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9月15日 4点29分 PT
共 (2)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D
Dreamer
接近 5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几年前,有一次在吃午饭的时候,几个同事坐在休息里聊天,讲到手机,一个同事说,他没有手机,也从来没有用过手机,同事们很惊讶,问,“没手机怎么行?”,他问:“你真的需要(它)吗?”
细思极“恐”,当这世界上几乎每个人都有一部手机,当这世界上很多人已经离不开手机的时候,一个什么样的人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然而,我却发现这确实是一个很有用的问题,伴随你,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人生中很多大大小小的的疑惑,帮助你成为一个自由的人。
去养成一个习惯,当你要做一个决定时,当你犹豫不觉时,问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它/去做吗?因为这个问题能让你成为一个自己的我。
带着这个问题,我去看了看我的衣柜,发现,只有百分之五十的衣服是我需要的,其余的只是我想拥有而已,是为了显摆而穿的,但我真的需要显摆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我让它们进了垃圾箱。
带着这个问题,我去看了看我的书架,上面只有大概10本书我曾细读几遍,而且还时常去翻翻,另外几十本早已看过,之所以还放在那里只是为了向人炫耀自己“知识渊博”,我真的需要炫耀知识渊博吗?结论是不需要,所以,我也让它们进了垃圾箱。
带着这个问题,我去车库看了看,发现有百分之五十的东西有几年没碰了,之所以在那儿是因为“将来也许会有用的!”,可是,自己心里却很明白,这是一个永远不会到来的“将来”,毫不犹豫,把它们扔进了垃圾箱。
和人交流,常会小心翼翼,挑一些家常话题,附和着大众的看法,生怕得罪他人,最后,交流变成了一个很乏味的过程:避免争论,寻求赞同,但我真的需要他人的赞同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不需要“,我也把这些担忧扔进了垃圾箱。
发表了一篇文章,就会焦虑地等待,反复上网查看,希望得到几个点赞,看到质疑反驳,就会焦躁不安,要么怀疑自己,要么责怪他人没读懂。问自己,我真的需要点赞吗?发现也不需要,也就恢复平静了。
在这个繁华的的世界里,对很多东西-有观念的或者物质的,我们从喜欢到习惯,然后
到依赖,久而久之,我们开始真的相信,所有这一切,是现代生活的标配,幸福的基础,没有这些东西,我就不是一个完美的我;我们也真的相信,自己已不能站立,我们需要很多支撑物来帮助自己站起来,我们不但需要一个最新的手机,一个体面的工作,一幢令人羡慕的房子,我们还需要他人能知道,认同和赞赏,否则,我就是个loser,不
可能幸福。
我们成了一个木偶,无数的绳索牵引着我们,调动着我们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我们已不会问自己,“我喜欢什么?,而是让那些绳子来牵动自己的肢体,同时却地让自己的行为极不心甘情愿去符合绳索的牵引。
余生也许应该去不断剪断那些牵引着自己的绳索,并把注意力从“接下去我要拥有什么”改成“如何在这颗可爱的星球上,更好地度过极其有限的生命。”
m
myusedcar
接近 5 年
2 楼
赞!有意思,生活就是这样,很多东西很多时候都符合
“二八”定律:80%的人、物、事都是没用的。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几年前,有一次在吃午饭的时候,几个同事坐在休息里聊天,讲到手机,一个同事说,他没有手机,也从来没有用过手机,同事们很惊讶,问,“没手机怎么行?”,他问:“你真的需要(它)吗?”
细思极“恐”,当这世界上几乎每个人都有一部手机,当这世界上很多人已经离不开手机的时候,一个什么样的人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然而,我却发现这确实是一个很有用的问题,伴随你,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人生中很多大大小小的的疑惑,帮助你成为一个自由的人。
去养成一个习惯,当你要做一个决定时,当你犹豫不觉时,问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它/去做吗?因为这个问题能让你成为一个自己的我。
带着这个问题,我去看了看我的衣柜,发现,只有百分之五十的衣服是我需要的,其余的只是我想拥有而已,是为了显摆而穿的,但我真的需要显摆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我让它们进了垃圾箱。
带着这个问题,我去看了看我的书架,上面只有大概10本书我曾细读几遍,而且还时常去翻翻,另外几十本早已看过,之所以还放在那里只是为了向人炫耀自己“知识渊博”,我真的需要炫耀知识渊博吗?结论是不需要,所以,我也让它们进了垃圾箱。
带着这个问题,我去车库看了看,发现有百分之五十的东西有几年没碰了,之所以在那儿是因为“将来也许会有用的!”,可是,自己心里却很明白,这是一个永远不会到来的“将来”,毫不犹豫,把它们扔进了垃圾箱。
和人交流,常会小心翼翼,挑一些家常话题,附和着大众的看法,生怕得罪他人,最后,交流变成了一个很乏味的过程:避免争论,寻求赞同,但我真的需要他人的赞同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不需要“,我也把这些担忧扔进了垃圾箱。
发表了一篇文章,就会焦虑地等待,反复上网查看,希望得到几个点赞,看到质疑反驳,就会焦躁不安,要么怀疑自己,要么责怪他人没读懂。问自己,我真的需要点赞吗?发现也不需要,也就恢复平静了。
在这个繁华的的世界里,对很多东西-有观念的或者物质的,我们从喜欢到习惯,然后
到依赖,久而久之,我们开始真的相信,所有这一切,是现代生活的标配,幸福的基础,没有这些东西,我就不是一个完美的我;我们也真的相信,自己已不能站立,我们需要很多支撑物来帮助自己站起来,我们不但需要一个最新的手机,一个体面的工作,一幢令人羡慕的房子,我们还需要他人能知道,认同和赞赏,否则,我就是个loser,不
可能幸福。
我们成了一个木偶,无数的绳索牵引着我们,调动着我们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我们已不会问自己,“我喜欢什么?,而是让那些绳子来牵动自己的肢体,同时却地让自己的行为极不心甘情愿去符合绳索的牵引。
余生也许应该去不断剪断那些牵引着自己的绳索,并把注意力从“接下去我要拥有什么”改成“如何在这颗可爱的星球上,更好地度过极其有限的生命。”
赞!有意思,生活就是这样,很多东西很多时候都符合
“二八”定律:80%的人、物、事都是没用的。