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认知的重大缺陷是 分不出差别。。。

D
Dreamer
楼主 (未名空间)

这个不难理解,假如普通人身高170
那么两个高个子,一个195,一个205,单独摆着是看不出任何差别的
对他来说都是”很高“这个范畴,除非两个人站在一起
但是在篮球教练眼里,这10cm就是致命的,一个只能打控卫,一个可以小前锋

这就是认知差别
对于普通人来说,凡是超越了他自身层次的,他根本分不清楚差别
邻居张二狗家闺女英国留学回来月薪3K,混得很loser;所以瓜瓜读yale法学院有啥
意义,赶紧回国别去了
农村大妈眼里175北大金融白富美和160山西水利学院屌丝都没区别,不都是大学生吗

好多中年离婚大妈,抱怨当初看走了眼,也是这样
人际交往标签化,我当初看他 名校毕业+180,谁想到是个这样的人?
龙生九子还子子不同了,守着个烂大街的标签还有啥用

现代社会很多过去可以表示优秀的标签,“名校”“博士”“高管”etc
现在很多都需要仔细甄别,内部差距太大了
原生家庭太重要了,只有专业的高人才能看出同样标签下不同人的差别

r
ratzinger

绝壁好贴!!!
d
dell3000

这个是视野的问题,当你远距离看一群人时,你只能免强分辨出几个人,当你逐渐走近这群人,你逐渐能分辨出这男男女女,黑黑白白,甚至叫出名字。也存在一个熟悉和了解的问题,当你对某个群体不了解时,你很难发现他们的区别,比如初次见到黑人或白人的时侯,对他们几乎是脸盲,分不出谁是谁,看所有白人都一个样,所有黑人也都一个样。这些其实都不能说是认识的缺陷,这只能说认知需要信息输入,认知需要过程和过往经验。

D
Dreamer

ML数据点不够。
【 在 dell3000 (dimens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是视野的问题,当你远距离看一群人时,你只能免强分辨出几个人,当你逐渐走近
: 这群人,你逐渐能分辨出这男男女女,黑黑白白,甚至叫出名字。也存在一个熟悉和了
: 解的问题,当你对某个群体不了解时,你很难发现他们的区别,比如初次见到黑人或白
: 人的时侯,对他们几乎是脸盲,分不出谁是谁,看所有白人都一个样,所有黑人也都一
: 个样。这些其实都不能说是认识的缺陷,这只能说认知需要信息输入,认知需要过程和
: 过往经验。

r
ratzinger

你说的这个情况只要你自己认识到自己信息不够,不要jump to conclusion就没问题

LZ说的不是这个

看本站绝大多数争执基本都是鸡同鸭讲
【 在 dell3000 (dimens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是视野的问题,当你远距离看一群人时,你只能免强分辨出几个人,当你逐渐走近
: 这群人,你逐渐能分辨出这男男女女,黑黑白白,甚至叫出名字。也存在一个熟悉和了
: 解的问题,当你对某个群体不了解时,你很难发现他们的区别,比如初次见到黑人或白
: 人的时侯,对他们几乎是脸盲,分不出谁是谁,看所有白人都一个样,所有黑人也都一
: 个样。这些其实都不能说是认识的缺陷,这只能说认知需要信息输入,认知需要过程和
: 过往经验。

D
Dreamer

您说得对,不是信息量的问题

假如是在同一个标签下,在别人看来都是homogeneous,如何细分出不同人的差别

比如

1. 职业驾校的师傅,自称学员摸俩把方向盘他就知道将来能不能成为优秀职业司机,
平庸职业司机或者干脆学不下来

2. 一堆GPA 3.5+的本科生,老教授研究生面试聊几句,就知道谁会成为优秀学者,谁
是中人, 谁可能不适合这条路

您让他具体讲为什么,他也讲不出来,就是直觉不对
假如认知没有这样的层次,给更多的数据也是redundant
年轻时自己就是千里马,老了才能做好伯乐

普通人去挤进比自己高很多的圈子,就是这样,观众席挤到了NBA更衣室
根本没办法分辨

大妈年轻时在学校找对象就盯着几个标签,但是大妈原生家庭不是官员商人那种高的社会阶层,父母也没办法帮着判别
所以最后结果经常是人到中年,恨自己看走了眼

【 在 ratzinger (周星星)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这个情况只要你自己认识到自己信息不够,不要jump to conclusion就没问题: LZ说的不是这个
: 看本站绝大多数争执基本都是鸡同鸭讲

D
Dreamer

原生家庭这么关键的话,就没必要个人努力了
【 在 Dreamer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不难理解,假如普通人身高170
: 那么两个高个子,一个195,一个205,单独摆着是看不出任何差别的
: 对他来说都是”很高“这个范畴,除非两个人站在一起
: 但是在篮球教练眼里,这10cm就是致命的,一个只能打控卫,一个可以小前锋
: 这就是认知差别
: 对于普通人来说,凡是超越了他自身层次的,他根本分不清楚差别
: 邻居张二狗家闺女英国留学回来月薪3K,混得很loser;所以瓜瓜读yale法学院有啥
: 意义,赶紧回国别去了
: 农村大妈眼里175北大金融白富美和160山西水利学院屌丝都没区别,不都是大学生吗: 好多中年离婚大妈,抱怨当初看走了眼,也是这样
: ...................

D
Dreamer

你说的这种直接,也是建立在对这个专业熟知的前得下的,阅人无数之后,经验集累
之下就行了,很多事可以归结为“唯手熟耳”。

【 在 Dreamer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说得对,不是信息量的问题
: 假如是在同一个标签下,在别人看来都是homogeneous,如何细分出不同人的差别
: 比如
: 1. 职业驾校的师傅,自称学员摸俩把方向盘他就知道将来能不能成为优秀职业司机,
: 平庸职业司机或者干脆学不下来
: 2. 一堆GPA 3.5+的本科生,老教授研究生面试聊几句,就知道谁会成为优秀学者,谁
: 是中人, 谁可能不适合这条路
: 您让他具体讲为什么,他也讲不出来,就是直觉不对
: 假如认知没有这样的层次,给更多的数据也是redundant
: 年轻时自己就是千里马,老了才能做好伯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