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美国的教科书都非常非常厚,索男知道是为什么吗?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10月6日 7点24分 PT
共 (114)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第 1 页
1 页
2 页
共 2 页
c
changbaihou
4 年多
楼主 (未名空间)
因为那些老师(前辈)们,怕你真的学会了。
他们就是要把你淹没在海量的细节里,让你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也学不会,最终放弃。这样你想学某个学科的知识,就只能依赖前辈、巴结前辈。
从而和推荐信等制度一起,构成对后辈的控制。
🔥 最新回帖
c
changbaihou
4 年多
114 楼
不仅仅是为了多卖几个钱才把教科书写这么厚的,
你低估了美国教授的无耻,
他们就是为了垄断知识。除了把书写得极厚让你学习困难之外,他们还故意创造大量生僻的"专业名词",搞推荐信制度,
一群乌烟瘴气的学阀。
【 在 initid (星辰) 的大作中提到: 】
: 书厚,这样价钱贵才显得物有所值
i
initid
4 年多
113 楼
书厚,这样价钱贵才显得物有所值
我当初学校每学期开学前几天专门在一个地方卖教科书,本科研究生的书都在一起卖,我一本linear programming的书小开面的也不厚,一百出口点,付钱的时候,打工的小本拿起来一看价钱,脱口而出: ouch
一般本科生的书,配很多图片搞得很厚,这样卖一百块,大家都觉得值
l
lsheng
4 年多
112 楼
教授教的都繁琐,回头看看youtube有些总结很好。但是呢,这个是学明白了才能悟到
的,教授这么教,学生也是很难懂的。
【 在 daigaku (๑۩۞۩๑)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当年线性代数课本写得不好(校内自编教材)
: 上来就是各种化简、变形的人肉算法
: 这些细节耗费很多精力,对数学物理背景的整体把握却不够
: 当然可能工科数学就是强调计算
: 但这样训练会觉得很枯燥
l
lsheng
4 年多
111 楼
美国,中国这么分都是乱讲,和种族主义一样,以为肤色一样的人一样。美国中国都有垃圾,都有精华。但美国的中学教科书相当于中国的教科书+练习册。上面一堆练习题
还可以填空。
m
molvillage
4 年多
110 楼
自己看的话国内的教材完全不适合,尤其是数学教材。
🛋️ 沙发板凳
c
changbaihou
4 年多
2 楼
这就类似于我要行善事,去中文学校给ABC们免费教汉字,
给他们每人发一套康熙大字典做教材。
s
skl
4 年多
3 楼
你你说反了,是怕你学不会,比中国教科书的某些作者故作高深装比真诚多了
c
changbaihou
4 年多
4 楼
你看看美国初高中的教材,就是为了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把你给讲累、讲厌倦、讲迷糊了。
【 在 skl (屎壳郎)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你说反了,是怕你学不会,比中国教科书的某些作者故作高深装比真诚多了
l
lasa
4 年多
5 楼
客观的说
我觉得他们就是为了多卖点钱
书厚了才能乱开价
薄薄一本 高价不可信
d
daigaku
4 年多
6 楼
总之中国大学应付专业课考试主要靠笔记
很多教材写得乱,老师也不按教材讲,自己看书没法看
有的教材都没有
当然好好记笔记的是少数,所以期末好多互相借的
A
AK1947
4 年多
7 楼
贵啊,一本卖一百多块钱,就几十页纸不好意思啊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看美国初高中的教材,就是为了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把你给讲累、讲厌倦、讲迷
: 糊了。
c
changbaihou
4 年多
8 楼
中国统编教材的质量非常好,内容精炼,重点突出,现在还附加有视频、动画,诚心让你学会。
当然也有一些学校的自编教材纯粹是为了教师的个人私利,这个不在本贴讨论范围之内。
【 在 skl (屎壳郎)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你说反了,是怕你学不会,比中国教科书的某些作者故作高深装比真诚多了
c
changbaihou
4 年多
9 楼
你对他们的坏心眼认识不足,
他们就是不愿真的教会你,要垄断知识。
所以他们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本来大白话就能讲明白的问题,非要创造大量的"专
业词汇"拐着弯儿说。
【 在 lasa (拉萨号) 的大作中提到: 】
: 客观的说
: 我觉得他们就是为了多卖点钱
: 书厚了才能乱开价
: 薄薄一本 高价不可信
c
changbaihou
4 年多
10 楼
我在国内上大学时就是临考前看教材,
教材写的很好,言简意赅,可以真的看懂,轻松通过考试。
【 在 daigaku (1n9mEn91) 的大作中提到: 】
: 总之中国大学应付专业课考试主要靠笔记
: 很多教材写得乱,老师也不按教材讲,自己看书没法看
: 有的教材都没有
: 当然好好记笔记的是少数,所以期末好多互相借的
G
GeorgeCurie
4 年多
11 楼
尼玛看了小将的评论,书要笑疯了。哈哈
c
changbaihou
4 年多
12 楼
你就是个缺心眼,好坏都看不出来,
一大把年纪活到了狗身上。
【 在 GeorgeCurie (George) 的大作中提到: 】
: 尼玛看了小将的评论,书要笑疯了。哈哈
w
wsnren
4 年多
13 楼
未必有什么坏心眼,主要原因应该还是为了赚钱。还有一点可能和听谓的leadership吹牛文化有关。我在以前学校时有几次去问一个前系主任一些简单问题,基本上就是10秒钟就能给出答案的问题。结果JB老头子云里雾里给你扯15分钟,最后才发现他根本不知道答案。对了,老头子写过好几本本科教材,也是又臭又长的。其实本科生也不喜欢教材的啰里啰嗦,但是没有选择 美国教材都他妈这样子。
研究生level的书就好多了。
【 在 changbaihou(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对他们的坏心眼认识不足,
: 他们就是不愿真的教会你,要垄断知识。
: 所以他们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本来大白话就能讲明白的问题,非要创造大量的"专
: 业词汇"拐着弯儿说。
z
zmimy02
4 年多
14 楼
笑疯了
小将真会胡扯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那些老师(前辈)们,怕你真的学会了。
: 他们就是要把你淹没在海量的细节里,让你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也学不会,最终放弃。
: 这样你想学某个学科的知识,就只能依赖前辈、巴结前辈。
: 从而和推荐信等制度一起,构成对后辈的控制。
T
Tianzi
4 年多
15 楼
自己挫别怪书不好。美国的教科书讲的非常详细,深入浅出。很多中国教科书没讲明白的,看了美国教科书,会恍然大悟。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那些老师(前辈)们,怕你真的学会了。
: 他们就是要把你淹没在海量的细节里,让你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也学不会,最终放弃。
: 这样你想学某个学科的知识,就只能依赖前辈、巴结前辈。
: 从而和推荐信等制度一起,构成对后辈的控制。
l
lsunspot
4 年多
16 楼
智瘸,实锤了
【 在 Tianzi (偷月亮的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己挫别怪书不好。美国的教科书讲的非常详细,深入浅出。很多中国教科书没讲明白
: 的,看了美国教科书,会恍然大悟。
:
: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 因为那些老师(前辈)们,怕你真的学会了。
: : 他们就是要把你淹没在海量的细节里,让你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也学不会,最终放弃。
: : 这样你想学某个学科的知识,就只能依赖前辈、巴结前辈。
: : 从而和推荐信等制度一起,构成对后辈的控制。
c
changbaihou
4 年多
17 楼
没人敢写简单明了的教材。破坏了潜规则,那他以后就别在这个圈子里混了。
【 在 wsnren (买买提非著名wsn德马家) 的大作中提到: 】
: 未必有什么坏心眼,主要原因应该还是为了赚钱。还有一点可能和听谓的leadership吹
: 牛文化有关。我在以前学校时有几次去问一个前系主任一些简单问题,基本上就是10秒
: 钟就能给出答案的问题。结果JB老头子云里雾里给你扯15分钟,最后才发现他根本不
T
Tianzi
4 年多
18 楼
你在国内没读过大学吧?
【 在 lsunspot (小手) 的大作中提到: 】
: 智瘸,实锤了
: 弃。
c
changbaihou
4 年多
19 楼
你是学过一遍后查漏补缺,当然觉得详细一点的书好,事实上你把它做词典工具书用了。
对于一个初学者,那种极厚的教材就是存心害人。
【 在 Tianzi (偷月亮的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己挫别怪书不好。美国的教科书讲的非常详细,深入浅出。很多中国教科书没讲明白
: 的,看了美国教科书,会恍然大悟。
G
GeorgeCurie
4 年多
20 楼
你可能读书方法有待提高,需要更快的找到教科书中的重点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学过一遍后查漏补缺,当然觉得详细一点的书好,事实上你把它做词典工具书用了。
: 对于一个初学者,那种极厚的教材就是存心害人。
c
changbaihou
4 年多
21 楼
美国教科书为什么要隐藏重点?
只有不诚心教徒弟的师傅,才会东拉西扯。
【 在 GeorgeCurie (Georg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可能读书方法有待提高,需要更快的找到教科书中的重点
G
GeorgeCurie
4 年多
22 楼
每章后面都有summary吧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教科书为什么要隐藏重点?
: 只有不诚心教徒弟的师傅,才会东拉西扯。
c
changbaihou
4 年多
23 楼
没有,事实上很多学生都放弃了读教材,
靠课堂笔记和求教ta,这正是学阀们希望达到的效果。维护圈内的等级制度,巩固上级对下级的控制。
【 在 GeorgeCurie (George) 的大作中提到: 】
: 每章后面都有summary吧
:
: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 美国教科书为什么要隐藏重点?
: : 只有不诚心教徒弟的师傅,才会东拉西扯。
n
noparking
4 年多
24 楼
基础课还行,专业课不行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在国内上大学时就是临考前看教材,
: 教材写的很好,言简意赅,可以真的看懂,轻松通过考试。
:
: 【 在 daigaku (n9mEn9) 的大作中提到: 】
: : 总之中国大学应付专业课考试主要靠笔记
: : 很多教材写得乱,老师也不按教材讲,自己看书没法看
: : 有的教材都没有
: : 当然好好记笔记的是少数,所以期末好多互相借的
G
GeorgeCurie
4 年多
25 楼
你说的这种情况可能是教科书太旧,新的教科书还没有人写出来的情况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事实上很多学生都放弃了读教材,
: 靠课堂笔记和求教ta,这正是学阀们希望达到的效果。维护圈内的等级制度,巩固上级
: 对下级的控制。
c
changbaihou
4 年多
26 楼
很多专业课是要靠天赋的,
中国的专业课教材一点就透,你看不懂说明你没有天赋,
而美国的专业课教材就是平铺直叙,洋洋洒洒,把你淹没在细节里,
生怕把你给点透了。
【 在 noparking (nopark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基础课还行,专业课不行
a
affineV
4 年多
27 楼
这本书很薄.
http://math.univ-lyon1.fr/~mathieu/CoursM2-2020/AMD-ComAlg.pdf
w
w567
4 年多
28 楼
美国纸便宜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那些老师(前辈)们,怕你真的学会了。
: 他们就是要把你淹没在海量的细节里,让你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也学不会,最终放弃。
: 这样你想学某个学科的知识,就只能依赖前辈、巴结前辈。
: 从而和推荐信等制度一起,构成对后辈的控制。
c
changbaihou
4 年多
29 楼
这本书是上世纪60年代的,那时候的美国人心眼还没这么坏。
事实上,中国现在的教科书基本都附有教学视频,
真是掏心掏肺地教学生。
【 在 affineV ()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本书很薄.
: http://math.univ-lyon1.fr/~mathieu/CoursM2-2020/AMD-ComAlg.pdf
p
powerofdream
4 年多
30 楼
美国的教科书很好
牛人都考A+
挫人在美国拉不出屎都怪美国地心引力有阴谋 而不去审视下是不是自己烤肉吃多了得
了便秘
N
Notalandlord
4 年多
31 楼
说明你读书只是应试,其实还没入门。
美国教科书比中国的教材高不知几个level.
叔当年屁挨着地时将自己专业的美国本科教材大致撸了一遍。感觉国内的所谓教材大多是垃圾。只有金灿荣那种傻逼才口口声声"国内本科教育比美国好"。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因为那些老师(前辈)们,怕你真的学会了。
:他们就是要把你淹没在海量的细节里,让你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也学不会,最终放弃
。这样你想学某个学科的知识,就只能依赖前辈、巴结前辈。
:从而和推荐信等制度一起,构成对后辈的控制。
p
powerofdream
4 年多
32 楼
So true
【 在 Notalandlord (少量土地出租)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明你读书只是应试,其实还没入门。
: 美国教科书比中国的教材高不知几个level.
: 叔当年屁挨着地时将自己专业的美国本科教材大致撸了一遍。感觉国内的所谓教材大多
: 是垃圾。只有金灿荣那种傻逼才口口声声"国内本科教育比美国好"。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因为那些老师(前辈)们,怕你真的学会了。
: :他们就是要把你淹没在海量的细节里,让你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也学不会,最终放弃
: 。这样你想学某个学科的知识,就只能依赖前辈、巴结前辈。
: :从而和推荐信等制度一起,构成对后辈的控制。
f
freelikewind
4 年多
33 楼
我曾经在中国最好的大学学了“随机过程”
我的感受是繁琐而困惑
作者把大量时间用在马尔可夫过程上
后来我在美国的大学重新学了随机过程
以测度论为基础 着重研究各种随机过程的base measure上
感觉concise又general
对后来的鞅论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
因为鞅才是随机过程的精髓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那些老师(前辈)们,怕你真的学会了。
: 他们就是要把你淹没在海量的细节里,让你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也学不会,最终放弃。
: 这样你想学某个学科的知识,就只能依赖前辈、巴结前辈。
: 从而和推荐信等制度一起,构成对后辈的控制。
c
changbaihou
4 年多
34 楼
第一遍学和第二遍学感觉当然不一样了,
你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
【 在 Notalandlord (少量土地出租)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明你读书只是应试,其实还没入门。
: 美国教科书比中国的教材高不知几个level.
: 叔当年屁挨着地时将自己专业的美国本科教材大致撸了一遍。感觉国内的所谓教材大多
: 是垃圾。
S
SOFC
4 年多
35 楼
R. B. Bird 的传递现象本科教材在浙大用作研究生教材,基本上是最难的一门基础课。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一遍学和第二遍学感觉当然不一样了,
: 你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
d
daigaku
4 年多
36 楼
如果“只是”临考才学的,那属于不学习凭记忆力蒙混的
不在讨论范围内
可能每个人也都有这种情况,但不管考多少分那些课都学得很差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在国内上大学时就是临考前看教材,
: 教材写的很好,言简意赅,可以真的看懂,轻松通过考试。
S
SheQiang
4 年多
37 楼
买提上屁都不懂还装逼的索南真鸡巴多。
z
zhegufei2015
4 年多
38 楼
【 在 freelikewind (像风一样自由)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曾经在中国最好的大学学了“随机过程”
: 我的感受是繁琐而困惑
: 作者把大量时间用在马尔可夫过程上
: 后来我在美国的大学重新学了随机过程
: 以测度论为基础 着重研究各种随机过程的base measure上
: 感觉concise又general
: 对后来的鞅论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
: 因为鞅才是随机过程的精髓
马尔可夫过程的概念非常简单,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轻松。何乐而不为/
Martingale, 大多数概率统计老师根本就没有学明白。
c
changbaihou
4 年多
39 楼
true。
对我来讲,一门专业课其实就是几个points、几句话。
明白了这几个points,就掌握了这门学科。
当然很多教了N年的教师,或者教材的作者,其实自己根本没弄懂。
【 在 zhegufei2015 (bdauidauicda) 的大作中提到: 】
: 马尔可夫过程的概念非常简单,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轻松。何乐而不为/
: Martingale, 大多数概率统计老师根本就没有学明白。
u
useCASE
4 年多
40 楼
一个youtube视频中,魏京生说金灿荣就是一个马屁精
【 在 Notalandlord (少量土地出租)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明你读书只是应试,其实还没入门。
: 美国教科书比中国的教材高不知几个level.
: 叔当年屁挨着地时将自己专业的美国本科教材大致撸了一遍。感觉国内的所谓教材大多
: 是垃圾。只有金灿荣那种傻逼才口口声声"国内本科教育比美国好"。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因为那些老师(前辈)们,怕你真的学会了。
: :他们就是要把你淹没在海量的细节里,让你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也学不会,最终放弃
: 。这样你想学某个学科的知识,就只能依赖前辈、巴结前辈。
: :从而和推荐信等制度一起,构成对后辈的控制。
c
cynic
4 年多
41 楼
中国的教科书是个尖子生看的,假设你能看明白,能一看就懂
美国的教科书是给普罗大众看的,假设你一看不明白,想方法让你明白
G
GeorgeCurie
4 年多
42 楼
属实。美国的教科书比土工国的不知道高明多少倍
【 在 cynic (
[email protected]
1998->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的教科书是个尖子生看的,假设你能看明白,能一看就懂
: 美国的教科书是给普罗大众看的,假设你一看不明白,想方法让你明白
g
gambitny
4 年多
43 楼
属实!不能同意更多!
显然美国教材体现的才是公共教育的本意!
【在 cynic(
[email protected]
1998->2010->?)的大作中提到:】
:中国的教科书是个尖子生看的,假设你能看明白,能一看就懂
:美国的教科书是给普罗大众看的,假设你一看不明白,想方法让你明白
T
Tianzi
4 年多
44 楼
呵呵,中国的教科书很多都有错误。后来看了美国的教科书才知道以前学的是错的,怪不得不合逻辑。
【 在 cynic (
[email protected]
1998->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的教科书是个尖子生看的,假设你能看明白,能一看就懂
: 美国的教科书是给普罗大众看的,假设你一看不明白,想方法让你明白
d
dishang
4 年多
45 楼
对于本科生来说 美国教材太厚 我修过几门本科生的课程 基本没有看过教材 也都能拿a. 研究生可以把教材当作参考资料 不过大部分情况都是查历史文献 教材基本也用的
少 所以我老就买过一本教材 最后还给转手卖了
c
changbaihou
4 年多
46 楼
终于来了一个有实际经验的明白人。
美国人把教材写这么厚,目的就是为了堵死你通过读书来获取知识这条路。
前几年出现了面向中学生的可汗视频教学,那些中学教师恨死了,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他们对知识的垄断。
【 在 dishang (地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于本科生来说 美国教材太厚 我修过几门本科生的课程 基本没有看过教材 也都能拿
: a. 研究生可以把教材当作参考资料 不过大部分情况都是查历史文献 教材基本也用的
: 少 所以我老就买过一本教材 最后还给转手卖了
h
higerg
4 年多
47 楼
美国教材写的很细致,而且条理清楚。安下心来读书受益良多。
中国教材就是装逼写法,写书人认为自己明白读者也明白。造成的后果是壮大了参考书市场。学生读书很有挫败感,知识结构上差一点就要花很多时间寻找相应的资料。
索南不要认为国内那种教科书写作方式多牛逼。你们自己只能算幸运的,幸运在知识贮备比较合理,加上恰好没碰到有困难的部分。你们孩子现在在国内你们一样骂娘。
m
manpower
4 年多
48 楼
精辟
【 在 higerg (higerg)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教材写的很细致,而且条理清楚。安下心来读书受益良多。
: 中国教材就是装逼写法,写书人认为自己明白读者也明白。造成的后果是壮大了参考书
: 市场。学生读书很有挫败感,知识结构上差一点就要花很多时间寻找相应的资料。
: 索南不要认为国内那种教科书写作方式多牛逼。你们自己只能算幸运的,幸运在知识贮
: 备比较合理,加上恰好没碰到有困难的部分。你们孩子现在在国内你们一样骂娘。
s
sutton999
4 年多
49 楼
是不是英文阅读速度的问题,
母语的不得快5倍, 外语当然就累.
大部头的英文小说我都啃不动,要靠有声书.
w
wauna
4 年多
50 楼
美国的教科书低智商的人不用老师也能明白。中国的教科书高智商的人不用老师才能明白。
h
higerg
4 年多
51 楼
中国教科室就是写书人自己的笔记,再好点就是博士论文的第一稿。写的时候好像很明白,他们自己再读都不一定能读懂。
【 在 cynic (
[email protected]
1998->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的教科书是个尖子生看的,假设你能看明白,能一看就懂
: 美国的教科书是给普罗大众看的,假设你一看不明白,想方法让你明白
y
ykyh
4 年多
52 楼
因为都是原创
细节丰富
国内的教材东抄一章西抄一章
跟原版的一比较才知道原来国内教材的编写人自己没看明白乱翻译的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那些老师(前辈)们,怕你真的学会了。
: 他们就是要把你淹没在海量的细节里,让你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也学不会,最终放弃。
: 这样你想学某个学科的知识,就只能依赖前辈、巴结前辈。
: 从而和推荐信等制度一起,构成对后辈的控制。
a
aaaty
4 年多
53 楼
熟食
【 在 Tianzi (偷月亮的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己挫别怪书不好。美国的教科书讲的非常详细,深入浅出。很多中国教科书没讲明白
: 的,看了美国教科书,会恍然大悟。
a
aaaty
4 年多
54 楼
自相矛盾
如果读中国教材需要天赋,那岂不是才是你一楼说的美国教材要达到的目的?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多专业课是要靠天赋的,
: 中国的专业课教材一点就透,你看不懂说明你没有天赋,
: 而美国的专业课教材就是平铺直叙,洋洋洒洒,把你淹没在细节里,
: 生怕把你给点透了。
m
meiguohuaren
4 年多
55 楼
哪国教科书写得好,问问该国的学生读不读就知道了
c
changbaihou
4 年多
56 楼
you got it.
美国的教科书学生是不读的,篇幅太长。读几次就放弃了。
当然这正是教师们想达到的目的,
他们要垄断知识,控制教育。
【 在 meiguohuaren (..) 的大作中提到: 】
: 哪国教科书写得好,问问该国的学生读不读就知道了
v
verdelite
4 年多
57 楼
不要说得好像都是阴谋一样。其实事实是,都是有原因的,而不是阴谋。
美国教科书厚的原因是经济利益。写厚了好卖高价。也因为版权保护得好,一个作者一辈子不停写新版,内容也就越积累越多。
中国教科书薄的原因也不是因为是写给高材生看的。而是因为,当年什么人从国外回来,阿猫阿狗,GPA2.5的,都成了国内权威,需要写教科书。然而他们自己也没学懂,拿着外国教科书参考,不敢增写,不敢写自己见解,怕错了。也不能全文照抄。那就只能缩写,只留重要的,把原作者有特色的解释一概删除。
这就是你看到的现状。不要三国演义看多了以为什么都是阴谋,世界很简单,事实比你的想象简单。
c
changbaihou
4 年多
58 楼
教科书不是作者的垃圾箱,把所有的知识细节都乱七八糟地堆在一起。
清晰简明的框架结构比细节更重要。
我不相信作者们不懂这个道理,但他们还是不这样做,摆明了不愿真正教你。你想学,指望看书是不行的,你得去求前辈,需要累得脱层皮。
-----你指责我阴谋论,但旋即抛出了经济利益的阴谋。
【 在 verdelite (星星眼)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要说得好像都是阴谋一样。其实事实是,都是有原因的,而不是阴谋。
:
: 美国教科书厚的原因是经济利益。写厚了好卖高价。
r
realbug
4 年多
59 楼
确实是厚的蛋疼,哥刚来的时候按照学校建议花了60多刀巨资从书店买了一本二手线性规划(一手的要80刀),对能把那么简单的一个东西讲的那么复杂感到震惊,看完序以后就再也没看过了。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那些老师(前辈)们,怕你真的学会了。
: 他们就是要把你淹没在海量的细节里,让你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也学不会,最终放弃。
: 这样你想学某个学科的知识,就只能依赖前辈、巴结前辈。
: 从而和推荐信等制度一起,构成对后辈的控制。
c
changbaihou
4 年多
60 楼
你不能说教师隐藏知识不教你,但你要是通过看书学习的话,十年也学不完一门课。
这就像给你发套康熙大字典让你学中文一样。
那么厚的书缩男们自己都不看,却仍腆着脸吹捧美国教材。
【 在 realbug (WA)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是厚的蛋疼,哥刚来的时候按照学校建议花了60多刀巨资从书店买了一本二手线性
: 规划(一手的要80刀),对能把那么简单的一个东西讲的那么复杂感到震惊,看完序以
: 后就再也没看过了。
v
verdelite
4 年多
61 楼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不能说教师隐藏知识不教你,但你要是通过看书学习的话,十年也学不完一门课。: 这就像给你发套康熙大字典让你学中文一样。
: 那么厚的书缩男们自己都不看,却仍腆着脸吹捧美国教材。
一个解决办法可能是用中国教材学习,碰到不懂的地方,翻阅美国教材相应章节。
b
bobolan88
4 年多
62 楼
这就是美帝教授狡猾的地方。如果静下心来细细读,大部头的的确还是可以的,就像你说的康熙字典,这样你就抓不住他的把柄。但是放在本科学业背景下,根本没有静心搞研究的时间去看,不如精简要点版的实用。让你吃瘪还说是为你好,你被噎得没话说,美帝臭老九就这么狡猾到顶。
国内教材涉及比较新的方向,的确有很多翻译问题,写书人自己也不是很懂。但是老的基础内容,比如微积分概率论线性代数等,都有很简明的经典教材,比美帝大部头好得多。这些东西国内老教授都搞得滚瓜烂熟的。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不能说教师隐藏知识不教你,但你要是通过看书学习的话,十年也学不完一门课。: 这就像给你发套康熙大字典让你学中文一样。
: 那么厚的书缩男们自己都不看,却仍腆着脸吹捧美国教材。
c
changbaihou
4 年多
63 楼
所以说美国的教材根本不是教材,是工具书,是词典。
美国教师就是不想让你轻轻松松地学习,就是要垄断知识,控制学生。
【 在 verdelite (星星眼)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解决办法可能是用中国教材学习,碰到不懂的地方,翻阅美国教材相应章节。
d
daigaku
4 年多
64 楼
我觉得当年线性代数课本写得不好(校内自编教材)
上来就是各种化简、变形的人肉算法
这些细节耗费很多精力,对数学物理背景的整体把握却不够
当然可能工科数学就是强调计算
但这样训练会觉得很枯燥
【 在 bobolan88 (波波熊)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是美帝教授狡猾的地方。如果静下心来细细读,大部头的的确还是可以的,就像你
: 说的康熙字典,这样你就抓不住他的把柄。但是放在本科学业背景下,根本没有静心搞
: 研究的时间去看,不如精简要点版的实用。让你吃瘪还说是为你好,你被噎得没话说,
: 美帝臭老九就这么狡猾到顶。
: 国内教材涉及比较新的方向,的确有很多翻译问题,写书人自己也不是很懂。但是老的
: 基础内容,比如微积分概率论线性代数等,都有很简明的经典教材,比美帝大部头好得
: 多。这些东西国内老教授都搞得滚瓜烂熟的。
c
changbaihou
4 年多
65 楼
一般国内的校内教材水平较低,
但统编教材是绝对的高屋建瓴、深入浅出,
现在的新版教材还附有视频讲解、动画、ppt,学完之后能深刻理解和把握这门学科。
【 在 daigaku (๑۩۞۩๑)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当年线性代数课本写得不好(校内自编教材)
: 上来就是各种化简、变形的人肉算法
: 这些细节耗费很多精力,对数学物理背景的整体把握却不够
: 当然可能工科数学就是强调计算
: 但这样训练会觉得很枯燥
c
changbaihou
4 年多
66 楼
中国的统编教材一直坚持简明的特点,一直没有和美国教材“接轨”,
估计中国的统编教材作者们也知道美国同行的坏心眼儿,
只是没有公开戳穿。
【 在 bobolan88 (波波熊)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是美帝教授狡猾的地方。如果静下心来细细读,大部头的的确还是可以的,就像你
: 说的康熙字典,这样你就抓不住他的把柄。但是放在本科学业背景下,根本没有静心搞
: 研究的时间去看,不如精简要点版的实用。让你吃瘪还说是为你好,你被噎得没话说,
: 美帝臭老九就这么狡猾到顶。
b
bobolan88
4 年多
67 楼
中国文化也有积极的一面,强调不要说的太多,厚厚一本,大家认为水平不够,不能凝练。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的统编教材一直坚持简明的特点,一直没有和美国教材“接轨”,
: 估计中国的统编教材作者们也知道美国同行的坏心眼儿,
: 只是没有公开戳穿。
c
changbaihou
4 年多
68 楼
中国是各部委牵头,组织编写本行业的系列统编教材。我曾有幸参加过一次主编们的座谈会。
他们的发言令人醍醐灌顶。记忆最深刻的有两点:
一是教材一定要考虑到本科生的实际情况,篇幅不能太长。知识框架比具体的知识细节更重要。
二是天才们在创立一门新的学科时,靠的是直觉。直觉是以日常语言为载体的,具体的数学推导是第二步。
R
RandomDrift
4 年多
69 楼
美国教科书深入浅出,非常适合自学。
c
cynic
4 年多
70 楼
美国,以及很多西方国家的教科书,是尽量教会学生“所以然”。中国的教科书,大部分其实不是教科书,而是subject instruction manual/cookbook,目的是“知其然” --- 因为知其所以然不是教育系统要做的,也不是教育系统觉得学生需要的。
c
cynic
4 年多
71 楼
就是我前面说的。中国的教科书,就是你你就follow我,别问为什么,也不要想别的,跟着我来,我说什么就是什么,我说多少就是多少。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是各部委牵头,组织编写本行业的系列统编教材。我曾有幸参加过一次主编们的座
: 谈会。
: 他们的发言令人醍醐灌顶。记忆最深刻的有两点:
: 一是教材一定要考虑到本科生的实际情况,篇幅不能太长。知识框架比具体的知识细节
: 更重要。
: 二是天才们在创立一门新的学科时,靠的是直觉。直觉是以日常语言为载体的,具体的
: 数学推导是第二步。
c
cynic
4 年多
72 楼
很多大一的理工科教科书,西方的教科书会不时点缀一些科学史的内容,让学生对这个学科发展的历史有更清楚的认识。中国的教科书会觉得这些都是废话,让你学什么你就学什么,让你学多少就学多少,管那么多干啥。
不够西方大学,年级越高,特别是master阶段的(如果有教科书的话),教科书就相对越像中国的,即说的越来越简洁。这其实非常符合人学习特点。开始的时候,要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中国的教科书,可以说大部分就相当于教科书里的新东方各类应试书。
c
cynic
4 年多
73 楼
只要英文不是问题,或者中文翻译的好,应该尽量用西方的教科书。理工类也好,人文类也罢,西方教科书水平普遍高。理工就不说了,人文方面,我无聊时候修过一门300 level的本科历史课,讲加拿大早期一直到1867年历史的。教科书非常好,我现在还放
在书架上。教科书不是“知识点”的罗列,而更应该是启发对这个学科的兴趣,吸收知识点的同时,能把知识点串起来,然后有批判思维的能力。
s
skybluewei
4 年多
74 楼
这他吗都成了月经贴了。。。你妈中国的教材要么是用原版教材,要么是翻译编译的,有个屁的自主教材。
c
cynic
4 年多
75 楼
这里的教科书基本都不是一门课的内容,大部分都可以涵盖几门课。
【 在 dishang (地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于本科生来说 美国教材太厚 我修过几门本科生的课程 基本没有看过教材 也都能拿
: a. 研究生可以把教材当作参考资料 不过大部分情况都是查历史文献 教材基本也用的
: 少 所以我老就买过一本教材 最后还给转手卖了
c
changbaihou
4 年多
76 楼
看了你的发言,感觉你就是在造谣。你批评的只是你想象中的教材。
中国统编教材根本不是那个样子。
【 在 cynic (
[email protected]
1998->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我前面说的。中国的教科书,就是你你就follow我,别问为什么,也不要想别的,
: 跟着我来,我说什么就是什么,我说多少就是多少。
c
cynic
4 年多
77 楼
谁知道呢,或许我20多年前上大学的时候的教材全部都是低劣教材。不过四年教材都是低劣教材,那也是运气够好。
但是有一点我是知道的,而且不是20多年前的,就是当下的:国内本科学计算机的,凡用过原版教科书的,或者翻译好的中文版(不是几个研究生几个月折腾的那种翻译),基本没有想再用回国产教科书的。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了你的发言,感觉你就是在造谣。你批评的只是你想象中的教材。
: 中国统编教材根本不是那个样子。
l
labi
4 年多
78 楼
美帝主要是为了照顾某族的,怕被喊种族歧视。。。
c
changbaihou
4 年多
79 楼
一个显著的事实是:美国的本科教材极厚极厚,美国本科生根本没时间通过阅读去学习,都普遍放弃了。
不面对这个现实就发言,就是胡搅蛮缠。
【 在 cynic (
[email protected]
1998->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谁知道呢,或许我20多年前上大学的时候的教材全部都是低劣教材。不过四年教材都是
: 低劣教材,那也是运气够好。
b
bobolan88
4 年多
80 楼
版上很多将军说美国本科教材看得条例很清楚,他们在中国接受了系统本科数学训练,再看美国教材。你说的是美国普通本科生,从高中上来的,GRE数学都觉得很难的那种
。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所以有不停的争吵。
要问问国内高中后来美国的小留,美国本科教材如何。从来没有学过微积分概率论线性代数的,直接上来大部头美国教材。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显著的事实是:美国的本科教材极厚极厚,美国本科生根本没时间通过阅读去学习
: ,都普遍放弃了。
: 不面对这个现实就发言,就是胡搅蛮缠。
c
changbaihou
4 年多
81 楼
是的,我反复说这几点,
那个cynic上来扯了一大堆,问题是他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
【 在 bobolan88 (波波熊) 的大作中提到: 】
: 版上很多将军说美国本科教材看得条例很清楚,他们在中国接受了系统本科数学训练,
: 再看美国教材。你说的是美国普通本科生,从高中上来的,GRE数学都觉得很难的那种
: 。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所以有不停的争吵。
: 要问问国内高中后来美国的小留,美国本科教材如何。从来没有学过微积分概率论线性
: 代数的,直接上来大部头美国教材。
w
wwwhu
4 年多
82 楼
扯鸡巴蛋,daigaku说的工学院的线性代数,清华自编比统编的同济大学的要好,美国
又比清华的好,毫无疑义。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般国内的校内教材水平较低,
: 但统编教材是绝对的高屋建瓴、深入浅出,
: 现在的新版教材还附有视频讲解、动画、ppt,学完之后能深刻理解和把握这门学科。
p
pertain99
4 年多
83 楼
是的,美國小本很多專業課的教材比大英百科全書還要厚,還要大。90%的人根本沒有
可能在短短一學期時間啃完,更何況一個學期還要選好幾門課。
這種書是渡人的嗎?不是,完全是害人的
c
cnnsucks16
4 年多
84 楼
确实如此,美国老师还推荐很多书, 不知道该看哪本,老师讲的也不是遵循任何一本
书, 感觉不能扎实的学好知识。我在美国上研究生时真正学到知识是做论文时, 自己好好看了两本书, 上课时都是对付过去就行, 因为没时间读一堆东西。国内时, 教
科书能做到反复读, 一本书读懂读透就行了, 美国这种纯粹浪费资源和时间。美国本科生不少需要打工给自己挣钱, 不知道有时间读课本吗。
【 在 dishang (地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于本科生来说 美国教材太厚 我修过几门本科生的课程 基本没有看过教材 也都能拿
: a. 研究生可以把教材当作参考资料 不过大部分情况都是查历史文献 教材基本也用的
: 少 所以我老就买过一本教材 最后还给转手卖了
h
hardpack
4 年多
85 楼
讽刺的是,美国研究生教学,往往只从大部头里选几章,甚至没有教材直接读paper,
效果反而很好。
【 在 pertain99 (perta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美國小本很多專業課的教材比大英百科全書還要厚,還要大。90%的人根本沒有
: 可能在短短一學期時間啃完,更何況一個學期還要選好幾門課。
: https://i.ibb.co/0ns64fv/calculus.jpg
: 這種書是渡人的嗎?不是,完全是害人的
c
cynic
4 年多
86 楼
看教科书的多了去了。但是因为教科书一本书至少是两门,往往是三门课的内容,加上贵,因此大部分人用完了卖了而已。
看国外的教科书,那真是循序渐进的讲解,体系完整,比国内,至少我们当年的,好了一个光年。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显著的事实是:美国的本科教材极厚极厚,美国本科生根本没时间通过阅读去学习
: ,都普遍放弃了。
: 不面对这个现实就发言,就是胡搅蛮缠。
c
cynic
4 年多
87 楼
国外教科书的内容的确很多。而且特别这里的学期比较短,一个学期3门课至少,多的
能修5门,看书时间很有限。本科生大部分时候也不需要专门去看教科书才能考个好成
绩。对于只满足知其然的人来说,无论中外,只要跟着老师上课走,把老师的作业都做了,上课听了,不会的都问了,不好说A,B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认真看教科书的,都还是希望知其所以然的。
不过这仅仅针对部分理工科。对于文科和商科,教科书很重要。文科前面我说过历史。商科方面,我认识很多读会计,读金融的留学生,都得认真看教科书。我修过一门基础的accounting,涵盖financial accounting和management accounting,教科书我现在还留着。很好的教材,把很多会计概念解释的很清楚,对我这种工作中需要一定金融/会
计常识的非常有帮助。
还是那句话,就教科书来说,中国是绝对的发展中国家水平。
【 在 cnnsucks16 (cnnsucks16)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如此,美国老师还推荐很多书, 不知道该看哪本,老师讲的也不是遵循任何一本
: 书, 感觉不能扎实的学好知识。我在美国上研究生时真正学到知识是做论文时, 自己
: 好好看了两本书, 上课时都是对付过去就行, 因为没时间读一堆东西。国内时, 教
: 科书能做到反复读, 一本书读懂读透就行了, 美国这种纯粹浪费资源和时间。美国本
: 科生不少需要打工给自己挣钱, 不知道有时间读课本吗。
w
wwwhu
4 年多
88 楼
accounting的课本?我这个无关的千老都看了一遍。
【 在 cynic (
[email protected]
1998->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外教科书的内容的确很多。而且特别这里的学期比较短,一个学期3门课至少,多的
: 能修5门,看书时间很有限。本科生大部分时候也不需要专门去看教科书才能考个好成
: 绩。对于只满足知其然的人来说,无论中外,只要跟着老师上课走,把老师的作业都做
: 了,上课听了,不会的都问了,不好说A,B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 认真看教科书的,都还是希望知其所以然的。
: 不过这仅仅针对部分理工科。对于文科和商科,教科书很重要。文科前面我说过历史。
: 商科方面,我认识很多读会计,读金融的留学生,都得认真看教科书。我修过一门基础
: 的accounting,涵盖financial accounting和management accounting,教科书我现在还
: 留着。很好的教材,把很多会计概念解释的很清楚,对我这种工作中需要一定金融/会
: 计常识的非常有帮助。
: ...................
c
changbaihou
4 年多
89 楼
你终于承认那种大部头不适合做教材了。
那么美国教师为什么不给学生用简明的教材?他们就是为了故意折磨学生,故意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故意让学生花费巨大精力结果只学到一点点知识,从而挫败学生们的自信心,让更多的人中途drop。
从而达到垄断知识的目的。
简明的教材同样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知道所以然。
【 在 cynic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外教科书的内容的确很多。而且特别这里的学期比较短,一个学期3门课至少,多的
: 能修5门,看书时间很有限。本科生大部分时候也不需要专门去看教科书才能考个好成
: 绩。对于只满足知其然的人来说,无论中外,只要跟着老师上课走,把老师的作业都做了,上课听了,不会的都问了,不好说A,B是肯定没有
c
cnnsucks16
4 年多
90 楼
学了半天不知道所以然, 学个什么劲呢, 教科书再好也没用, 你只能说你那个学科
的书不错, 我不是学经济的, 感觉美国的书太啰嗦, 结果美国小孩做什么讲什么都
啰嗦。
【 在 cynic (
[email protected]
1998->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外教科书的内容的确很多。而且特别这里的学期比较短,一个学期3门课至少,多的
: 能修5门,看书时间很有限。本科生大部分时候也不需要专门去看教科书才能考个好成
: 绩。对于只满足知其然的人来说,无论中外,只要跟着老师上课走,把老师的作业都做
: 了,上课听了,不会的都问了,不好说A,B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 认真看教科书的,都还是希望知其所以然的。
: 不过这仅仅针对部分理工科。对于文科和商科,教科书很重要。文科前面我说过历史。
: 商科方面,我认识很多读会计,读金融的留学生,都得认真看教科书。我修过一门基础
: 的accounting,涵盖financial accounting和management accounting,教科书我现在还
: 留着。很好的教材,把很多会计概念解释的很清楚,对我这种工作中需要一定金融/会
: 计常识的非常有帮助。
: ...................
r
renren123
4 年多
91 楼
美国的书就是特别厚,读到后面,前面又早忘了。读一遍根本没用。如果把书缩得很短,能读很多遍,用功的人,几乎都能背下来,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不是厚书能比的。不管书多厚,最后能记住的也就一点点,读厚书,你还必须把它好好消化一下,读薄,才能记住,工作量其实大很多。美国本科生好些基础不行跟这个有关
c
changbaihou
4 年多
92 楼
美国教师故意这么做的,他们要垄断知识。
不愿让更多的人学会,更不愿意让别人轻易地学会。
【 在 renren123 (ren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的书就是特别厚,读到后面,前面又早忘了。读一遍根本没用。如果把书缩得很短
: ,能读很多遍,用功的人,几乎都能背下来,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不是厚书能比的。不
: 管书多厚,最后能记住的也就一点点,读厚书,你还必须把它好好消化一下,读薄,才
: 能记住,工作量其实大很多。美国本科生好些基础不行跟这个有关
c
cynic
4 年多
93 楼
我什么时候承认了?
我是说,美国的教科书内容超过一门课的,而且贵。如果美国的课程设置能够几门课都用一本书,那么学生就可以一本书用至少两门课,甚至三门,那么就再好不过了。
美国的大部头的书太适合做教材了。如果中国全面引进西方大学数理化/计算机的教材
,我100%支持。
就挫败学生的信心来说,没有中国的教科书更能的了。不仅仅是大学教材,中学教材也是一样。想起我当年的一个同班的朋友,一个认真学习就是成就上不去的同学,和我说他看了一遍又一遍教科书书,就是看不明白---老师说的他都明白,讲过的题目都明白
,一转体型就不明白,只能买辅导书去帮助理解。他父母都是工人,文化也不高,辅导不了。其实现在看,他根本就没明白,只是记住了老师说的,典型的知其然,因此题型变一点就不明白。这正是西方教科书循序渐进所着力之处,即让学生明白所以然,而不简单知其然。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终于承认那种大部头不适合做教材了。
: 那么美国教师为什么不给学生用简明的教材?他们就是为了故意折磨学生,故意把简单
: 的问题复杂化,故意让学生花费巨大精力结果只学到一点点知识,从而挫败学生们的自
: 信心,让更多的人中途drop。
: 从而达到垄断知识的目的。
: 简明的教材同样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知道所以然。
: 做了,上课听了,不会的都问了,不好说A,B是肯定没有
m
mijia
4 年多
94 楼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那些老师(前辈)们,怕你真的学会了。
: 他们就是要把你淹没在海量的细节里,让你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也学不会,最终放弃。
: 这样你想学某个学科的知识,就只能依赖前辈、巴结前辈。
: 从而和推荐信等制度一起,构成对后辈的控制。
根本不厚,那种7、8百页的也不多,大部分也就是4、5百页左右
其中一般会有几章不讲,真正要求读的也就是3、4百来页,每周布置3、4十页的阅读,多吗?其中需要反复细看的也就是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在美国从小受教育的一个多小时这3、4十页就看完了,然后再花时间在需要细看的重点上。
c
cynic
4 年多
95 楼
正常的学习,一定是一个从啰嗦繁琐到简洁的过程。上来就直奔简洁的,告诉你就这样就那样,别问别管的是新东方。这个就好比演讲,普通水平的人就容易容易啰嗦,那些对题目专业非常了解的人,才能深入检出,说的又简单又说明问题。
【 在 cnnsucks16 (cnnsucks16)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了半天不知道所以然, 学个什么劲呢, 教科书再好也没用, 你只能说你那个学科
: 的书不错, 我不是学经济的, 感觉美国的书太啰嗦, 结果美国小孩做什么讲什么都
: 啰嗦。
c
cynic
4 年多
96 楼
accounting课本非常有用。特别当你自己开始做生意之后。
【 在 wwwhu (fc) 的大作中提到: 】
: accounting的课本?我这个无关的千老都看了一遍。
G
GeorgeCurie
4 年多
97 楼
属实。小将需要虚心向老将学习
【 在 cynic (
[email protected]
1998->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正常的学习,一定是一个从啰嗦繁琐到简洁的过程。上来就直奔简洁的,告诉你就这样
: 就那样,别问别管的是新东方。这个就好比演讲,普通水平的人就容易容易啰嗦,那些
: 对题目专业非常了解的人,才能深入检出,说的又简单又说明问题。
c
cynic
4 年多
98 楼
你背的再好不如计算机好。
对知识的掌握要理解为主,背是次要的。理解知识,则要对知识发展的来龙去脉有了解,要明白前人为什么做这个知识框架,为什么这么做。尤其对于低年级(小学中学大学皆然)的学生。这套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Elementary Mathematics from a Higher Standpoint
【 在 renren123 (ren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的书就是特别厚,读到后面,前面又早忘了。读一遍根本没用。如果把书缩得很短
: ,能读很多遍,用功的人,几乎都能背下来,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不是厚书能比的。不
: 管书多厚,最后能记住的也就一点点,读厚书,你还必须把它好好消化一下,读薄,才
: 能记住,工作量其实大很多。美国本科生好些基础不行跟这个有关
1
2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因为那些老师(前辈)们,怕你真的学会了。
他们就是要把你淹没在海量的细节里,让你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也学不会,最终放弃。这样你想学某个学科的知识,就只能依赖前辈、巴结前辈。
从而和推荐信等制度一起,构成对后辈的控制。
🔥 最新回帖
不仅仅是为了多卖几个钱才把教科书写这么厚的,
你低估了美国教授的无耻,
他们就是为了垄断知识。除了把书写得极厚让你学习困难之外,他们还故意创造大量生僻的"专业名词",搞推荐信制度,
一群乌烟瘴气的学阀。
【 在 initid (星辰) 的大作中提到: 】
: 书厚,这样价钱贵才显得物有所值
书厚,这样价钱贵才显得物有所值
我当初学校每学期开学前几天专门在一个地方卖教科书,本科研究生的书都在一起卖,我一本linear programming的书小开面的也不厚,一百出口点,付钱的时候,打工的小本拿起来一看价钱,脱口而出: ouch
一般本科生的书,配很多图片搞得很厚,这样卖一百块,大家都觉得值
教授教的都繁琐,回头看看youtube有些总结很好。但是呢,这个是学明白了才能悟到
的,教授这么教,学生也是很难懂的。
【 在 daigaku (๑۩۞۩๑)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当年线性代数课本写得不好(校内自编教材)
: 上来就是各种化简、变形的人肉算法
: 这些细节耗费很多精力,对数学物理背景的整体把握却不够
: 当然可能工科数学就是强调计算
: 但这样训练会觉得很枯燥
美国,中国这么分都是乱讲,和种族主义一样,以为肤色一样的人一样。美国中国都有垃圾,都有精华。但美国的中学教科书相当于中国的教科书+练习册。上面一堆练习题
还可以填空。
自己看的话国内的教材完全不适合,尤其是数学教材。
🛋️ 沙发板凳
这就类似于我要行善事,去中文学校给ABC们免费教汉字,
给他们每人发一套康熙大字典做教材。
你你说反了,是怕你学不会,比中国教科书的某些作者故作高深装比真诚多了
你看看美国初高中的教材,就是为了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把你给讲累、讲厌倦、讲迷糊了。
【 在 skl (屎壳郎)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你说反了,是怕你学不会,比中国教科书的某些作者故作高深装比真诚多了
客观的说
我觉得他们就是为了多卖点钱
书厚了才能乱开价
薄薄一本 高价不可信
总之中国大学应付专业课考试主要靠笔记
很多教材写得乱,老师也不按教材讲,自己看书没法看
有的教材都没有
当然好好记笔记的是少数,所以期末好多互相借的
贵啊,一本卖一百多块钱,就几十页纸不好意思啊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看美国初高中的教材,就是为了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把你给讲累、讲厌倦、讲迷
: 糊了。
中国统编教材的质量非常好,内容精炼,重点突出,现在还附加有视频、动画,诚心让你学会。
当然也有一些学校的自编教材纯粹是为了教师的个人私利,这个不在本贴讨论范围之内。
【 在 skl (屎壳郎)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你说反了,是怕你学不会,比中国教科书的某些作者故作高深装比真诚多了
你对他们的坏心眼认识不足,
他们就是不愿真的教会你,要垄断知识。
所以他们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本来大白话就能讲明白的问题,非要创造大量的"专
业词汇"拐着弯儿说。
【 在 lasa (拉萨号) 的大作中提到: 】
: 客观的说
: 我觉得他们就是为了多卖点钱
: 书厚了才能乱开价
: 薄薄一本 高价不可信
我在国内上大学时就是临考前看教材,
教材写的很好,言简意赅,可以真的看懂,轻松通过考试。
【 在 daigaku (1n9mEn91) 的大作中提到: 】
: 总之中国大学应付专业课考试主要靠笔记
: 很多教材写得乱,老师也不按教材讲,自己看书没法看
: 有的教材都没有
: 当然好好记笔记的是少数,所以期末好多互相借的
尼玛看了小将的评论,书要笑疯了。哈哈
你就是个缺心眼,好坏都看不出来,
一大把年纪活到了狗身上。
【 在 GeorgeCurie (George) 的大作中提到: 】
: 尼玛看了小将的评论,书要笑疯了。哈哈
未必有什么坏心眼,主要原因应该还是为了赚钱。还有一点可能和听谓的leadership吹牛文化有关。我在以前学校时有几次去问一个前系主任一些简单问题,基本上就是10秒钟就能给出答案的问题。结果JB老头子云里雾里给你扯15分钟,最后才发现他根本不知道答案。对了,老头子写过好几本本科教材,也是又臭又长的。其实本科生也不喜欢教材的啰里啰嗦,但是没有选择 美国教材都他妈这样子。
研究生level的书就好多了。
【 在 changbaihou(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对他们的坏心眼认识不足,
: 他们就是不愿真的教会你,要垄断知识。
: 所以他们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本来大白话就能讲明白的问题,非要创造大量的"专
: 业词汇"拐着弯儿说。
笑疯了
小将真会胡扯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那些老师(前辈)们,怕你真的学会了。
: 他们就是要把你淹没在海量的细节里,让你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也学不会,最终放弃。
: 这样你想学某个学科的知识,就只能依赖前辈、巴结前辈。
: 从而和推荐信等制度一起,构成对后辈的控制。
自己挫别怪书不好。美国的教科书讲的非常详细,深入浅出。很多中国教科书没讲明白的,看了美国教科书,会恍然大悟。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那些老师(前辈)们,怕你真的学会了。
: 他们就是要把你淹没在海量的细节里,让你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也学不会,最终放弃。
: 这样你想学某个学科的知识,就只能依赖前辈、巴结前辈。
: 从而和推荐信等制度一起,构成对后辈的控制。
智瘸,实锤了
【 在 Tianzi (偷月亮的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己挫别怪书不好。美国的教科书讲的非常详细,深入浅出。很多中国教科书没讲明白
: 的,看了美国教科书,会恍然大悟。
:
: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 因为那些老师(前辈)们,怕你真的学会了。
: : 他们就是要把你淹没在海量的细节里,让你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也学不会,最终放弃。
: : 这样你想学某个学科的知识,就只能依赖前辈、巴结前辈。
: : 从而和推荐信等制度一起,构成对后辈的控制。
没人敢写简单明了的教材。破坏了潜规则,那他以后就别在这个圈子里混了。
【 在 wsnren (买买提非著名wsn德马家) 的大作中提到: 】
: 未必有什么坏心眼,主要原因应该还是为了赚钱。还有一点可能和听谓的leadership吹
: 牛文化有关。我在以前学校时有几次去问一个前系主任一些简单问题,基本上就是10秒
: 钟就能给出答案的问题。结果JB老头子云里雾里给你扯15分钟,最后才发现他根本不
你在国内没读过大学吧?
【 在 lsunspot (小手) 的大作中提到: 】
: 智瘸,实锤了
: 弃。
你是学过一遍后查漏补缺,当然觉得详细一点的书好,事实上你把它做词典工具书用了。
对于一个初学者,那种极厚的教材就是存心害人。
【 在 Tianzi (偷月亮的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己挫别怪书不好。美国的教科书讲的非常详细,深入浅出。很多中国教科书没讲明白
: 的,看了美国教科书,会恍然大悟。
你可能读书方法有待提高,需要更快的找到教科书中的重点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学过一遍后查漏补缺,当然觉得详细一点的书好,事实上你把它做词典工具书用了。
: 对于一个初学者,那种极厚的教材就是存心害人。
美国教科书为什么要隐藏重点?
只有不诚心教徒弟的师傅,才会东拉西扯。
【 在 GeorgeCurie (Georg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可能读书方法有待提高,需要更快的找到教科书中的重点
每章后面都有summary吧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教科书为什么要隐藏重点?
: 只有不诚心教徒弟的师傅,才会东拉西扯。
没有,事实上很多学生都放弃了读教材,
靠课堂笔记和求教ta,这正是学阀们希望达到的效果。维护圈内的等级制度,巩固上级对下级的控制。
【 在 GeorgeCurie (George) 的大作中提到: 】
: 每章后面都有summary吧
:
: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 美国教科书为什么要隐藏重点?
: : 只有不诚心教徒弟的师傅,才会东拉西扯。
基础课还行,专业课不行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在国内上大学时就是临考前看教材,
: 教材写的很好,言简意赅,可以真的看懂,轻松通过考试。
:
: 【 在 daigaku (n9mEn9) 的大作中提到: 】
: : 总之中国大学应付专业课考试主要靠笔记
: : 很多教材写得乱,老师也不按教材讲,自己看书没法看
: : 有的教材都没有
: : 当然好好记笔记的是少数,所以期末好多互相借的
你说的这种情况可能是教科书太旧,新的教科书还没有人写出来的情况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事实上很多学生都放弃了读教材,
: 靠课堂笔记和求教ta,这正是学阀们希望达到的效果。维护圈内的等级制度,巩固上级
: 对下级的控制。
很多专业课是要靠天赋的,
中国的专业课教材一点就透,你看不懂说明你没有天赋,
而美国的专业课教材就是平铺直叙,洋洋洒洒,把你淹没在细节里,
生怕把你给点透了。
【 在 noparking (nopark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基础课还行,专业课不行
这本书很薄.
http://math.univ-lyon1.fr/~mathieu/CoursM2-2020/AMD-ComAlg.pdf
美国纸便宜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那些老师(前辈)们,怕你真的学会了。
: 他们就是要把你淹没在海量的细节里,让你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也学不会,最终放弃。
: 这样你想学某个学科的知识,就只能依赖前辈、巴结前辈。
: 从而和推荐信等制度一起,构成对后辈的控制。
这本书是上世纪60年代的,那时候的美国人心眼还没这么坏。
事实上,中国现在的教科书基本都附有教学视频,
真是掏心掏肺地教学生。
【 在 affineV ()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本书很薄.
: http://math.univ-lyon1.fr/~mathieu/CoursM2-2020/AMD-ComAlg.pdf
美国的教科书很好
牛人都考A+
挫人在美国拉不出屎都怪美国地心引力有阴谋 而不去审视下是不是自己烤肉吃多了得
了便秘
说明你读书只是应试,其实还没入门。
美国教科书比中国的教材高不知几个level.
叔当年屁挨着地时将自己专业的美国本科教材大致撸了一遍。感觉国内的所谓教材大多是垃圾。只有金灿荣那种傻逼才口口声声"国内本科教育比美国好"。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因为那些老师(前辈)们,怕你真的学会了。
:他们就是要把你淹没在海量的细节里,让你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也学不会,最终放弃
。这样你想学某个学科的知识,就只能依赖前辈、巴结前辈。
:从而和推荐信等制度一起,构成对后辈的控制。
So true
【 在 Notalandlord (少量土地出租)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明你读书只是应试,其实还没入门。
: 美国教科书比中国的教材高不知几个level.
: 叔当年屁挨着地时将自己专业的美国本科教材大致撸了一遍。感觉国内的所谓教材大多
: 是垃圾。只有金灿荣那种傻逼才口口声声"国内本科教育比美国好"。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因为那些老师(前辈)们,怕你真的学会了。
: :他们就是要把你淹没在海量的细节里,让你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也学不会,最终放弃
: 。这样你想学某个学科的知识,就只能依赖前辈、巴结前辈。
: :从而和推荐信等制度一起,构成对后辈的控制。
我曾经在中国最好的大学学了“随机过程”
我的感受是繁琐而困惑
作者把大量时间用在马尔可夫过程上
后来我在美国的大学重新学了随机过程
以测度论为基础 着重研究各种随机过程的base measure上
感觉concise又general
对后来的鞅论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
因为鞅才是随机过程的精髓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那些老师(前辈)们,怕你真的学会了。
: 他们就是要把你淹没在海量的细节里,让你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也学不会,最终放弃。
: 这样你想学某个学科的知识,就只能依赖前辈、巴结前辈。
: 从而和推荐信等制度一起,构成对后辈的控制。
第一遍学和第二遍学感觉当然不一样了,
你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
【 在 Notalandlord (少量土地出租)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明你读书只是应试,其实还没入门。
: 美国教科书比中国的教材高不知几个level.
: 叔当年屁挨着地时将自己专业的美国本科教材大致撸了一遍。感觉国内的所谓教材大多
: 是垃圾。
R. B. Bird 的传递现象本科教材在浙大用作研究生教材,基本上是最难的一门基础课。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一遍学和第二遍学感觉当然不一样了,
: 你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
如果“只是”临考才学的,那属于不学习凭记忆力蒙混的
不在讨论范围内
可能每个人也都有这种情况,但不管考多少分那些课都学得很差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在国内上大学时就是临考前看教材,
: 教材写的很好,言简意赅,可以真的看懂,轻松通过考试。
买提上屁都不懂还装逼的索南真鸡巴多。
【 在 freelikewind (像风一样自由)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曾经在中国最好的大学学了“随机过程”
: 我的感受是繁琐而困惑
: 作者把大量时间用在马尔可夫过程上
: 后来我在美国的大学重新学了随机过程
: 以测度论为基础 着重研究各种随机过程的base measure上
: 感觉concise又general
: 对后来的鞅论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
: 因为鞅才是随机过程的精髓
马尔可夫过程的概念非常简单,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轻松。何乐而不为/
Martingale, 大多数概率统计老师根本就没有学明白。
true。
对我来讲,一门专业课其实就是几个points、几句话。
明白了这几个points,就掌握了这门学科。
当然很多教了N年的教师,或者教材的作者,其实自己根本没弄懂。
【 在 zhegufei2015 (bdauidauicda) 的大作中提到: 】
: 马尔可夫过程的概念非常简单,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轻松。何乐而不为/
: Martingale, 大多数概率统计老师根本就没有学明白。
一个youtube视频中,魏京生说金灿荣就是一个马屁精
【 在 Notalandlord (少量土地出租)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明你读书只是应试,其实还没入门。
: 美国教科书比中国的教材高不知几个level.
: 叔当年屁挨着地时将自己专业的美国本科教材大致撸了一遍。感觉国内的所谓教材大多
: 是垃圾。只有金灿荣那种傻逼才口口声声"国内本科教育比美国好"。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因为那些老师(前辈)们,怕你真的学会了。
: :他们就是要把你淹没在海量的细节里,让你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也学不会,最终放弃
: 。这样你想学某个学科的知识,就只能依赖前辈、巴结前辈。
: :从而和推荐信等制度一起,构成对后辈的控制。
中国的教科书是个尖子生看的,假设你能看明白,能一看就懂
美国的教科书是给普罗大众看的,假设你一看不明白,想方法让你明白
属实。美国的教科书比土工国的不知道高明多少倍
【 在 cynic ([email protected] 1998->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的教科书是个尖子生看的,假设你能看明白,能一看就懂
: 美国的教科书是给普罗大众看的,假设你一看不明白,想方法让你明白
属实!不能同意更多!
显然美国教材体现的才是公共教育的本意!
【在 cynic([email protected] 1998->2010->?)的大作中提到:】
:中国的教科书是个尖子生看的,假设你能看明白,能一看就懂
:美国的教科书是给普罗大众看的,假设你一看不明白,想方法让你明白
呵呵,中国的教科书很多都有错误。后来看了美国的教科书才知道以前学的是错的,怪不得不合逻辑。
【 在 cynic ([email protected] 1998->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的教科书是个尖子生看的,假设你能看明白,能一看就懂
: 美国的教科书是给普罗大众看的,假设你一看不明白,想方法让你明白
对于本科生来说 美国教材太厚 我修过几门本科生的课程 基本没有看过教材 也都能拿a. 研究生可以把教材当作参考资料 不过大部分情况都是查历史文献 教材基本也用的
少 所以我老就买过一本教材 最后还给转手卖了
终于来了一个有实际经验的明白人。
美国人把教材写这么厚,目的就是为了堵死你通过读书来获取知识这条路。
前几年出现了面向中学生的可汗视频教学,那些中学教师恨死了,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他们对知识的垄断。
【 在 dishang (地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于本科生来说 美国教材太厚 我修过几门本科生的课程 基本没有看过教材 也都能拿
: a. 研究生可以把教材当作参考资料 不过大部分情况都是查历史文献 教材基本也用的
: 少 所以我老就买过一本教材 最后还给转手卖了
美国教材写的很细致,而且条理清楚。安下心来读书受益良多。
中国教材就是装逼写法,写书人认为自己明白读者也明白。造成的后果是壮大了参考书市场。学生读书很有挫败感,知识结构上差一点就要花很多时间寻找相应的资料。
索南不要认为国内那种教科书写作方式多牛逼。你们自己只能算幸运的,幸运在知识贮备比较合理,加上恰好没碰到有困难的部分。你们孩子现在在国内你们一样骂娘。
精辟
【 在 higerg (higerg)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教材写的很细致,而且条理清楚。安下心来读书受益良多。
: 中国教材就是装逼写法,写书人认为自己明白读者也明白。造成的后果是壮大了参考书
: 市场。学生读书很有挫败感,知识结构上差一点就要花很多时间寻找相应的资料。
: 索南不要认为国内那种教科书写作方式多牛逼。你们自己只能算幸运的,幸运在知识贮
: 备比较合理,加上恰好没碰到有困难的部分。你们孩子现在在国内你们一样骂娘。
是不是英文阅读速度的问题,
母语的不得快5倍, 外语当然就累.
大部头的英文小说我都啃不动,要靠有声书.
美国的教科书低智商的人不用老师也能明白。中国的教科书高智商的人不用老师才能明白。
中国教科室就是写书人自己的笔记,再好点就是博士论文的第一稿。写的时候好像很明白,他们自己再读都不一定能读懂。
【 在 cynic ([email protected] 1998->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的教科书是个尖子生看的,假设你能看明白,能一看就懂
: 美国的教科书是给普罗大众看的,假设你一看不明白,想方法让你明白
因为都是原创
细节丰富
国内的教材东抄一章西抄一章
跟原版的一比较才知道原来国内教材的编写人自己没看明白乱翻译的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那些老师(前辈)们,怕你真的学会了。
: 他们就是要把你淹没在海量的细节里,让你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也学不会,最终放弃。
: 这样你想学某个学科的知识,就只能依赖前辈、巴结前辈。
: 从而和推荐信等制度一起,构成对后辈的控制。
熟食
【 在 Tianzi (偷月亮的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己挫别怪书不好。美国的教科书讲的非常详细,深入浅出。很多中国教科书没讲明白
: 的,看了美国教科书,会恍然大悟。
自相矛盾
如果读中国教材需要天赋,那岂不是才是你一楼说的美国教材要达到的目的?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多专业课是要靠天赋的,
: 中国的专业课教材一点就透,你看不懂说明你没有天赋,
: 而美国的专业课教材就是平铺直叙,洋洋洒洒,把你淹没在细节里,
: 生怕把你给点透了。
哪国教科书写得好,问问该国的学生读不读就知道了
you got it.
美国的教科书学生是不读的,篇幅太长。读几次就放弃了。
当然这正是教师们想达到的目的,
他们要垄断知识,控制教育。
【 在 meiguohuaren (..) 的大作中提到: 】
: 哪国教科书写得好,问问该国的学生读不读就知道了
不要说得好像都是阴谋一样。其实事实是,都是有原因的,而不是阴谋。
美国教科书厚的原因是经济利益。写厚了好卖高价。也因为版权保护得好,一个作者一辈子不停写新版,内容也就越积累越多。
中国教科书薄的原因也不是因为是写给高材生看的。而是因为,当年什么人从国外回来,阿猫阿狗,GPA2.5的,都成了国内权威,需要写教科书。然而他们自己也没学懂,拿着外国教科书参考,不敢增写,不敢写自己见解,怕错了。也不能全文照抄。那就只能缩写,只留重要的,把原作者有特色的解释一概删除。
这就是你看到的现状。不要三国演义看多了以为什么都是阴谋,世界很简单,事实比你的想象简单。
教科书不是作者的垃圾箱,把所有的知识细节都乱七八糟地堆在一起。
清晰简明的框架结构比细节更重要。
我不相信作者们不懂这个道理,但他们还是不这样做,摆明了不愿真正教你。你想学,指望看书是不行的,你得去求前辈,需要累得脱层皮。
-----你指责我阴谋论,但旋即抛出了经济利益的阴谋。
【 在 verdelite (星星眼)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要说得好像都是阴谋一样。其实事实是,都是有原因的,而不是阴谋。
:
: 美国教科书厚的原因是经济利益。写厚了好卖高价。
确实是厚的蛋疼,哥刚来的时候按照学校建议花了60多刀巨资从书店买了一本二手线性规划(一手的要80刀),对能把那么简单的一个东西讲的那么复杂感到震惊,看完序以后就再也没看过了。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那些老师(前辈)们,怕你真的学会了。
: 他们就是要把你淹没在海量的细节里,让你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也学不会,最终放弃。
: 这样你想学某个学科的知识,就只能依赖前辈、巴结前辈。
: 从而和推荐信等制度一起,构成对后辈的控制。
你不能说教师隐藏知识不教你,但你要是通过看书学习的话,十年也学不完一门课。
这就像给你发套康熙大字典让你学中文一样。
那么厚的书缩男们自己都不看,却仍腆着脸吹捧美国教材。
【 在 realbug (WA)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是厚的蛋疼,哥刚来的时候按照学校建议花了60多刀巨资从书店买了一本二手线性
: 规划(一手的要80刀),对能把那么简单的一个东西讲的那么复杂感到震惊,看完序以
: 后就再也没看过了。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不能说教师隐藏知识不教你,但你要是通过看书学习的话,十年也学不完一门课。: 这就像给你发套康熙大字典让你学中文一样。
: 那么厚的书缩男们自己都不看,却仍腆着脸吹捧美国教材。
一个解决办法可能是用中国教材学习,碰到不懂的地方,翻阅美国教材相应章节。
这就是美帝教授狡猾的地方。如果静下心来细细读,大部头的的确还是可以的,就像你说的康熙字典,这样你就抓不住他的把柄。但是放在本科学业背景下,根本没有静心搞研究的时间去看,不如精简要点版的实用。让你吃瘪还说是为你好,你被噎得没话说,美帝臭老九就这么狡猾到顶。
国内教材涉及比较新的方向,的确有很多翻译问题,写书人自己也不是很懂。但是老的基础内容,比如微积分概率论线性代数等,都有很简明的经典教材,比美帝大部头好得多。这些东西国内老教授都搞得滚瓜烂熟的。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不能说教师隐藏知识不教你,但你要是通过看书学习的话,十年也学不完一门课。: 这就像给你发套康熙大字典让你学中文一样。
: 那么厚的书缩男们自己都不看,却仍腆着脸吹捧美国教材。
所以说美国的教材根本不是教材,是工具书,是词典。
美国教师就是不想让你轻轻松松地学习,就是要垄断知识,控制学生。
【 在 verdelite (星星眼)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解决办法可能是用中国教材学习,碰到不懂的地方,翻阅美国教材相应章节。
我觉得当年线性代数课本写得不好(校内自编教材)
上来就是各种化简、变形的人肉算法
这些细节耗费很多精力,对数学物理背景的整体把握却不够
当然可能工科数学就是强调计算
但这样训练会觉得很枯燥
【 在 bobolan88 (波波熊)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是美帝教授狡猾的地方。如果静下心来细细读,大部头的的确还是可以的,就像你
: 说的康熙字典,这样你就抓不住他的把柄。但是放在本科学业背景下,根本没有静心搞
: 研究的时间去看,不如精简要点版的实用。让你吃瘪还说是为你好,你被噎得没话说,
: 美帝臭老九就这么狡猾到顶。
: 国内教材涉及比较新的方向,的确有很多翻译问题,写书人自己也不是很懂。但是老的
: 基础内容,比如微积分概率论线性代数等,都有很简明的经典教材,比美帝大部头好得
: 多。这些东西国内老教授都搞得滚瓜烂熟的。
一般国内的校内教材水平较低,
但统编教材是绝对的高屋建瓴、深入浅出,
现在的新版教材还附有视频讲解、动画、ppt,学完之后能深刻理解和把握这门学科。
【 在 daigaku (๑۩۞۩๑)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当年线性代数课本写得不好(校内自编教材)
: 上来就是各种化简、变形的人肉算法
: 这些细节耗费很多精力,对数学物理背景的整体把握却不够
: 当然可能工科数学就是强调计算
: 但这样训练会觉得很枯燥
中国的统编教材一直坚持简明的特点,一直没有和美国教材“接轨”,
估计中国的统编教材作者们也知道美国同行的坏心眼儿,
只是没有公开戳穿。
【 在 bobolan88 (波波熊)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是美帝教授狡猾的地方。如果静下心来细细读,大部头的的确还是可以的,就像你
: 说的康熙字典,这样你就抓不住他的把柄。但是放在本科学业背景下,根本没有静心搞
: 研究的时间去看,不如精简要点版的实用。让你吃瘪还说是为你好,你被噎得没话说,
: 美帝臭老九就这么狡猾到顶。
中国文化也有积极的一面,强调不要说的太多,厚厚一本,大家认为水平不够,不能凝练。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的统编教材一直坚持简明的特点,一直没有和美国教材“接轨”,
: 估计中国的统编教材作者们也知道美国同行的坏心眼儿,
: 只是没有公开戳穿。
中国是各部委牵头,组织编写本行业的系列统编教材。我曾有幸参加过一次主编们的座谈会。
他们的发言令人醍醐灌顶。记忆最深刻的有两点:
一是教材一定要考虑到本科生的实际情况,篇幅不能太长。知识框架比具体的知识细节更重要。
二是天才们在创立一门新的学科时,靠的是直觉。直觉是以日常语言为载体的,具体的数学推导是第二步。
美国教科书深入浅出,非常适合自学。
美国,以及很多西方国家的教科书,是尽量教会学生“所以然”。中国的教科书,大部分其实不是教科书,而是subject instruction manual/cookbook,目的是“知其然” --- 因为知其所以然不是教育系统要做的,也不是教育系统觉得学生需要的。
就是我前面说的。中国的教科书,就是你你就follow我,别问为什么,也不要想别的,跟着我来,我说什么就是什么,我说多少就是多少。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是各部委牵头,组织编写本行业的系列统编教材。我曾有幸参加过一次主编们的座
: 谈会。
: 他们的发言令人醍醐灌顶。记忆最深刻的有两点:
: 一是教材一定要考虑到本科生的实际情况,篇幅不能太长。知识框架比具体的知识细节
: 更重要。
: 二是天才们在创立一门新的学科时,靠的是直觉。直觉是以日常语言为载体的,具体的
: 数学推导是第二步。
很多大一的理工科教科书,西方的教科书会不时点缀一些科学史的内容,让学生对这个学科发展的历史有更清楚的认识。中国的教科书会觉得这些都是废话,让你学什么你就学什么,让你学多少就学多少,管那么多干啥。
不够西方大学,年级越高,特别是master阶段的(如果有教科书的话),教科书就相对越像中国的,即说的越来越简洁。这其实非常符合人学习特点。开始的时候,要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中国的教科书,可以说大部分就相当于教科书里的新东方各类应试书。
只要英文不是问题,或者中文翻译的好,应该尽量用西方的教科书。理工类也好,人文类也罢,西方教科书水平普遍高。理工就不说了,人文方面,我无聊时候修过一门300 level的本科历史课,讲加拿大早期一直到1867年历史的。教科书非常好,我现在还放
在书架上。教科书不是“知识点”的罗列,而更应该是启发对这个学科的兴趣,吸收知识点的同时,能把知识点串起来,然后有批判思维的能力。
这他吗都成了月经贴了。。。你妈中国的教材要么是用原版教材,要么是翻译编译的,有个屁的自主教材。
这里的教科书基本都不是一门课的内容,大部分都可以涵盖几门课。
【 在 dishang (地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于本科生来说 美国教材太厚 我修过几门本科生的课程 基本没有看过教材 也都能拿
: a. 研究生可以把教材当作参考资料 不过大部分情况都是查历史文献 教材基本也用的
: 少 所以我老就买过一本教材 最后还给转手卖了
看了你的发言,感觉你就是在造谣。你批评的只是你想象中的教材。
中国统编教材根本不是那个样子。
【 在 cynic ([email protected] 1998->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我前面说的。中国的教科书,就是你你就follow我,别问为什么,也不要想别的,
: 跟着我来,我说什么就是什么,我说多少就是多少。
谁知道呢,或许我20多年前上大学的时候的教材全部都是低劣教材。不过四年教材都是低劣教材,那也是运气够好。
但是有一点我是知道的,而且不是20多年前的,就是当下的:国内本科学计算机的,凡用过原版教科书的,或者翻译好的中文版(不是几个研究生几个月折腾的那种翻译),基本没有想再用回国产教科书的。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了你的发言,感觉你就是在造谣。你批评的只是你想象中的教材。
: 中国统编教材根本不是那个样子。
美帝主要是为了照顾某族的,怕被喊种族歧视。。。
一个显著的事实是:美国的本科教材极厚极厚,美国本科生根本没时间通过阅读去学习,都普遍放弃了。
不面对这个现实就发言,就是胡搅蛮缠。
【 在 cynic ([email protected] 1998->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谁知道呢,或许我20多年前上大学的时候的教材全部都是低劣教材。不过四年教材都是
: 低劣教材,那也是运气够好。
版上很多将军说美国本科教材看得条例很清楚,他们在中国接受了系统本科数学训练,再看美国教材。你说的是美国普通本科生,从高中上来的,GRE数学都觉得很难的那种
。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所以有不停的争吵。
要问问国内高中后来美国的小留,美国本科教材如何。从来没有学过微积分概率论线性代数的,直接上来大部头美国教材。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显著的事实是:美国的本科教材极厚极厚,美国本科生根本没时间通过阅读去学习
: ,都普遍放弃了。
: 不面对这个现实就发言,就是胡搅蛮缠。
是的,我反复说这几点,
那个cynic上来扯了一大堆,问题是他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
【 在 bobolan88 (波波熊) 的大作中提到: 】
: 版上很多将军说美国本科教材看得条例很清楚,他们在中国接受了系统本科数学训练,
: 再看美国教材。你说的是美国普通本科生,从高中上来的,GRE数学都觉得很难的那种
: 。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所以有不停的争吵。
: 要问问国内高中后来美国的小留,美国本科教材如何。从来没有学过微积分概率论线性
: 代数的,直接上来大部头美国教材。
扯鸡巴蛋,daigaku说的工学院的线性代数,清华自编比统编的同济大学的要好,美国
又比清华的好,毫无疑义。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般国内的校内教材水平较低,
: 但统编教材是绝对的高屋建瓴、深入浅出,
: 现在的新版教材还附有视频讲解、动画、ppt,学完之后能深刻理解和把握这门学科。
是的,美國小本很多專業課的教材比大英百科全書還要厚,還要大。90%的人根本沒有
可能在短短一學期時間啃完,更何況一個學期還要選好幾門課。
這種書是渡人的嗎?不是,完全是害人的
确实如此,美国老师还推荐很多书, 不知道该看哪本,老师讲的也不是遵循任何一本
书, 感觉不能扎实的学好知识。我在美国上研究生时真正学到知识是做论文时, 自己好好看了两本书, 上课时都是对付过去就行, 因为没时间读一堆东西。国内时, 教
科书能做到反复读, 一本书读懂读透就行了, 美国这种纯粹浪费资源和时间。美国本科生不少需要打工给自己挣钱, 不知道有时间读课本吗。
【 在 dishang (地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于本科生来说 美国教材太厚 我修过几门本科生的课程 基本没有看过教材 也都能拿
: a. 研究生可以把教材当作参考资料 不过大部分情况都是查历史文献 教材基本也用的
: 少 所以我老就买过一本教材 最后还给转手卖了
讽刺的是,美国研究生教学,往往只从大部头里选几章,甚至没有教材直接读paper,
效果反而很好。
【 在 pertain99 (perta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美國小本很多專業課的教材比大英百科全書還要厚,還要大。90%的人根本沒有
: 可能在短短一學期時間啃完,更何況一個學期還要選好幾門課。
: https://i.ibb.co/0ns64fv/calculus.jpg
: 這種書是渡人的嗎?不是,完全是害人的
看教科书的多了去了。但是因为教科书一本书至少是两门,往往是三门课的内容,加上贵,因此大部分人用完了卖了而已。
看国外的教科书,那真是循序渐进的讲解,体系完整,比国内,至少我们当年的,好了一个光年。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显著的事实是:美国的本科教材极厚极厚,美国本科生根本没时间通过阅读去学习
: ,都普遍放弃了。
: 不面对这个现实就发言,就是胡搅蛮缠。
国外教科书的内容的确很多。而且特别这里的学期比较短,一个学期3门课至少,多的
能修5门,看书时间很有限。本科生大部分时候也不需要专门去看教科书才能考个好成
绩。对于只满足知其然的人来说,无论中外,只要跟着老师上课走,把老师的作业都做了,上课听了,不会的都问了,不好说A,B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认真看教科书的,都还是希望知其所以然的。
不过这仅仅针对部分理工科。对于文科和商科,教科书很重要。文科前面我说过历史。商科方面,我认识很多读会计,读金融的留学生,都得认真看教科书。我修过一门基础的accounting,涵盖financial accounting和management accounting,教科书我现在还留着。很好的教材,把很多会计概念解释的很清楚,对我这种工作中需要一定金融/会
计常识的非常有帮助。
还是那句话,就教科书来说,中国是绝对的发展中国家水平。
【 在 cnnsucks16 (cnnsucks16)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如此,美国老师还推荐很多书, 不知道该看哪本,老师讲的也不是遵循任何一本
: 书, 感觉不能扎实的学好知识。我在美国上研究生时真正学到知识是做论文时, 自己
: 好好看了两本书, 上课时都是对付过去就行, 因为没时间读一堆东西。国内时, 教
: 科书能做到反复读, 一本书读懂读透就行了, 美国这种纯粹浪费资源和时间。美国本
: 科生不少需要打工给自己挣钱, 不知道有时间读课本吗。
accounting的课本?我这个无关的千老都看了一遍。
【 在 cynic ([email protected] 1998->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外教科书的内容的确很多。而且特别这里的学期比较短,一个学期3门课至少,多的
: 能修5门,看书时间很有限。本科生大部分时候也不需要专门去看教科书才能考个好成
: 绩。对于只满足知其然的人来说,无论中外,只要跟着老师上课走,把老师的作业都做
: 了,上课听了,不会的都问了,不好说A,B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 认真看教科书的,都还是希望知其所以然的。
: 不过这仅仅针对部分理工科。对于文科和商科,教科书很重要。文科前面我说过历史。
: 商科方面,我认识很多读会计,读金融的留学生,都得认真看教科书。我修过一门基础
: 的accounting,涵盖financial accounting和management accounting,教科书我现在还
: 留着。很好的教材,把很多会计概念解释的很清楚,对我这种工作中需要一定金融/会
: 计常识的非常有帮助。
: ...................
你终于承认那种大部头不适合做教材了。
那么美国教师为什么不给学生用简明的教材?他们就是为了故意折磨学生,故意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故意让学生花费巨大精力结果只学到一点点知识,从而挫败学生们的自信心,让更多的人中途drop。
从而达到垄断知识的目的。
简明的教材同样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知道所以然。
【 在 cynic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外教科书的内容的确很多。而且特别这里的学期比较短,一个学期3门课至少,多的
: 能修5门,看书时间很有限。本科生大部分时候也不需要专门去看教科书才能考个好成
: 绩。对于只满足知其然的人来说,无论中外,只要跟着老师上课走,把老师的作业都做了,上课听了,不会的都问了,不好说A,B是肯定没有
学了半天不知道所以然, 学个什么劲呢, 教科书再好也没用, 你只能说你那个学科
的书不错, 我不是学经济的, 感觉美国的书太啰嗦, 结果美国小孩做什么讲什么都
啰嗦。
【 在 cynic ([email protected] 1998->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外教科书的内容的确很多。而且特别这里的学期比较短,一个学期3门课至少,多的
: 能修5门,看书时间很有限。本科生大部分时候也不需要专门去看教科书才能考个好成
: 绩。对于只满足知其然的人来说,无论中外,只要跟着老师上课走,把老师的作业都做
: 了,上课听了,不会的都问了,不好说A,B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 认真看教科书的,都还是希望知其所以然的。
: 不过这仅仅针对部分理工科。对于文科和商科,教科书很重要。文科前面我说过历史。
: 商科方面,我认识很多读会计,读金融的留学生,都得认真看教科书。我修过一门基础
: 的accounting,涵盖financial accounting和management accounting,教科书我现在还
: 留着。很好的教材,把很多会计概念解释的很清楚,对我这种工作中需要一定金融/会
: 计常识的非常有帮助。
: ...................
美国的书就是特别厚,读到后面,前面又早忘了。读一遍根本没用。如果把书缩得很短,能读很多遍,用功的人,几乎都能背下来,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不是厚书能比的。不管书多厚,最后能记住的也就一点点,读厚书,你还必须把它好好消化一下,读薄,才能记住,工作量其实大很多。美国本科生好些基础不行跟这个有关
美国教师故意这么做的,他们要垄断知识。
不愿让更多的人学会,更不愿意让别人轻易地学会。
【 在 renren123 (ren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的书就是特别厚,读到后面,前面又早忘了。读一遍根本没用。如果把书缩得很短
: ,能读很多遍,用功的人,几乎都能背下来,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不是厚书能比的。不
: 管书多厚,最后能记住的也就一点点,读厚书,你还必须把它好好消化一下,读薄,才
: 能记住,工作量其实大很多。美国本科生好些基础不行跟这个有关
我什么时候承认了?
我是说,美国的教科书内容超过一门课的,而且贵。如果美国的课程设置能够几门课都用一本书,那么学生就可以一本书用至少两门课,甚至三门,那么就再好不过了。
美国的大部头的书太适合做教材了。如果中国全面引进西方大学数理化/计算机的教材
,我100%支持。
就挫败学生的信心来说,没有中国的教科书更能的了。不仅仅是大学教材,中学教材也是一样。想起我当年的一个同班的朋友,一个认真学习就是成就上不去的同学,和我说他看了一遍又一遍教科书书,就是看不明白---老师说的他都明白,讲过的题目都明白
,一转体型就不明白,只能买辅导书去帮助理解。他父母都是工人,文化也不高,辅导不了。其实现在看,他根本就没明白,只是记住了老师说的,典型的知其然,因此题型变一点就不明白。这正是西方教科书循序渐进所着力之处,即让学生明白所以然,而不简单知其然。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终于承认那种大部头不适合做教材了。
: 那么美国教师为什么不给学生用简明的教材?他们就是为了故意折磨学生,故意把简单
: 的问题复杂化,故意让学生花费巨大精力结果只学到一点点知识,从而挫败学生们的自
: 信心,让更多的人中途drop。
: 从而达到垄断知识的目的。
: 简明的教材同样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知道所以然。
: 做了,上课听了,不会的都问了,不好说A,B是肯定没有
【 在 changbaihou (我叫邓小闲,人送外号潘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那些老师(前辈)们,怕你真的学会了。
: 他们就是要把你淹没在海量的细节里,让你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也学不会,最终放弃。
: 这样你想学某个学科的知识,就只能依赖前辈、巴结前辈。
: 从而和推荐信等制度一起,构成对后辈的控制。
根本不厚,那种7、8百页的也不多,大部分也就是4、5百页左右
其中一般会有几章不讲,真正要求读的也就是3、4百来页,每周布置3、4十页的阅读,多吗?其中需要反复细看的也就是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在美国从小受教育的一个多小时这3、4十页就看完了,然后再花时间在需要细看的重点上。
正常的学习,一定是一个从啰嗦繁琐到简洁的过程。上来就直奔简洁的,告诉你就这样就那样,别问别管的是新东方。这个就好比演讲,普通水平的人就容易容易啰嗦,那些对题目专业非常了解的人,才能深入检出,说的又简单又说明问题。
【 在 cnnsucks16 (cnnsucks16)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了半天不知道所以然, 学个什么劲呢, 教科书再好也没用, 你只能说你那个学科
: 的书不错, 我不是学经济的, 感觉美国的书太啰嗦, 结果美国小孩做什么讲什么都
: 啰嗦。
accounting课本非常有用。特别当你自己开始做生意之后。
【 在 wwwhu (fc) 的大作中提到: 】
: accounting的课本?我这个无关的千老都看了一遍。
属实。小将需要虚心向老将学习
【 在 cynic ([email protected] 1998->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正常的学习,一定是一个从啰嗦繁琐到简洁的过程。上来就直奔简洁的,告诉你就这样
: 就那样,别问别管的是新东方。这个就好比演讲,普通水平的人就容易容易啰嗦,那些
: 对题目专业非常了解的人,才能深入检出,说的又简单又说明问题。
你背的再好不如计算机好。
对知识的掌握要理解为主,背是次要的。理解知识,则要对知识发展的来龙去脉有了解,要明白前人为什么做这个知识框架,为什么这么做。尤其对于低年级(小学中学大学皆然)的学生。这套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Elementary Mathematics from a Higher Standpoint
【 在 renren123 (ren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的书就是特别厚,读到后面,前面又早忘了。读一遍根本没用。如果把书缩得很短
: ,能读很多遍,用功的人,几乎都能背下来,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不是厚书能比的。不
: 管书多厚,最后能记住的也就一点点,读厚书,你还必须把它好好消化一下,读薄,才
: 能记住,工作量其实大很多。美国本科生好些基础不行跟这个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