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葱油拌面——来自我滴狗朋友

b
boter
楼主 (未名空间)

中国名气最大的葱油拌面应该是在上海。炸的金黄焦酥的小葱段落在油光光的面条上头,淋上酱油恰恰好彰显了本帮菜浓油赤酱的特色。然而若要溯葱油拌面之源,最应看向隔壁的杭州。在北宋杭州就有了东坡一句“待我西湖借君去,一杯汤饼泼油葱”,汤饼即面。如今的杭州人或许比上海人乃至苏州人更喜欢吃面,从街上面馆密度可以窥见一二,更是因为了南宋临安府北方移民的巩固。

杭州面第一招牌片儿川,当之无愧。第二有人会说虾爆鳝,有人会说拌川,谁也不会想起葱油拌面。这大概率是因为太不起眼而忘了。可是若是提起,那就注定没有前两位的份了,说不定片儿川的位置都会抖三抖,真的。

这汤饼泼油葱,说讲究也讲究。葱是鲜小葱,碧绿碧绿的,不吃辣的杭州城里也总有几个特例,会多加一勺火红的辣椒碎。油是滚烫的猪油,放在煤饼炉上煨着。面条最好是南星桥来的。杭州的面条,只有一个样式:机器轧出来的,有一个标准的三毫米宽两毫米厚的截面。杭州面不像广东碱水面有粗面幼面油面,更不像甘肃的牛肉面有毛细到大宽十余种形态。重庆人一定很熟悉杭州面,小面、豌杂面,也用的是这种面条。北方人来杭州说一定会留下一句杭州面怎么能算面条?此话放诸上海苏州皆准。也对,要承认这个事实,毕竟江南长不出麦子,再怎么玩面粉也玩不过啊。可是,杭州人最爱的面条也一定是自己的面。最后一样配料就是酱油,湖羊酱油,两块钱一包,那可是小时候的味道。现在增味剂添加得恨不得溢出玻璃瓶的味极鲜之流,那味道完全走了样,酱香都没有了,还能算酱油吗?若是顶级的广东头抽豉油,当然是最好,可是没人会用在三块钱一碗的拌面里。

说这碗面不讲究的话,它还真的谁都能做。大锅水煮沸,面条汆水后捞起卷在打底的酱油上,顶上铺上葱,辣椒。猪油一泼,惊雷一声。配上汤汤水水一碗紫菜虾皮小馄饨,或者一碗咸豆浆,就是杭州人最简单的一顿早饭。早点铺的师傅你已经找不到几个本地杭州人了,但若是你说他们都有师傅带着做拌面,我也是不信的。唯一注意就是杭州人被叫成“杭铁头”,自然还喜欢吃硬的:煮面条的时候一点点夹生最好,别在水里滚过头了,那是没牙老太太的专属。

临近晌午早点铺收了,你便再难寻到葱油拌面了,纵是楼外楼山外山,甚至各家专门卖面的面店,也是徒劳。 上海葱油拌面在这一点上,成功击败杭州葱油拌面,它遍地开
花,从早餐到夜宵。同时击败的还有价钱,约莫是杭州拌面的四五倍。

来北方,陕西,油泼面,也是大同小异中国名气最大的葱油拌面应该是在上海。炸的金黄焦酥的小葱段落在油光光的面条上头,淋上酱油恰恰好彰显了本帮菜浓油赤酱的特色。然而若要溯葱油拌面之源,最应看向隔壁的杭州。在北宋杭州就有了东坡一句“待我西湖借君去,一杯汤饼泼油葱”,汤饼即面。如今的杭州人或许比上海人乃至苏州人更喜欢吃面,从街上面馆密度可以窥见一二,更是因为了南宋临安府北方移民的巩固。

杭州面第一招牌片儿川,当之无愧。第二有人会说虾爆鳝,有人会说拌川,谁也不会想起葱油拌面。这大概率是因为太不起眼而忘了。可是若是提起,那就注定没有前两位的份了,说不定片儿川的位置都会抖三抖,真的。

这汤饼泼油葱,说讲究也讲究。葱是鲜小葱,碧绿碧绿的,不吃辣的杭州城里也总有几个特例,会多加一勺火红的辣椒碎。油是滚烫的猪油,放在煤饼炉上煨着。面条最好是南星桥来的。杭州的面条,只有一个样式:机器轧出来的,有一个标准的三毫米宽两毫米厚的截面。杭州面不像广东碱水面有粗面幼面油面,更不像甘肃的牛肉面有毛细到大宽十余种形态。重庆人一定很熟悉杭州面,小面、豌杂面,也用的是这种面条。北方人来杭州说一定会留下一句杭州面怎么能算面条?此话放诸上海苏州皆准。也对,要承认这个事实,毕竟江南长不出麦子,再怎么玩面粉也玩不过啊。可是,杭州人最爱的面条也一定是自己的面。最后一样配料就是酱油,湖羊酱油,两块钱一包,那可是小时候的味道。现在增味剂添加得恨不得溢出玻璃瓶的味极鲜之流,那味道完全走了样,酱香都没有了,还能算酱油吗?若是顶级的广东头抽豉油,当然是最好,可是没人会用在三块钱一碗的拌面里。

说这碗面不讲究的话,它还真的谁都能做。大锅水煮沸,面条汆水后捞起卷在打底的酱油上,顶上铺上葱,辣椒。猪油一泼,惊雷一声。配上汤汤水水一碗紫菜虾皮小馄饨,或者一碗咸豆浆,就是杭州人最简单的一顿早饭。早点铺的师傅你已经找不到几个本地杭州人了,但若是你说他们都有师傅带着做拌面,我也是不信的。唯一注意就是杭州人被叫成“杭铁头”,自然还喜欢吃硬的:煮面条的时候一点点夹生最好,别在水里滚过头了,那是没牙老太太的专属。

临近晌午早点铺收了,你便再难寻到葱油拌面了,纵是楼外楼山外山,甚至各家专门卖面的面店,也是徒劳。 上海葱油拌面在这一点上,成功击败杭州葱油拌面,它遍地开
花,从早餐到夜宵。同时击败的还有价钱,约莫是杭州拌面的四五倍。

来北方,陕西,油泼面,也是大同小异。不过主要吃的是裤带面的劲道。去了欧罗巴,意大利有蒜油意面,pasta aglio e olio。 葱变成了蒜,猪油变成了带着果香与淡淡
辛辣味的橄榄油,因地制宜。石蒜科葱属的硫化物融入脂肪酸酯,与高碳水食物混合,能激发人最基层寻找高热量食物的本能,也能引发人类感官层面高度愉悦。这样的食物,谁能不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