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就被灭门”,为何会出现后怕式悲叹?

l
langren
楼主 (未名空间)

“杀人狂魔”曾春亮终将会被绳之以法,但遭其毒手的遇害者却始终策动人心,尤其对于“2死1伤”的“康家”来讲,可谓称得上“天塌了”。有媒体通过“康家人”复盘案情细节时,其中就有家属痛哭称:“这是不幸但又是万幸,差点就被灭门”。在她看来:“当时如果有任何人在场,可能都没了”。

坦白讲,媒体让“康家人”复盘惨案现场,确实有些残忍。他(她)们一边哭,一边讲述,就好像“杀人狂魔”曾春亮始终在屋子里打转一样,那种悲伤之外的可怖感清晰可见。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这却可能是消解“康家人”悲伤和惊恐最好的方式。因为,他(她)们要是憋在心里不说,可能会更加难熬。

当然,曾春亮的落网,似乎能稍微缓和一下这样的氛围。只是,对于“康家人”来讲,悲愤落地,意味着正式进入“后悲伤阶段”,还没有下葬的遇害者以及重伤的7岁孩子
,都将成为他(她)们接下来最难以直面的事情。但是,对于“幸存者”来讲,可能永远不会绝望。

他(她)们既然已经意识到,7岁孩子“醒来”后,会有很大的阴影。实际上,就已经
开始和这场“无妄之灾”进行和解。要知道,常规性的生老病死和这种惨案之死,对亲属的冲击是不一样的。因为,常规性的生老病死中,更强调自然法则之下,生命的无常。

而惨案之死,除却存在“生命无常”的特征,更让人觉得“世事无常”。就像媒体舆论所困惑的一样,“康家人”也在困惑:为何“康家”会被曾春亮选中,而且还如此残忍?不过,真相终将会水落石出,也许会充满人性是非的逻辑,也许只是曾春亮“绝望人生”的终局大毁灭。

只是,“这一切”依然是无力的。因为,社会性的惩治更在于“警示和救赎”,而回到所谓抚慰的层面,遇害者的家属最终只能自己消化。尤其那个7岁的孩子,他的人生可
能始终无法挥去悲伤的底色,因为,很多事情一旦发生,就意味着永远的发生,并且存在永恒的伤疤。

要知道,即便曾春亮未来被判处死刑,就“康家人”而言,也仅能起到“情绪慰藉”的作用,而悲伤的氛围依然无法迅速消除。毕竟,就“2死1伤”来讲,并不是偿命抵命那么简单,这其中所生发的毁灭性打击,“康家人”可能永远无法挥去。

于此,从曾春亮痛下杀手开始,就意味着“康家人”将长期处于“暗夜”中。至于曾春亮受到怎样的惩治,更多只是一种结构性的情绪缓冲,并不会起到直接的疗愈作用。当然,遇害者家属提到曾春亮被捕是对遇害者亡灵的告慰,更多也只是一种想象而已。

毕竟,死亡意味着生命永恒的消逝。不过,诗人安格尔说:“每个人到了生命的最后,总是要听到一声沉闷的爆炸,然后离开人间”。事实上,谁也无法避免这一声爆炸,但这一声爆炸可以炸毁一些人的全部,却不能炸毁另一些人在生命过程中所创造的久远生命。

另外,就“这是不幸但又是万幸,差点就被灭门”的后怕式悲叹来讲,其实更道出曾春亮的丧心病狂。与此同时,亲属们“后怕”的底色也被袒露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悲伤激发,多半是比对中的情绪释放,也就是看到别人的惨烈,不免会将自己代入其中。于是,从可怖到可悲,从理性到眼泪,往往就在一瞬间。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也是无常的。而亲属的情绪不过是阻止死亡的一种生命延续,但它仍然是有限的。所以,哭丧和回忆更多的意义,就在于给生者更多释放空间。而对于死者的祭奠来讲,更像是生者持续活下去的必要回音。

而回到“康家惨案”上,随着案情的深入,逐步会把“公共性”卸掉,彻底成为一桩寻常的悲剧。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康家人”也是一种解脱。因为,对于“康家人”当下的“可怖和悲伤”,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公共性”的强加。这导致“康家人”的悲痛会被放大。

然而,也要知道“看不见的悲伤”比“看得见的悲伤”更令人触目惊心。常言道“死了谁苦了谁”,大抵讲得就是这个意思。从某种层面上而言,遇害者要是还能诉苦,他(她)们的悲伤肯定会逆流成河。因为,他(她)们才是苦难的“直接承受者”,而家属只是“间接的接受者”。

说实话,对惨案现场再怎么复盘,也只是一种图景性的再现,而对于遇害者当时的绝望,可能永远无法被理解。毕竟,遇害者家属也只是看到惨烈的终局,而他(她)们遭受到的所有冲击,都来自于“关系构建”和“感同身受”。虽然,也是真实的,但终究不是“第一视角”。

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这是不幸但又是万幸,差点就被灭门”的后怕式悲叹,似乎就更为容易。因为,对于生死考量,即便在任何时候,人们都能给出较为利己的判断。起码,在生死的问题上,貌似从来都是“崇尚生,而敬畏死”。不得不说,这就是人性:“即卑弱,也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