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多久上市才可靠?科学:几个月恐怕不行

l
langren
楼主 (未名空间)

这阵子频频传来“振奋人心的新冠疫苗”消息,可见折腾的是国内某些媒体,和业界相关人员——专家、老板等等。

但是不得不说一句,几个月就上市的疫苗,恐怕不可靠。这么说的依据是大家都了解的公共科学,和已面世的医药学理论和经验。
前些年曾看过一篇主流媒体推介的医学文献,上面介绍了国内外新药/新疫苗的上市流
程,其中花费的时间令人咋舌——重点是官方规定的试验观察期,记得国内疫苗试验观察期5年,美国10年。

试验有几个程序,最引人注目的是人体试验。自然,人体试验是判断疫苗是否有效、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打上疫苗之后要观察一段时间,因为相关的后效,特别副作用很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甚至十年二十年甚至隔代。
距离那次阅读时间有点长,以上观察期数字可能有点出入,但应该不会太少。因为清清楚楚记得,当时看到那篇文献的时候,一惊——相信观察期不会是一两年,那样太平常了,不需要惊讶。

观察期几个月可以吗?个人认为不可以。

世卫组织(专家)曾对疫苗及时投用表示悲观,因为必须的开发周期的确赶不上。另外也强调,相关安全性测试绝对必不可少。

医药学文献等等清楚地描述了为什么如此:新药新疫苗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包括有效性和可靠性等等的问题,再加上个体群体区别…所以有些程序难以避免。这方面历史上教训不少,因为疫苗副作用搞得“无病成病”和其它负面后果,甚至休克、死亡的,数目不少,查得到。

至于有效无效,则更加不容易显现。所以人体试验是新药新疫苗批准上市之前必须的一个程序,而且要达到必要标准,以避免大规模的公众伤害。
药物和疫苗人体试验是个很严谨的过程,除了药苗本身,和试验的观察期长度,还有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试验规模。
许多朋友学过“概率统计”,高中就有,大学会更深入地学。其中有个基本要求:样本数量和占比要达到一定程度,统计及分析结果才可靠。
对于一种新疫苗,采样(人体试验)规模要达到何种程度呢?个人认为,在中国这样的大国,采样5%是底线,8%以上是合理的占比——5%就是7000万人,8%是1.12亿人。
的确需要有这么大的采样规模,除了数学原理,呆想也能想明白:几个人能代表一大群人吗?
所以在我们这么大的国家,对一种新药、新疫苗的人体试验,仅仅采样几千人、几万人是不负责任的,结果是明显不可靠的。

另外,人体试验之前还有动物试验,同样有规模和观察期的要求。


药物试验从古代就有,国内外已经有了相关的成熟程序。上网搜下“试药人”就有结果。
请来的参试者,本身应该是健康的、普通得具有代表性,或者具有某方面的特性,比如有特定疾病。
志愿者要签订“生死文书”(当然酬劳也丰厚),接受一系列的药物疫苗试验,经常需要在试验场所住上几个月甚至两三年接受观察,接受长期跟踪调查也很常见。
诚然,药物人体试验存在伦理方面的缺陷,但考虑到大家受益,而且给出了丰厚的酬劳,个人认为可以接受。
顺便,“试药人”的收入丰厚到什么程度呢?印象中是普通人收入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等于临时发笔小财。但这样的机会不是总有,因为频繁参加药物试验太危险也不够科学,而且试验方对试药人的条件也有具体要求,并不是随便来个人就能用。

至于药物开发者声称自己也用(参加试验),那真的可以随便,但这并不能成为大众也可以用的依据。
近几个月传出消息,国内有要求某些国企职工和现役J人参加疫苗试验(包括变相参加
试验)的情况。其中前者得到了某些证实,而且不是一起。
这里不得不提醒一二:法制角度,找试药人进行药物/疫苗试验得双方真实同意才行,
而且酬劳得给到位,利用“饭碗”或特殊身分搞强制性要求或裹挟,不合适,违法。


那么,一种新疫苗从开发到上市,该多久才合适?
程序1:针对性微生物的基因分析
程序2:相关生物化学研究
程序3:试制药品
程序4:药效基因分析/相关药理试验等等
程序5:动物试验
程序6:人体试验
程序7:提交审批直至获批

以上并非全部程序,具体程序只多不少。可见,程序很繁杂,而且每个耗时都不少,而且经常程序需要依次进行——起码要完成前一个程序到某种程度,才可以进行下一个程序。
这样看,5年并不是太充裕。

站在公共利益的角度,笔者支持进行新药物新疫苗的开发,但人命关天、健康关天、社会利益关天,不得不要求有关方面谨慎从事。
新冠疫情,刺激了许多东西冒出,比如对新冠疫苗的开发上市,明显舆论场上存在炒作和造势,始作俑者自然是业界相关,某些媒体积极跟进,可知背后有官方的影子——至少影子。
不相信他们的脑子会比笔者差些。恐怕还是利益作怪吧,起码...
眼下所谓的新冠疫情已经平缓。固然仍存在所谓的不确定性,但并没有到特别严重的地步,还不到“必须特事特办”、强推一种仅几个月开发期疫苗的时候。

这个世界,人人都在为私利奔忙,但公共利益必须不能忽略。
不管是谁,请务必尊重科学,尊重社会,尊重作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