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 不必跟随

D
Dreamer
楼主 (未名空间)

儿时的乡村日子,似乎一切都慢悠悠——云慢慢地飘,花慢慢地开,树慢慢地长,鸭鹅在水塘里慢慢地游,老马拉着木板车慢慢地走;编篓的慢条斯理,磨菜刀的不慌不忙,除草的不疾不徐,仿佛每个人都拥有无边的光阴……

那个时代的那个环境,能读到的书籍却很有限。所以,每每拿到一本书,欢喜之余,自然倍加珍惜,绝不肯潦草地一翻而过,而是全神贯注地捧起书,一个字一个字地咀嚼、品味,好像不细细地读了又读,便对不起好不容易弄到的书。那时,书中的一行行文字,都会闪着迷人的光泽,让人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若还不过瘾,便回过头去找出那些生动的情节,一句一句细细地品味,就像捧着一件稀世珍宝,定要好好地端详其超绝的美妙。

那时,弄不到书,我便读糊在墙上的旧报纸,一面墙一面墙地读;读那些老旧的新闻,那些思想漫溢的评论,那些有意思的副刊甚至夹杂在报纸中缝的广告也不放过。墙上的报纸都读完了,又站到饭桌上,仰起头来读那些糊在棚顶上的旧报纸,仍是一字不落。有时读着读着,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细致咀嚼和品评一番,如此反复地领略其中滋味。

如今,寻找阅读资源已极为方便,阅读工具极为丰富,但要潜心慢读,却成了一件不大容易的事情。而有些阅读,是断然快不得的。那些快餐式的阅读,多为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浏览。那样的浅尝辄止,看似读了很多东西,但扪心自问:阅读的收获能有多少呢? 细品慢读,不单单是一种有益阅读方式,还是一种富有启迪意义的生活方式。书
里书外,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所言“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岂不是人生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