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乱弹:中行原油宝和市场正能量

m
meimi
楼主 (未名空间)

本人吃金融这口饭,但是仅仅是吃“开口饭”——讲讲课,赚点些微的生活费用,从来不参与高风险交易,连股票账户2015年也毅然清空。至于讲课,也都是宏观金融,比如,国际金融,中央银行,大谈形而上学,从资本项目谈到美国移民,从货币谈到上帝,漫无目的,不着边际。估计在学生听来也是大而化之,天风过耳。从来不碰投资学,特别是对技术性的东西甚少关注(学院有几个这方面的大咖,业绩甚是了得。感兴趣的我可以绍介)。我的愚见以为,这些东西对国内市场环境用处不大,而那些金融界的大师,他们赚钱靠的是从一而终的简单理念,与市场合拍的生理周期,还有就是天生的冒险精神,并不是什么潮汐理论,这个图,那个线的。另外,我也坚决反对成功学,认为那些都是骗钱的伪科学。

但是,对于国内外发生的经济、金融事件,我作为一个界内边缘人士肯定有一定的关注度。大到美国股市的5次熔断,小到偶然出现的银行挤兑谣言,触目可及,都会浏览一
下。对美国近期发生的500年一遇的黑天鹅事件,自然是怀着令人激动的专业精神,认
真研读行家的分析,百般思索其中的根由。我觉得结合人性的缺点和人类的愚蠢,这些事件细品起来非常有趣。比如,刚刚过去的美国原油-40元一桶的新闻。我专门写了一
个东西,分析在疫情条件下,产出过剩演出的千古奇观。我一直认为这次疫情,是千年大事,必将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当然也会影响基于人类行为的经济活动,一些比黑天鹅事件更奇特的小概率事件将会不时涌现。

这不,话音未落,中行原油宝事件出现了。网上一片嚎啕之声和愤愤之情。我首先要劝告那些赔得不明不白的客户节哀顺变。我认真的复习了一下关于期货的一些知识,然后认真看了中行原油宝的操作指引和对此事件的解释,以及一些江湖专家的分析等等。第一、关于移仓,这是客户个人的操作权限,即使是最后交易日,中行也只是确认客户的操作,不强制移仓。因为移仓成本高昂,另外也有风险——6月到期也存在大幅亏损的
可能。如果加上移仓费用,可能造成30-50%的损失。中行不愿担责。第二、关于强制平仓。中行的解释是20%的强制平仓触发点在中行交易时间结束之后,也就是说中行的交
易系统下班了,晚上10点,工作人员回家辅导孩子去了。这时大洋彼岸的美国市场出现了暴跌。

现在的问题是客户损失谁来负责?中行是否存在交易制度设计漏洞和故意隐瞒了一些内幕的问题。我个人觉得这一次投资者的保证金损失殆尽,那是铁定了的,至于银行欠款,原则上也是难以抵制。因为,中行的交易规则应该是在合同里写的明明白白的,但是国内的散户一般是不看这些格式合同的,更没有人请专业律师帮自己把关。这个规则大概也是通行的,非中行一家。比如,工行,难道是24小时交易?因此要中行以这个理由免除银行欠款的可能性不大。另外,我不知道中行是否自己也有仓位?中行自己的仓位交易是否和客户一样?在本次事件中是否刚好空头,赚了个欢天喜地?如果有这等事,中行在道义上有愧于客户。客户先把欠款还上,这一辈子再不要进中行——用脚投票。

最后,我要说说客户,这些现在可怜巴巴的失败者。第一、他们在投资行为上有一个问题,就是处置效应。这是行为金融学的一个简单发现。越跌越捂得紧,没有止损的常识理性。这在股票市场倒是情有可原,毕竟装死可以躲过一时。但是期货市场,没有止损的勇气,说明你根本不是那个料,最好学我,拿着手里的现金,安排好自己“失意”的现实生活好了第二、。还有一个问题,这次暴跌显然是空头的在交割的时间点瞬间打压的结果,之后价格陡然回升,回到了原来价位,而且继续上攻。但是,原油宝的多头客户却留在春天的这边——像没有熬过新冠病毒的被难者。但他们谁也没有提出这是美国的阴谋,从这一点看,投资者的情绪尚且健康。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正能量,我给他们点赞!
p
pseudo

很好奇那些中行散户总共究竟亏了多少。网上传的一些数据,感觉都是谣言。

看见好多说中行的,但没几个说花街的问题。不过最后也就是愿赌服输。

花街还真是能玩。不过花街这样玩,至少给我的感觉很不对,是毁了花街金融系统的根本。
z
zlm

没啥问题,真的保守的石油期货玩家早就移仓了,愿赌服输。不然就实物交割呗,估计算上所有成本损失更大~~~

【 在 pseudo (small 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好奇那些中行散户总共究竟亏了多少。网上传的一些数据,感觉都是谣言。
: 看见好多说中行的,但没几个说花街的问题。不过最后也就是愿赌服输。
: 花街还真是能玩。不过花街这样玩,至少给我的感觉很不对,是毁了花街金融系统的根
: 本。

c
cxjcxj256


股票还好点,期货基本都是大户操纵的

历史有什么期货是跌到负数的吗,反正我是没有看到过

所以这一次中行死多头明显是被对手发现了,前一天移仓漏洞暴露,结果被狙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