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大选前,一名华社普通人的纠结和决定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9月15日 22点50分 PT
共 (1)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p
pangyuyu
接近 5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2020年马上就要大选了,这也是我从中国来纽西兰的第四年,这四年,走了相当多的华人迈进的一条“稳妥之路”,留学,工作,移民,事业。这四年,也同样经历着政治社会上不断的学习认识和自我思考,想在这里,写一些自我体会,希望分享给和曾经的我一样,关于普选这一大事件,目前对政党的倾向依然有摇摆、纠结、困惑着的华人朋友,尤其是和我一样的第一代移民。在这里也希望华社,务必投下那一票,即使这一次投的不对,下一次也定会更成熟。
写这篇文章,重点谈谈,关于理性的思考。
我记得刚来新西兰时候,就听说华人普遍爱投国家党,说是因为国家党重视经济,不鼓励吃福利。但那时候的我,一门心思想着是好好毕业努力留下来,并没有闲暇深入思考这些,也更不会想着我会不会有一天拿起选票的样子,当然,这里,我并不喜欢这个“浅显”的观点。慢慢在新西兰久了,越深入了解这个社会,越是发现政治和生活息息相关,罗列一下,我们关心的议题(华社):
社会治安与惩治防范问题,
税收与收入问题,
福利、种族公平或优先问题,
首先,不妨来想一想,以上这几个议题,哪个政党在真心努力解决?从我经历的这四年来有政党更迭的时间段看,很遗憾的说,不管是国家党还是工党,口号虽然喊的多,实际上并未去力行解决。对于政治家而言,首先要做的就是不犯错误,无过便是功,这种行事风格的结果就是,敏感问题,碰不得,更改不得。
先说说话题1,治安问题。至今并没有哪个大党去说,重刑伺候。为什么呢?因为政治
家很聪明,只要平均100个人里面,有99个不偷不抢,那么社会依然会照常转。至于那1个,放眼历史,永远无法消除,从政治的角度看,嘴皮说说而事实忽略是理智的,可是从实际感受上,这平均的1个,就是社会的敏感点,我讨厌,大家也讨厌,可是政治家
不会在意。所以,这个话题,选票其实改变不了一个稳重的政治党派的路线。至少在纽西兰,治安问题的解决不可能指望选票,从我的角度看,与其多费神,倒不如在家里多装几个智能摄像头,或者在车里平时放个钢管砍刀自卫来的实际。如果接下来30天,有哪个党想借此炒作,纯粹就是博取关注,奉劝无视之。
话题2,高税收(个税,GST)这一块,我觉得至少目前形势下,说的直白一些,对华人并不是问题,众所周知华人避税功力不低,就是因为背后有中国这个bug。我身边的很
多人,和公司签的是合同制而非雇佣,公司老板不交税,而是全数付给雇员自己手里控制的公司,至于雇员的这个公司如何抵税,五花八门,更是有很多“聪明人”付款给中国境内“第三方”做经营和进口开销,然后人民币产生的资产再悄悄回流,查去吧,怎么查,中国的制度就是个bug。所以,高税收,几乎所有的精明华人老板,都明白,这
不是事儿,在新西兰,税收无非就是穷人税而已,对于大多数普通华人而言,我觉得勤勤恳恳努力劳动,逐步走向中产,通过合理避税来抵消高税收,完全不是稀奇的事情。
其实比起高税收,更让我觉得难受的是纽西兰的高物价。平时爱逛超市爱在外面吃的,很多人基本上每月至少2000+吧。。。,这还只是吃吃喝喝而已!可想而知,更不用说
存钱了。所以我觉得,税收的背后,真正利害,在于物价。目前物价涨幅远远大于最低工资涨幅,导致所谓的高收入不过是一场数字游戏。所以我认为,能有心在这方面有所建树的政党,才算是真的在为我们民众考虑,值得为选票加分。对我而言,真正幸福的事情不是和国内的朋友谈论自己一小时20钮币的收入兑换人民币有多高,而是自己一小时的付出,能换来一整天的体面餐食有多平常。说到降低物价,都是我们心中的痛,政客们,大佬们,谈起经济,往往挂在嘴边的就是减税/加税,绝口不敢提为什么钱不经
花了,不好意思,真的听烦了。政府需要钱,钱从哪来,举个例子,在国内,小企业老板收款直接转个人支付宝,在纽西兰这边看上去不可思议,为什么中国政府某种程度上忽略了监管?因为政府有国企,尤其是重点行业垄断的巨额收入。但是在纽西兰,没办法,上世纪的国有企业改革,基本上政府手里没有什么靠垄断就能躺着赚钱的了。试想一下,如果纽西兰政府把控电信,银行,能源在手里搞国有化不许第三方进入,那么这方面的收入绝对是可以抵消很大一部分的税收了,这个时候,估计至少GST是没必要了
,可是问题是,垄断了核心行业,最后分摊在普通民众的资源变少,吃亏的还是老百姓。所以,不管你怎么改,想从税上面下手,基本上都是数字游戏,100块钱,先扣50再
发给你50,和先发给你100再扣你50,没有区别。在这一点,我真的非常羡慕美国的低
物价(其他方面不谈),根源在我看来,是有经济的活力,有人口,有科技。放之纽西兰,能催动经济活力的,就是移民和资源出口了,我非常不解,为什么某些政党老爱拿移民说事,我也是移民,从迈进这个国门前我就交了巨额的学费,毕业了工作也一直在割肉般的交税,平时也经常无偿加班,也偶尔做过社区义工,不惹事不偷不抢,到底哪一点得罪新西兰了呢。我相信关于移民的态度大多数华社同仁是站在我这一边的,鼓励高质量移民。
说说资源出口,众所周知,纽西兰,地上洒一把种子,啥也不管就开花结果,没办法,我们的土地就是这么肥沃。在南太平洋,坐拥“Zealandia”大陆架核心,多年的对众
岛屿国家的柔怀政策下,基本上除了法国的旧势力,纽西兰想做的,还没有谁敢摇头(澳大利亚战略眼光更多在印度洋和亚太,个人见解),所以,除了地上的,海洋资源,也是无可匹敌!可是,为什么不去大量攫取来换钱呢?可悲,非常可悲,我们并没有,部分政党也是坚决反对,表示要绿色持续发展。似乎当某些政党高喊“绿色发展”的时候,已经心中把纽西兰当作世界第一等的级别了,全然不顾物价的高昂。获取这片土地和海洋的自然资源,究竟对纽西兰有什么坏处?要知道,我们这片土地和海域的肥沃,已经是世界上顶级的配置了,比起中东,自然资源和气候不知好了多少倍,他们的石油价值换算成我们海洋里的东西,未必胜过我们,当然我并不认可“迪拜模式”,但是,不鼓励开发资源出口换钱,怎么带动经济的活力呢?
所以,这30天,需要冷静,能在移民和资源开发的议题上,有所鼓励,持开放态度的,我想,这才是值得我们期许的政党。
话题3,不得不触碰这个敏感话题,谈一谈,毕竟我不是政客,也没有成为政客的打算
。先说说“低收入人群”,因缘际会,我曾“有幸”在新西兰公屋非常密集的区域租住很长一段时间。结果就是我曾经发誓再也不与“岛毛”和“穷白”为舞,而且开始坚定的认定毛利族的大部分人已经在几十年“虽曰爱之,其实害之”的政策下,民族的未来变得没有希望,我必须声明,这不是种族歧视,恰恰我对他们之中很多人从小因为成长环境不好,无法接受到正常的教育而没有纳入社会上“努力而收获成就”的体系而感到怜悯和悲哀。其实这不仅仅是政府的过失,毛利民族内部也发生着严重的阶层分化,优秀的人变得不愿意搭理底层的人,曾经的勇士民族(算得上世界优秀),可惜。说说“穷白”,我曾经在西区,和一个嗑完药的家伙闲聊,他说他没办法啊,工作也没有,他现在牙齿被P粉腐蚀的很严重,真的不想去碰,可是昨天去见几个朋友,人家在玩,不
好拒绝(也许是忍不住)又吸,这算是我遇到的比较“宅心仁厚”的“穷白”了,至少人家没敌视我,或者出言不逊。这个群体,放之新西兰,比比皆是,这些人,我相信,在白人的富裕阶层,也是不被接纳的。
华社在目前看来,还没有分化的这么严重,也许只是因为时间还不够久,这也是华社之幸。归根结底,在我看来,消除新西兰这一大顽疾,根本上还是政府通过一些策略,致力于消除民族内部的分化,只有这样,才能根治,而不是整天高喊拒绝种族歧视。至于如何消除,我觉得不同民族文化,价值观都不一样,让我在文章里去评价白人毛利族的内部融合问题,实在是不合适。说起这些,突然感觉非常鄙视很多政客,我记得像奥巴马、拜登类似的政客,基本上是“种族”问题离不开嘴边,想问问奥巴马,你是黑人(混血),你当然了解黑人,你既然了解他们的苦难和当前的问题,你不去发动黑人群体改善内部,却去说服和教导白人社会不要歧视,这不是故意绕开问题吗?
乐见今年的政党,不管是大党还是小党,敢提一提这方面民族内部的事情,算是值得给他们点赞了。如果谁一开口就是高喊反对种族歧视,不好意思,老套,无趣。
说了这么多,还是想说,理性思考,冷静分析,一定要去投票,一定要投,新西兰是
MMP选举制度,十几万票往往就能撬动整个选举结果。
顺便也放一下我今年的预测,
深红色的是毛利选区7席,铁打不动归工党。
红色是工党普通选区席位,浅红色是政党排名席位。深蓝色是国家党普通选区席位,浅蓝色是政党排名席位。
这是三年前的结果,能看到黑色区域的优先党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优先党总共也只得了十八万张票(政党票)!这就是MMP制度的威力。
很可惜的是,今年如果没有意外,优先党和绿党票数无法过5%,不能进入国会。但是工党的政党票会大幅度领先于上一届,选区可能会超过上届1到3席,但是,失去了优先党和绿党的政党票,仅仅靠毛利席位加起来,达到50%几乎没有可能。今年异军突起的行
动党,会是非常大的变数。目前看,如果行动党过5%,选择国家党组阁的概率是100%。
所以,事情变得非常明朗:
如果你希望工党继续执政,政党票,可以投绿绿或者是优先党,让他们之一过5%。
如果你希望国家党执政,勇敢的投橙色的行动党,让他们过5%。
至于选区票,个人感觉,和上届相比,出入不会太大。最重要的就是手里的政党票!!!一定要投。!!!但是,关于这几个能左右局势的小党,还请多理智,冷静的思考分析。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2020年马上就要大选了,这也是我从中国来纽西兰的第四年,这四年,走了相当多的华人迈进的一条“稳妥之路”,留学,工作,移民,事业。这四年,也同样经历着政治社会上不断的学习认识和自我思考,想在这里,写一些自我体会,希望分享给和曾经的我一样,关于普选这一大事件,目前对政党的倾向依然有摇摆、纠结、困惑着的华人朋友,尤其是和我一样的第一代移民。在这里也希望华社,务必投下那一票,即使这一次投的不对,下一次也定会更成熟。
写这篇文章,重点谈谈,关于理性的思考。
我记得刚来新西兰时候,就听说华人普遍爱投国家党,说是因为国家党重视经济,不鼓励吃福利。但那时候的我,一门心思想着是好好毕业努力留下来,并没有闲暇深入思考这些,也更不会想着我会不会有一天拿起选票的样子,当然,这里,我并不喜欢这个“浅显”的观点。慢慢在新西兰久了,越深入了解这个社会,越是发现政治和生活息息相关,罗列一下,我们关心的议题(华社):
社会治安与惩治防范问题,
税收与收入问题,
福利、种族公平或优先问题,
首先,不妨来想一想,以上这几个议题,哪个政党在真心努力解决?从我经历的这四年来有政党更迭的时间段看,很遗憾的说,不管是国家党还是工党,口号虽然喊的多,实际上并未去力行解决。对于政治家而言,首先要做的就是不犯错误,无过便是功,这种行事风格的结果就是,敏感问题,碰不得,更改不得。
先说说话题1,治安问题。至今并没有哪个大党去说,重刑伺候。为什么呢?因为政治
家很聪明,只要平均100个人里面,有99个不偷不抢,那么社会依然会照常转。至于那1个,放眼历史,永远无法消除,从政治的角度看,嘴皮说说而事实忽略是理智的,可是从实际感受上,这平均的1个,就是社会的敏感点,我讨厌,大家也讨厌,可是政治家
不会在意。所以,这个话题,选票其实改变不了一个稳重的政治党派的路线。至少在纽西兰,治安问题的解决不可能指望选票,从我的角度看,与其多费神,倒不如在家里多装几个智能摄像头,或者在车里平时放个钢管砍刀自卫来的实际。如果接下来30天,有哪个党想借此炒作,纯粹就是博取关注,奉劝无视之。
话题2,高税收(个税,GST)这一块,我觉得至少目前形势下,说的直白一些,对华人并不是问题,众所周知华人避税功力不低,就是因为背后有中国这个bug。我身边的很
多人,和公司签的是合同制而非雇佣,公司老板不交税,而是全数付给雇员自己手里控制的公司,至于雇员的这个公司如何抵税,五花八门,更是有很多“聪明人”付款给中国境内“第三方”做经营和进口开销,然后人民币产生的资产再悄悄回流,查去吧,怎么查,中国的制度就是个bug。所以,高税收,几乎所有的精明华人老板,都明白,这
不是事儿,在新西兰,税收无非就是穷人税而已,对于大多数普通华人而言,我觉得勤勤恳恳努力劳动,逐步走向中产,通过合理避税来抵消高税收,完全不是稀奇的事情。
其实比起高税收,更让我觉得难受的是纽西兰的高物价。平时爱逛超市爱在外面吃的,很多人基本上每月至少2000+吧。。。,这还只是吃吃喝喝而已!可想而知,更不用说
存钱了。所以我觉得,税收的背后,真正利害,在于物价。目前物价涨幅远远大于最低工资涨幅,导致所谓的高收入不过是一场数字游戏。所以我认为,能有心在这方面有所建树的政党,才算是真的在为我们民众考虑,值得为选票加分。对我而言,真正幸福的事情不是和国内的朋友谈论自己一小时20钮币的收入兑换人民币有多高,而是自己一小时的付出,能换来一整天的体面餐食有多平常。说到降低物价,都是我们心中的痛,政客们,大佬们,谈起经济,往往挂在嘴边的就是减税/加税,绝口不敢提为什么钱不经
花了,不好意思,真的听烦了。政府需要钱,钱从哪来,举个例子,在国内,小企业老板收款直接转个人支付宝,在纽西兰这边看上去不可思议,为什么中国政府某种程度上忽略了监管?因为政府有国企,尤其是重点行业垄断的巨额收入。但是在纽西兰,没办法,上世纪的国有企业改革,基本上政府手里没有什么靠垄断就能躺着赚钱的了。试想一下,如果纽西兰政府把控电信,银行,能源在手里搞国有化不许第三方进入,那么这方面的收入绝对是可以抵消很大一部分的税收了,这个时候,估计至少GST是没必要了
,可是问题是,垄断了核心行业,最后分摊在普通民众的资源变少,吃亏的还是老百姓。所以,不管你怎么改,想从税上面下手,基本上都是数字游戏,100块钱,先扣50再
发给你50,和先发给你100再扣你50,没有区别。在这一点,我真的非常羡慕美国的低
物价(其他方面不谈),根源在我看来,是有经济的活力,有人口,有科技。放之纽西兰,能催动经济活力的,就是移民和资源出口了,我非常不解,为什么某些政党老爱拿移民说事,我也是移民,从迈进这个国门前我就交了巨额的学费,毕业了工作也一直在割肉般的交税,平时也经常无偿加班,也偶尔做过社区义工,不惹事不偷不抢,到底哪一点得罪新西兰了呢。我相信关于移民的态度大多数华社同仁是站在我这一边的,鼓励高质量移民。
说说资源出口,众所周知,纽西兰,地上洒一把种子,啥也不管就开花结果,没办法,我们的土地就是这么肥沃。在南太平洋,坐拥“Zealandia”大陆架核心,多年的对众
岛屿国家的柔怀政策下,基本上除了法国的旧势力,纽西兰想做的,还没有谁敢摇头(澳大利亚战略眼光更多在印度洋和亚太,个人见解),所以,除了地上的,海洋资源,也是无可匹敌!可是,为什么不去大量攫取来换钱呢?可悲,非常可悲,我们并没有,部分政党也是坚决反对,表示要绿色持续发展。似乎当某些政党高喊“绿色发展”的时候,已经心中把纽西兰当作世界第一等的级别了,全然不顾物价的高昂。获取这片土地和海洋的自然资源,究竟对纽西兰有什么坏处?要知道,我们这片土地和海域的肥沃,已经是世界上顶级的配置了,比起中东,自然资源和气候不知好了多少倍,他们的石油价值换算成我们海洋里的东西,未必胜过我们,当然我并不认可“迪拜模式”,但是,不鼓励开发资源出口换钱,怎么带动经济的活力呢?
所以,这30天,需要冷静,能在移民和资源开发的议题上,有所鼓励,持开放态度的,我想,这才是值得我们期许的政党。
话题3,不得不触碰这个敏感话题,谈一谈,毕竟我不是政客,也没有成为政客的打算
。先说说“低收入人群”,因缘际会,我曾“有幸”在新西兰公屋非常密集的区域租住很长一段时间。结果就是我曾经发誓再也不与“岛毛”和“穷白”为舞,而且开始坚定的认定毛利族的大部分人已经在几十年“虽曰爱之,其实害之”的政策下,民族的未来变得没有希望,我必须声明,这不是种族歧视,恰恰我对他们之中很多人从小因为成长环境不好,无法接受到正常的教育而没有纳入社会上“努力而收获成就”的体系而感到怜悯和悲哀。其实这不仅仅是政府的过失,毛利民族内部也发生着严重的阶层分化,优秀的人变得不愿意搭理底层的人,曾经的勇士民族(算得上世界优秀),可惜。说说“穷白”,我曾经在西区,和一个嗑完药的家伙闲聊,他说他没办法啊,工作也没有,他现在牙齿被P粉腐蚀的很严重,真的不想去碰,可是昨天去见几个朋友,人家在玩,不
好拒绝(也许是忍不住)又吸,这算是我遇到的比较“宅心仁厚”的“穷白”了,至少人家没敌视我,或者出言不逊。这个群体,放之新西兰,比比皆是,这些人,我相信,在白人的富裕阶层,也是不被接纳的。
华社在目前看来,还没有分化的这么严重,也许只是因为时间还不够久,这也是华社之幸。归根结底,在我看来,消除新西兰这一大顽疾,根本上还是政府通过一些策略,致力于消除民族内部的分化,只有这样,才能根治,而不是整天高喊拒绝种族歧视。至于如何消除,我觉得不同民族文化,价值观都不一样,让我在文章里去评价白人毛利族的内部融合问题,实在是不合适。说起这些,突然感觉非常鄙视很多政客,我记得像奥巴马、拜登类似的政客,基本上是“种族”问题离不开嘴边,想问问奥巴马,你是黑人(混血),你当然了解黑人,你既然了解他们的苦难和当前的问题,你不去发动黑人群体改善内部,却去说服和教导白人社会不要歧视,这不是故意绕开问题吗?
乐见今年的政党,不管是大党还是小党,敢提一提这方面民族内部的事情,算是值得给他们点赞了。如果谁一开口就是高喊反对种族歧视,不好意思,老套,无趣。
说了这么多,还是想说,理性思考,冷静分析,一定要去投票,一定要投,新西兰是
MMP选举制度,十几万票往往就能撬动整个选举结果。
顺便也放一下我今年的预测,
深红色的是毛利选区7席,铁打不动归工党。
红色是工党普通选区席位,浅红色是政党排名席位。深蓝色是国家党普通选区席位,浅蓝色是政党排名席位。
这是三年前的结果,能看到黑色区域的优先党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优先党总共也只得了十八万张票(政党票)!这就是MMP制度的威力。
很可惜的是,今年如果没有意外,优先党和绿党票数无法过5%,不能进入国会。但是工党的政党票会大幅度领先于上一届,选区可能会超过上届1到3席,但是,失去了优先党和绿党的政党票,仅仅靠毛利席位加起来,达到50%几乎没有可能。今年异军突起的行
动党,会是非常大的变数。目前看,如果行动党过5%,选择国家党组阁的概率是100%。
所以,事情变得非常明朗:
如果你希望工党继续执政,政党票,可以投绿绿或者是优先党,让他们之一过5%。
如果你希望国家党执政,勇敢的投橙色的行动党,让他们过5%。
至于选区票,个人感觉,和上届相比,出入不会太大。最重要的就是手里的政党票!!!一定要投。!!!但是,关于这几个能左右局势的小党,还请多理智,冷静的思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