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1-2年左右的努力,中国能完成一条28nm的芯片去美化产业链

c
coltzhao
楼主 (未名空间)

原帖:https://zhuanlan.zhihu.com/p/227961073

搬运,本人不保证正确。
光刻机是主要瓶颈,其实很多都有,就是夹缝生存,没规模和盈利,现在床铺做了大好事啊。
看起来5年14纳米应该很可靠,说不定,能摸到7纳米。

不过他的资料挺详细的,而且有疑问应该可以查证。

====================================================================
PART ONE 设备端

硅片设备-热处理设备-光刻设备-刻蚀设备-离子注入设备-薄膜沉积设备-抛光设备-清
洗设备-检测设备

PART TWO 材料端

硅片-电子特种气体-光刻胶-抛光材料-高纯湿电子化学品-靶材

3、PART ONE 设备端
1)硅片设备

制作硅片,是芯片生产的第一道环节,硅单晶炉是制作硅片的主要装置。

晶盛机电是该领域龙头,承担过2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硅单晶炉技术领先,国内高端
市场占有率第一。

2019 年公司实现营收 31.09 亿元,其中单晶炉实现营收21.73 亿元,占比近 70%,毛利 8.29 亿元,占比 74.93%。

中环股份、沪硅产业、有研硅股等硅片企业都是其客户。

今年上半年,公司完成了8英寸硬轴直拉硅单晶炉、6 英寸碳化硅单晶炉外延设备的开
发。

其中碳化硅单晶炉已经交付客户使用,外延设备、抛光设备完成技术验证,12英寸半导体单晶炉已经在国内知名客户中产业化应用。

此外,公司增加了半导体抛光液、阀门、磁流体部件、16-32 英寸坩埚等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开拓力度,产业链配套优势逐步显现。

晶盛机电早年从光伏设备行业起步,逐步进入半导体设备领域,如今又从单一的硅单晶炉设备,向切片、抛光、外延设备等拓展,甚至研发出了第三代碳化硅半导体设备。

小结:技术上完全没问题。

2)热处理设备

热处理设备包括卧式炉、立式炉和快速升温炉(RTP)等,主要是对硅片进行氧化、扩
散、退火等工艺处理。

北方华创是该领域龙头,在热处理设备的各个细分领域均有成熟的产品线。

今年上半年,公司在长江存储获得 3 台硅刻蚀、3 台 PVD、2 台炉管及 5 台退火设备订单,其中硅刻蚀设备市占率达 27%。

同时在华虹系获得 3 台硅刻蚀、1 台 PVD 及 2 台退火设备订单;在积塔半导体获得 2 台刻蚀、4 台氧化设备及 1 台退火设备订单。

北方华创不仅是热处理设备的龙头,还是光伏、锂电、半导体的硅刻蚀、薄膜沉积、清洗设备,甚至第三代碳化硅半导体设备的龙头之一。

今年上半年,公司的碳化硅(SiC)长晶炉、刻蚀机、PVD、PECVD 等第三代半导体设备开始批量供应市场;

12 寸硅刻蚀机、金属 PVD、立式氧化/退火炉、湿法清洗机等多款高端半导体设备也相继进入量产阶段,研发成果有种下饺子的感觉。

小结:技术上完全没问题。

3)光刻设备

光刻是晶圆生产的核心环节,包括光刻机和涂胶显影机。

我国的光刻机技术比较落后,最先进的上海微电子也只能量产90nm的沉浸式光刻机。

据报道,上海微电子将在2021年完成首台28nm国产光刻机的交付。

为了加快我国光刻机技术的进步,各方群策群力。

据悉,张江高科参与了上海微电子的A轮融资,投资成本为2.23亿元。

业内预测,考虑在不同市值和不同IPO摊薄比例的情景下,张江高科有望获得26.6亿元
到54.9亿元之间的税后投资收益(所得税率按25%)。

对我国光刻机技术形成瓶颈制约的,主要是光学精密元器件的落后。

该领域的龙头是茂莱光学,目前已获科创板IPO受理,主要产品包括精密光学器件、高
端光学镜头和先进光学系统三大类业务,覆盖深紫外DUV、可见光到远红外全谱段。

茂莱光学是上海微电子的核心供应商之一,2017-2019年,茂莱光学实现营业收入分别
为1.52亿元、1.84亿元及2.22亿元,复合增长率达20.82%。

根据招股书,2019年公司实现了大视场大数值孔径显微物镜系列产品、高精度快速半导体制造工艺缺陷检测光学系统的量产。

同时,也在不断突破紫外光学的加工和镀膜、大口径高精度透镜加工等各类技术,推进大口径干涉系统、光刻机光学系统、车载激光雷达等高端镜头和系统的国产化研发。

除了在半导体业务的开拓,公司在AR/VR、自动驾驶等领域,也成功进入了微软、脸谱
、谷歌旗下自动驾驶平台的供应链体系。

在涂胶显影机领域,芯源微是行业龙头。

在国内的涂胶显影设备市场上,日本东京电子垄断了90%的份额,芯源微的市占率为5%
左右,是我国唯一能突破28nm技术的公司。

公司自2018年实现量产突破,前道 I-line 涂胶显影机在长江存储上线进行了工艺验证,前道 Barc(抗反射层)涂胶设备在上海华力通过了验证。

2019年又陆续获得了青岛芯恩、上海积塔、中芯国际、昆明京东方、厦门士兰等多个客户的设备订单,截至目前已累计销售 800 余台套。

近年公司也开始切入湿法清洗设备领域,跟盛美股份,至纯科技和北方华创等展开竞争。

小结:光刻机是主要瓶颈,茂莱光学的深紫外DUV光学技术正在研发中。

4)刻蚀设备

刻蚀是硅片进行光刻之后最重要的流程,包括硅刻蚀、金属刻蚀和介质刻蚀设备等。

目前,我国的刻蚀设备是比较先进的,中微公司的第二代电介质刻蚀设备已广泛应用于28到7nm后段制程以及10nm前段制程,北方华创的硅刻蚀机也在14nm工艺上取得了重大
进展。

中微公司是该领域的龙头,2020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78 亿元,同比增 22.
14%,实现归母净利润 1.19 亿元,同比增 291.98%。

其中,刻蚀设备营收约 6.13 亿元,同比增长约72.53%,在整体营收中占比超过一半。

公司是国内半导体设备研发投入强度最大的公司之一,最新定增融资约100亿元,用于
研发7nm 以下制程的 CCP 刻蚀设备、介质刻蚀设备、高端 MEMS 等离子体刻蚀设备、
先进3nm技术的多晶硅刻蚀、3D NAND 多层台阶刻蚀、ALE 原子层刻蚀设备、CVD 设备
等。

小结:技术上完全没问题。

5)离子注入设备

硅片刻蚀后,需要将一些特殊的杂质离子注入到硅衬底去,这就是离子注入机。

离子注入机是半导体晶圆制造设备中,难度和单价仅次于光刻机的关键设备,此前由美国AMAT 和 Axcelis 两大公司垄断约 70%份额。

我国该领域的龙头是万业企业旗下的凯世通,背后大股东是上海浦东科技投资公司,我国顶级的科技创投势力之一。

凯世通2009年成立,早期主要从事光伏行业的离子注入设备研发,出货量排名世界第一。

近两年,公司开始切入半导体领域,全力推进“高能离子注入机关键技术研究及样机验证”的研发工作。

2019年,凯世通的晶圆离子注入机已获得国内12英寸晶圆厂和主流存储器芯片厂的产线验证,产品在束流强度指标上表现优秀。

另外,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旗下的电科装备也已经研制出了大束流28nm高能离子注入机,并在中芯国际12英寸生产线现场进行使用。

小结:技术上完全没问题。

6)薄膜沉积设备

薄膜沉积工艺,分为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和外延三大类。

北方华创的PVD设备已经用于28nm生产线中,14nm工艺设备也已实现重大进展。

沈阳拓荆的PECVD设备已在中芯国际40-28nm产线使用,ALD设备也在14nm工艺产线通过
验证。

小结:技术上完全没问题。

7)抛光设备

晶圆制造的后期,需要对硅片表面进行平坦化处理,这就用到了抛光机。

该领域的龙头是华海清科,目前处于科创板上市辅导中。

华海清科成立于2013年,实际控制人为清华大学,核心团队成员来自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根据中国国际招标网的信息,今年上半年,华海清科在华虹半导体(无锡)项目获得3
台CMP,累计获得5台CMP订单,在该产线的CMP 市占率是38%。

此外,华海清科还中标上海新昇1台CMP设备,在长江存储的CMP设备份额为14.9%。

华海清科还参与了国家02专项项目——“28-14nm抛光设备及工艺、配套材料产业化”
项目,是我国在抛光设备领域的领军企业。

小结:技术上完全没问题。

8)清洗设备

几乎所有工艺流程都需要清洗环节,这就用到了清洗设备。

盛美半导体是该领域的龙头,目前科创板上市申请已获受理,并已在2017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在国内的国产清洗设备市场中,盛美占据80%左右的市场份额,其余20%则由北方华创、芯源微和至纯科技三家公司瓜分。

除了盛美,北方华创的清洗设备也能满足28nm技术节点的需求。

作为行业龙头,盛美半导体在2009年就研发出了第一款兆声波清洗技术SAPS,并进入到SK海力士的无锡生产线。

此后,陆续研发出了TEBO、Tahoe等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清洗技术,技术节点正向5nm、
3nm等先进制程工艺不断突破。

公司的前五大客户分别是长江存储、华虹集团、海力士、长电科技和中芯国际。

小结:技术上完全没问题。

9)检测设备

测试设备包括工艺检测设备、硅片测试设备和晶圆中测设备等,晶圆中测设备又包括探针卡、探针台和测试机等,种类繁多。

该领域的龙头是赛腾股份,公司通过收购日本Optima进入半导体检测设备领域,客户包括了三星、SK 海力士、台积电等顶级大厂。

目前世界芯片检测设备由美国科磊、应用材料、日本日立三家公司垄断,合计市占率高达75%。

我国的国产化率在5%以下,赛腾股份瞅准机会,2019年9月以1.6亿元收购了日本Optima株式会社67.53%股份。

Optima的规模虽然不大,2018年实现收入1.79亿元、净利润3070.55万元。

但由于发展时间较早,在晶圆边缘检测、晶圆正面/背面检测、宏观检测、针孔检测等
晶圆缺陷检测设备上有成熟的产品线,技术储备对国内来说是稀缺的。

通过母公司的穿针引线,目前其设备正陆续进入到国内的半导体产线中。

截至2020年上半年,Optima的主要国内客户包括上海新昇、中环半导体、西安奕斯伟硅片等。

小结:技术上完全没问题。

4、PART TWO 材料端
1)硅片

硅片是制作芯片的基底,也是占半导体材料市场比重最大的环节。

在国际市场上,日本的信越化学、住友胜高、德国的世创、台湾的环球晶圆为全球四大龙头,市场合计占比80%以上。

我国的龙头是沪硅产业、中环股份,虽然规模尚小,但12英寸大硅片已完全能满足28nm技术需求。

其中以沪硅产业规模最大,目前已完成了上海新晟、新傲科技、Okmetic三大子公司布
局,产品覆盖中芯国际、台积电等知名企业,预计2021-2022年12英寸大硅片产能可达
60万片月。

在新产品的研发方面,目前公司已开展“20-14nm”的国家02 专项研发进度,正在认证或研发过程中的产品规格超过 30 种,包括应用于 14nm 逻辑芯片、19nm DRAM 芯片及 128 层 3D NAND 产品等。

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增长为 30.53%,亏损主要是由于产能扩张仍处于早期阶段的原因,
未来随着规模效应的实现,盈利问题不大。

小结:技术上完全没问题。

2)电子特种气体

半导体生产中几乎每个环节都要用到电子特气,因此被称为半导体制造的“血液”和“粮食”。

电子特气的纯度直接决定了产品的性能、集成度和成品率,这是仅次于硅片的第二大晶圆制造材料。

国际市场上,美国空气化工、普莱克斯、德国林德、法国液化空气、日本大阳日酸等五大公司控制着全球90%以上的市场份额,形成寡头垄断的局面。

在国内市场,虽然国产化率还不高,但国产替代速度是比较快的,本土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包括华特气体、南大光电、昊华科技、雅克科技、金宏气体等。

目前,华特气体的部分产品已批量供应7nm、14nm等晶圆产线,部分氟碳类产品已被台
积电7nm以下工艺使用。

公司研发出的20种进口替代产品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其中Ar/F/Ne混合气、Kr/Ne混合气、Ar/Ne混合气、Kr/F/Ne混合气4种光刻气产品2017年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高
达60%。

华特气体也通过了全球最大光刻机供应商ASML公司的产品认证,并为中芯国际、华虹宏力等一线企业供货。

相对来说,南大光电的产品以磷烷、砷烷等混合气体为主,市场集中在LED、面板等行
业,半导体特种气体仍处于开拓阶段。

昊华科技的产品以含氟电子气体(三氟化氮、六氟化硫)为主,市场集中在电力、军工、光伏领域,半导体特种气体仍处于开拓阶段。

雅克科技通过收购成都科美特切入氟碳类气体行业,市场集中在电力行业,并小规模为台积电、美国intel、美国TI等企业供货。

小结:技术上完全没问题。

3)光刻胶

光刻胶是配套光刻机使用的特殊材料,市场规模不大,却是摩尔定律得以不断推进的关键材料之一。

国际市场上,光刻胶由日本的TOK、JSR、富士胶片、信越化学、住友化学,美国的陶氏化学等六大公司垄断。

国内的光刻胶企业包括北京科华、上海新阳、晶瑞股份、南大光电、苏州瑞红、恒坤股份等,目前技术进步很快,处于你追我赶的阶段。

本土龙头是北京科华,这是国内目前唯一能匹配荷兰ASML光刻机产线供货的光刻胶公司,彤程新材通过受让北京科华 33.70%的股权为其第一大股东。

科华的光刻胶产品涵盖KrF、I-line、G-line、紫外宽谱等各细分领域,客户包括中芯
国际、华润上华、杭州士兰、吉林华微电子、三安光电、华灿光电、德豪光电等。

另外,上海新阳也在 IC 制造用 ArF 干法、KrF 厚膜胶、I 线等高端光刻胶领域取得
重大突破,在建的19000吨/年ArF(干法)光刻胶项目预计2022年达产。

晶瑞股份的i 线光刻胶已取得了中芯国际天津、扬杰科技的供货订单,在上海中芯、深圳中芯、吉林华微等大厂进行测试;KrF 光刻胶完成中试验证。

小结:技术上问题不大,过1-2年将可实现28nm产线的落地。

4)CMP 抛光材料

抛光液和抛光垫是配合抛光设备使用的,是CMP抛光工艺的关键材料。

国际市场上,抛光垫由美国陶氏化学(约80%份额)、美国卡博特、日本东丽等三家公
司垄断,抛光液由美国的卡博特(约36%份额)、陶氏杜邦、VSM、日本日立、富士美等五家公司垄断。

都是被美国、日本两国的少数几个企业把持,主要是由于市场规模不大,技术门槛高,并且晶圆厂为了生产质量的稳定,不愿意轻易更换供应商。

结果就是行业格局的高度集中,新进入者难以找到发展的机会。

抛光液领域的龙头是安集科技,产品已在14nm技术的芯片产线实现规模化应用,10-7nm技术节点正在研发中,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台积电、三安光电均为公司客户。

公司目前拥有抛光液总产能13314.34吨/年,在建产能16100吨/年,在抛光液中使用的
CeO2磨料的专利数量位居全球第一。

公司 2020 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 1.92 亿元,同比增长 48.56%,发展迅猛。

抛光垫领域的龙头是鼎龙股份,2020年上半年抛光垫营收 0.21 亿元,同比增加 2145.96%,开始进入早期放量阶段。

公司上半年在国内多个晶圆厂长江存储、武汉新芯、中芯国际、合肥长鑫等取得重大进展,抛光垫产品已获得大客户的量产验证。

就技术而言,2020 年上半年推出了DH3110/DH3310 等应用于先进制程的产品,匹配于
28nm 技术节点的抛光垫产品已经成熟,研发进度已推进到 14nm 阶段。

小结:技术上完全没问题。

5)高纯湿电子化学品

超净高纯试剂是指主体成分纯度高于99.99%的化学试剂,主要用于芯片的清洗、蚀刻等制造领域。

这个领域的集中度相对较低,欧美、日韩、台湾、中国大陆都有企业能够生产,我国的主要厂家包括上海新阳、晶瑞股份、江化微、浙江凯圣和江阴润玛等。

其中,龙头是上海新阳,其超纯电镀硫酸铜电镀液已成功进入中芯国际、海力士的28nm工艺制造过程。

晶瑞股份也是重要的供应商,超纯双氧水、超纯氨水及在建的高纯硫酸等主导产品已达到G5等级,其它高纯化学品均普遍在G3、G4等级。

小结:技术上完全没问题。

6)靶材

在晶圆制造和测试封装两个环节需要使用靶材,目前芯片工艺中,45-28nm主要使用纯
铜铝和铜锰合金靶材。

当芯片制程在20nm以下,尤其是小于7nm时,钴靶材在填满能力、抗阻力和可靠度三方
面优势明显。

国际市场上,日本的日矿金属、东曹和美国的霍尼韦尔、普莱克斯四家企业占据80%的
份额。

国内企业主要有阿石创、隆华科技、有研新材和江丰电子等。

其中,阿石创、隆华科技产品主要用于面板、触控,江丰电子产品在半导体、太阳能光伏和面板领域均有覆盖,有研新材主要生产半导体靶材。

龙头是江丰电子,目前已可量产用于90-7nm半导体芯片的钽、铜、钛、铝靶材,其中钽靶材在台积电7nm芯片中已量产,5nm技术节点产品也已进入验证阶段。

有研新材的靶材营收规模不及江丰电子,但也能生产8-12英寸的铝、钛、铜、钴、钽半导体用靶材,客户覆盖中芯国际、台积电、联电等芯片企业。

小结:技术上完全没问题。

5、总结
我国的半导体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每个细分领域都有龙头企业在卡位研发,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

许多环节,虽然媒体上都表示技术难度很大,大部分市场被跨国巨头垄断,国产化率很低。

但实际上,就今年的业界推进情况来看,几乎所有环节(除了光刻机),都已经有28nm技术的国产设备和材料处于生产线验证阶段。

目前的瓶颈,主要就在光刻机。

光刻机由于只有上海微电子一家在做,进度较慢,不过其也预告将在2021年完成首台
28nm国产光刻机的交付。

相信通过1-2年左右的努力,我国完成一条28nm的芯片去美化产业链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x
xlzero

川普禁运华为,只会让土鳖下决心拿钱扶持这些国内企业,去美国化进行中
W
WCNMLGB

软件怎么办?

c
coltzhao

软件其实和制程关系更紧,和设备/材料没啥关系。

我觉得这个应该肯定也有人做,不知道那一步了,我觉得比这些生化环材的东西搞得好。中国的软件和芯片设计差距比芯片制造硬件差距小多了,这两个不错,和他们联系紧的EDA啥的应该比硬件差距更小。

【 在 WCNMLGB (CCC) 的大作中提到: 】
: 软件怎么办?

l
lasp

EDA软件一样有几个国内公司
连华为都自己写了一两年了
技术门槛儿没有想象中高
最大的门槛儿在芯片制造

【 在 WCNMLGB (CCC) 的大作中提到: 】
: 软件怎么办?

t
tianmaiquan

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好比是不同花色的布料,软件是用来穿针引线的缝在一起。大陆半导体以前布料都是以进口为主,针线搭配自然也用进口的成熟产品。
现在被逼着自己趟过河,一旦上下游原理都弄清楚了,自产的针线会更符合自己的实际需求。

eda软件产值占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比例很小,发展成熟,在自由市场里没有新玩家的
空间,有些小玩家自己有独当一面的特色产品也会很快被大玩家收购吃掉,但是本身原理也没多大秘密可言,行为级建模仿真和综合的原理都是公开的。主要靠和上下游比如ip,工艺库,研发人员使用习惯等联系紧密,不断迭代,从而提高入场门槛。一旦大陆半导体产业链和美帝控制下的产业链分离,积累了自己的ip和工艺库,自然会出现自己的eda全流程软件。当然这都需要时间。分离越彻底,短期越痛苦,但是自己积累的也
越快。

俺作为吃美帝饭碗的硅工,希望美帝技术上能尽量保持领先,多卖产品。但是美国半导体1/3的产值是由大陆吃掉消化的(不包括联想苹果进口Intel芯片再出口计算机到国外这种),本身半导体也是夕阳产业里面大部分是烙印老钟没多少白人没什么坑。真把中国关五年,自己的产业链就要先崩了。
【 在 WCNMLGB (CCC) 的大作中提到: 】
: 软件怎么办?

T
TheMatrix

好文。

【 在 coltzhao (coltzhao) 的大作中提到: 】
: 原帖:https://zhuanlan.zhihu.com/p/227961073
: 搬运,本人不保证正确。
: 光刻机是主要瓶颈,其实很多都有,就是夹缝生存,没规模和盈利,现在床铺做了大好
: 事啊。
: 看起来5年14纳米应该很可靠,说不定,能摸到7纳米。
: 不过他的资料挺详细的,而且有疑问应该可以查证。
: ====================================================================
: PART ONE 设备端
: 硅片设备-热处理设备-光刻设备-刻蚀设备-离子注入设备-薄膜沉积设备-抛光设备-清
: 洗设备-检测设备
: ...................

T
TheMatrix

属实。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 在 lasp ( b) 的大作中提到: 】
: EDA软件一样有几个国内公司
: 连华为都自己写了一两年了
: 技术门槛儿没有想象中高
: 最大的门槛儿在芯片制造

T
TheMatrix

这话在理。

【 在 tianmaiquan (甜麦圈) 的大作中提到: 】
: 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好比是不同花色的布料,软件是用来穿针引线的缝在一起。大陆半
: 导体以前布料都是以进口为主,针线搭配自然也用进口的成熟产品。
: 现在被逼着自己趟过河,一旦上下游原理都弄清楚了,自产的针线会更符合自己的实际
: 需求。
: eda软件产值占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比例很小,发展成熟,在自由市场里没有新玩家的
: 空间,有些小玩家自己有独当一面的特色产品也会很快被大玩家收购吃掉,但是本身原
: 理也没多大秘密可言,行为级建模仿真和综合的原理都是公开的。主要靠和上下游比如
: ip,工艺库,研发人员使用习惯等联系紧密,不断迭代,从而提高入场门槛。一旦大陆
: 半导体产业链和美帝控制下的产业链分离,积累了自己的ip和工艺库,自然会出现自己
: 的eda全流程软件。当然这都需要时间。分离越彻底,短期越痛苦,但是自己积累的也
: ...................

z
zach88

不管这写的对不对
看看上面的名字
三安 晶盛 凯世通 北方华创 南大光电 全是光电面板养出来的
土鳖之前把光伏 LED灯 液晶面板 做成白菜产业 。。。。
T
TheMatrix

好事。

【 在 zach88 (zach)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管这写的对不对
: 看看上面的名字
: 三安 晶盛 凯世通 北方华创 南大光电 全是光电面板养出来的
: 土鳖之前把光伏 LED灯 液晶面板 做成白菜产业 。。。。

c
coltzhao

要对芯片制造行业下毒手了,其实已经够没钱赚得了。
要不是床铺人为隔离,中国扶持,做这些亏本要亏死。

【 在 zach88 (zach)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管这写的对不对
: 看看上面的名字
: 三安 晶盛 凯世通 北方华创 南大光电 全是光电面板养出来的
: 土鳖之前把光伏 LED灯 液晶面板 做成白菜产业 。。。。

y
yx2

禁芯片这个事,短期看米帝赢,长期看中帝赢

s
swjtuer

汽车发动机造了几十年都造不好,你相信两年能造出芯片

r
rano

这是嫌中芯死的不过快吗?

【 在 coltzhao (coltzhao) 的大作中提到: 】
: 原帖:https://zhuanlan.zhihu.com/p/227961073
: 搬运,本人不保证正确。
: 光刻机是主要瓶颈,其实很多都有,就是夹缝生存,没规模和盈利,现在床铺做了大好
: 事啊。
: 看起来5年14纳米应该很可靠,说不定,能摸到7纳米。
: 不过他的资料挺详细的,而且有疑问应该可以查证。
: ====================================================================
: PART ONE 设备端
: 硅片设备-热处理设备-光刻设备-刻蚀设备-离子注入设备-薄膜沉积设备-抛光设备-清
: 洗设备-检测设备
: ...................

c
coltzhao

你一个一个查一下上面的公司么。

我查了几个,没问题。
这个说明至少到28纳米的路,人都走一遍了,除了光刻机,产品基本也都上过大厂的生产线了,验证了。基本28纳米短时间能成,然后就是精益求精了。

【 在 swjtuer (码农的小船说翻就翻) 的大作中提到: 】
: 汽车发动机造了几十年都造不好,你相信两年能造出芯片

c
coltzhao

中芯会死就是因为需要这些,你都成了,就怎么也死不了了。

再说,你不做,中芯就不会被干?现在谁还相信啊。

【 在 rano (米利)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嫌中芯死的不过快吗?

r
rano

国产90nm可能,28的需要asml的光刻机,一两年能搞出45就不错了。
我给国内10年时间看能不能出28,前提是中芯不要被掐死

【 在 coltzhao (coltzhao)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芯会死就是因为需要这些,你都成了,就怎么也死不了了。
: 再说,你不做,中芯就不会被干?现在谁还相信啊。

A
AstarQQ

你的信息太落后了。

【 在 rano (米利)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产90nm可能,28的需要asml的光刻机,一两年能搞出45就不错了。
: 我给国内10年时间看能不能出28,前提是中芯不要被掐死

r
rano

加上去美化三个字就不落后了

【 在 AstarQQ (跑得快)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信息太落后了。

c
coltzhao

只有一个光刻机瓶颈,比我想象中好多了。。。
这个不是天堑,上面说了,90纳米量产,28看吧, 我看好2年。

【 在 rano (米利)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产90nm可能,28的需要asml的光刻机,一两年能搞出45就不错了。
: 我给国内10年时间看能不能出28,前提是中芯不要被掐死

A
ABCNBC

一定要掐死中芯国际,中国电子产业要打回1976年

【 在 rano (米利)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产90nm可能,28的需要asml的光刻机,一两年能搞出45就不错了。
: 我给国内10年时间看能不能出28,前提是中芯不要被掐死

t
tarzannn

你这个单个看都对 而且在各家网页上都能查到 但是你知道为什么现在国际上90nm制程 用的设备和材料 都还是美日为主么? 比如说国产的resist能做90nm的 价格还更便宜 为啥国际上 包括中国自己都不用呢

还有上微的90nm的前道光刻机 为什么送给smic做demo,一直在fab里面吹灰 根本不用 而且上微还要每年付钱给smic买他们的floor space
上微28nm的ppt你知道是在什么节点出来的 你如果查过这个 就知道这个卫星为啥要放
这么大了

你真的是这个行当里面的而且在国内半导体圈工作过 你就会知道你上面说的这些 是外行人根据各家网页上吹牛逼标称的指标弄出来的一套东西

c
coltzhao

没吹牛,除了光刻机,其他的产品都上了大厂的生产线了。
你不仔细看看,很多是TSMC的供货商。当然市场占有率很小。
所以床铺干了好事啊。本来亏钱亏死的买卖,现在减税,无息贷款,基金支持,不管如何亏,国内也会有去美化的28纳米了。

等规模大了,自然就好了。
上面有人说了,很多都是上次液晶面板竞争胜利者,白菜价以后,只能开拓新领域,继续寻找白菜化的下一个。

【 在 tarzannn(TarzaN) 的大作中提到: 】
<br>: 你这个单个看都对 而且在各家网页上都能查到 但是你知道为什么现在国际上
90nm制程
<br>: 用的设备和材料 都还是美日为主么? 比如说国产的resist能做90nm的 价格还
更便宜
<br>: 为啥国际上 包括中国自己都不用呢
<br>: 还有上微的90nm的前道光刻机 为什么送给smic做demo,一直在fab里面吹灰 根
本不用
<br>: 而且上微还要每年付钱给smic买他们的floor space
<br>: 上微28nm的ppt你知道是在什么节点出来的 你如果查过这个 就知道这个
卫星为
啥要放
<br>: 这么大了
<br>: 你真的是这个行当里面的而且在国内半导体圈工作过 你就会知道你上面
说的这
些 是外
<br>: 行人根据各家网页上吹牛逼标称的指标弄出来的一套东西
<br>

t
tarzannn

白菜价之后光伏产业基本就没有技术创新型企业了 lol 到最后本土光伏企业也是大片大片的倒

【 在 coltzhao (coltzhao)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吹牛,除了光刻机,其他的产品都上了大厂的生产线了。
: 你不仔细看看,很多是TSMC的供货商。当然市场占有率很小。
: 所以床铺干了好事啊。本来亏钱亏死的买卖,现在减税,无息贷款,基金支持,不管如
: 何亏,国内也会有去美化的28纳米了。
: 等规模大了,自然就好了。
: 上面有人说了,很多都是上次液晶面板竞争胜利者,白菜价以后,只能开拓新领域,继
: 续寻找白菜化的下一个。
:
: 你这个单个看都对 而且在各家网页上都能查到 但是你知道为什么现在国
: 际上
: 90nm制程
: ...................

t
tarzannn

我做这一行的当然知道T家有大陆的供货商 极少数而已 你上面列的那些 很多是自吹自擂没有人愿意付钱的 跟你说了上微的例子 还有很多类似的 你不在这行不知道这里面
的噱头

【 在 coltzhao (coltzhao)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吹牛,除了光刻机,其他的产品都上了大厂的生产线了。
: 你不仔细看看,很多是TSMC的供货商。当然市场占有率很小。
: 所以床铺干了好事啊。本来亏钱亏死的买卖,现在减税,无息贷款,基金支持,不管如
: 何亏,国内也会有去美化的28纳米了。
: 等规模大了,自然就好了。
: 上面有人说了,很多都是上次液晶面板竞争胜利者,白菜价以后,只能开拓新领域,继
: 续寻找白菜化的下一个。
:
: 你这个单个看都对 而且在各家网页上都能查到 但是你知道为什么现在国
: 际上
: 90nm制程
: ...................

c
coltzhao

上面列了供货给谁,当然不是什么最高档的,目的是能用,可用,和噱头没关系。
去美化的28纳米出来以后再扩大,提高。

“自吹自擂没有人愿意付钱的”,就不会有实际订货。
哎,不说啥了,你觉得国内肯定没戏就算了,28纳米是2008年的水平又不是啥高科技。连EUV都不用,只用DUV。
上微我知道,第三行就写了主要的瓶颈是光刻机(上微的),其他到28都没问题,很多其实到了14或以下了。

【 在 tarzannn (Tarz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做这一行的当然知道T家有大陆的供货商 极少数而已 你上面列的那些 很多是自吹自
: 擂没有人愿意付钱的 跟你说了上微的例子 还有很多类似的 你不在这行不知道这里面
: 的噱头

m
muguanggg

好文。 应该抄送科技部哈哈。

e
eleganc

目标很明确,实现目标就如同美国压制中国一样暴力,行要上,不行创造困难也要上。
v
verdelite

这是我看要华为来统筹,能成。
f
foofy

你脑袋落后国产汽车业十年

【 在 swjtuer (码农的小船说翻就翻) 的大作中提到: 】
: 汽车发动机造了几十年都造不好,你相信两年能造出芯片

t
thrifty

纯属傻逼贴,如果1-2年就替代美国芯片,美国2013年就开始制裁中兴,
你党妈早就搞出来了,还等到现在只能吹牛逼

【 在 coltzhao (coltzhao) 的大作中提到: 】
: 原帖:https://zhuanlan.zhihu.com/p/227961073
: 搬运,本人不保证正确。
: 光刻机是主要瓶颈,其实很多都有,就是夹缝生存,没规模和盈利,现在床铺做了大好
: 事啊。
: 看起来5年14纳米应该很可靠,说不定,能摸到7纳米。
: 不过他的资料挺详细的,而且有疑问应该可以查证。
: ====================================================================
: PART ONE 设备端
: 硅片设备-热处理设备-光刻设备-刻蚀设备-离子注入设备-薄膜沉积设备-抛光设备-清
: 洗设备-检测设备
: ...................

g
gjstx

个人消费类的车辆正是因为没有被禁运,自己发展就受制于进口品牌。相反军用车辆还有大型货车二十年前就把日车挤出市场了。发动机一点没问题。

【 在 swjtuer (码农的小船说翻就翻) 的大作中提到: 】
: 汽车发动机造了几十年都造不好,你相信两年能造出芯片

c
coltzhao

你脑袋有问题,13年这些公司都还不一定有呢,以前很多不做芯片相关的,就是最近3-5年跟着这个扶持做起来的,你看看它们原产品和现在的产品。

【 在 thrifty(y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纯属傻逼贴,如果1-2年就替代美国芯片,美国2013年就开始制裁中兴,

: 你党妈早就搞出来了,还等到现在只能吹牛逼

A
AstarQQ

你这逻辑。是属于老将里面哪个层次?如果需要5年,中兴之前就开始了,那现在说再
需要2年有问题吗?

【 在 thrifty (y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纯属傻逼贴,如果1-2年就替代美国芯片,美国2013年就开始制裁中兴,
: 你党妈早就搞出来了,还等到现在只能吹牛逼

s
szxp

洗脚还是舔3哥在行。

【 在 foofy (不才)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脑袋落后国产汽车业十年

【 在 swjtuer (码农的小船说翻就翻) 的大作中提到: 】
: 汽车发动机造了几十年都造不好,你相信两年能造出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