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听街说系列(1)关于割韭菜

l
lagolago
楼主 (未名空间)

花姐擅长什么?割韭菜?错,大错特错。

花姐看得上韭菜的那点银子吗?就算你有千万的账户,在花姐的眼里,一根韭菜小苗而已。

再说,韭菜随风倒,站不直。跌的时候心慌,赶紧自己先割肉表明心志了;涨得时候,有点蝇头小利,赶紧自己清仓获利了。

花姐割小三的韭菜?还嫌腌臜了她的刀呢。

那这位看官发话了,花姐咋挣钱?不割韭菜?割谁的萝卜?

下回分解。
l
lagolago

以前写的

现在分开贴贴

反应好的话

继续贴

哈哈
U
USMedEdu

拭目以待……

今天割肉几千刀,腾出空,换成特斯拉、一溜烟拉风补回损失……
继续加仓
d
dragonemp

this is true before AI came into play
now the system will take any money when it sees profit because it doesn't
cost the system anything, there's no human capital cost involved
g
guagua1220
https://www.chainnews.com/articles/081152672831.htm

华尔街之狼——美国股市是如何割韭菜的

大家好,欢迎来到经济学家圈。今天我们来聊一部早在 2013 年上映的电影——《华尔街之狼》,从经济学角度解读这部黑色童话。

影片开篇,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的乔丹·贝尔福特(小乔)富得流油,拥有长岛豪宅和性感尤物妻子。时间回闪到 1987 年,那时的小乔刚进入华尔街一家大公司,成为最低级的一线职员。他的老板马克·哈纳把立足华尔街的秘诀——性和毒品传授给了小乔。然而待到小乔成为正式股票经纪人,这家公司就在那场著名的“黑色星期一”股灾中破产了。此阶段,小乔拿到了相当于国内的证券从业资格,成了正经的证券投资顾问。

接下来,失业的小乔凭着自己的从业资格,在当时妻子的提议下,来到长岛的一家小型股票经纪所工作。由于经手的都是非常廉价的股票,这里没有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小乔就靠着巧舌如簧相当于忽悠小股民的技巧,捞到自己的第一桶金,令小公司的老板和同事惊为天人。

然而,这个部分需要提出的是,首先,这个公司的经纪业务,不是代理买卖纽交所或者纳斯达克等上市的股票,而是代理买卖没上市,或者是在他们自创的草根交易所所谓“上市”的公司股票。

这个在国内相当于你注册了一个股份有限公司,然后拜托电影中这个公司帮你去卖你的股份,并且不去核实真实情况、股份交易的时候也没有工商局备案,甚至这个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哪天突然决定停止经营了也是可能的。所以这种股票风险非常大,而且销售过程中的欺诈成分非常高,同时,因为没上市的公司很难卖出去自己股份,所以人工卖出去之后,这个公司要给代销的经纪公司很高比例的佣金。

1、交易的股票——非正经交易市场上市股票

2、发行股票的公司——运营情况无法核实

3、股票交易——风险极大 、有欺诈成分

4、代销经济公司——佣金比例很高

所以小乔这边,在别人开的公司里干得风生水起,自然想要跑出来单干。偏巧不巧,小乔与住在同一栋公寓的推销员小多交上了朋友,两人一拍即合,开了这样一家股票公司,最初员工都是小乔的亲朋好友,显然毒贩子有点儿多,而且一看就是钱狠子。有了这套班底,我们脱离故事线,来看本片的内核,首先,你得佩服小乔作为公司的总设计师,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两个基础理论:首先就是美国人里面前 1% 的富人,尽管表面上都很理性谨慎,但私下里大部分都是不可救药的赌博者,他们无法抵抗赌博的诱惑,即便他们知道有人在赌场里出老千,也不会放弃那些以小博大的机会;其次,那些对性充满狂热、智商很低的年轻男女们,可以经过系统培训,变得极具华尔街的风范。他们在跟客户聊天时,会让对方感觉是在跟资深银行家交流,降低防备,不假思索地购买你的产品。

基础理论 1——美国富人的赌徒心理

基础理论 2——低素质销售的可塑性

可以说,这两个理论颠覆我们的传统认知,一,是社会精英的韭菜不好割;二,是能够说服客户的金融销售,需要专业和信誉,没法速成。

而在小乔眼里,这完全是胡扯:社会精英贪婪起来的德性,比底层人民更甚,而只要掌握包装和营销套路,就能让他们乖乖入瓮。

理论框架搭好了,我们再来回望小乔依托的这个天然行骗领域:就是前东家所专注的粉单市场,在这个柜台交易市场里挂牌交易的股票,既不用提供财务报告,也不需要定期披露信息,在此上市的公司大都是有这么几个特点:股价低于 5 美元(多数只有几分
钱)、暴涨暴跌、信息严重不对称、而且容易被经纪商操纵。

于是,小乔选择在这个无法无天的领域,施展自己的销售理念。最多的时候,小乔公司招募了 1000 名员工,疯狂地给潜在客户打电话,推销股票,赚取丰厚的佣金,(最高可达股价的 50%)。然而小乔的胃口远不止如此,他除了推销别人家股票的业务,还发明了一种拉高-抛售的手法,在我们俗称的坐庄,只不过这种坐庄的控制力更强:既控
制了筹码,又控制了大股东,还控制了散户买卖的节奏。

在电影中,小乔对麦登女鞋就使用了这么一波骚操作。我们总结一下他的大致六步流程。

第一,创造 IPO 的公司: 小乔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向客户销售“一只潜力无限的公司股”。而从事设计和制造女鞋的麦登鞋业满足这个条件:你可以把他吹嘘成下一个阿玛尼、Jimmy Choo 或者香奈儿,反正暂时没法证伪。

第二,就是控制筹码: 计划的关键是预先控制足够多的股权。美国证券法只准小乔公
司这样的承销商持有 5% 麦登鞋业的股票,为了绕开这种监管,小乔先以每股 4 美元
的价格发行给中间人,然后以每股 4.25 美元的价格偷偷卖回来,最终他们控制了 85% 的股份。

第三步,找好接盘方:电影中接盘的,自然是小乔公司培育好的韭菜—散户。小乔的销售人员会让散户们在一两个 IPO 项目上赚点儿小钱,赢得散户们的信任。一旦建立了
信任,小乔的销售人员就会告知这些客户:我们这儿有一个大项目,这个麦登鞋业的发行价为 4 美元,但上市后肯定能涨到 20 美元,而我可以帮你拿“打新”的额度。很
多客户听了高兴坏了,立马打过来 100,000 美元,等待新股发行。通过这种手段,小
乔能大致的估算出韭菜们有多少购买力。

接下来,变换诱饵:在 IPO 前不久,销售人员会打电话告诉客户:麦登鞋业的 IPO 太火爆了,4 美元一股的打新额度很少,不过一旦股票开始上市交易,我可以帮你尽快按照“市价”买入。很多客户以为这个“市价”只会比 4 美元高一点,反正钱已经打过
去了,因此就同意了,只有很少人会拒绝。

于是,到第五步,小乔开始操纵市场: 股票 IPO 后,小乔就开始拉升股价,目标价位是通过倒推计算得来:假如贝尔福特想抛售手上的 100 万股,而小乔的客户的购买力
大概估算是 2200 万美元,因此需要把股价从每股 4 美元,一直拉升到每股 22 美元
,然后卖给他们,入账 2200 万美元(成本可能只有几毛钱)。
在粉单市场,拉升股价的方式比大型交易所简单得多。最简单的方法是“对敲”:在
Stratton 自家账户之间自买自卖,但这种方式太明目张胆。由于控制了麦登鞋业的大
多数筹码,贝尔福特可以通过小额市场订单慢慢地推动股票上涨,一路涨到 22 美元的目标价格。

最后收割韭菜的时候:当股价涨到 22 美元时,小乔公司全面执行客户委托的买单,也就是把 2200 万美元全部投进去,买入 100 万股,而小乔控制的那些“老鼠洞账户”
几乎是唯一的卖家,2200 万美元转入了贝尔福特的腰包,于是就有了电影里的庆祝时
刻。

那些花 22 美元买了股票的客户,如果想在市场里卖掉,就会发现根本卖不掉,甚至跌破发行价 4 美元都没人要。就这样,通过看似公开的市场交易,财富实现了转移。

至于全片的故事,大家可以拿出来重温。其中还涉及洗钱的过程,讲述了小乔如何把非法获利,转到二婚老婆她英国姑妈的瑞士账户上,不过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我们有机会借其他影片详谈。

《华尔街之狼》改编自乔丹·贝尔福特所写的同名回忆录。简单概括就是:在一个合法的交易场所,通过隐秘操纵交易品的价格,把普通投资者腰包里的财富,转移到骗局设计者的钱包里,并让受害者感觉“自己投资水平不够所以亏钱”,下次还来。是不是听起来耳熟?还是那句老话说得对:全球骗友是一家,套路不分你我他。请大家谨慎投资,谨防受骗。
g
guagua1220

本版特粉要引以为戒啊。。。。
U
USMedEdu

一龙、盖茨、戴尔、小扎、等能象花街狼那样随意、秘密抛售自己拥有的股票和股份吗?
y
yudabao

反应好

继续贴

【 在 lagolago (lagolago)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写的
: 现在分开贴贴
: 反应好的话
: 继续贴
: 哈哈

Y
YWY

欢迎,继续贴。
i
iamtom

大牛继续啊。 All 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