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

D
Dreamer
楼主 (未名空间)

最近花了三天时间刷了《山海情》,不禁也让我回忆了我所经历的时代变迁。我觉得我们80末90初出生的这代人还是挺有意思的,经历的改变真是太多太多了,相信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即有大时代的共通性,又有个人命运的起起伏伏。

我的爸妈是80年代非常少有的大学毕业生。我爸是地道的农民家庭出身,5个兄弟姐妹
除了我爸都没什么文化。我妈虽说出生在城市,但是是单亲家庭,我姥姥独自把我大姨和我妈拉扯大,日子过得也很不容易。总之就是我爸妈都是完全没有一点家底和资源,纯靠自己的聪明和刻苦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之后,我爸妈都被分配到了东北某省会的单位做工程师。经人介绍认识后结了婚。

那时候结婚后单位会给夫妻分配房子,我爸妈就住到了我爸单位分的房子里。听起来是不是让现在买不起房子的年轻朋友们羡慕?但其实完全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美好。首先,房子只是给你使用权,所有权还在单位。然后,单位根据你的工作年限,职称等指标分配房子,每隔几年会调整,只有综合分数排在你前面的人搬去了更好的房子,把现在的房子空出来,才能轮到你。像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夫妻只有条件最差的房子选择。条件有多差呢,三室一厅的房子分给三个家庭,每个家庭住一个小房间,厨房和卫生间公用。三对夫妻就算没有孩子也是一套房子住了6个人吧?跟现在的群租房差不多了。
而且地点偏僻,离上班的地方非常远。那个年代没地铁,公交车也难坐,每天通勤都非常辛苦。就是在这样的房子里,我出生了。

这么多家挤在一套房子里,那肯定是又乱又吵,毫无生活质量可言。我妈做梦都想有一个独门独户的房子,但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等”。一直等到了我都快上小学了,终于单位把我们换到了一个单独的一室一厅的房子里。那个房子也就30多平米,客厅和卧室都只有一点点大。但我妈还是欢天喜地的,第一是终于不用和别人合住了,第二就是这个房子地点好了很多,上班和生活都非常方便。我爸发扬了DIY的精神,自己打了橱柜,
刷了墙,一家人高高兴兴的搬了进去。但很快新的问题又来了,就是我长大了,这个房子又显得小了。摆了床,桌子,柜子这些基本家具,整个屋子简直都没什么下脚的地方,到处都塞满了东西。那时候我开始像我妈盼独立的房子一样盼着能有自己的房间。于是,新一轮的等待开始了。

90年代的时候贫富差距不大,虽然我爸妈都是大学毕业,在事业单位工作。但是工资也没有比其他人高多少,好处也就是坐办公室,比在工厂上班体面点。实际收入都不如做点小生意的多。那时候最牛逼的是下海做生意,人称“老板”,腰垮BB机,手拿大哥大,没事下馆子吃饭,根本看不上知识分子的穷酸样。我小时候就是上的家附近的普通小学,那时候喜欢画画,我妈就送我去少年宫学了几年,后来给我报了个英语班念念新概念英语,其他就没有了。我爸妈原生家庭条件不好,一直花钱比较节省,也总教育我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不许挑吃穿。

第一个大的改变发生在我小学即将毕业的那一年,社会上流传出消息,住房要进行商品化改革。我爸单位也宣布,再分一次房子,以后就不会分房子了,不过这次分到的房子就是属于你自己的。这次我们家分到了一套72平米的房子。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大事,大人们那段时间整天议论纷纷,对未来有担忧有期待,每个人脸上都闪烁着奇异的神采,以至于我至今对这个数字记忆犹新。不过这第一套属于自己家的房子我们没有住过,我爸把它租了出去,又租了一套更大些的房子住,我也有了自己的房间,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

社会变革的浪潮真是说来就来,那几年,伴着新世纪的钟声,无数个商品楼盘如同雨后春笋开工建设,走在街上随便就能收到一叠房地产宣传资料,人们开始买房子了。我家也在我初中毕业的时候全款买了第二套房子,爸妈多年的勤俭节约终于有了回报。新房子爸妈好好装修了一番,在我上高中前搬了进去。那年,爸妈已经40出头了,他们工作稳定,买了新房子,我也考上了一所不错的高中,似乎日子就会这样平平淡淡的过下去。但没想到,就在我们搬进新房子仅仅过了半年,发生了一件大事。

那年我爸去了外地出差,遇到了他多年未见的一个大学同学,那个大学同学毕业之后分配到了C市工作。老同学见面肯定要交流一下近况,结果我爸发现他的工资水平大大低
于同级别职位在C市的工资。他的老同学热情的邀请他来C市工作,并说可以代为引荐,在进一步了解职业的发展前景之后,我爸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全家搬去C市。

在这之前,我们家根本连C市都没去过,所以当我爸告诉我妈这个决定之后,我妈觉得
我爸疯了,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瞎折腾。但我爸这次格外的坚定,他力排众议,迅速联系好了C市的工作,甚至连我妈的职位都找人安排好了。接着就是我爸妈分别辞
职,打包东西,搬家。那年我上高一,由于决定以后还是在东北参加高考,我并没有跟我爸妈一起走。从此,我们家分隔两地。

那年代人口流动远远没有现在常见,我爸妈以40岁的高龄到一个新城市打拼也遇到了很多困难,C市的生活习惯和东北完全不同,人也都说着一口难懂的方言。特别是我妈,
搬去C市之后她就被迫换了一个不同的行业,工作上也有非常多的东西学习。而且更让
我妈烦恼的是,刚搬家之后我们只能租房,之前好不容易买的新房子又住不上了。那段时间我妈心情不好,常常和我爸吵架,抱怨他非要来到这个鬼地方。

好在我爸妈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没过多久收入就得到了大大提高。而且令我爸都没想到的是,我们刚刚搬到C市的时候,C市是和我们老家差不多的一个普通省会城市。可谁知C
市在之后的十多年里发展飞速,一跃成为中国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新一线城市,而同期的东北却越来越衰落了。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差距的拉大,我爸妈后来的收入的增幅更不是在东北能相比的。这些年我爸妈已经适应了在C市的生活,享受着C市发展带来的资源和便利,记得刚到C市的时候,我爸妈常常念叨以后退休回老家,现在也不提这件事了。

搬去C市不到两年,我爸妈就在当地买了更大更好的房子。2000年-2010年,是中国中产阶级的黄金时代,收入增加很快,同时房价还没有怎么上涨。在C市我爸妈单位的年轻
人,毕业工作了就顺理成章的结婚买房,一出手就是100多平米的大房子,当然很多人
也要贷款,不过并不吃力。我爸当初看着这一切不禁感慨道:“我当年熬了40年才买成房子,现在的年轻人一结婚就买个大房子,你们这代人真赶上好时候了”。只可惜,我爸只看到了开头,没猜到结局。那时候,单位里的人也很少加班,每天早九晚五,中午吃完饭还能出去散散步,消化一下。北京要举办奥运会啦 ,人人都充满了乐观的情绪
,明天一定会更好!

还说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高三那年,我们要报志愿,我们学校特意请来一个“专家”给我们讲讲。那个专家什么背景我忘了,但就记得他张口就说:“学理科的同学不要报考计算机专业,人才已经饱和了”。当初台下坐着上千学生,我不知道有没有人真听了他的话放弃学计算机的,估计现在都想把他嘴抽歪了。人啊,就是这样,你的深谋远虑有可能变成自作聪明,你的无心之失反而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真正能预见未来,步步踩到风口上的又有几个呢?

现在我爸妈已经快退休了,他们的故事差不多也讲完了。他们都是平凡的普通人,我们家也是中国千千万万个中产家庭的缩影。他们的一生有非常艰苦的时候,也有吃到时代红利的时候。他们有时候也跟我说,现在他们单位的年轻人好辛苦,加班很厉害,收入却和他们当初没差多少,而房价又不可同日而语。时代就是时代,我们都是很渺小的一份子呀。不过虽然时代不同了,我还是从他们那里学到些宝贵的东西,我妈是我见过的最认真最自律的人之一,她跳到新的行业之后,每天都很努力的学习,从来没有拿年龄当借口,短短几年就在新的行业站稳了脚跟。这点我真是自愧不如。我爸在那个年代没有安于稳定的生活,果断的抓住机会换到新的城市发展,这份魄力也是很难得的。无论什么时候,改变境遇都离不开自己的努力,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