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这种情况只能换整个windshield吗

o
octavy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近年来,好莱坞刮起了一阵“亚裔旋风”。讲述亚裔亲子感情纠葛的动画短片《包宝宝》斩获奥斯卡;全亚裔班底的浪漫爱情喜剧《摘金奇缘》成为爆款,连续三周占据北美票房榜首。

这让大洋这头的我们十分好奇,与我们同宗同源,却又成长在另一片大陆上的亚裔同胞,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今天我们为大家分享两篇小故事,作者是一位从小在加拿大长大的13岁亚裔孩子。他眼里的亚裔生活,有快乐,有烦恼,更有对自己亚裔身份的思考。
作者:小飞熊 ,原载自:潇潇和溪水的倍可亲博客

01生为亚裔:成长的欢乐与烦恼
首先,我是被要挟的。
如果我不按时写完这篇文章,就看不成《疯狂亚洲富豪》这场电影;如果看不成这场电影,我就会无比悲伤。
我是这本书的铁杆粉丝,情愿用我的生命来换取这场电影的门票。我妈抓到了我的死穴,非让我在电影放映期结束之前完成一篇关于亚裔小孩的文章。没办法,我只能把我已为数不多的暑假时光用在了这上面。唉......
我就是一个亚裔小孩。我妈可能想看看我在加拿大长大究竟经历了什么。但事实上,我根本就没有因此而感到自己有任何特别的地方。
三岁之前,我甚至都没有意识到我是个亚裔。如果非要说点什么的话, 那就是我一岁多的时候,特别喜欢跟一个长着东方面孔的幼儿园老师讲中国话。结果,三年以后,我发现她是个韩国人。
二年级的时候,我跟着我爸看了两眼匪夷所思的抗日神剧,就开始异常的兴奋。每当看到一个小朋友,我都会给他讲一遍神剧的剧情。我的中国近代史就是这样启蒙的。
终于,我惹毛了一个在日本长大的埃及小孩,非说日本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我跟我的一个中国小伙伴表示不服。然后我们就二对一地打了一架。这是我有生以来干过的最脑残的事情。比抗日神剧还莫名其妙。
当然,我们很快就被制止了。老师很严厉地说:必须尊重所有的国家!还把这事告诉了我妈。开车回家的路上,我妈把我一顿臭骂。我爸等她凶完,好奇地问:“儿子,你们打赢了吗?”
Yes!我成功把我妈的愤怒转移到了我爸身上。其实大人真的想多了。我们只是在为真理而战,跟种族国家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妈回中国了,把我留在了加拿大。我爸只好给我准备上学带的午餐。那段时间里,我见识了真正的黑暗料理。比如莲花白Pizza。但是他的杀手锏是......回锅肉。有很多很多很多蒜苗的那种。
一天中午,存储了一天的回锅肉让所有的小孩,包括老师,见识到了中国的厉害。太厉害了,我的饭!我打开饭盒的那一瞬间,全场失控了,小朋友四处逃散。一张桌子,瞬间只剩下我一个人。我很淡定地吃完了我的回锅肉。有一个老师贴心地送上了漱口水,还免费送给我整整一盒口香糖。我大方地想跟小朋友分享,但是他们都说:“别过来!!!太可怕了!!!”
虽然有一点小尴尬,但是我认为这是他们正常的生理反应,跟歧视无关。我回家后告诉了我爸,说:“你可以给我带三明治吗?”我爸说:”可以。”
第二天,为了表示我的诚意,我请所有小孩来看我的午餐。我的三明治里有炒菜,有Cheese,还有一块糖醋排骨,带骨头的那种。小孩子们目瞪口呆地看我啃完了我的糖醋排骨三明治。我们的关系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七年级的时候,我的一个白人同学很骄傲地给我发了一张照片,标题是:我爸的新纹身。在那张照片上,他爸的整个后背上刻着一个巨大的汉字:龟——乌龟的龟。
他还得意地问我:是不是很霸气?我做了半天的思想斗争,最后还是决定告诉他这个残酷的事实:”龟在中国话里是骂人的,而且是很难听的那种。” 过了良久,我的同学才回了一句:”我还是不告诉我爸了,他会很伤心的。”

自从考上了初中的AC班,我就发现周围的亚洲面孔忽然间多了起来,让我有时候产生到了中国的幻觉。AC,本来是Academic Challenge的意思,但是在我们学校,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Asian Club。
小学时,我们班二十七个同学里,有三个中国小孩。而现在,我们班三十个同学,有十五张中国面孔,这还不包括混血儿。不知道是亚裔小孩太聪明,还是亚裔家长太彪悍?
但我知道,大多数亚裔小孩都是从小就被威胁着要努力学习的。我们中的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当在路上遇到一个Homeless(流浪汉),父母就会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长大就只能去当Homeless。
好像这个世界上只有学习或 Homeless两种选择似的。还有,人家Homeless招谁惹谁了?!
亚洲父母既不相信休息,也不相信娱乐。 所以通常只有亚裔小孩才会了解亚裔小孩, 因为别的种族, 会对我们在假期里做数学题之类的安排感到惊讶, 甚至恐惧。但对我们来讲,一切都是正常的。
按常理AC班里的亚裔小孩已经是比较聪明的了,但是我们谁也逃不过被父母吹毛求疵(父母管这叫严格要求)的命运。所以我们的心理都非常强大,就是被练出来的。
一次,我的朋友兴高采烈地跟他爸说:老爸,我得了4分。 他爸问:为什么不是5分? 我朋友无奈地说:满分就是4分。 他爸又问:还有附加分吗?
而在我家,对话是这样的:
我:老爸,我考了个第一名! 我爸:什么时候? 我:昨天。 我爸:哦,那已经是过去的事了。
天哪,想得到父母的认可有那么难吗?!
虽然如此,我从小到大还是过得蛮开心的,尤其是现在。因为我写完了。我妈没理由不让我看《疯狂亚洲富豪》了,哈!哈!哈!
02华裔小孩VS中国父母:数学大作战
态度决定一切。我第一次接触数学,就明确地表达出了我对数学的态度。
话说九年前的一个下午,天下太平。
三岁的我正坐在大厅的角落里,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童书。
我爸在一边的桌子上摆满了玩具士兵,带着灿烂的笑容问我:小飞熊,数数有多少士兵呀?
我认为很这很无聊,为什么要数呀?于是我走到了桌子旁,把所有的士兵都推下了桌子,然后高兴地说:“一个也没有啦!”
我爸很沮丧,但他并没有放弃。我五岁时,我爸给我吹毕达哥拉斯定理;我六岁时,我爸给我吹三角函数;我七岁时,我爸终于放弃了。
我过了一年的清静日子,感受到了无知无畏的快乐。但是,我的好日子还是被无情地摧毁了,化为了美好的回忆。这次,终结我的好日子的人,不是我爸,而是我妈。
当三年级的我正悠哉悠哉地掰着指头算5+8时,我妈终于忍无可忍了。我妈说:“小飞熊,你必须得多做数学题了!“
我说:”不做!“我妈问:”为什么不做?“我说:”因为不想做!“就在我妈琢磨着该怎么对付我时,暑假来了,我们一起回到了中国。
我没料到的是,一到中国,我就看到了快递小哥送来的一摞一摞的数学书。
我看到数学书的第一个反应是不安,然后是郁闷,再然后是愤怒。这可是暑假,我的朋友们正在古巴跟海豚冲浪,在德国吃着香肠,在西班牙看斗牛,而悲催的我,忍受了二十三小时晕机的痛苦,像白求恩一样不远万里回到中国,竟然要我做数学题?!
我不干!我要为平等而斗争! 我要为自由而呐喊:凭什么?!
第一次呐喊时,我妈说“梅花香自苦寒来”;第十次呐喊时,我妈说“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第五十次呐喊时,我妈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第一百零一次呐喊时,我妈淡定地说“你给我做数学题去”。
我现在都记得当时在成都每天早上都要重复的画面:
1. 我妈叫我做数学题; 2. 我很淡定的说“NO”(虽然我很清楚,反抗是没有用的); 3. 我妈用取消一切娱乐活动来威胁我; 4. 我用眼泪来回应她的威胁; 5. 我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开始做起了数学题……
后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鳄鱼眼泪打动不了父母像钢铁般坚硬的决心,尤其是让我做数学题的时候。
做完数学题以后,我和我妈的母子关系又恢复了健康。我们去了三星堆,金沙遗址,见识了乐山大佛,逛了武侯祠和锦里,吃了老妈火锅,白家酸辣粉和陈麻婆豆腐……暑假,就这样在战争与和平中酸爽地度过了。
暑假结束,回到埃德蒙顿。
在四年级的第一节数学课上,当我的同学们还在一边嘀咕,一边翻着手掌,一边专心致志地数着“一个五,两个五,三个五……”我的答案几乎不经大脑,脱口而出。还有很多时候,我的同学们还没来得及搬出手指头,我的答案早已经出来了。
秒杀的感觉真的很爽!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数学就让我瞬间成了小伙伴中的热门人物。连淘气闯祸的时候,老师都会对我异常的包容。哈!哈!哈!
当然,见识过中国小孩的数学水平之后,我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不是我的数学有多好,而是做过了中国的数学题,感觉加拿大学校的数学题实在太简单了。
但是我的头脑还不算简单。很小的时候仰望夜空,我的脑海里总会呈现出一些玄奥的问题:宇宙到底有多大?时间的起点在哪里?会有尽头吗……
我并不讨厌数学,但是数学题还是我的天敌。数学的美是无穷无尽的;基础数学计算题的烦,也是无穷无尽的;我跟父母之间关于做多少数学题的争论,更是无穷无尽的……
我的数学故事还很长,但是不写了,我该做数学题了!
03表达能力超强华裔萌娃是怎么炼成的?
以上两篇文字都出自这位名叫“小飞熊”,从小生活在加拿大的华裔小孩之手。
最初读到这位小朋友的文章,我真是惊呆了:这么生动有趣的文章,这真的是华裔小孩写吗?!
这不是无缘无故的质疑。原先在美国上学时我也认识不少ABC,不少人是“只听不会说”,能把中文说得流利已经不常见了,会读汉字文章的那更是凤毛麟角。用中文写作,还能引用古诗、俗语、网络语言——真真是百里挑一!
让孩子成为在中英文间自如切换的“双母语”人才,应该是很多国内外家长的梦想,只是苦于方法不得当,多少父母铩羽而归。
培养小飞熊的妈妈潇潇是这样说的:“儿子学中文,配置很简单:几百本触手可及的童书,外加一枚在精神上给予他绝对支持的老爸,以及一枚集陪读、秘书、 保姆兼心灵导师多功能于一体的老妈!”
在博文中,潇潇分享了儿子在海外学习中文的时间线, 循序渐进、非常详细, 特此分享给大家:
1~2 岁
进入幼儿园,从此中英文兼收并蓄。
睡前中文亲子阅读习惯养成,并延续至今,仿佛吃饭睡觉一般自然。
2~3岁
开始进行有效的双语交流——看见黑人白人就讲英语,见到中国人韩国人日本人就讲中文。
2岁半自发地背下600多字的《三字经》,并于3岁全部忘记。
以此证明,不懂不用,认过的字,背过的诗都将是无源之水,过眼云烟。没有感悟的机械记忆,不是完全没有意义,但真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3~4岁
没有音乐细灵感、没有运动基因,就往博学多才的方向发展。亲子阅读时间极尽可能地增长。阅读范围迅速扩大,浅显的科学专有名词开始登场。交流范围跳出日常生活,向海陆空多角度全方位扩展。
迷上动画片《西游记》《三国演义》以及爆笑搞怪的《夺宝幸运星》。





4~5岁
开始中文识字。正式入读公立学校的学前班。
阅读内容向纵深发展,代表性的图书有:《生命的故事》,《就是爱恐龙——恐龙博物馆之旅》。因认的是简体字,而图书馆的优质图书多为繁体字的港台版,故识字和阅读之间缺乏有效的结合。
爱上了古诗词的韵律感,在洗澡上厕所时吟诵得如痴如醉。
5~6岁
识字量大约600左右。儿子自学拼音成功。
无法独立阅读中文图书,但热衷纠正我故意读错的字,以获得小小的成就感。爱城图书馆的童书普遍低龄化,开始不能满足需求。
与妈妈(也就是我)一起在电脑上制作自己喜闻乐见的中文书,拼音从此得以学以致用。
6~7岁
比较生僻的英文单词开始出现在中文口语里。被妈妈(也还是我)听到一个抓住一个,抓住一个解决一个。手边有字典,眼前有网络,这世上还有什么是谷歌和维基百科解决不了?!
第一次回国,语言交流上毫无违和感,违和感都是在行为和认知上的。终日流连于各大名胜古迹与博物馆,见识并迷恋上中国文字背后的那份厚重的历史与文化。
搬运5大箱图书返回加拿大。




7~8岁
将回国见闻做成一本双语图书(当然是在偶的帮助下),并被收藏于学校图书馆,自豪感自信心双双爆棚。
能读一些相对简单的句子,但不能独立阅读。图书内容向纵深方向的演绎开始加速。
听到《西游》开篇词,觉得很酷,稀里哗啦背下来,听到《三国》开篇词,觉得很酷,稀里哗啦背下来。从此《木兰辞》《陋室铭》《正气歌》。。。。一发不可收拾。
8~9岁
开始独立阅读。从笑江南版《植物大战僵尸》进境到李志清编绘的《射雕英雄传》,用时四个月。
亲子阅读开始涉及浅显的古汉语。读通一个章回的《三国演义》耗时约45分钟。
第二次回国,继续走访文物古迹,再搬5大箱图书返回加拿大。
追《奔跑吧兄弟》或看看《爱情公寓》,以在语感语汇上与国内接轨。
9~10岁
针对性地扩大识字量。
亲子阅读完成原版《神雕侠侣》,读通一个章回的《三国演义》耗时约15分钟。
中文开始成为工具,用于上网获取资源,传送信息。
享受中文阅读带来的快感,并开始与英文阅读相互促进。最近莫名爱上了哲学,英文读希腊三杰,中文读孔孟老庄(蔡志忠漫画版)。
总结一下,潇潇妈妈从小和小飞熊一起读书,让他自由地想看什么看什么,外加想怎么看就怎么看,阅读深度与广度并重。
最重要的是,妈妈不仅自己保持着写作的习惯,也引导着孩子多写作,多产出!
当有人质疑这些有趣的博文是否是小飞熊自己写的时候,妈妈就鼓励他:“你必须一直写下去,大家习惯了,才会接受,接受了,才不会有质疑;最后,他们谁也不会再怀疑你写不出这篇文章。”
潇潇妈妈说:回望儿子的中文路,没有理论,只有操作;没有捷径,唯有坚持。看来,作为父母,孩子最初的老师,无论怎样强调读书和写作的好处,都是不为过的!
f
fairybetty
2 楼
我怎么觉得满满的模仿小屁孩日记…
一个人玩儿
3 楼
我怎么觉得满满的模仿小屁孩日记…
fairybetty 发表于 3/16/2019 7:16:19 AM

不要说模仿, 这边长大的ABC能翻译过来就已经相当好了。
华!
4 楼
不搞笑还挺假
晴.
5 楼
太假了。语文程度一般的中国人都写不出这样的文字,更不要说加拿大长大的孩子了
m
magicbaby
6 楼
第一篇巨搞笑。找到文章的来源了。
作者简介:小飞熊,现年13岁,生长于加拿大。本文来源于潇潇和溪水的倍可亲博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
0049
7 楼
假的不能再假。
没有看完,也不想看这种作假的文章
e
eetimes
8 楼
比我中文好多了。
s
sssccc
9 楼
正在惭愧自己小孩的中文水平,看到你们都说假我又好过了一些。
b
blanch23
10 楼
正在惭愧自己小孩的中文水平,看到你们都说假我又好过了一些。
sssccc 发表于 3/16/2019 8:51:09 AM

同感,还是数学好推,立竿见影!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落子无悔
11 楼
这作文水平杆杆的👍 三年级才开始5+8,看来父母并没有怎么推你数学啊!
B
Bett
12 楼
有些挺真实的
l
lishu2
13 楼
假的不能再假。
没有看完,也不想看这种作假的文章
0049 发表于 3/16/2019 8:17:36 AM

+1
西
西西里的传说
14 楼
好假
H
HR2019
15 楼
这是个华裔
c
cloudling
16 楼
看了个开头觉得太假看不下去
F
Fayee
17 楼
居然是埃德蒙顿的!不知是哪家的娃,这中文好的难以置信啊。
一年明月
18 楼
我也觉得假,主要是文中表达的趣味和立场更像中国家长。说实话,这样其实是拉低了孩子。
x
xiaoyuemm
19 楼
感觉很假,尤其是引用白求恩,不像这个年龄这个文化下的小孩能说出来的话。但后面小孩妈妈又说真是他写的,姑且相信吧,反正我家孩子怎么推中文也达不到这个程度,羡慕一下人家
c
cauchy
20 楼
假死了。
贵鬼
21 楼
如果真是孩子写的,我佩服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L
LoveShine
22 楼
完了,我还以为我不是那种典型的推妈型亚裔妈妈,但是还没看完,就发现我跟我儿子在路边看到流浪汉以后说的话跟文中一样......
一个人玩儿
23 楼
完了,我还以为我不是那种典型的推妈型亚裔妈妈,但是还没看完,就发现我跟我儿子在路边看到流浪汉以后说的话跟文中一样......
LoveShine 发表于 3/16/2019 6:28:53 PM

哈哈看来我不是典型推妈, 我从来没那样说过, 我都是直接说你爸爸小时候不好好学习所以只能赚辛苦钱。
c
craigslist
24 楼
是的,我也是每次看到要钱的都教育我女儿


完了,我还以为我不是那种典型的推妈型亚裔妈妈,但是还没看完,就发现我跟我儿子在路边看到流浪汉以后说的话跟文中一样......

LoveShine 发表于 3/16/2019 6:28:00 PM
M
Minute
25 楼
正在惭愧自己小孩的中文水平,看到你们都说假我又好过了一些。
sssccc 发表于 3/16/2019 8:51:09 AM

是的,正要顶礼膜拜,被楼上一语惊醒梦中人。
p
page394
26 楼
假的不能再假。
没有看完,也不想看这种作假的文章
0049 发表于 3/16/2019 8:17:36 AM


什么样的家长会把排骨放三明治里,加拿大不知道,美国大部分中小学是禁口香糖的。
p
page394
27 楼
又看一下,小飞熊是男生,然而是crazy rich Asian 的书迷,这太违和了,即使女生,只见过twilight hunger game 这种书迷的,crazy rich Asian 这个书以前在孩子里面那么流行吗?
p
piggymama
28 楼
写作好与中文好是两码事 想看看这个娃的英文文章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l
lymhelen
29 楼
回复 2楼fairybetty的帖子

我怎么觉得满满的模仿小屁孩日记…
a
autofill
30 楼
在ABC里非常流行,但不知道13岁孩子喜欢不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w
wohoy
31 楼
看看这个怎么样
h
homejunkie
32 楼
每次街口遇见homeless我也会说类似的话
homeless真的是倒霉了
h
hannahwu
33 楼
完了,我还以为我不是那种典型的推妈型亚裔妈妈,但是还没看完,就发现我跟我儿子在路边看到流浪汉以后说的话跟文中一样......
LoveShine 发表于 3/16/2019 6:28:53 PM

看到这段我跟我老公都笑了!只是我是每次看到收垃圾的就这样教育我儿子
a
aboveheave
34 楼
呃 我看到homeless只会教育娃千万不能去吸毒啊。。。。
译码
35 楼
这中文写作能力强大得难以置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