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歧视?爱因斯坦日记称中国人迟钝肮脏

t
ts78
楼主 (未名空间)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922年至1923年的个人日记反映了他在面对从未体验过的国家和文化时的思考。

1922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同年,他与
妻子艾尔莎(Elsa)开启了长达五个半月的长途旅程,探索新的世界:远东和中东。

沿途,他得到了日本皇后的款待,谒见了西班牙国王。他还写了一本旅行日记,使用了时有歧视的极端词汇记下了他对停留香港、新加坡、中国、日本、印度和巴勒斯坦时所见之人的印象。

根据出版了首部英文完整版的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这样私人的文字不仅揭露了一个人的世界观受到震撼时会如何思索应对,还暴露出了“爱因斯坦对不同国家民众的成见,并让人对他的种族态度产生质疑”。
此前,他的作品只有德文版本。现在,在规划的系列中已出版了第一册题为《The
Travel Diaries of Albert Einstein》(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旅行日记)的英文版
本。这位常被誉为现代最杰出物理学家的人物的形象,由此显得复杂起来。

爱因斯坦是一名出生于德国的犹太科学家,曾遭纳粹迫害,后成为知名的人权倡导者。他曾在一次采访中说,“黑人作为被歧视者的处境,我作为一名犹太人或许是可以理解的,并且感同身受。”

但是在他的私人文字中,这段1922年10月至1923年3月的旅程“将他人描绘为生理上的
劣等人,这是显然是一种歧视的特征”,本书编辑、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爱因斯坦全书计划(Einstein Papers Project)的助理主任
泽埃夫·罗森克兰茨(Ze’ev Rosenkranz)写道。

“我想,很多言论都会让我们感到十分不快——尤其是他对中国人的评论,”他还告诉《卫报》(The Guardian)说。“这似乎与他作为伟大人道主义楷模的公众形象形成了反差。将本书与他较公开的言论对比,我觉得是十分惊人的,”他补充说。

爱因斯坦开始这段旅程时已经40多岁了,已经因为有关光电效应和相对论的著作闻名,此外,还在树立他作为一名进步人士的另一种名声。

但是,这本旅行日记将这个非凡思想者的另外一面展现无余。

在香港

• 他对“劳苦众生——这些每天为了挣5分钱敲打、搬运石头的男男女女”表达
了同情。他还说,“中国人正因为他们的生育能力而受到无情经济机器的严酷处罚。”

• 他引用葡萄牙语老师的话说:“没法儿培训中国人进行逻辑思考,他们特别没有数学天赋。”

• 他还写道:“我发现这里的男人和女人几乎没什么差别,我不明白中国女性有什么致命吸引力,能让中国男性如此着迷,以至于他们无力抵抗繁衍后代的强大力量。”

在中国大陆各地

• 他写道,他看到了“勤劳、肮脏、迟钝的人”。

• “中国人吃饭时不坐在长凳上,而是像欧洲人在茂密的树林里大小便时那样蹲着。一切都安静、肃穆。连孩子也无精打采,看起来很迟钝。”

• “如果中国人取代所有其他种族,那就太遗憾了。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说,光是这样想想,就觉得特别沮丧。”

在上海

• 中国的葬礼“在我们看来很野蛮”,街上“挤满了行人”。

• “空气中永远弥漫着各种恶臭。”

• “就连那些沦落到像马一样工作的人似乎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痛苦。特别像畜群的民族,”他写道,“他们往往更像机器人,而不像人。”

m
mimidaidai

优雅

t
ts78

中国八犹太人吹嘘的太神了
m
mimidaidai

最毒的歌词。。。

m
mimidaidai

到桂圆园摘水果可好?

m
mimidaidai

天是那么的兰

c
cz1206

鲁迅骂得比爱因斯坦可狠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