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的老去,抑或忧虑的老去

D
Dreamer
楼主 (未名空间)

 初见“一晃大了,再一晃没了”,“前面是某某站,再前面公主坟站到了”;“该去的地方可以去,该尽的孝心应该尽了,否则就会终身后悔”,等等文字颇觉新鲜,亦能触动人心。但看得多了,似乎就有点不对劲,这些观点和话语背后藏着太多的忧伤:生命接近黄昏,很多事还没有想,很多事还没有做!时间已经不多了,马上就要面对生命的终点,马上就要告别美好绚丽的人生,于是好言好语、善待他人,“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不过细想一下,不对呀!难道我们每个人不是一出生就登上一条通向死亡终点的轮船。人生百年不过36500多天,靠谱的日子26000多天,840多个月而已。记得我二十
多岁时就曾有一晚想到老了以后怎么办,因而彻夜难眠,可见忧虑不是50岁以后才会有的。

 实际上每个人一开始人生旅行的日子就不多,过来人都晓得12个月是多么快就过去了。可前些年我们怎么没有感觉到光阴似箭、时光如梭?细心的人们告诉我们原因:5岁的人过一年增加的是五分之一的时间长度,10岁的人过一年是增加了十分之一的生
命长度,而50岁的人过一年增加的则是五十分之一的生命长度。因而少年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老年人感觉时间过得飞快。

 更重要的是,我们今天的心境不同于十几二十几岁,理想的花季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想与美好的未来:从现在起奋斗个十年二十年,什么事情做不成。既然我不畏艰难勇于奋斗入了党提了干、当上了劳动模范;既然我能通过刻苦学习考上大学、走上理想的工作岗位,假以时日,通过更长时间的努力取得更大的辉煌,不是顺理成章嘛。

 但是“数以千万计的困难阻碍了我们可能取得的成功”。原来可以说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且东方不亮西方亮。当我们正忙于用功、拼搏、喝酒、跳舞之际,突然之间意想不到疾病来了,这是几乎是每个人无法逃避的宿命,是人这个有机体到达一定年龄必然要出现的。

 我们就是在这个时候,第一次感觉到个体无法克服的困难与局限。更有甚者,朝夕相处相濡以沫的伴侣竟然离自己而去,事业有成、风度翩翩、风流倜傥的同学好友竟然倒下了。这一切与当年丰满的理想相比是多么骨感与无情!加上经济的重负、家庭的责任,子女的困难,这一切都造成了50岁左右的一代人犹豫彷徨,忧虑着如何优雅的老去!

 只是这种观念并不合逻辑,如果50岁就是生命的大限,那么40岁不就是还有10年3600多天光景嘛!60岁是生命的大限,40岁的人不就是还有20年蹦跶了嘛,同样短暂得很。对比当年,我们的父辈似乎就不像今天这样焦虑。或许那时没有手机微信,老之将至的感觉没有今天这么明显;或许那时40、50岁去世的人不多,父母们还在培养孩子、建设小家的忙碌中,没有时间关注自我。

 而今天走进50多岁的一代人,也许亲眼见到的年轻人因病倒下的太多,痛失亲人朋友的悲哀,工作事业生活的不如人意,加重了我们的忧郁;也许身患疾病、理想大多难以实现的严峻现实,敲击着我们脆弱的心灵。是失败主义情绪影响了我们这一代“老人”的心境。

 可转念一想,不就是没有挣到别人那么多的钱嘛,不就是没有升到自己希望升到的职位,不就是做出了自认为正确的决策,却没有达到自己希望达到的目标嘛。我们曾经努力过,也曾经辉煌过,这就够了。

 我们有过挥汗如雨的青春,浪漫无他的爱情,高尚纯洁的道德。在向着理想的奋斗中,最好的同事倒下了,不少的战役我们失败了,我们陈旧的躯体上充满了内伤和外伤。但是,不就是头上多了几根白发,脸上增了几道皱纹,步伐没有过去快了。

 然而我们拥有经验,拥有数十年锤炼的技能,拥有不受情绪和年轻人心境波动影响的头脑。不就是少挣了一些票子,少了一辆豪车或者房子。在人生的关键之处没有走哪颇多非议一步,但终于没有出意想不到的“事故”,而失去生命健康乃自自由,也算老天给我们的公平。

 有识之士说过:做正确的事任何时候都是时机。一个人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不去天天计算生命的长度,不去恐惧上天随时而来的召唤,这样的生活才会像青年时期一样快乐幸福。个人的生命也才真正长久,个人的健康也才会真正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