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胀正在全面加速到来,加息周期越来越近

z
zhangyx1
楼主 (未名空间)

自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央行都在直升机上撒钱,霎时间,流通性泛滥,货币像洪水滔天般那样流向市场。资金天生带有逐利属性和高速流动属性,肯定不愿意闲置起来。

海量过剩的资金的流动轨迹大概是这样的:

在刚开始时,由于资本市场变现能力强和资金的风险偏好高,海量的货币会快速涌入资本市场,疯狂买进权重股和核心优质股,把暴跌的股市从万丈深渊里硬生生的拉了起来。

随后,资金就开始逐步流进实体经济,原材料价格开始逐渐上涨,原油、各种工业辅料、有色金属等都开始全面触底攀升、走牛。

最后,原材料价格加速上涨,就会让资金开始全面进入所有实体行业,经济泡沫化的迹象就越来越明显,市场终端产品也开始不断涨价,市场由局部通胀开始走向全面通胀。

当通胀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央行为了控制愈来愈严重的资产泡沫化,就不得不使出其杀手锏:提高利率水平。届时,热钱就开始套现撤离泡沫化资产,泡沫逐渐破灭,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算是告一段落了。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走完后,等待的就是下一个周期轮回,周而复始。在这个过程中,财富格局得以重新分配,不过最终的分配结果往往是这样的,富人得到的财富越多,穷人得到的财富越少,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富人手中集中。

每一次金融危机过后,结局都是穷人越穷,富人越富。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极有少数穷人不断学习,通过自己对财富的理解和世界客观规律的认知,抓住了一些投资机会,让自己的财富上了一个台阶,逐步拉开了当初和自己一样穷的人群的距离。

回到文中主题上来,当前的资金已经进入了那个阶段了呢?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开始向第三个阶段靠拢,总体而言,“立成说投资”认为实体经济的大通胀正在全面加速到来,新的泡沫周期也会加速见顶。

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油是大宗商品之母,原油价格上涨,必然会导致所有原材料和大宗商品的价格全面上涨。原油价格稳定,实体经济的通胀率就能稳定。若原油价格暴跌,实体经济就会有通缩的风险;反之,若原油价格暴涨,实体经济就会有通胀的风险。因此,可以完全这么说,原油是和全球经济联系最紧密,和通胀关系最密切的一类大宗商品,常常被人们称之为通胀的发动机。

商品的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当然是供需。供应少了,需求多了,价格自然就会上涨。当前实体经济进一步复苏,需求越来越旺盛,因此,原油涨价的预期也就越来越强。最近国内主流官方新闻已经公布了油价开始了“八连涨”,嗅觉灵敏的投资者已经闻到了通胀加速的气息。

当前国际原油价格已经恢复到2020年疫情爆发之前的价格了,大概在60美元左右一桶。随着经济复苏的加快,以及中东地缘政治和军事暴乱的影响,原油价格预计还会进一步走高,在这次全球央行大灌水、货币强刺激的情况下,国际原油价格突破100美元一桶
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除了原油这个核心通胀发动机在涨价外,有色金属之王金属铜的价格也在猛涨,这是因为金属铜,广泛应用于各类制造业、工业、建筑业、新能源业、汽车行业等,所以铜的价格和宏观经济是否景气的关联度非常高。原油价格的主要矛盾,通常集中在供应端的博弈情况。但是铜的价格问题,则几乎完全取决于消费需求端是否景气。如果说油价的上涨,很可能是因为供应短缺的话,那么铜价的上涨,大概率就是因为消费景气度大幅度上升了。

今年以来,市场见证了黄铜期货价格猛涨,创历史新高。二级市场中与金属铜密切相关的上市公司如江西铜业、云南铜业的股价基本上从底部上来有了一倍左右的涨幅。在经济全面复苏,大宗商品全面涨价的时代,提前做多大宗商品是非常智慧的选择。除此之外,国内钛白粉价格、灯饰产品价格都在大面积提价,市场已经出现了“涨声一片”的共振现象。

经济在加速复苏,原材料价格在猛涨,逐步形成经济越来越热的正循环。美债收益率有不断震荡走高的趋势,通胀的预期越来越强了,这意味着加息周期越来越近了。这个时候最危险的是那些被市场炒作得老高老高的核心价值蓝筹股和高科技股。一旦银根收缩,紧接着就是泡沫的崩塌和投资者信心的崩溃。

因此,综上分析,今年资本市场中大宗商品板块大概率是最牛的板块,没有之一,尤其是贵金属和有色金属板块。此外,经济复苏后,金融行业的坏账率开始降低,利润开始加速回升和成长,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在今年也会有非常不错的市场表现。

在目前这个阶段,要尽可能远离那些前期炒得过高的高科技公司和弱周期性的白酒企业,当加息预期落地后,摔得最惨的往往就是之前涨得最多的核心蓝筹。均值回归是永恒不变的规律,当投资者发现市场中的钱非常好赚的时候,这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说明距离危险期不远了。

以上分析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若从宏观角度来看,投资者今年想要在资本市场上赚到钱是比较难的,市场的凶险程度和复杂程度远远超过普通投资者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