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暮光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10月15日 0点53分 PT
共 (8)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T
Tagore
4 年多
楼主 (未名空间)
《暮光》
我们在你回家的路上相遇
我准备了山的剪影
云的颜色
我没有准备一种语言
车流停顿如劫后
世界安静如史前
我觉得太阳的热泪滚滚
我觉得大地的酡红庄严
红灯的温柔无比短暂啊
焦急的人生无比漫长
我在不属于我的黑夜里
开始学习象形的语言
2020/10/11
w
wangmaggie12
4 年多
2 楼
我今年在阿拉斯加呆了近两个月。
Alaska的夏天,白天很长。晚霞可以好多个小时。落日悬挂在海面上几个小时久久不去。
可惜自己既没诗情,也不写诗
w
wangmaggie12
4 年多
3 楼
我觉得要是与后面的呼应,是不是把没有准备一种语言,改成跳跃着象形的语言?
T
Tagore
4 年多
4 楼
赞美!多谢多谢,确实有一点gap,前面说没有准备(算突如其来),后面又会微语了
不是很合适。
我倾向于前面不改,算是分出一条线准备后悔,后面的补救用哪个词连贯性好又不俗还费思量。
假定晚霞已经消失,它能在暗夜里干点什么算是对“没有准备”的补救:
微语着象形的语言(当前,词好听,缺少和没有准备的连接)
练习着象形的语言
摸索着象形的语言
思考着象形的语言
【 在 wangmaggie12 (小麦琪)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要是与后面的呼应,是不是把没有准备一种语言,改成跳跃着象形的语言?
H
HOOHER
4 年多
5 楼
我觉得这首诗像是一个哑巴和一个瞎子的故事
最后一句改为
触摸着象形的语言
是说一个哑巴想了解瞎子的阅读方式
就开始学习盲文,所以才在黑夜中
T
Tagore
4 年多
6 楼
谢谢谢谢,你这么说也对,思路还清奇。
一开始的背景是:我开车看见晚霞,云和远山有奇妙的颜色,红灯转绿开走。我想用晚霞的口吻来表达,所以“我”=“暮光”,“暮光”在企图和谁说话没有交代,是久别
重逢还是偶遇没有交代,黄昏转到黑夜,“暮光”忧怨一下某人忙不迭追赶下一站(那看来是想象的重逢),觉得有话没说完,哈哈哈。
【 在 HOOHER (Gold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这首诗像是一个哑巴和一个瞎子的故事
: 最后一句改为
: 触摸着象形的语言
: 是说一个哑巴想了解瞎子的阅读方式
: 就开始学习盲文,所以才在黑夜中
H
HOOHER
4 年多
7 楼
我阅读这首诗, 就会联想到一个哑巴注意到一个盲人
她/他在想盲人是怎么理解这个世界的呢?
很好奇,但是哑巴习惯于用手语比划,可是盲人并不能看到。
所以诗里说哑巴并没有准备一种语言,因为他/她的比划只有在遇到
盲人的时候才有意义。
然而哑巴在想盲人会的语言是什么呢?所以他/她只好在黑夜中体验盲文
通过触摸各种字的形状来阅读。
【 在 Tagore (我来故我在,我在故我来)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谢谢,你这么说也对,思路还清奇。
: 一开始的背景是:我开车看见晚霞,云和远山有奇妙的颜色,红灯转绿开走。我想用晚
: 霞的口吻来表达,所以“我”=“暮光”,“暮光”在企图和谁说话没有交代,是久别
: 重逢还是偶遇没有交代,黄昏转到黑夜,“暮光”忧怨一下某人忙不迭追赶下一站(那
: 看来是想象的重逢),觉得有话没说完,哈哈哈。
T
Tagore
4 年多
8 楼
我有点被你说服了,哈哈哈。确实把暮光理解成哑巴,把无视的路人/开车的人理解成
瞎子完全可以。本来是强调不在一个频道的意思。
看来微语两个字难保,我想想你的建议或者直白一点:开始学习象形的语言。
象形是说星空有点象形文字的意思,从一个网友大段大段介绍北天极崇拜,星空各种
map到苍龙,到象形文字,想到的。
【 在 HOOHER (Gold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阅读这首诗, 就会联想到一个哑巴注意到一个盲人
: 她/他在想盲人是怎么理解这个世界的呢?
: 很好奇,但是哑巴习惯于用手语比划,可是盲人并不能看到。
: 所以诗里说哑巴并没有准备一种语言,因为他/她的比划只有在遇到
: 盲人的时候才有意义。
: 然而哑巴在想盲人会的语言是什么呢?所以他/她只好在黑夜中体验盲文
: 通过触摸各种字的形状来阅读。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暮光》
我们在你回家的路上相遇
我准备了山的剪影
云的颜色
我没有准备一种语言
车流停顿如劫后
世界安静如史前
我觉得太阳的热泪滚滚
我觉得大地的酡红庄严
红灯的温柔无比短暂啊
焦急的人生无比漫长
我在不属于我的黑夜里
开始学习象形的语言
2020/10/11
我今年在阿拉斯加呆了近两个月。
Alaska的夏天,白天很长。晚霞可以好多个小时。落日悬挂在海面上几个小时久久不去。
可惜自己既没诗情,也不写诗
我觉得要是与后面的呼应,是不是把没有准备一种语言,改成跳跃着象形的语言?
赞美!多谢多谢,确实有一点gap,前面说没有准备(算突如其来),后面又会微语了
不是很合适。
我倾向于前面不改,算是分出一条线准备后悔,后面的补救用哪个词连贯性好又不俗还费思量。
假定晚霞已经消失,它能在暗夜里干点什么算是对“没有准备”的补救:
微语着象形的语言(当前,词好听,缺少和没有准备的连接)
练习着象形的语言
摸索着象形的语言
思考着象形的语言
【 在 wangmaggie12 (小麦琪)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要是与后面的呼应,是不是把没有准备一种语言,改成跳跃着象形的语言?
我觉得这首诗像是一个哑巴和一个瞎子的故事
最后一句改为
触摸着象形的语言
是说一个哑巴想了解瞎子的阅读方式
就开始学习盲文,所以才在黑夜中
谢谢谢谢,你这么说也对,思路还清奇。
一开始的背景是:我开车看见晚霞,云和远山有奇妙的颜色,红灯转绿开走。我想用晚霞的口吻来表达,所以“我”=“暮光”,“暮光”在企图和谁说话没有交代,是久别
重逢还是偶遇没有交代,黄昏转到黑夜,“暮光”忧怨一下某人忙不迭追赶下一站(那看来是想象的重逢),觉得有话没说完,哈哈哈。
【 在 HOOHER (Gold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这首诗像是一个哑巴和一个瞎子的故事
: 最后一句改为
: 触摸着象形的语言
: 是说一个哑巴想了解瞎子的阅读方式
: 就开始学习盲文,所以才在黑夜中
我阅读这首诗, 就会联想到一个哑巴注意到一个盲人
她/他在想盲人是怎么理解这个世界的呢?
很好奇,但是哑巴习惯于用手语比划,可是盲人并不能看到。
所以诗里说哑巴并没有准备一种语言,因为他/她的比划只有在遇到
盲人的时候才有意义。
然而哑巴在想盲人会的语言是什么呢?所以他/她只好在黑夜中体验盲文
通过触摸各种字的形状来阅读。
【 在 Tagore (我来故我在,我在故我来)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谢谢,你这么说也对,思路还清奇。
: 一开始的背景是:我开车看见晚霞,云和远山有奇妙的颜色,红灯转绿开走。我想用晚
: 霞的口吻来表达,所以“我”=“暮光”,“暮光”在企图和谁说话没有交代,是久别
: 重逢还是偶遇没有交代,黄昏转到黑夜,“暮光”忧怨一下某人忙不迭追赶下一站(那
: 看来是想象的重逢),觉得有话没说完,哈哈哈。
我有点被你说服了,哈哈哈。确实把暮光理解成哑巴,把无视的路人/开车的人理解成
瞎子完全可以。本来是强调不在一个频道的意思。
看来微语两个字难保,我想想你的建议或者直白一点:开始学习象形的语言。
象形是说星空有点象形文字的意思,从一个网友大段大段介绍北天极崇拜,星空各种
map到苍龙,到象形文字,想到的。
【 在 HOOHER (Gold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阅读这首诗, 就会联想到一个哑巴注意到一个盲人
: 她/他在想盲人是怎么理解这个世界的呢?
: 很好奇,但是哑巴习惯于用手语比划,可是盲人并不能看到。
: 所以诗里说哑巴并没有准备一种语言,因为他/她的比划只有在遇到
: 盲人的时候才有意义。
: 然而哑巴在想盲人会的语言是什么呢?所以他/她只好在黑夜中体验盲文
: 通过触摸各种字的形状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