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诺维乔克”是什么东西?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9月3日 5点19分 PT
共 (2)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z
zhangyx
接近 5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当地时间9月2日,德国政府发言人赛贝特对外界宣布,德国军方实验室经检测发现,俄知名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体内有来自“诺维乔克”神经毒剂类物质的痕迹,确认纳瓦利内系“诺维乔克”中毒。德方将通过外交渠道向欧盟和北约伙伴通告纳瓦利内毒检结果,以制订共同反应措施。据称,德国外交部将召见俄驻德大使向其告知检验结果。
获知此消息后,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很快表示,德国尚未正式通知俄方纳瓦利内“诺维乔克类毒剂中毒”的结论,因此俄方不掌握具体信息。佩斯科夫重申,在转院柏林之前,俄方医院按照国际标准对纳瓦利内进行了全面检查,在其体内并未发现有毒物质。佩斯科夫强调,俄方愿在纳瓦利内事件调查方面与德方展开全方位协作并充分交换意见。
公开资料显示,1973年,苏联启动了一项代号为“巨册”的神秘计划,任务之一是开发新的神经麻痹毒剂,其毒性将远高于当时世人皆知的V类毒剂。在该计划框架内先期研
发了至少3种单一化学制剂,在此基础上,苏联科学家于上世纪80年代研发出了多种二
元化学武器,并将其名为“诺维乔克”。“诺维乔克”属有机磷类神经毒剂,时至今日,其杀伤性综合来看仍优于所有已知同类物质。“诺维乔克”系列毒剂编为1-9号,其
中最有军事价值的是A-232(诺维乔克5号),其次是A-230(诺维乔克7号)。
现有可查资料还显示,目前暂未发现可中和“诺维乔克”的物质,但接触该毒剂的部分物质可延缓毒性。1992年,参与“巨册”计划的研究人员维尔·米尔扎扬诺夫在媒体上披露了这项机密,两度被捕后,他在1996年移居美国,并撰写了一部有关此秘密计划的书籍。米尔扎扬诺夫后来接受英国《每日邮报》采访时声称,“诺维乔克”能够使人瘫痪,引起癫痫发作,让人无法呼吸,之后便死亡。即使是极小剂量毒剂也会折磨一个人数周。
早前,俄罗斯方面全盘否认了米尔扎扬诺夫的说法。俄罗斯销毁化学武器国家委员会成员利索夫斯基曾表示:“米尔扎扬诺夫与化学武器研发毫不相干,他当时在研究所只负责保护研发技术,防止外国情报机构窃取。这样一位反对派人士的话无法让人相信,其目的就是抹黑俄罗斯政府,为西方攻击俄罗斯提供材料。”联合国生化武器委员会前成员伊戈尔·尼库林则透露,生产“诺维乔克”的设备上世纪90年代就被转移到了美国。
除最新的纳瓦利内“中毒”事件外,此前还有四次“诺维乔克”中毒案例。首例中毒者是苏联化学家安德烈·热列兹尼亚科夫。1987年5月,热列兹尼亚科夫在实验室对A-232物质进行测试时,少量活性物质被释放到空气中,热列兹尼亚科夫立即开始表现出中毒症状,抢救10天后才苏醒。尽管进行了深度治疗,但热列兹尼亚科夫失去了行走能力,并出现多种并发症,1992年辞世。最近一次“诺维乔克”中毒案例,则是广为人知的俄前情报人员斯克里帕尔。2018年3月,前俄罗斯特工人员斯克里帕尔与女儿在英国发生
昏迷,英方认为斯克里帕尔系“诺维乔克”中毒,该事件与俄有关,俄方否认。事件导致英美等西方国家与俄罗斯互相驱逐外交官。
在斯克里帕尔中毒事件前,外界对“诺维乔克”几乎一无所知,正是该事件的发生才揭开了“诺维乔克”神经毒剂的神秘面纱。现在,德国宣布俄知名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确系“诺维乔克”中毒,西方料将对俄再度集体施压,俄与西方之间的新一轮“交战”
不可避免。
p
platinumegg
接近 5 年
2 楼
参考陈水扁的一颗子弹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当地时间9月2日,德国政府发言人赛贝特对外界宣布,德国军方实验室经检测发现,俄知名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体内有来自“诺维乔克”神经毒剂类物质的痕迹,确认纳瓦利内系“诺维乔克”中毒。德方将通过外交渠道向欧盟和北约伙伴通告纳瓦利内毒检结果,以制订共同反应措施。据称,德国外交部将召见俄驻德大使向其告知检验结果。
获知此消息后,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很快表示,德国尚未正式通知俄方纳瓦利内“诺维乔克类毒剂中毒”的结论,因此俄方不掌握具体信息。佩斯科夫重申,在转院柏林之前,俄方医院按照国际标准对纳瓦利内进行了全面检查,在其体内并未发现有毒物质。佩斯科夫强调,俄方愿在纳瓦利内事件调查方面与德方展开全方位协作并充分交换意见。
公开资料显示,1973年,苏联启动了一项代号为“巨册”的神秘计划,任务之一是开发新的神经麻痹毒剂,其毒性将远高于当时世人皆知的V类毒剂。在该计划框架内先期研
发了至少3种单一化学制剂,在此基础上,苏联科学家于上世纪80年代研发出了多种二
元化学武器,并将其名为“诺维乔克”。“诺维乔克”属有机磷类神经毒剂,时至今日,其杀伤性综合来看仍优于所有已知同类物质。“诺维乔克”系列毒剂编为1-9号,其
中最有军事价值的是A-232(诺维乔克5号),其次是A-230(诺维乔克7号)。
现有可查资料还显示,目前暂未发现可中和“诺维乔克”的物质,但接触该毒剂的部分物质可延缓毒性。1992年,参与“巨册”计划的研究人员维尔·米尔扎扬诺夫在媒体上披露了这项机密,两度被捕后,他在1996年移居美国,并撰写了一部有关此秘密计划的书籍。米尔扎扬诺夫后来接受英国《每日邮报》采访时声称,“诺维乔克”能够使人瘫痪,引起癫痫发作,让人无法呼吸,之后便死亡。即使是极小剂量毒剂也会折磨一个人数周。
早前,俄罗斯方面全盘否认了米尔扎扬诺夫的说法。俄罗斯销毁化学武器国家委员会成员利索夫斯基曾表示:“米尔扎扬诺夫与化学武器研发毫不相干,他当时在研究所只负责保护研发技术,防止外国情报机构窃取。这样一位反对派人士的话无法让人相信,其目的就是抹黑俄罗斯政府,为西方攻击俄罗斯提供材料。”联合国生化武器委员会前成员伊戈尔·尼库林则透露,生产“诺维乔克”的设备上世纪90年代就被转移到了美国。
除最新的纳瓦利内“中毒”事件外,此前还有四次“诺维乔克”中毒案例。首例中毒者是苏联化学家安德烈·热列兹尼亚科夫。1987年5月,热列兹尼亚科夫在实验室对A-232物质进行测试时,少量活性物质被释放到空气中,热列兹尼亚科夫立即开始表现出中毒症状,抢救10天后才苏醒。尽管进行了深度治疗,但热列兹尼亚科夫失去了行走能力,并出现多种并发症,1992年辞世。最近一次“诺维乔克”中毒案例,则是广为人知的俄前情报人员斯克里帕尔。2018年3月,前俄罗斯特工人员斯克里帕尔与女儿在英国发生
昏迷,英方认为斯克里帕尔系“诺维乔克”中毒,该事件与俄有关,俄方否认。事件导致英美等西方国家与俄罗斯互相驱逐外交官。
在斯克里帕尔中毒事件前,外界对“诺维乔克”几乎一无所知,正是该事件的发生才揭开了“诺维乔克”神经毒剂的神秘面纱。现在,德国宣布俄知名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确系“诺维乔克”中毒,西方料将对俄再度集体施压,俄与西方之间的新一轮“交战”
不可避免。
参考陈水扁的一颗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