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很贵,唯剩有二愿,必全力以赴之

b
base66
楼主 (未名空间)

都说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但其实女人开智,自我觉醒才是重生。为什么至今还一事无成?

这一路走来,凡事真的都要靠自己摸石头过河,即使思想较活跃,主观能动性较强,但终究受困于有限资源,没有人辅导,各种局限性,针对当时的情境能得出最优解而做出选择就已经很不错了。小时候爸妈常年在外,对,我就是所谓的留守儿童,和姐姐弟弟相依为命,学校也只是单纯地教教书,小城闭锁落后,生活环境单纯无知,所以都接触不到任何资源和信息,没有人可以指引,更不会去规划未来。不像现在,各种公众号网课等信息唾手可得。

相比而言,精英阶层的后代起点太高了。肯定有对激娃的高知爸妈,除了学校拥有的雄厚师资力量外,课后也都是排得满满的,所处的整个环境都在推动他们往前跑。

为什么寒门难出贵子,为什么普通人很难超越自我阶层,你看,打小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

当我们在玩过家家时,他们就已经走进各种才艺课,挖掘潜能,发现兴趣所在。即使我们能考进大学,也是瞎蒙填报志愿,他们却已心中有数,志在必得。当我们开始工作却对专业感到迷茫而频繁跳槽时,他们积蓄已久的力量却爆发,成为中流砥柱。毕业后,这种差距明显拉开好几个层级。等我们后知后觉,想要弥补时,岁月已蹉跎,面对上有老,下有小时,已力不从心。这种差距,再努力个十年也不见得会缩小。

三十而立,成家立业,特别是成家后,压力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自发的想给家人创造更好的条件,造福小家就好,这就是最大的内驱力吧。我用尽上半生才学会衣食住行,达成留学愿望,到心中圣地—雅典打卡,跨国结婚,并有一双混血儿女。只剩下事业,还处于迷茫状态中。现唯剩有二愿,养育孩子长大成人成才及事业有成,是我愿用下半生去全力以赴之。

在童年单纯地像一张白纸时,没有外界的引导,就自发地开始思考人生,思索出要把这一生过得精彩一点。记得高中在上《葛朗台》时,经自己思考总结出,不想成为钱的奴隶,就要拥有很多很多的钱,成为钱的主人。这么小,就有这种意识,思考是多么惊人的力量啊。可是越长大越被别人的声音给盖过,迷蒙了本心,停止了思考,随波逐流,所幸重新认识,好在不太晚。我思故我在。

那我能干嘛呢?纵观我的求学生涯,高中选错文理科,压根不是理科的料;大学机缘巧合学了艺术,却创作不出什么东西;数字打交道太枯燥,身体又太笨拙,貌似只对人文感兴趣。

而短暂的职业生涯,一开始是兴趣或理想导向,多去经历精彩为宗旨贯穿始终。像是导游,活动策划等都考虑过。到后面开始向现实妥协,向生存低腰,只要能养活自己的工作都来者不拒。因为没定位,频繁换岗,不断折腾,因此没有职业经验的积累或行业积累,也就是说没有一技之长可以安身立命,可替代性强,终日惶惶不安。其实在此期间如果对某些机会能敏感点,消息灵通点,比如往财会方面发展,抓住得话,也许会是另一番景象。可惜岁月已蹉跎,年龄越大,代价也越大,越感力不从心。尽管试错成本很大,但至少明白自己是不喜欢格物,枯燥重复,感受不到价值,不是做学术的料,比不过学院派的精专,我虽不擅长与人打交道,但有人说过只要把人聚起来,很多故事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只要有人就能摩擦点事出来,或许做点人事有点意思,也许再学点商业知识,搞点文创或教育类比较有可能。

从小有烦恼时我习惯写出来倾泻情绪,现在是好时代啊,有这么多好的平台。

但我又不适合做视频, 肢体僵硬,发音难入耳,不喜欢看视频,更喜欢阅读文字。

那我可以做些什么呢?现在成为一名母亲后,特别喜欢学点育儿知识,但是我又不是那种特别会处理关系的人,自己的小孩都搞不定。貌似每个妈妈都有一堆育儿理论,但都无迹可寻,难自成系统。

那从我的背景考虑,我还是有一定的语言素养。对英语比较感兴趣,多年来的坚持,加上考雅思的集训及研究生选了语言学专业,自学西语,对语言学还是有一定认知。但是英语现在已经烂大街,人才辈出,竞争激烈。尽管西语有待提高,我倒很想分享西语,边学边输出,为了输出营养,这样倒逼着自己强制学习,反而能更有效提高西语。而且西语是个宏观话题,有关西语世界的边边角角都可以切入。

自我剖析后,感觉想法太多且又混乱,没有一点头绪。不知道要干嘛,怎么办?或许没必要非要选出一个最佳来,在这年头斜杆大行其道,或许可以齐头并进,都尝试一下,但又有侧重点。说不定哪天无心插柳柳成荫了。但与此同时最重要的是打造好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储备好知识,如Excel,商务英语,商业知识等等。

好吧,絮絮叨叨了一堆,先记录下来,说不定哪天又有灵感了。

a
aywl

我小时候生活在闭塞的地方,但能专心学习;目前经济条件比我小时候好多了,但娃不懂自推,不听父母的唠叨,也让人头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