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严歌苓小说《666号》:666号的英灵们,酒为你们洒

G
GYCS
楼主 (未名空间)

评严歌苓小说《666号》:666号的英灵们,酒为你们洒,泪为你们流!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几乎是哭着看完这部小说,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我对那段历史陌生又熟悉,我在小学每年都组织去祭奠杨靖宇、赵尚志…但口号式的宣教,或者课堂上的教材都没让我深刻理解他们的精神,而《666号》不同,对于抗战的题材
,我们似乎特别缺乏这样“人性化”的叙事,它让我穿越回那段时期,他们看不到我,我却能切肤感受到他们的痛楚。“救自己同胞于外族铁蹄之践踏,何过之有?”——我看着正义与奸邪,忠贞与背叛在他们中上演,似乎无异于当今世界反复无常的政治生活,我想告诉他们不要中圈套,但我没任何话语权。这是一部让人疼痛,却无惧疼痛的小说。小说的行文依旧饱满与凝练,贯穿着义气与英勇的调性,还有一种被我们慢慢丢失、令我们惭愧的担当和胸怀。

就像书中“张桂堂”一样,在无数酷刑和痛苦后依旧凛然,是怎样的精神给予他这份意志力?作品中巧妙的间接描写以及对戏剧性的冷静处理,穿透了血腥的表象而进到了他的精神层面,似乎所有的肉身痛楚都无法动摇他的舍生取义、他的“庄严荣耀”,这是多么令人敬畏的义气,而这份义气,也影响到666号“闵志宏”的江湖艺人的思想,以
及随后的精神升华。随着一个个兄弟们的消失,我也流干了眼泪。直至小说结束,我想把他们的屈辱与牺牲宣泄出来:“666号的英灵们!敬你们都是汉子!是你们换来了我
们的生存!” 666号不仅仅是“闵志宏”,还有像桂堂兄一样许许多多牺牲的人。

还是要平复一下悲愤,谈谈读后感受。小说写实性强,好读,并不如她的《舞男》《人寰》等结构复杂的叙事,但精彩的情节和要言不烦的细节让它更加好读,也耐读。《
666号》的书名似乎预示着不详之感,因为“666”在西方常被隐喻为“恶魔”/“撒旦
”,当然,应该也会有读者想到流行词“666”,流行词有点玩世不恭,现在人们更喜
好一点虚张声势、放荡不羁的东西,像从事民间艺术的主人公“闵志宏”,嘴上不乏逗哏、打趣的戏谑功夫 ,但这并不是一部玩世不恭的作品。可想而知,在关乎上世纪30
年代东北抗日的历史背景,关乎民族荣辱的抗联英灵们的主题下,小说家要有怎样叙事难度才能给当代的读者呈现这样一部极其严肃又极可亲近的作品。虽说写作者不必迎合某些读者的趣味,但也不必复制千篇一律的叙事。

回看严歌苓的《人寰》、《白蛇》、《密语者》中摇曳生姿的叙事;《第九个寡妇》,《陆犯焉识》中穿透民族苦难的荒诞笔调;《乖乖贝比》,《橙血》,《无出路咖啡馆》中几代移民的生活磨砺;《谁家有女初长成》,《妈阁是座城》中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作者总能在各种历史舞台中,用色彩饱满的人物和新颖的语言去聚焦人性。严歌苓似乎看穿了叙事的命脉,不管政治风云怎样变幻,生存境遇多么困苦和离奇,她的笔调依旧泰然,细微的生活肌理被放大百倍,与之共情的还是那一条条与你我触痛无异的肉身,因此湮没于历史尘埃中的那些人有了清晰的发声——他们是百年前《扶桑》中普遍的妓女和华人民工,是《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中秉持民间伦理保护生命的村民们,是《赴宴者》一心想为妻子饱食大餐却陷入囹圄的普通下岗工人董丹…

顽韧的生命历练还有多少可能性?那些无名的小人物有叙不完的故事,挖不尽的隐秘心理。其实他们的故事也可能是我们的,平凡的生命隐藏着不凡的经历,理所应当的日常事物也可能遮挡我们面对真相的双眼…但作家的敏感发掘出了故事,而我们却经常健忘。刘峰(《芳华》)做好事被视为理所应当,可回头才发现他的善举是那么珍稀;被世俗唾弃的“妓女”(《金陵十三钗》)也能在绝境中去保护柔弱的生命。《666号》也
一样,“东北抗日联军”距离我们几十年,好像快被遗忘。每次看民国的老影像中的祖辈时都不由感叹:“他们怎么熬过那些屈辱的历史?太苦、太不像人!”也许跳出了历史,所以看他们才陌生。其实他们情感和肉身与我们有何不同呢。我总感到严歌苓在破碎了一切刻板的、割裂历史的叙事,她让你进入充满人性的生活细节。与人物思想和心理产生共鸣,时间不再是距离,历史也不再陌生。

我觉得作品并非只为还原某段历史,它有超越时代的价值。我被作品中人的“坚韧”所感染,还有当今渐渐遗失的“担当”和“英勇”,在此无意探讨性别化问题,但这些特质似乎越来越少,快成一种极端象征,尤其是现在年轻的男性中,是普遍泛滥的阴柔姿态,拈轻怕重,为芝麻小事而斤斤计较...。于经历无数磨难的民族来说,这种特质的
缺失是为什么?值得反思。

小说中的“666号”闵志宏,是被日伪警卫兵误抓的,宁错杀一千,不放过一个,故事
围绕着他这么个“人”为中心而展开,闵志宏这“矮矬子”,(《赴宴者》里也有一个“矮矬子”),从外表上被误认为抗日将军赵霖宇而“流浪”到监狱,原来犯人不都是抗联分子,也是“人渣集散地”,充满了贩夫走卒,汉奸,忠良,无辜村民,甚至未成年孩子…从大学生到反日,从“抛妻”的江湖艺人到民族英雄…一个监狱似乎就是一个江湖的象征,“俺们活着,就是抗争!”“部队就是打不烂、死不绝”,这样的精神在文中比比皆是,与其说作品是描写抗战,更不如说作品的焦点在于勾勒人性化的精神世界。在主人公的讲述和旁述中,严歌苓要言不烦地展现了每个不同人的思维逻辑,还原出群像人物背后激荡的经历,这也是作品“耐读”的一点,“照片上每个人的名字、来历、家境、每个人都能变出一篇好书去说”,他们为何入编,为何入监。舍身还是叛逃,求生无门,求死又不能。起初,忠贞与背叛并不清晰,想不到哪些成叛徒,哪些成志士。

监狱的威慑使人性发酵,大义面前,群体会如何表现?此时英雄赵霖宇的“义气”附体在江湖卖艺的闵志宏,民间戏曲中常有的义气被诗化到自己的身上,他让“人间地狱”有了“生机”。汉子惜汉子,666 号让他们值得赴命:“一个矮小的领袖矗立在一千余名犯人前方,他们此刻太需要领袖了”——见证一次次鬼门关,越狱,无底线的人性摧残,汉子们的英勇牺牲……闵志宏的民族大义被激发出来,他有无数为钱,为情人去保命的理由,但他只有一个理由去求死,“救自己同胞于外族铁蹄之践踏,何过之有?…是谁让他那么说的?是酒?是附体的赵霖宇?…好的主义、好的理想、好的酒,一回事儿”,可以说,这是文中最为志概激壮的部分,作者本可尽情挥洒,去发挥抒情的空间,但笔调冷静下来,进而反思——这被举到在刀刃上的选择并非口号,是人性催化下的绽放。回看张桂堂的英勇献身,沈佩林剑拔弩张的对白,受刑的抗联政委吕大年,无辜的郑孝宜父子,刚满十六的花正白…,这也是我认为作品“耐读”的第二点,精彩的场景描写铺垫了读者的期待,戏剧冲突的艺术化过渡又让我如鲠在喉,陷入深思。

书中的赵霖宇将军和其抗联事迹可谓“动”的经历,虽多数是通过其他人物旁述的,但我认为赵霖宇才是作品的主角,整部作品其实都是凸显他和抗联战士的英勇无畏的精神,但如何人性化而非神化地刻画这种角色,自然是要展现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细节,其实借助闵志宏的观察,由监狱中战士的“静”的表现,丰富了抗日志士的血肉和精神风貌,而这种真实的精神风貌才是感染我们,感染闵志宏的原因。

可怜英雄无人问,谁还记得他们在民族屈辱下的遭遇和抗争呢。严歌苓虚构的这段故事,也是依托于真实的抗联背景,近代史的重重屈辱,牺牲了多少抵御外侵的志士和无辜百姓?在当今网友讨论《金陵十三钗》中妓女营救弱小而能否“洗白”妓女身份的时候,我们可曾珍视那些成就大义的生命?他们什么身份,妓女还是江湖艺人…民族大义面前,似乎很多英雄礼赞之作都一个样儿,牺牲儿女情长,高举炸弹,脸谱化的面孔,天生就是英雄...而《666号》不同,它是课本上鲜有的人性化的故事,这里成志士者可能是贩夫走卒,成叛徒者可能是队伍中的领袖。它包容人性多面,关注个体丰富的精神世界,哪怕是一兵一卒,一个江湖艺人,也给为你展现丰富的精神图景,了解他们,又怎么不追忆为“救自己同胞于外族铁蹄之践踏”而牺牲的千万英灵!

《666号》也重新拉回民族记忆,在赵霖宇晚年那个“不可启齿”的时代中,“救国大
义”和抗日军队已经消失,取而代之是是众多轻视人命、满嘴批斗的人群,人们无暇关心为国捐躯的英灵,取而代之是实际的利益。难说他们在那个“不可启齿”的年代中是否正义,但对历史的遗忘更具摧毁性。赵将军晚年的境遇何其悲壮,唯一令人安慰的是与爱人“龚石竹”的团聚。赵将军铁骨铮铮征战一生,却落个“叛变”的名声,连最亲的后代都不识他的壮举。对赵将军的身份的摧毁,更预示着对“救自己同胞于外族铁蹄之践踏”的精神摧毁,对其抗日壮举的遗忘,也是对那个牺牲了千万人的屈辱历史的遗忘。这种遗忘会持续到现在吗?虽然国家逐渐重拾对历史的记忆,但我们仍没有德国那样的反思力度,也没能让日本痛快地承认侵华罪行,甚至我们对那个时代依然“不可启齿”,甚至我自己都下意识的用“不可启齿”形容那个时代,这下意识也是我过多的沉浸在大好河山的壮美图景中,而忘了屈辱和伤疤。

好的小说家必要对时代和人物进行“真实”的呼应,若你认为对英雄的礼赞只能正面描写丰功伟绩,只去描写缺乏“逻辑”的牺牲,那么这种牺牲很难让人有深刻的同理心,难以深刻意识到他们的生命价值,更难体会他们“牺牲”时承受的巨大痛苦。命运的反差才让人思考人性最光辉的一面,也深化作品的艺术性。同样对“鬼子”,对典狱长的描写,虽不是直面的血腥,但是关于其审判的对话部分,甚至关于“那位姑娘”(读者自己去看吧)的遭遇,都是文章精彩的段落,其草菅人命的行径,其人性中的险恶,寥寥数笔便可洞穿,若扩展来分析典狱长等日伪角色的艺术创作,则大有可谈。

在《666号》中,牺牲的志士们尽管在监狱中受尽屈辱,是失败的,但即便在最无人性
的酷刑摧残下,依然坚守理想,依然去抗争、求生,他们是没有智慧的吗?这难道不是对英雄的礼赞吗?这难道不是克服了无数灾难的中华民族之伟大的精神吗?我认为,《666号》是众多小人物的传记,也是真正的英雄们的礼赞!

“一个人没耻辱感,就没荣誉感。”

“666号问男孩,知道耻辱感是啥吗?男孩当然不知道。那荣誉感呢?男孩更是摇头。
耻辱感跟荣誉感是你手心手背,是你的左眼和右眼,是你的大肠和小肠…一个人没耻辱感,就没荣誉感,没有小肠,能有大肠吗?当了亡国奴,要还没有耻辱感,那不是一群猪是啥?乖乖让人往屠宰场撵,走得还一步三扭、争先恐后,你见腊猪脸没,哪只猪脸不咧嘴傻笑?让人一杀一大片,还傻笑,就是没耻辱感的亡国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