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疫情期间回国经历分享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7月28日 12点19分 PT
共 (2)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j
jundi
接近 5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父母总算顺利回国并完成隔离,一块石头落地。老爸把回国经历记了下来,分享给各位。希望想回国但还没回成的XDJM都能顺利回去。
(1)
自2019年10月至今年的7月14日,(算上在天津隔离的两周),回到家,已是阔别9个月了。这些天,一边写这篇文字,一边打扫卫生,还要办些事,以及购物、修车等等,算是断断续续地完成了。其目的,就是对此次旅行的特殊性予以简要地回顾和介绍,勉强供各位茶余饭后以聊资吧。
步入老年后,看到有关养老防老,与子女关系,相处技巧,对孙辈的精力投入等信息很多,其中的教训、经验、指导、告诫、办法真是不少。总结一下,主要还是强调“距离产生美”;“儿孙自有儿孙福”;“不要为其投入大量精力”这么几点。我对上述观点是赞同的,甚至羡慕他人的优哉游哉,逛山玩水。可是以我和老伴的秉性,做不到啊。总是想尽力帮帮孩子,他们太忙,再就是太想我的小孙女了。于是,在去年10月,老伴的第7次、我的第5次赴美又成行了。计划五个月后的今年三月末回国,入境签的是六个月。
无疑,亲情的融合极大地满足了愿望,与儿孙们的生活,的确是严重地充实和愉快,含饴弄孙的惬意,往往会驱散我们操持家务的疲惫。
时间好快,一晃就进入了今年三月份,我们也开始为回国做些准备。这时国内的疫情已相当严重,美国疫情在较快上升。儿子儿媳开始在家工作,小孙女也在家上幼儿园课。我们更小心,不外出,散步也只限于前后院子。
真是始料未及,就在我们已做好回国的准备时,因疫情3月末的航班取消了。几通电话
后,“国航”说可以预定五月十七日的,那好就订吧。可掐指一算,到五月份,半年的签证就过期了。美国对签证日期是严格执行的,到期必须离境,超期就会高额罚款。即便你有“取消航班”的正当理由,美国移民局会认为是“正当”吗!算了,还是申请延期吧。这一申,俩人六百美元就没了。
五月初,坏消息又来了:改签的5月17日航班又Tm取消了!非但如此,还无法提供下一
个改签方案。这就意味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国。没办法,我们茫然地等待,儿子不停地网上搜信息。后来得知,国内施行“五个一”政策。就是规定国内的航空公司,每周只能飞一班到美国的一个城市,航班立减80%。这就是引起准备回国华人紧张、抱怨
甚至......的原因。接下来就是机票的抢购和票价的惊人暴涨,以及“黄牛”的黑心,代理的狡诈,还有私人飞机的贪婪招客。
(2)
一时间,遍布美国的众多有计划回归的华人人心惶惶、愁眉苦脸。那些要回国的中国人百分之九十是留学生,再就是他们的陪读和家长们。像我们这样探亲的占比例很小。由于美国疫情日益严重,很多留学生是被家长催逼回国的(可以远程网课),无论票价多少在所不惜。据了解,回国单程机票最少3万,还要提前很长时间,私人包机每人30万
,他有办法绕行给你弄回来。
第二次航班取消 后,我们一边期待着再次改签,一边不得不加入与留学生们的抢票大
军。心想尽量多抢几套票备用, 因为那时候有的航班说停就停,极不正常。最后,儿
子帮我们买到了8月30日韩亚航空经首尔转机的机票。就这样,本应该正常到期离境的
我们,因疫情,被卷入了这场危机中的混乱,真Tm 无语。这是五月份的事。
一些亲朋都很关心,希望我们在儿子家安心住着,不急回来。是的,我们并不很着急,在如此优质的环境、条件下,一家人团聚的气氛中,怎么会很急呢,这也是自己的家嘛。不过,毕竟我们的计划是来五个月,如果超过太长时间,就会有些问题:1、面临第
二次申请延期离境,会很麻烦;2、家中诸多事物需要处理,诸如水电气、物业、采暖
等费用;3、老伴的降压等药品告罄;4换季等问题;5、小两口和孙女都在家工作和上
课,管理孩子的任务已经不多了等等。
国航的两次取消航班 ,让我们对它基本失望,一心等待着8月30日的韩亚航班回国。
可就在6月24号,接到国航电话,说6月28号洛杉矶飞北京的航班尚有座位,问走不走?当然走了,这是个意外的好消息。我们果断放弃8月30日的韩亚航班,要提前2个月零两天回国了。
然而,因疫情,回国的一路上,与以往是那样的不同,这就是我写这篇文字的原因。
我们去年十月来美之前,订的往返机票是北京-旧金山;旧金山-北京。这次,国航改为洛杉矶-北京,这样,我们只好先乘机到洛杉矶再转机,儿子不放心,一路陪送到洛杉
矶。
若大的洛杉矶机场已不见昔日的热闹和繁忙,到处冷冷清清,门店大都关张。只有国航988(我们的航班)登机口处人员密集,并早早排起了长队。登机前一系列的新增步骤
真是烦人:要填写表格;几次测体温;在手机上填报各种信息等等,有的甚至就是重复的。而最重要的是要核查“健康码”。 什么是“健康码”呢,就是手机里的一个软件
,其中的各种信息,如个人自然情况、在美时间、地点、接触等很多内容,不难填。但有个硬性要求就是:必须每天填报并提交,如果一旦填错,就得从来,之前的作废。时长最少两周,差一天都不能登机。常听说有填报不足两周的,到机场后不允许登机(即便下跪也不行),个人损失很大。因为有航班经常取消的不确定性,所以大家都及早填“健康码”,有的填两三个月,我们提前填报了一个多月,没有问题。
由于是国际航班的大飞机,人特别多,等上述这些步骤都弄完,登机时已经晚点两个多小时了,不过总算松了口气,Ok 过关了 。
(3)
起飞了,环顾四周,已经“舱是人非”。首先感到不同以往的是机舱内的安静。完全没有华人聚集的喧哗和叽叽喳喳。几乎每个人的防护都很好,从头到脚捂得严严实实,分不出性别。而着装的花色和款式的千变万化,着实叫我有些差异。口罩,有扁平如 铲
的;有突如猪嘴的,还有带双向呼吸伐的。颜色嘛,从黄绿青蓝紫,到墨分五色,尽显斑斓。有的防护眼镜看起来还挺吓人,就像潜水镜。要是有人突然弯腰跟你说句话,吓得不是一身冷汗也得大半身。防护服可谓奇、特、怪、异、俏,但无论哪一种,都以宽大肥硕为标志(有的用雨衣替代),又因材质不同,走起路来稀里哗啦,刮刮碰碰,好不滑稽。纵观这舱内奇观,有的似来自外空,有的似来自地狱,有的似来自深渊,有的似来自古堡,形形色色、稀奇古怪,不能一一。
反差最大的应该是空姐了,她们一扫往日的唯美、靓丽、精致和料峭,以统一的、宽大又不和身的防护服出现,加上口罩、目镜和橡胶手套,真让人眼前一惊一暗,昔日的款款倩影,现在替代她们的却是大裤裆了。而我俩,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此时,我好像忽忽悠悠地置身于新的“聊斋志异”之中。
现实真就是这样。
逐渐适应了机舱环境,心情也稳定下来后,我才想通一个问题,即:民航总局自疫情严重以来就有规定,要求客机入座率在75%,就是相邻座位要空出一个来防传染,为何机
舱内座无虚席呢?原来一些航空公司偷偷将那25%的座位卖了,彻头彻尾的利益驱使啊。
12个小时的飞行挺难熬的。口干舌燥加上腰酸背痛。几颗巧克力和几片牛肉干,就算是早午晚的合餐了,吃的时候也很特别:左手将口罩下沿稍微掀起,右手把食物快速塞入,往复几次,便是一餐,并且还要在左右的人不吃东西的时侯进行,怕传染嘛。嘿嘿,你说这吃法是“雅”还是“俗”呢。
折磨人的12小时终将过去,飞机开始降低高度了。
本次航班的执行信息是洛杉矶-北京,但却在天津降落,目的就是要在天津隔离。
后来才知道,隔离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需要动用的资源很多。比如机场、海关,医疗,交通、宾馆服务等等,而且要紧密协调与配合。当然,宾馆也会狠赚你一笔。前几个月,在接机到隔离这项工作上,由于没经验,组织不好,飞机落地后,旅客们长达八至十几小时不让下机是常事。现在已经程式化,形成套路了。但由于人多(该航班有300
多人),下机后的一整套流程还是要很长时间。
首先,飞机停稳后不许下机。至少半小时后,上来一队海关人员,逐一询问身体状况,结束后,才分几步骤地下机。
接下来便进入极其繁琐的登记查验流程,我叫它:一岗、一卡、一关、一站、两室和一区。
一岗:测温、登记。
一卡:发表格,发手签并编临时序号,录入。
一关:凭以上手续和常规手续才能办理入关。
一站:收回已填好的表格,检验手机“健康码”。
两室:1、口鼻核酸检测;2、抽指血化验。
一区:为分流区。把300多人按编号分为十几个小队。
这十几个小队(每队30来人)分别有人带领上大巴车,开到指定地点取已经消毒的行李。
最后,在机场人员和交警的护送(押送)下,奔赴各个隔离酒店。
整个过程有序紧凑,每一环都得排大队。全程不与外界(人)接触,所有工作人员一律白色全封闭的防护服,吓人八怪地,真Tm 严重啊,草木皆兵。如果用洛杉矶机场的检
查过程跟天津比,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了。
飞机是晚8点降落,到达宾馆时已是半夜十二点了。粗略计算一下,我们早晨从儿子处
乘机到洛杉矶,再登机飞到天津,再4小时后到酒店,至少30个小时。60多岁的我俩,
此时,她披头散发,我弓腰驼背, 双双背包落散,连头发都感到累。
(4)
我们被分到天津一家28层高的五星级宾馆隔离。走侧门进入后,宾馆人员早已等候,交钱入住。我俩共交款11200元/14天。每天800元,其中包括每天每人伙食费200元。有点滑稽的是,第一次住五星级宾馆,却是以被强制隔离者的身份。
打开19楼我们的房门,极度地疲劳迫使我顾不上洗漱、更衣和饥饿,丢下东西, 一头
栽倒床上。舒服啊,心想睡它个三天三夜。正是因为太舒服了,反而把我舒服得一点儿都睡不着。可见,心情这“玩意儿”是受不了这么大的反差的,要慢慢来。
桌子上放着“给您的一封信”,和一篇“要求”。“要求”中有许多针对隔离者的规定,并要求尽快加“医疗服务组”的微信,形成一个“隔离者群”,方便联系。至于那封信,客套中不乏虚伪之词。
房间够大,用品用具一应俱全,并备足了两周用的瓶装水、洗漱用品、拖鞋、垃圾袋和纸等,不愧五星。但作为隔离房间使用,做了如下改造:1、窗户完全封闭;2、电话只能接收不能挂出;3、房门的内挂钩锁链拆除;4、开门取餐的时间只限数秒,过时报警(怕你跑);5、卫生间的排气扇封死,说是怕交叉感染。 如此门窗紧闭,屋内的通风怎么解决呢?经询问得知,只能用空调的“送风”档,就是说,空调、送风只能取其一,轮番使用。
6月29日,标准的14天隔离生活开始了。
三餐还是可以的。每顿必备干稀、荤素、饮料和水果。每天开门6次: 3次在门口小凳子上取餐;3次将垃圾送出。
开始的两天还是有事做的,如消毒有关器具,洗衣服、整理物品、联系回老家机票、给亲友报平安等等。可接下来的十几天干什么呢?拿什么来消耗时间呢?什么Tm都做不了。室内散步空间太小;窗外观景不屑一顾;电视节目没有好“货”;澡,再洗就秃噜皮了,和老伴也实在找不出新鲜话题。真是百般聊赖,无机六受,烦闷至极,萎靡不振。也应了那句俗话,叫“大眼儿瞪小眼儿”,也巧了,正好她眼睛不大;我眼睛不小,嘻嘻。这时候真希望有人打扰我,麻烦我。哪怕一个诈骗电话,也会让我欣喜,因为可以跟对方耍戏一阵子消磨时间噢。明明不饿,也很盼望每天的三顿饭,因为故意的细嚼慢咽,一顿就可以消耗个把小时呢。隔离,我把它自嘲地定义为:“猪”一般的生活,注意,是圈养的哦。
第十天的时候,接到为我们隔离人员配备的心理医生的电话,询问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我顺势与他调侃: 从极其糟糕的心境,发展到较严重地病态表现,甚至提到因隔离
有一丝厌世情绪 ,他吓坏了,然后我话题一转说,由于自我控制,亲友疏导和对该项
工作的高度理解支持,现在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比你还好哟,他无语。
作为常年劳作在厨房的我(在美亦是),能吃顿现成饭都感到惬意,何况两周呢,就算是隔离带给我的福利吧,窃喜。还有,这14天,亲朋好友的关心关注、佳贴分享,极大地排挤了许多寂寞,谢了。
隔离结束的前两天,接到我们家社区的电话,说即便天津隔离两周没有问题,回长春还要集中隔离一周,之后再居家隔离一周。但是,根据政策,65岁以上老人可以不集中隔离,只居家隔离即可。还好,否则就几乎崩溃了!
天津隔离结束前一天,再次核酸检测,我俩都是阴性没问题。到第二天解除隔离时,发给“核酸检测合格证”,没有它,一切交通工具禁乘。
至此,我们解放了。
后记
7月14日晚,随着飞机降落在老家机场,我们的心才算彻底地沉稳了下来。虽然拖着行
囊,却感到特别轻松。
推开阔别9个月的家门,好像这个家也随同我们走了一遭似的,风尘仆仆,不堪清爽。
然而,拉开冰箱门,呈现的是满目新鲜蔬菜水果和肉蛋,这是内弟夫妇为我们准备的。还有老伴的好朋友,也即时送来了高品质的蔬菜水果牛奶和肉品,情谊无价呀。在此,向帮助和关心着我们的亲朋好友一并致谢。
回家了,这别样的经历,和不凡的感受,可谓:
既幸运 又遭罪,
有奇葩 还 O K。
苦 辣 酸 甜,
杂 陈 五 味。
当我完成这篇文字的时候,似乎又在筹划着下一次赴美了。因为,那里同样有个家,一个以小孙女为首的儿子家。
c
chuh
接近 5 年
2 楼
【 在 jundi (每天爱你多一些) 的大作中提到: 】
: 父母总算顺利回国并完成隔离,一块石头落地。老爸把回国经历记了下来,分享给各位
: 。希望想回国但还没回成的XDJM都能顺利回去。
: (1)
: 自2019年10月至今年的7月14日,(算上在天津隔离的两周),回到家,已是阔别9个月
: 了。这些天,一边写这篇文字,一边打扫卫生,还要办些事,以及购物、修车等等,算
: 是断断续续地完成了。其目的,就是对此次旅行的特殊性予以简要地回顾和介绍,勉强
: 供各位茶余饭后以聊资吧。
: 步入老年后,看到有关养老防老,与子女关系,相处技巧,对孙辈的精力投入等信息很
: 多,其中的教训、经验、指导、告诫、办法真是不少。总结一下,主要还是强调“距离
: 产生美”;“儿孙自有儿孙福”;“不要为其投入大量精力”这么几点。我对上述观点
: ...................
谢谢分享。
目的地是内地的必须这样操作吗:买到北京,天津入境,隔离期间再买天津到长春的票?
我还打算买美国-中国口岸-中国内地的联票。看来不能这样买。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父母总算顺利回国并完成隔离,一块石头落地。老爸把回国经历记了下来,分享给各位。希望想回国但还没回成的XDJM都能顺利回去。
(1)
自2019年10月至今年的7月14日,(算上在天津隔离的两周),回到家,已是阔别9个月了。这些天,一边写这篇文字,一边打扫卫生,还要办些事,以及购物、修车等等,算是断断续续地完成了。其目的,就是对此次旅行的特殊性予以简要地回顾和介绍,勉强供各位茶余饭后以聊资吧。
步入老年后,看到有关养老防老,与子女关系,相处技巧,对孙辈的精力投入等信息很多,其中的教训、经验、指导、告诫、办法真是不少。总结一下,主要还是强调“距离产生美”;“儿孙自有儿孙福”;“不要为其投入大量精力”这么几点。我对上述观点是赞同的,甚至羡慕他人的优哉游哉,逛山玩水。可是以我和老伴的秉性,做不到啊。总是想尽力帮帮孩子,他们太忙,再就是太想我的小孙女了。于是,在去年10月,老伴的第7次、我的第5次赴美又成行了。计划五个月后的今年三月末回国,入境签的是六个月。
无疑,亲情的融合极大地满足了愿望,与儿孙们的生活,的确是严重地充实和愉快,含饴弄孙的惬意,往往会驱散我们操持家务的疲惫。
时间好快,一晃就进入了今年三月份,我们也开始为回国做些准备。这时国内的疫情已相当严重,美国疫情在较快上升。儿子儿媳开始在家工作,小孙女也在家上幼儿园课。我们更小心,不外出,散步也只限于前后院子。
真是始料未及,就在我们已做好回国的准备时,因疫情3月末的航班取消了。几通电话
后,“国航”说可以预定五月十七日的,那好就订吧。可掐指一算,到五月份,半年的签证就过期了。美国对签证日期是严格执行的,到期必须离境,超期就会高额罚款。即便你有“取消航班”的正当理由,美国移民局会认为是“正当”吗!算了,还是申请延期吧。这一申,俩人六百美元就没了。
五月初,坏消息又来了:改签的5月17日航班又Tm取消了!非但如此,还无法提供下一
个改签方案。这就意味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国。没办法,我们茫然地等待,儿子不停地网上搜信息。后来得知,国内施行“五个一”政策。就是规定国内的航空公司,每周只能飞一班到美国的一个城市,航班立减80%。这就是引起准备回国华人紧张、抱怨
甚至......的原因。接下来就是机票的抢购和票价的惊人暴涨,以及“黄牛”的黑心,代理的狡诈,还有私人飞机的贪婪招客。
(2)
一时间,遍布美国的众多有计划回归的华人人心惶惶、愁眉苦脸。那些要回国的中国人百分之九十是留学生,再就是他们的陪读和家长们。像我们这样探亲的占比例很小。由于美国疫情日益严重,很多留学生是被家长催逼回国的(可以远程网课),无论票价多少在所不惜。据了解,回国单程机票最少3万,还要提前很长时间,私人包机每人30万
,他有办法绕行给你弄回来。
第二次航班取消 后,我们一边期待着再次改签,一边不得不加入与留学生们的抢票大
军。心想尽量多抢几套票备用, 因为那时候有的航班说停就停,极不正常。最后,儿
子帮我们买到了8月30日韩亚航空经首尔转机的机票。就这样,本应该正常到期离境的
我们,因疫情,被卷入了这场危机中的混乱,真Tm 无语。这是五月份的事。
一些亲朋都很关心,希望我们在儿子家安心住着,不急回来。是的,我们并不很着急,在如此优质的环境、条件下,一家人团聚的气氛中,怎么会很急呢,这也是自己的家嘛。不过,毕竟我们的计划是来五个月,如果超过太长时间,就会有些问题:1、面临第
二次申请延期离境,会很麻烦;2、家中诸多事物需要处理,诸如水电气、物业、采暖
等费用;3、老伴的降压等药品告罄;4换季等问题;5、小两口和孙女都在家工作和上
课,管理孩子的任务已经不多了等等。
国航的两次取消航班 ,让我们对它基本失望,一心等待着8月30日的韩亚航班回国。
可就在6月24号,接到国航电话,说6月28号洛杉矶飞北京的航班尚有座位,问走不走?当然走了,这是个意外的好消息。我们果断放弃8月30日的韩亚航班,要提前2个月零两天回国了。
然而,因疫情,回国的一路上,与以往是那样的不同,这就是我写这篇文字的原因。
我们去年十月来美之前,订的往返机票是北京-旧金山;旧金山-北京。这次,国航改为洛杉矶-北京,这样,我们只好先乘机到洛杉矶再转机,儿子不放心,一路陪送到洛杉
矶。
若大的洛杉矶机场已不见昔日的热闹和繁忙,到处冷冷清清,门店大都关张。只有国航988(我们的航班)登机口处人员密集,并早早排起了长队。登机前一系列的新增步骤
真是烦人:要填写表格;几次测体温;在手机上填报各种信息等等,有的甚至就是重复的。而最重要的是要核查“健康码”。 什么是“健康码”呢,就是手机里的一个软件
,其中的各种信息,如个人自然情况、在美时间、地点、接触等很多内容,不难填。但有个硬性要求就是:必须每天填报并提交,如果一旦填错,就得从来,之前的作废。时长最少两周,差一天都不能登机。常听说有填报不足两周的,到机场后不允许登机(即便下跪也不行),个人损失很大。因为有航班经常取消的不确定性,所以大家都及早填“健康码”,有的填两三个月,我们提前填报了一个多月,没有问题。
由于是国际航班的大飞机,人特别多,等上述这些步骤都弄完,登机时已经晚点两个多小时了,不过总算松了口气,Ok 过关了 。
(3)
起飞了,环顾四周,已经“舱是人非”。首先感到不同以往的是机舱内的安静。完全没有华人聚集的喧哗和叽叽喳喳。几乎每个人的防护都很好,从头到脚捂得严严实实,分不出性别。而着装的花色和款式的千变万化,着实叫我有些差异。口罩,有扁平如 铲
的;有突如猪嘴的,还有带双向呼吸伐的。颜色嘛,从黄绿青蓝紫,到墨分五色,尽显斑斓。有的防护眼镜看起来还挺吓人,就像潜水镜。要是有人突然弯腰跟你说句话,吓得不是一身冷汗也得大半身。防护服可谓奇、特、怪、异、俏,但无论哪一种,都以宽大肥硕为标志(有的用雨衣替代),又因材质不同,走起路来稀里哗啦,刮刮碰碰,好不滑稽。纵观这舱内奇观,有的似来自外空,有的似来自地狱,有的似来自深渊,有的似来自古堡,形形色色、稀奇古怪,不能一一。
反差最大的应该是空姐了,她们一扫往日的唯美、靓丽、精致和料峭,以统一的、宽大又不和身的防护服出现,加上口罩、目镜和橡胶手套,真让人眼前一惊一暗,昔日的款款倩影,现在替代她们的却是大裤裆了。而我俩,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此时,我好像忽忽悠悠地置身于新的“聊斋志异”之中。
现实真就是这样。
逐渐适应了机舱环境,心情也稳定下来后,我才想通一个问题,即:民航总局自疫情严重以来就有规定,要求客机入座率在75%,就是相邻座位要空出一个来防传染,为何机
舱内座无虚席呢?原来一些航空公司偷偷将那25%的座位卖了,彻头彻尾的利益驱使啊。
12个小时的飞行挺难熬的。口干舌燥加上腰酸背痛。几颗巧克力和几片牛肉干,就算是早午晚的合餐了,吃的时候也很特别:左手将口罩下沿稍微掀起,右手把食物快速塞入,往复几次,便是一餐,并且还要在左右的人不吃东西的时侯进行,怕传染嘛。嘿嘿,你说这吃法是“雅”还是“俗”呢。
折磨人的12小时终将过去,飞机开始降低高度了。
本次航班的执行信息是洛杉矶-北京,但却在天津降落,目的就是要在天津隔离。
后来才知道,隔离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需要动用的资源很多。比如机场、海关,医疗,交通、宾馆服务等等,而且要紧密协调与配合。当然,宾馆也会狠赚你一笔。前几个月,在接机到隔离这项工作上,由于没经验,组织不好,飞机落地后,旅客们长达八至十几小时不让下机是常事。现在已经程式化,形成套路了。但由于人多(该航班有300
多人),下机后的一整套流程还是要很长时间。
首先,飞机停稳后不许下机。至少半小时后,上来一队海关人员,逐一询问身体状况,结束后,才分几步骤地下机。
接下来便进入极其繁琐的登记查验流程,我叫它:一岗、一卡、一关、一站、两室和一区。
一岗:测温、登记。
一卡:发表格,发手签并编临时序号,录入。
一关:凭以上手续和常规手续才能办理入关。
一站:收回已填好的表格,检验手机“健康码”。
两室:1、口鼻核酸检测;2、抽指血化验。
一区:为分流区。把300多人按编号分为十几个小队。
这十几个小队(每队30来人)分别有人带领上大巴车,开到指定地点取已经消毒的行李。
最后,在机场人员和交警的护送(押送)下,奔赴各个隔离酒店。
整个过程有序紧凑,每一环都得排大队。全程不与外界(人)接触,所有工作人员一律白色全封闭的防护服,吓人八怪地,真Tm 严重啊,草木皆兵。如果用洛杉矶机场的检
查过程跟天津比,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了。
飞机是晚8点降落,到达宾馆时已是半夜十二点了。粗略计算一下,我们早晨从儿子处
乘机到洛杉矶,再登机飞到天津,再4小时后到酒店,至少30个小时。60多岁的我俩,
此时,她披头散发,我弓腰驼背, 双双背包落散,连头发都感到累。
(4)
我们被分到天津一家28层高的五星级宾馆隔离。走侧门进入后,宾馆人员早已等候,交钱入住。我俩共交款11200元/14天。每天800元,其中包括每天每人伙食费200元。有点滑稽的是,第一次住五星级宾馆,却是以被强制隔离者的身份。
打开19楼我们的房门,极度地疲劳迫使我顾不上洗漱、更衣和饥饿,丢下东西, 一头
栽倒床上。舒服啊,心想睡它个三天三夜。正是因为太舒服了,反而把我舒服得一点儿都睡不着。可见,心情这“玩意儿”是受不了这么大的反差的,要慢慢来。
桌子上放着“给您的一封信”,和一篇“要求”。“要求”中有许多针对隔离者的规定,并要求尽快加“医疗服务组”的微信,形成一个“隔离者群”,方便联系。至于那封信,客套中不乏虚伪之词。
房间够大,用品用具一应俱全,并备足了两周用的瓶装水、洗漱用品、拖鞋、垃圾袋和纸等,不愧五星。但作为隔离房间使用,做了如下改造:1、窗户完全封闭;2、电话只能接收不能挂出;3、房门的内挂钩锁链拆除;4、开门取餐的时间只限数秒,过时报警(怕你跑);5、卫生间的排气扇封死,说是怕交叉感染。 如此门窗紧闭,屋内的通风怎么解决呢?经询问得知,只能用空调的“送风”档,就是说,空调、送风只能取其一,轮番使用。
6月29日,标准的14天隔离生活开始了。
三餐还是可以的。每顿必备干稀、荤素、饮料和水果。每天开门6次: 3次在门口小凳子上取餐;3次将垃圾送出。
开始的两天还是有事做的,如消毒有关器具,洗衣服、整理物品、联系回老家机票、给亲友报平安等等。可接下来的十几天干什么呢?拿什么来消耗时间呢?什么Tm都做不了。室内散步空间太小;窗外观景不屑一顾;电视节目没有好“货”;澡,再洗就秃噜皮了,和老伴也实在找不出新鲜话题。真是百般聊赖,无机六受,烦闷至极,萎靡不振。也应了那句俗话,叫“大眼儿瞪小眼儿”,也巧了,正好她眼睛不大;我眼睛不小,嘻嘻。这时候真希望有人打扰我,麻烦我。哪怕一个诈骗电话,也会让我欣喜,因为可以跟对方耍戏一阵子消磨时间噢。明明不饿,也很盼望每天的三顿饭,因为故意的细嚼慢咽,一顿就可以消耗个把小时呢。隔离,我把它自嘲地定义为:“猪”一般的生活,注意,是圈养的哦。
第十天的时候,接到为我们隔离人员配备的心理医生的电话,询问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我顺势与他调侃: 从极其糟糕的心境,发展到较严重地病态表现,甚至提到因隔离
有一丝厌世情绪 ,他吓坏了,然后我话题一转说,由于自我控制,亲友疏导和对该项
工作的高度理解支持,现在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比你还好哟,他无语。
作为常年劳作在厨房的我(在美亦是),能吃顿现成饭都感到惬意,何况两周呢,就算是隔离带给我的福利吧,窃喜。还有,这14天,亲朋好友的关心关注、佳贴分享,极大地排挤了许多寂寞,谢了。
隔离结束的前两天,接到我们家社区的电话,说即便天津隔离两周没有问题,回长春还要集中隔离一周,之后再居家隔离一周。但是,根据政策,65岁以上老人可以不集中隔离,只居家隔离即可。还好,否则就几乎崩溃了!
天津隔离结束前一天,再次核酸检测,我俩都是阴性没问题。到第二天解除隔离时,发给“核酸检测合格证”,没有它,一切交通工具禁乘。
至此,我们解放了。
后记
7月14日晚,随着飞机降落在老家机场,我们的心才算彻底地沉稳了下来。虽然拖着行
囊,却感到特别轻松。
推开阔别9个月的家门,好像这个家也随同我们走了一遭似的,风尘仆仆,不堪清爽。
然而,拉开冰箱门,呈现的是满目新鲜蔬菜水果和肉蛋,这是内弟夫妇为我们准备的。还有老伴的好朋友,也即时送来了高品质的蔬菜水果牛奶和肉品,情谊无价呀。在此,向帮助和关心着我们的亲朋好友一并致谢。
回家了,这别样的经历,和不凡的感受,可谓:
既幸运 又遭罪,
有奇葩 还 O K。
苦 辣 酸 甜,
杂 陈 五 味。
当我完成这篇文字的时候,似乎又在筹划着下一次赴美了。因为,那里同样有个家,一个以小孙女为首的儿子家。
【 在 jundi (每天爱你多一些) 的大作中提到: 】
: 父母总算顺利回国并完成隔离,一块石头落地。老爸把回国经历记了下来,分享给各位
: 。希望想回国但还没回成的XDJM都能顺利回去。
: (1)
: 自2019年10月至今年的7月14日,(算上在天津隔离的两周),回到家,已是阔别9个月
: 了。这些天,一边写这篇文字,一边打扫卫生,还要办些事,以及购物、修车等等,算
: 是断断续续地完成了。其目的,就是对此次旅行的特殊性予以简要地回顾和介绍,勉强
: 供各位茶余饭后以聊资吧。
: 步入老年后,看到有关养老防老,与子女关系,相处技巧,对孙辈的精力投入等信息很
: 多,其中的教训、经验、指导、告诫、办法真是不少。总结一下,主要还是强调“距离
: 产生美”;“儿孙自有儿孙福”;“不要为其投入大量精力”这么几点。我对上述观点
: ...................
谢谢分享。
目的地是内地的必须这样操作吗:买到北京,天津入境,隔离期间再买天津到长春的票?
我还打算买美国-中国口岸-中国内地的联票。看来不能这样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