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自行车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8月27日 12点50分 PT
共 (2)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j
jguojob
接近 5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一起走过的日子-自行车
文/劳柯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某一天,我老爹从县城里扛回来一辆二八的自行车。自行车是买的,我之所以用“扛”是因为买车的时候我老爹还不会骑车,不会骑车的人就不会推车,所有他只能把车放在肩膀上扛着。把车扛回家以后最先学会骑车的是我老爹,他摔了无数的跟头,最后总算学会了骑车,然后就是姐姐们,不过我娘一直没有学会。
那辆车对我来说实在是太高了,我坐在车坐上刚刚能够到一个脚蹬子,但是我一定要学,我爹就让我二姐给我扶着让我学。我二姐扶着后座,我费了好大力气才爬上车,往前趴着把两只手按在车把上。看我坐稳了,我二姐就慢慢地往前推。那是个下坡,她一个没有抓住,车子就直奔我们邻居家的一棵大柳树而去,把我撞得鼻青脸肿,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学车了。
上初中以后我才会骑车。我老爹从商丘买了一辆旧自行车,是二六式的,这辆车要比二八的轻便很多,在没有人教我的情况下,我自己竟然学会了骑车。初三的时候因为课程紧张,我就骑着自行车上下学。有一天中午,在去学校的夹斜小路上我正飞快地骑车去上学,看到对面有人骑车带着连框,那条路很窄,也就一个连框的宽度,我们没有错开,我一头撞在连框上,甩出去一米多远。还没有等我爬起来,带连框骑车的那个成年人跑过来抓住我的领口把我拉起来就是一阵猛骂,骂得我开口的机会都没有,然后他扔下我,气哼哼地走了。
从那以后,我就很少再骑车上学了。
不过那辆自行车一直跟着我到高三毕业。高中我是住校生,每两个星期才回一趟家,我也就每两个星期用两次那辆自行车,一次从学校到家,一次从家到学校。可以回家的那个星期,学校星期六下午会早放学,一放学我就骑着车往家赶。学校离我们家有近二十里路,骑车要一个多小时,我娘总是算好时间在村北等我,等到我,我和我娘就一起回家,偶尔有一两次在村北看不到我娘,我到家的第一句说就是:“娘。”
高二那年暑假我骑车载着我娘去走亲戚。我大姐的大女儿在我们家,当时她五岁,她一定要跟着去,被她闹得没有办法,只好也带上她。我娘坐在后座,我外甥女坐在自行前车杠上,我一前一后载着她们骑了八九公里。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敢想想我当时的车技会那么好。
高中毕业后,我那辆自行车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几年以后,被我老爹当废铁卖了。
大学的校园虽然很大,而且东西南北都有很大的坡度,但是吃喝拉撒都在校园里,我觉得没有买自行车的必要,所以大学四年我一直没有买自行车,偶尔要出学校办点事也都是问同学借一下。
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一位同学在杭州找到了工作,买了一辆新的自行车,就把他原来的自行车送给我,我总算有了一辆自己的车。毕业那年的夏天,我骑着这辆自行车去文三路做家教,那个暑假挣了不少钱。
读研究生的时候要比读本科的时候在经济上宽绰很多,到了来年春季,我攒足了钱买了一辆新自行车。那辆自行车是蓝色的,看上去很靓丽。有一次晚上在教八上课,上完课后我发现我的自行车被偷了,我就到保卫处报案,两年以后保卫处通知我说他们缴获了很多偷盗的自行车让我去认领我的自行车,当时我想想都两年过去了,即便能够找到那辆车,估计也已经面目全非了,我就没有去认领,也就永远没有见到我那辆蓝色的靓丽的自行车。
自行车被偷以后不久,我认识了一位女生,她有一辆黑色的自行车,到放暑假的时候她问我可不可以把自行车放在我那里因为暑假她要回老家,我一口就答应了,然后她说我暑假的时候可以骑她的车。既然她说了,那个暑假我就一直骑着她的自行车来往于寝室和机房,并且每周一去校外做家教。
到暑假结束的时候,我又有了足够的钱,就又去买了一辆新的自行车,这辆车是白色的,为了防止再次被偷,我买了两把锁,一把锁前轮一把锁后轮。这辆车一直跟着我,我出国前的那天晚上我还骑着它去四季青买了一些衣服,然后我把它仔细地停在五舍和六舍之间的停车棚下,同时还锁了两把锁,我离开学校的当天早上,路过自行车棚的时候我还看了一眼我的自行车。五年以后我再次拜访校园,那个自行车棚已经不存在了。
我买了新自行车后不久,有一次和那位女生一起骑车去平海路上的书店,我们并排骑车,她靠内侧。从身后来了一辆汽车,汽车大声地鸣笛,她一慌没有骑稳车就倒向我,然后我们两辆车同时摔倒在路沿上。她很生气,问我看到她有危险为什么不能扶她一下,当时我心想:我们俩个都在骑车,而且事发突然,我怎么能扶你啊。这是我心里的想法,我没有这样说,而是不停地安慰她。到她毕业的时候,她那辆自行车还有好几成新,她把那辆车卖了,用卖车的钱下了一次馆子。
到了美国以后,我就再也没有给自己买过自行车。有一年一个朋友抽奖抽到一辆自行车,她就把车给了我,我一次都没有骑过就送给了组里的一位学生,不知道学生有没有骑过那辆车,后来学生毕业了,我也就不知道那辆车的下落。
我第一次回国的时候给我老爹买了一辆三轮带斗的电瓶车,他就骑着电瓶车探亲访友。有一次他带着他的一位好朋友去出去转,结果在路上被农用三轮车给撞了,开三轮车的人看是两个老人根本没有停车就跑了。车的前轮撞歪了,他们两个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车推到修车铺里换了前轮。我爹怕我娘因为这事说他,或者害怕限制他骑车,当时他根本就没有对任何人说这事,我们是很多年以后才知道的。还有一次他带着我娘骑着电瓶车去赶集,结果不小心翻车了倒在路边的沟里,多亏路人帮忙才把车从沟里抬出来。所幸的是两次事故人都没有受伤。
那辆电瓶车的质量很好,很多年来才换一次电瓶。我老爹把那辆车当宝贝,他说他心情不好的时候,骑着车兜几圈心情就好了,去世前他还骑着它去玩牌。他去世后那辆一直停在我三姐家里,估计以后不会有人再去骑它。
不知道车有没有灵性,如果有,它应该会想念我老爹的。
我们家大姑娘三岁的时候,朋友把他们孩子用过的自行车送给我们,有一次车胎漏气了,我就想自己给车补胎。小时候,家里的自行车车胎老漏气,漏气以后我老爹就会把车的内胎扒出来,然后用气筒把车胎充满气,再一段段地压进盛满水的水盆里找到漏气的地方,用钢銼把漏气的地方挫平,涂上胶水,粘上布丁,车胎也就补好了。看着简单,等我自己给补胎的时候,我折腾了一上午也没有补好,从那以后孩子的自行车车胎再漏气了,我就直接买个新车胎替换,不再补了。
教我们家大姑娘骑车的时候费了好大劲才把她教会。刚开始的时候她骑在车上,我用手扶着车把,她蹬我推;后来我扶着车座,她蹬我推。孩子的自行车都很小,无论是扶着车把还是车座我都得哈着腰,半个小时下来我就腰酸背痛。后来她总算会自己骑车了,又怕她摔了,她骑车的时候我就在她旁边跑,她骑多块,我就得泡多快,几圈下来我就会满头大汗。
可能是因为教大姑娘骑车的时候积累了经验,教二姑娘骑车的时候没有费劲,两天她就学会了。刚刚学会那几天,她骑车的时候我本来也要跟着她跑,看到我跟着她,她不停地说她不会摔倒,我也就不跟着她跑了。
孩子们在长大,她们的自行车也在不停地更新变大,现在每次在车库里看到她们小时候骑过的车轮只有巴掌那么大的车,我总会怀疑我的记忆,当然这些怀疑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我是亲眼看着她们骑过这辆小得不能再小的自行车。
06/13/20
d
dreamstop
接近 5 年
2 楼
看了这篇文章感慨很多。
小时候和姐姐一前一后坐在爸爸的自行车上。爸爸一路推着给我们出些稀奇古怪的题。好几站路只觉得一下就到了。
也是初中学会的骑车,不过学的时候从没有摔过。
也是曾经在马路上“赛车”快得失控倒向同行的车,不过没有摔倒。同行的车后座的女生及时推了一把又恢复正常。后来她总说救了我一命。我要面子没有承认过。
。。。
读过一篇马克吐温写的《Taming The Bicycle》。非常喜欢。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一起走过的日子-自行车
文/劳柯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某一天,我老爹从县城里扛回来一辆二八的自行车。自行车是买的,我之所以用“扛”是因为买车的时候我老爹还不会骑车,不会骑车的人就不会推车,所有他只能把车放在肩膀上扛着。把车扛回家以后最先学会骑车的是我老爹,他摔了无数的跟头,最后总算学会了骑车,然后就是姐姐们,不过我娘一直没有学会。
那辆车对我来说实在是太高了,我坐在车坐上刚刚能够到一个脚蹬子,但是我一定要学,我爹就让我二姐给我扶着让我学。我二姐扶着后座,我费了好大力气才爬上车,往前趴着把两只手按在车把上。看我坐稳了,我二姐就慢慢地往前推。那是个下坡,她一个没有抓住,车子就直奔我们邻居家的一棵大柳树而去,把我撞得鼻青脸肿,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学车了。
上初中以后我才会骑车。我老爹从商丘买了一辆旧自行车,是二六式的,这辆车要比二八的轻便很多,在没有人教我的情况下,我自己竟然学会了骑车。初三的时候因为课程紧张,我就骑着自行车上下学。有一天中午,在去学校的夹斜小路上我正飞快地骑车去上学,看到对面有人骑车带着连框,那条路很窄,也就一个连框的宽度,我们没有错开,我一头撞在连框上,甩出去一米多远。还没有等我爬起来,带连框骑车的那个成年人跑过来抓住我的领口把我拉起来就是一阵猛骂,骂得我开口的机会都没有,然后他扔下我,气哼哼地走了。
从那以后,我就很少再骑车上学了。
不过那辆自行车一直跟着我到高三毕业。高中我是住校生,每两个星期才回一趟家,我也就每两个星期用两次那辆自行车,一次从学校到家,一次从家到学校。可以回家的那个星期,学校星期六下午会早放学,一放学我就骑着车往家赶。学校离我们家有近二十里路,骑车要一个多小时,我娘总是算好时间在村北等我,等到我,我和我娘就一起回家,偶尔有一两次在村北看不到我娘,我到家的第一句说就是:“娘。”
高二那年暑假我骑车载着我娘去走亲戚。我大姐的大女儿在我们家,当时她五岁,她一定要跟着去,被她闹得没有办法,只好也带上她。我娘坐在后座,我外甥女坐在自行前车杠上,我一前一后载着她们骑了八九公里。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敢想想我当时的车技会那么好。
高中毕业后,我那辆自行车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几年以后,被我老爹当废铁卖了。
大学的校园虽然很大,而且东西南北都有很大的坡度,但是吃喝拉撒都在校园里,我觉得没有买自行车的必要,所以大学四年我一直没有买自行车,偶尔要出学校办点事也都是问同学借一下。
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一位同学在杭州找到了工作,买了一辆新的自行车,就把他原来的自行车送给我,我总算有了一辆自己的车。毕业那年的夏天,我骑着这辆自行车去文三路做家教,那个暑假挣了不少钱。
读研究生的时候要比读本科的时候在经济上宽绰很多,到了来年春季,我攒足了钱买了一辆新自行车。那辆自行车是蓝色的,看上去很靓丽。有一次晚上在教八上课,上完课后我发现我的自行车被偷了,我就到保卫处报案,两年以后保卫处通知我说他们缴获了很多偷盗的自行车让我去认领我的自行车,当时我想想都两年过去了,即便能够找到那辆车,估计也已经面目全非了,我就没有去认领,也就永远没有见到我那辆蓝色的靓丽的自行车。
自行车被偷以后不久,我认识了一位女生,她有一辆黑色的自行车,到放暑假的时候她问我可不可以把自行车放在我那里因为暑假她要回老家,我一口就答应了,然后她说我暑假的时候可以骑她的车。既然她说了,那个暑假我就一直骑着她的自行车来往于寝室和机房,并且每周一去校外做家教。
到暑假结束的时候,我又有了足够的钱,就又去买了一辆新的自行车,这辆车是白色的,为了防止再次被偷,我买了两把锁,一把锁前轮一把锁后轮。这辆车一直跟着我,我出国前的那天晚上我还骑着它去四季青买了一些衣服,然后我把它仔细地停在五舍和六舍之间的停车棚下,同时还锁了两把锁,我离开学校的当天早上,路过自行车棚的时候我还看了一眼我的自行车。五年以后我再次拜访校园,那个自行车棚已经不存在了。
我买了新自行车后不久,有一次和那位女生一起骑车去平海路上的书店,我们并排骑车,她靠内侧。从身后来了一辆汽车,汽车大声地鸣笛,她一慌没有骑稳车就倒向我,然后我们两辆车同时摔倒在路沿上。她很生气,问我看到她有危险为什么不能扶她一下,当时我心想:我们俩个都在骑车,而且事发突然,我怎么能扶你啊。这是我心里的想法,我没有这样说,而是不停地安慰她。到她毕业的时候,她那辆自行车还有好几成新,她把那辆车卖了,用卖车的钱下了一次馆子。
到了美国以后,我就再也没有给自己买过自行车。有一年一个朋友抽奖抽到一辆自行车,她就把车给了我,我一次都没有骑过就送给了组里的一位学生,不知道学生有没有骑过那辆车,后来学生毕业了,我也就不知道那辆车的下落。
我第一次回国的时候给我老爹买了一辆三轮带斗的电瓶车,他就骑着电瓶车探亲访友。有一次他带着他的一位好朋友去出去转,结果在路上被农用三轮车给撞了,开三轮车的人看是两个老人根本没有停车就跑了。车的前轮撞歪了,他们两个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车推到修车铺里换了前轮。我爹怕我娘因为这事说他,或者害怕限制他骑车,当时他根本就没有对任何人说这事,我们是很多年以后才知道的。还有一次他带着我娘骑着电瓶车去赶集,结果不小心翻车了倒在路边的沟里,多亏路人帮忙才把车从沟里抬出来。所幸的是两次事故人都没有受伤。
那辆电瓶车的质量很好,很多年来才换一次电瓶。我老爹把那辆车当宝贝,他说他心情不好的时候,骑着车兜几圈心情就好了,去世前他还骑着它去玩牌。他去世后那辆一直停在我三姐家里,估计以后不会有人再去骑它。
不知道车有没有灵性,如果有,它应该会想念我老爹的。
我们家大姑娘三岁的时候,朋友把他们孩子用过的自行车送给我们,有一次车胎漏气了,我就想自己给车补胎。小时候,家里的自行车车胎老漏气,漏气以后我老爹就会把车的内胎扒出来,然后用气筒把车胎充满气,再一段段地压进盛满水的水盆里找到漏气的地方,用钢銼把漏气的地方挫平,涂上胶水,粘上布丁,车胎也就补好了。看着简单,等我自己给补胎的时候,我折腾了一上午也没有补好,从那以后孩子的自行车车胎再漏气了,我就直接买个新车胎替换,不再补了。
教我们家大姑娘骑车的时候费了好大劲才把她教会。刚开始的时候她骑在车上,我用手扶着车把,她蹬我推;后来我扶着车座,她蹬我推。孩子的自行车都很小,无论是扶着车把还是车座我都得哈着腰,半个小时下来我就腰酸背痛。后来她总算会自己骑车了,又怕她摔了,她骑车的时候我就在她旁边跑,她骑多块,我就得泡多快,几圈下来我就会满头大汗。
可能是因为教大姑娘骑车的时候积累了经验,教二姑娘骑车的时候没有费劲,两天她就学会了。刚刚学会那几天,她骑车的时候我本来也要跟着她跑,看到我跟着她,她不停地说她不会摔倒,我也就不跟着她跑了。
孩子们在长大,她们的自行车也在不停地更新变大,现在每次在车库里看到她们小时候骑过的车轮只有巴掌那么大的车,我总会怀疑我的记忆,当然这些怀疑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我是亲眼看着她们骑过这辆小得不能再小的自行车。
06/13/20
看了这篇文章感慨很多。
小时候和姐姐一前一后坐在爸爸的自行车上。爸爸一路推着给我们出些稀奇古怪的题。好几站路只觉得一下就到了。
也是初中学会的骑车,不过学的时候从没有摔过。
也是曾经在马路上“赛车”快得失控倒向同行的车,不过没有摔倒。同行的车后座的女生及时推了一把又恢复正常。后来她总说救了我一命。我要面子没有承认过。
。。。
读过一篇马克吐温写的《Taming The Bicycle》。非常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