眼就能看出推導五六步後的結
果,你還要去查書再理解理解,最後就是質的區別
人類其實沒多少知識,你囉裏囉嗦寫不明白,其實是你糊塗,自個都不知道什麼是這門課的精髓,塞一堆垃圾進來

【 在 cynic ([email protected] 1998->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背的再好不如计算机好。
: 对知识的掌握要理解为主,背是次要的。理解知识,则要对知识发展的来龙去脉有了解
: ,要明白前人为什么做这个知识框架,为什么这么做。尤其对于低年级(小学中学大学
: 皆然)的学生。这套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Elementary Mathematics from a
Higher
: Standpoint

c
changbaihou

特别赞同您这句话:人类其实没多少知识。
一门课如果真正学懂了,几句话就能概括了。
只有似懂非懂的人,才会认为"知其所以然"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

【 在 renren123 (ren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這要求太低了 真正掌握的好的 學完這門課 十年之後 不需要參考資料 還基本可以
: 寫一本書出來 理解的要求太低了 別人都變成本能了 一眼就能看出推導五六步後的結
: 果,你還要去查書再理解理解,最後就是質的區別
: 人類其實沒多少知識,你囉裏囉嗦寫不明白,其實是你糊塗,自個都不知道什麼是這門課的精髓,塞一堆垃圾進來
:
e
eternity

美国教材是有问题
但是有问题的不是本科生,也不是理工科的教材
而是小学中学的文科教材
尼玛从小学时候就给学生布置那么多阅读,结果就是学生要么根本不读,要么只读完全没有自己的思考
培养出来的大部分人在社会历史问题上都幼稚到令人发指,根本看不懂人类社会是如何运转的
s
systemer

天朝好多教材都是翻译过来,东拼西凑,有些没有搞懂就硬译。最后还把人家有用的
index省掉了LOL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那些老师(前辈)们,怕你真的学会了。
: 他们就是要把你淹没在海量的细节里,让你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也学不会,最终放弃。
: 这样你想学某个学科的知识,就只能依赖前辈、巴结前辈。
: 从而和推荐信等制度一起,构成对后辈的控制。

l
lihsfpd

真的吗?据说现在教师这个行业更好做了,都不需要你懂,教师主要是个组织者,学习的任务以学生为中心。

【 在 changbaihou(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终于来了一个有实际经验的明白人。

: 美国人把教材写这么厚,目的就是为了堵死你通过读书来获取知识这条路。

: 前几年出现了面向中学生的可汗视频教学,那些中学教师恨死了,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打

: 破了他们对知识的垄断。

l
lihsfpd

大学基础课课也基本是编来编去,更多是形式玩些花样,(说好听一点教学)

【 在 ykyh(可防可控,又快又好)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都是原创

: 细节丰富

: 国内的教材东抄一章西抄一章

: 跟原版的一比较才知道原来国内教材的编写人自己没看明白乱翻译的

c
changbaihou

文科是洗脑,作业多是防止学生有时间进行独立思考。

【 在 eternity (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教材是有问题
: 但是有问题的不是本科生,也不是理工科的教材
: 而是小学中学的文科教材
: 尼玛从小学时候就给学生布置那么多阅读,结果就是学生要么根本不读,要么只读完全
: 没有自己的思考
: 培养出来的大部分人在社会历史问题上都幼稚到令人发指,根本看不懂人类社会是如何
: 运转的
C
ChinaGirl

明明是美国的大块头肥人特别多,给本重量大的书每天背着好好锻炼身体才是关键。(笑死
好吧,抛开内容重复空洞不谈,不得不说这个阅读量对往后的阅读速度和思考反应都是有益的。
那些看不懂或者不肯看的就淘汰掉算了。能够捏着鼻子一个字一个字看完的阅读速度都是惊人的程度,比我这些爱看图书不爱看字的要强多了。你看网上很多文章都说是5
minute read之类的都有3000个words至少16000-20000个characters,如果不是已经懂
得内容而是真的想学懂的话我是无论如何都没法5分钟读完的。换成是中文,上知乎找
个5分钟学懂房贷的文章字数只有2144(这个是character count不是word count),虽然我也没法5分钟读完但单纯论阅读量两者确实没法比。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那些老师(前辈)们,怕你真的学会了。
: 他们就是要把你淹没在海量的细节里,让你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也学不会,最终放弃。
: 这样你想学某个学科的知识,就只能依赖前辈、巴结前辈。
: 从而和推荐信等制度一起,构成对后辈的控制。

c
changbaihou

你把美国最好的教材和中国最坏的教材比,
就会得到这个结论。

【 在 systemer (tom) 的大作中提到: 】
: 天朝好多教材都是翻译过来,东拼西凑,有些没有搞懂就硬译。
c
changbaihou

说到底还是教师们故意设置高门槛,故意让学习变得极度痛苦,让你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学到一点点知识。
结果是只有少数阅读速度极度发达的怪人,花费巨大的心血才能最终弄懂一门学科。中国人不用这样折磨自己,普罗大众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
美国知识阶层这样做可以有效减少知识的播散,减少自己的竞争者。保证自己所处小圈子对知识的垄断。
他们做得很成功,大多数美国人就是傻子。

【 在 ChinaGirl (唐人女)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吧,抛开内容重复空洞不谈,不得不说这个阅读量对往后的阅读速度和思考反应都是
: 有益的。
: 那些看不懂或者不肯看的就淘汰掉算了。能够捏着鼻子一个字一个字看完的阅读速度都
: 是惊人的程度,比我这些爱看图书不爱看字的要强多了。你看网上很多文章都说是5 : minute read之类的都有3000个words至少16000-20000个characters,如果不是已经懂
: 得内容而是真的想学懂的话我是无论如何都没法5分钟读完的
v
verdelite


【 在 mijia (稳住大奶,徐图二奶) 的大作中提到: 】
: 根本不厚,那种7、8百页的也不多,大部分也就是4、5百页左右
: 其中一般会有几章不讲,真正要求读的也就是3、4百来页,每周布置3、4十页的阅读,
: 多吗?其中需要反复细看的也就是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在美国从小受教育的一个多小
: 时这3、4十页就看完了,然后再花时间在需要细看的重点上。

一个小时就读完,你读的历史英语吧。

需要理解,带着逻辑和数学的,就算已经学过一遍,重新捡起来我也只是做到1小时4页。

一本100页干货的书,第一遍要50小时。第二遍25小时。第三遍十小时,这算学透了。

如果是300-500页,对不起,一个学期只能学这一门课。

m
molvillage

自己看的话国内的教材完全不适合,尤其是数学教材。
l
lsheng

美国,中国这么分都是乱讲,和种族主义一样,以为肤色一样的人一样。美国中国都有垃圾,都有精华。但美国的中学教科书相当于中国的教科书+练习册。上面一堆练习题
还可以填空。
l
lsheng

教授教的都繁琐,回头看看youtube有些总结很好。但是呢,这个是学明白了才能悟到
的,教授这么教,学生也是很难懂的。

【 在 daigaku (๑۩۞۩๑)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当年线性代数课本写得不好(校内自编教材)
: 上来就是各种化简、变形的人肉算法
: 这些细节耗费很多精力,对数学物理背景的整体把握却不够
: 当然可能工科数学就是强调计算
: 但这样训练会觉得很枯燥

i
initid

书厚,这样价钱贵才显得物有所值

我当初学校每学期开学前几天专门在一个地方卖教科书,本科研究生的书都在一起卖,我一本linear programming的书小开面的也不厚,一百出口点,付钱的时候,打工的小本拿起来一看价钱,脱口而出: ouch

一般本科生的书,配很多图片搞得很厚,这样卖一百块,大家都觉得值

c
changbaihou

不仅仅是为了多卖几个钱才把教科书写这么厚的,
你低估了美国教授的无耻,
他们就是为了垄断知识。除了把书写得极厚让你学习困难之外,他们还故意创造大量生僻的"专业名词",搞推荐信制度,
一群乌烟瘴气的学阀。

【 在 initid (星辰) 的大作中提到: 】
: 书厚,这样价钱贵才显得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