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讲一下湾区码农的生活和状态 zt

n
newIdRobot
楼主 (未名空间)


客观讲一下湾区码农的生活和状态

嗯,我在版上注册时间不长,不过关注了挺长时间了,发现版上经常会有一个话题是关于湾区码农,湾区生活成本,湾区房价等等这样的话题。

其实,有很多时候是想给大家提供更多的信息点,可以做一些参考。我们两口子在湾区生活了5年多了,最少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尽可能客观地讲一下自己的感受。

都说了是尽可能客观,所以,如果和某位大佬的感受不一致,请轻喷。

背景:我们两口子都属于赤贫的家庭环境,如果在北上广的话,掏空家里六个钱包也是连个厕所都买不起的。之前一直在东部学习,两口子,一个是博士,一个是硕士。2015年毕业后就来湾区了,这就是背景。

湾区的工作:女方是CS专业,小码农一枚。男方是非CS专业,不过在湾区的大环境下,还是强行转码了,一线厂子码农一枚。湾区的工作其实在码农的眼里只有两类,要么就是码农,要么就是非码农。这种强势划分确实给人感觉很不舒服,更多的是心理落差,所以,如果某人不在码农行业的话,就会觉得压力很大,很不爽。要么逃离,要么融入,嗯,我为了五斗米折腰了,选择了转码。

湾区的生活,四个方面,衣食住行:

衣:没什么好说的,全美国都差不多。这里有几个mall,可以有LV, YSL这样level的
实体店,可以逛逛。我们刚开始财务负担得起的时候买过,后来也觉得就那么回事,没有追求过了。偶尔去看下,碰见了特别喜欢的才会买。

食:刚从东部搬到湾区的我们,仿佛是从农村走进了城市,好吃的太多了。不过,都吃过了一遍之后,还是经常会因为吃什么发愁。公司都会有食堂,家里就不怎么做饭了,做饭也是给娃吃。

住:这个是争议比较大的,总体来说,在我们30出头这个年纪,其实没啥太大选择余地,因为家里帮不了,首付不够,在刚开始的时候只能边攒首付,边眼睁睁看着它房价起来。如果你想要一个跟东部那样的house的话,如果又要有学区,又要有交通,那么我
觉得最低最低最低最低,不会低于1.5M了。压力还是挺大的,算一下每个月的房贷,房产税,HOA,各种杂费,保险,等等等等,每个月都是一个很可观的开销。剩下的开销
大头其实就是娃的开销了。

行:我们只有两辆买菜代步车,一个Sedan,一个SUV,这好像也都是有娃家庭的标配了。没有对豪车的渴望和奢求,代步,安全,舒服,省心就行。

OK,下面关于湾区码农的工资。首先声明,我没有BSO的资本,更不会有BSO的欲望,只是希望能够提供给一些人一些参考。毕竟,工资收入在美国还是一个挺隐私的话题。

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就听说过湾区的码农工资很高,那时候看MITBBS经常可以看见别人晒包裹,动辄几百K,当时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这肯定是BSO,凤毛麟角的那种,没有可比性。

我来了之后,才深刻体会到,那些帖子也许有一些有吹嘘的成分,但是,最少在大体上是没有错的。我读完PhD出来,工资远不如一个CS的硕士。而且,我的工资能看见的增
长更赶不上CS了。

说直白一点,从收入的角度来说,我的career的终点,还不如人家的起点。现实原因,确实需要钱,买房,生娃,养娃,心理原因,很简单,不平衡啊,不患寡而患不均,老子也是辛辛苦苦念的PhD,凭啥我挣得比你少,还少那么多?当你在办公室干活干得好
好的,突然有个人跑来跟你说,嘿嘿,我刷题转行了,package 300K,你加油哦。靠,老子当时就想把键盘砸了走人,连自己的工作都不想做了。这种情绪经常会存在的。

以一线大厂为例,一线大厂除了大家老说的FLAG, FAANG之类的,还有Uber, Pinterest, Twitter, Airbnb, Adobe, 等等等等这些公司,大概的包裹还是很稳定的。你一旦说了你在哪个厂子,在哪个level,大概就把家庭收入算出来了。以一个硕士毕业为例,G家一般会给个T3,做两年升T4,做三年升T5,这是一个很normal的path。这就大概到了30岁了,一个这样的package, 300K是跑不掉了。所以,我们两口子经常开玩笑说,在湾区的码农,多少岁,就是多少万的package,这是最起码的尊重。当然,有的是牛人
比这个高多了的,我有一对夫妇朋友,30不到,就一米的收入了,不过这样的属于最少top 10%吧,更多是跟选择有关,而不是努力。

我们家刚来湾区的时候,因为我不是码农,严重拖了家庭收入的后腿,后来转码之后,就好了很多。双码农家庭,稍微有点工作经验的,半米其实很正常。再做几年,或者股票行情好,一米也不会很惊讶。我身边的朋友中,只要是双码农的,按照我对公司,
level和pacakge的信息了解,应该没有在半米以下收入的了。

蛋素,蛋素,蛋素,这个真的不是BSO。因为这个钱其实很大一部分都被税收和房子耗
掉了,我们只能自己安慰自己,嗯,房子也算投资。另外,这个钱其实也是辛苦钱,不好挣,生理心理都很辛苦。公司不会说996,都是说得比唱的好听,弹性工作,不打卡
,随便work from home,无限制PTO,等等等等。我只想送给它两个字:呵呵。 绝大多数公司都是按照project或者task来的,给你个活,给你个due day,中间你想干嘛干嘛,但是,现实是,老板比你精明多了,给你的活永远干不完。你不996,根本就不可能
在due day之前干完。否则,你的performance就掉了,亲,performance会影响你的
refresh,bonus, pip等等,这他妈都是钱啊。还有一个心理原因就是压力太大。你去
湾区看看,乌泱泱一大片程序员,还有乌泱泱一大片想转行做程序员的。那些比我年轻十岁的小码农,不要说娃了,连个女朋友都没有,让他成天睡在公司都愿意,脑子比我们还好使,学习动力又足,根本就拼不过啊。这个行业,经验又不是那么绝对重要。后浪太强了,你不拼命,分分钟就被后浪按在地上摩擦,所以,没办法,真的是李宗盛歌里唱的:后面还有一班天才追赶,写一些没有bug的代码,是越来越难。

未来的决定?嗯,这个话题其实没有答案,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我也只能分析一下自己的经历和想法。刚来湾区的时候,我们极度讨厌,靠,什么鬼地方,到处都是中国人,印度人,墨西哥人,反倒看不到几个白人,这和我们想象中的美国,和东部的美国校园完全不一样啊。而且房子死贵死贵的,买不起啊,当时的想法就是抓紧逃离湾区吧。当然,现实啪啪打脸,谁也没有想到我们会在这里安家,买房生娃。加州政府有多傻逼,我就不多赘述了,版上的各位比我清楚多了。每次这个时候就会想逃离湾区,可是,仔细一想,逃哪里去呢?我们以前考虑过这么几个地方:东海岸(纽约,波士顿),
德州的休斯顿,西边的西雅图,南边的LA,这是我们认真考虑过的几个地方,一一都被否定掉了:

东海岸那几个大城市,房价不比湾区便宜,生活压力一样不小。

休斯顿和西雅图都是因为天气原因。

LA:最想去的,可是觉得,还是在加州,傻逼的政府依然存在。而且,它太堵了,科技公司都在西边,好吃的都在东边,哎。

其实,湾区对我们最大的吸引力在于这个工作环境。厂子太多了,你的平台太好,无论你是想去大公司划水,还是想去小start up做leader,都没问题,都可以。今天这个组干得不开心了,大不了就换一个组,再不行就换一个公司。这对于码农来说,真的太有吸引力了,对吧。有一些公司在别的城市也有分部,可以调过去,可是,还是害怕的。万一你在那个公司干得不开心呢,咋办呢,或者是表现不好要被开呢?再或者公司不景气要关门呢,你咋办?不要说不可能,参考当年如日中天的Yahoo,谁会想到它的下场
?今天牛逼的Facebook,谁知道20年后会咋样?这就是我们留在湾区的最深层的原因。

嗯,啰里啰嗦写了一大堆,也算是吐槽吧。大佬轻喷,谢谢!
s
swjtuer

男方写的,咋啰里八嗦这么多,真不容易
t
ts78

女码农就那么几个, 长相 60 分的不到 20%

天天刷贴 都是一对马工

w
water77

唯有码农才能在宇宙中心生存了
其他行业十几万薪水,说多了都是泪

【 在 newIdRobot (新器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客观讲一下湾区码农的生活和状态
: 嗯,我在版上注册时间不长,不过关注了挺长时间了,发现版上经常会有一个话题是关
: 于湾区码农,湾区生活成本,湾区房价等等这样的话题。
: 其实,有很多时候是想给大家提供更多的信息点,可以做一些参考。我们两口子在湾区
: 生活了5年多了,最少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尽可能客观地讲一下自己的感受。
: 都说了是尽可能客观,所以,如果和某位大佬的感受不一致,请轻喷。
: 背景:我们两口子都属于赤贫的家庭环境,如果在北上广的话,掏空家里六个钱包也是
: 连个厕所都买不起的。之前一直在东部学习,两口子,一个是博士,一个是硕士。
2015
: 年毕业后就来湾区了,这就是背景。
: 湾区的工作:女方是CS专业,小码农一枚。男方是非CS专业,不过在湾区的大环境下,
: ...................

b
btc2018

太啰嗦

本索南总结一下

男本科女phd,都是一线大厂男700k+女400k+,一闺女俩小子,生产都休足12和18周产假

94301小黑屋贷款1.6M,男红皮女蓝皮,岳父岳母绿卡在帮忙带娃,自己父母在北京跟
弟弟住。

除了没法出去玩想不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了
【 在 newIdRobot (新器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客观讲一下湾区码农的生活和状态
: 嗯,我在版上注册时间不长,不过关注了挺长时间了,发现版上经常会有一个话题是关
: 于湾区码农,湾区生活成本,湾区房价等等这样的话题。
: 其实,有很多时候是想给大家提供更多的信息点,可以做一些参考。我们两口子在湾区
: 生活了5年多了,最少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尽可能客观地讲一下自己的感受。
: 都说了是尽可能客观,所以,如果和某位大佬的感受不一致,请轻喷。
: 背景:我们两口子都属于赤贫的家庭环境,如果在北上广的话,掏空家里六个钱包也是
: 连个厕所都买不起的。之前一直在东部学习,两口子,一个是博士,一个是硕士。
2015
: 年毕业后就来湾区了,这就是背景。
: 湾区的工作:女方是CS专业,小码农一枚。男方是非CS专业,不过在湾区的大环境下,
: ...................

y
yrlihuan

2000年以后加州GDP涨幅领先全球

利用技术优势搜刮了全世界的财富,成为地球上独一档的存在

【 在 water77 (水) 的大作中提到: 】
: 唯有码农才能在宇宙中心生存了
: 其他行业十几万薪水,说多了都是泪
: 2015

D
Dr2

当科学家蜂拥转码的时候,这个国家病了,而且还病得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