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古代不了解中国,和中国缺乏航海贸易交往

m
meimi
楼主 (未名空间)

西安市是唐朝玄奘到印度取经,带回大量的佛教经典进行翻译的地方,当时西安是唐朝首都长安,当时的唐朝皇帝唐太宗大力支持玄奘的事业,但也没有试图和印度进行国家级的接触。

最早到印度取佛经的是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的法显,比唐朝玄奘早二百多年。
法显沿丝绸之路到达阿富汗后南下印度,在东天竺(印度)的摩竭提国(即摩揭陀)首都巴达弗邑留住3年,学梵书佛律。

回国是取海路,乘商船先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留2年续得经本,再乘商船东归。
但没有直航到中国的商船,必须先经印尼的岛屿换船北航,在山东半岛崂山附近登陆。

东南亚中南半岛的国家,缅甸、越南、泰国、柬埔寨是深受印度佛教的影响,而印尼虽然也曾经建立佛教国家,但印度教思想的影响力更大,印尼最强盛的国家满者伯夷是印度教王朝。

现在的印尼文化,佛教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已经没有了,但印度教的思想文化影响根深蒂固,掌握印尼军政大权的爪哇族虽然是信奉伊斯兰教,但印度教文化的影响力还是相当大的。

古代印度和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的来往密切,是因为印尼雨季(10月至下一年4
月),季候风从印度洋吹向印尼群岛,旱季时风向相反,因此适合航海交通,最接近印度的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就建立相当多的印度教和佛教王朝。

甚至传说西爪哇的巽他族有印度血统。

为什么印度人来到印尼群岛以后,没有向北方航行来到中国通商呢?阿拉伯和波斯就不一样了,福建泉州曾经是阿拉伯和波斯人的通商口岸。可能是阿拉伯和波斯商人扮演中间商的角色,把中国的瓷器(沉重的瓷器不适合陆地丝绸之路)经海路运到阿拉伯半岛以后,通过地中海销往欧洲。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就是通过阿拉伯商人传到欧洲的。

古代的印度和中国的来往,只是在隋唐时期,个别的中国人从印度输入佛经,接着中国发展自己的佛教。

1807年英国禁止从非洲贩卖黑奴的贸易,英国在印度种植和加工鸦片,运到广东的珠江口和中国进行走私贸易,所得白银向中国购买大量的茶叶运回欧洲。

鸦片战争后英国占据香港,印度人跟随英国人当警察,当英国在上海取得租界以后,上海也出现印度警察。

英国人经营印度这个殖民地,印度人对英国的殖民统治是默默接受,而印度独立以后,印度竟然想继承英国对西藏的扩张主义。

现在看印度的媒体,就是最开明的人士,也痛惜印度失去西藏这个印度和中国的缓冲区,而没有检讨印度已经占领的西藏土地。

印度人崇拜西方,但看不起中国人,这是印度人在香港和上海一度当英国警察的想法。
q
qingxuan

只能说王玄策SB,都征服印度了,却放弃了权力。仅仅满足于印度国王递解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